王氏升血和中降气汤的创立及其应用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ang’s Blood Rising and Qi Lowering Decoction
DOI: 10.12677/TCM.2022.116168, PDF, HTML, XML, 下载: 286  浏览: 499 
作者: 王宝金:广东省德庆县中医院,广东 肇庆;满云鹏:云南省临沧市中医医院,云南 临沧
关键词: 升血和中降气汤“肝血左升、肺气右降”理论下气汤Blood Rising and Qi Lowering Decoction The Theory of “Liver Blood Rises to the Left Lung Qi Falls to the Right” Xiaqi Decoction
摘要: 本文从“创立一方治天下病”的必要性入手,结合黄元御圆运动理论,提出“肝血左升、肺气右降”的中医人体气血运行理论,并据此创立了“升血和中降气汤”,且介绍了该方的临证加减法。最后,笔者举临床验案演示该方的临床应用及证实该方的可靠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a formula to cure all diseas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Huang Yuanyu’s theory of circular mo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movement of qi and blood in the bo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liver blood rises to the left and lung qi falls to the right”, and based on this theory, “blood rising and qi lowering decoction” is created, and the clinical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methods of this formula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author gives a clinical case to demonstr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prescription and prove its reliable efficac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文章引用:王宝金, 满云鹏. 王氏升血和中降气汤的创立及其应用[J]. 中医学, 2022, 11(6): 1158-1161.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2.116168

1. 另立一方加减治天下病之必要性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薛振声老中医就发现“中医传统辩证论治方法(包括临床常用的八纲辩证、六淫辩证、阴阳气血辩证、脏腑辩证,伤寒学说的六经辩证,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治疗疑难病症时,很多医生难免顾此失彼,难于应对。即使勉强开出了药方,医生也心中忐忑,不知能否中病”。

随后,薛振声老中医在临床上进行了相关探索,进一步认为:“疑难病症就像是一群穷凶恶极的罪犯,有抢劫犯、杀人犯、盗窃犯、诈骗犯等等,而中医治疗疑难病症,就好像将这些形形色色的罪犯关进监牢、接受改造。而治疗方法就如同改造罪犯的办法:首先是要让罪犯统一进行劳动改造、实施法律训导、进行自我悔改,这是对改造罪犯(治疗疾病)的整体方法。有了这些整体方法,再配合每个人的不同犯罪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改造,才有可能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1]。具体到治病上,就是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从而创建了“整体辩证施治”的产物——全息汤。

随着薛老的《十年一剑全息汤》 [1] 等书籍的出版,“全息汤基础方及其加减法”受到众人追捧,使“执一方加减而治天下病”成为了可能。

然而,该方的创立存在许多瑕疵,第一、人体正常的生理情况没有讲明,如上文的例子,就是“一个人没成为犯罪分子前是什么样子的”。第二、人体病理情况只包括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这五大类吗?其后所著之《全息汤新砺》 [2] 又补充四证:郁热、风寒、阴虚、痰湿,也同时补入了相关药物,那么以后还会不会再次补充?第三、这个“全息汤基础方”中的药味达18味之多,而据日本藤平健博士所述,“药味少的汉方疗效如尖刀,药味太多则变钝” [3],所以,全息汤之药味太多亦属瑕疵之一。

故此,有必要另寻一个基础方,可临证加减治天下病之基础方。

2. “肝血左升、肺气右降”理论之创立

《素问·大奇论》论偏枯,有发于左者,有发于右者,亦即左瘫右痪。后世有以左瘫属血虚而中,治以四物汤加祛风、化痰等药治疗之;右痪属气虚而中,治以四君子汤加祛风、化痰之品。可见人体左属血,右属气。笔者认为,人体之气血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如同昼夜阴阳般处于动态转化与平衡中。那么人体的气血究竟如何运动的呢?

黄元御所著之《四圣心源》 [4] 曰:“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故此,结合“血属阴,气属阳”之理论,笔者认为:“人体之中,己土(脾)上行,左升阴血而化阳气,戊土(胃)下行,右降阳气而化阴血,这就是人体气血的动态转化与平衡”。

黄元御之圆运动理论认为:“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又肝应春而主生发,肺应秋而主肃降,故此,笔者认为肝血随脾土而左升,终化阳气,肺气随胃土而右降,终化阴血,简言之,肝血左升,肺气右降。这是人体正常之气血运行与转换,若其中气不健运,人体肝血不升,抑或肺气不降,则人体为病。正如麻瑞亭所著之《医林五十年》 [5] 曰“治疗内伤杂病,首在调中健中,旁及四维,……中土健运,升降复常,气血畅旺,经脉通和,则病剧者可差,病轻者可愈”。

3. 升血和中降气汤之创立与理论验证

已故名医麻瑞亭善用“下气汤”灵活加减化裁来治疗临床常见病及疑难杂症,且疗效卓著。“下气汤”载於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为气滞而设,其功能为“治气滞在胸隔右肋者”,可见此方为肺胃气滞不降,咳嗽胸闷、胃呆脇胀而设。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麻老去其敛肺止咳之五味、橘皮、贝母,加活血疏肝之丹皮、首乌,理气化痰之橘红,化裁为: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抗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使功能清降肺胃之“下气汤”成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方剂。

笔者认为麻老改良后的下气汤着重点只在左升肝脾及右降肺胃,即只注重升降,未顾忌人体左属血及右属气,所以,有必要据此进行进一步改良,从而创立出“升血和中降气汤”。

上方杭芍、丹皮、首乌,左入血分,功能疏肝升陷,活血祛瘀,治在肝而助其升,笔者认为可改良为赤芍、丹皮、当归,并加一味柴胡以左升肝血。上方法半夏、橘红、杏仁,右归气分,功能淸肺理气,化痰降逆,治在肺而助其降,笔者认为可改良为姜半夏、陈皮、杏仁,并加一味厚朴以右降肺气。上方茯苓、甘草建运中州,笔者加入白术、党参,取“四君子汤”和中之意。“升血和中降气汤”具体包括:升血(活血)之柴胡、丹皮、赤芍、当归,和中之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降气之姜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共计12味中药。

关于其具体剂量,笔者认为可以暂空。不过,笔者遵循“量大为君”、“南3北5”之原则,可建议性赋予其剂量,即大量可开20 g,中大量可开15 g,小量可开6 g,中小量可开9 g,以12 g为中界,具体在于临症变通。特别提一点,《神农本草经》曰:“柴胡可推陈致新”,故建议柴胡用量为20 g。

笔者创建“升血和中降气汤”主要治疗杂病,其临床有效的一个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介绍如下:金元四大家之一之朱丹溪认为,疾病四因者,气、血、痰、食也。丹溪治病,用四君汤以治气,四物汤以治血,二陈汤以治痰,平胃散以治食。“升血和中降气汤”中赤芍、当归为四物汤之意,一味丹皮尚能活血,该方且包含四君子汤、二陈汤、平胃散,因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善用如上三方,且疗效肯定,所以,“升血和中降气汤”临床疗效也可以保证,关键在于临证加减。另外,其中柴胡、姜半夏、甘草、党参为小柴胡汤之意,为经方大家胡希恕常用方剂之一。

4. 升血和中降气汤之加减应用

笔者创建之“升血和中降气汤”中赤芍、当归为四物汤之意,一味丹皮尚能活血,该方且包含四君子汤、二陈汤、平胃散,其临证加减法可参照《医学传心录》之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平胃散等加减歌诀来进行,具体参考原书原文,下面以四君子、四物汤、二陈汤为例详细论述其临证加减法。

参考四君子汤加减法,举例如下:气虚或汗多者加黄芪;食积不消者加木香、砂仁;胃寒呕吐者加丁香、藿香;劳伤虚弱加川芎、生地;梦遗者加龙骨、牡蛎、莲须;潮热无汗加葛根;自汗者加入黄芪、熟地、牡蛎、乌梅、酸枣仁;劳倦辛苦身无热者,去茯苓,加麦冬、五味子、黄芪;健忘者加黄芪、远志、木香、菖蒲、龙眼肉、酸枣仁;头疼吐水者加入黄芪、木香、炮姜;气虚短促、咳喘无痰者,加入橘红、砂仁、苏子、桑白皮、生姜、大枣、沉香、木香;肥人眩晕加川芎、黄芪、桔梗、白芷、天麻;遗浊者加益智仁、黄芪、熟地、升麻;痞满者加槟榔、枳实、黄连;血壅目赤者加龙胆草;腹泻者加泽泻;全头疼痛者加川芎、蔓荆子;脑核疼痛者加藁本、细辛;额疼者加升麻、白芷、葛根;口渴咽干者加葛根、天花粉;有痰痰多者加贝母,咳嗽者加五味子、桑白皮;不寐者加酸枣仁;食伤、食少加神曲、麦芽、枳实、山查;虚火上炎者加知母、黄柏、玄参;内热者加黄芩、黄连、天花粉;下身无力者加杜仲、牛膝;脚弱者加木瓜、防己;身热者加生地;惊悸怔仲者加远志、茯神、石菖蒲、柏子仁、麦冬、五味子、酸枣仁、山药、山萸。

参考四物汤加减法,举例如下:晡时发热者加生地、川芎、知母、黄柏;骨蒸劳热者加黄芪、鳖甲、知母、地骨皮;妇人经水过期者加熟地、川芎、酒黄芩;气阻经疼者加生地、川芎、香附、莪术、三棱;月经紫黑及先期者加生地、川芎、黄芩、黄连;受寒经瘀小腹痛者加生地、川芎、桃仁、乌药、香附;瘦人血枯经闭者加入生地、川芎、桃仁;血虚腹痛者加白芍、生地、川芎。

参考二陈汤加减法,举例如下:膈间紧缩感者加枳实、桔梗;火旺生痰者加黄芩、黄连;寒痰者去党参,加炒用香附、砂仁;饮食过多不消者加麦芽、神曲、山楂;咳嗽痰热者加黄芩、黄连、枳壳、桔梗;咳嗽寒痰者加枳壳、砂仁;风寒外感咳嗽者加枳壳、桔梗、前胡;风痰为病者加天麻、白附子、皂角、南星;湿痰在胃者加二术;痰在经络及四肢者加姜汁、竹沥;胁间有痰者加白芥子;脾胃有痰者加枳实;闷胀吞、吐酸者加吴茱萸、黄连;水停心下者加枳实、茯苓、猪苓。

5. 升血和中降气汤之医案举隅

患者赵某,女,41岁,2021.2.1来诊,症见:咽喉不适,干痒感,口中异味(臭味居多),月经量少,月经时小腹疼痛,舌暗,苔薄白,脉濡,左脉大。

处方:

当归15 g 赤芍15 g 柴胡15 g 茯苓10 g

白术15 g 甘草10 g 干姜5 g 党参15 g

枳实15 g 小茴香10 g

中药5付,每日一剂,日二次水煎服。

效果:20201.3.3诉来月经量多,已无腹痛,口中无异味,咽喉干痒感大为缓解,且带其儿子来看诊调理其便秘等问题。

按语:因患者月经量少,予以当归补血、赤芍活血、柴胡疏肝,予以茯苓、白术、甘草、党参、干姜温中运脾补气,因其口臭,予以枳实破气消积,予以小茴香治疗少腹疼痛。其实这个处方是升血和中降气汤减丹皮、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加枳实、小茴香而成,即是左路升血、中和脾胃之法。

笔者创建的“升血和中降气汤”及其加减方亲自应用于临床,多有效验,希望能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所用。

参考文献

[1] 薛振声. 十年一剑全息汤[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5.
[2] 薛振声. 全息汤新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7.
[3] 藤平健. 汉方选用医典[M]. 上海: 正言出版社, 1947: 2.
[4] 彭子益. 彭子益评注《四圣心源》[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156.
[5] 马瑞亭. 医林五十年[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