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康的镜像理论浅析电影——《花束般的恋爱》
An Analysis of Film from Lacan’s Mirror Theory—“A Bouquet of Love”
DOI: 10.12677/ARL.2022.114027, PDF, HTML, XML, 下载: 346  浏览: 1,212 
作者: 高 美: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关键词: 镜像理论他者自我理想自我Mirror Image Theory The Other Self Ideal Self
摘要: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是近几年来较为火爆的爱情电影,这部电影的叙述角度较为新奇,使得观众能够从电影中看到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所处人生阶段的变化,会让我们的感情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也发生改变。男女主由于各自进入了不同的人生阶段,从最初的灵魂伴侣到最后成为了内耗彼此的人。本文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分析了两人之间存在的镜像关系。通过两人分手的结局,深层探讨了两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他者的影响,阐述了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Abstract: The film “Bouquet of Love” is a relatively popular love film in recent years, the narrative Angle of the film is relatively novel, so the audience can see their real life from the film. Changes in the stage of life we are in can cause our feelings, values and outlook on life to change as well. The hero and heroine, as each enter a different stage of life, from the initial soul mates to finally become internal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Based on Lacan’s mirror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rr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eople. Through the ending of their breakup,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others on the two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and expound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thers and self.
文章引用:高美.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浅析电影——《花束般的恋爱》[J]. 艺术研究快报, 2022, 11(4): 164-168.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2.114027

1. 雅克·拉康和镜像理论

雅克·拉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与理论家之一。1949年,《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的发表使他的“镜像理论”成为广为人知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拉康认为,人类在婴儿时期,对于世间万物都处于一个混沌的认知状态,他并不能将自己与外界的物体进行区分,而是作为一个“非主体”所存在 [1]。

他从语言学出发重新阐释弗洛伊德的学说,镜像理论是其思想的精华。拉康的镜像理论来源于法国心理学家亨利·瓦隆(Henry Wallon)比较心理学的“镜子测试”实验。该实验通过比较六至十八月的婴儿与黑猩猩在面对自身镜中形象时的认知行为反应来考察婴儿的身体观念的发展。在该实验中,黑猩猩在确认其镜中的形象后会马上失去兴致。然而婴儿在看到镜中自己的形象时会更加倾向于仔细观察,并与镜中的影像互动。瓦隆将实验中婴儿的行为解释为“主体从镜像到想象、从想象到象征的一种辩证运作,认为婴儿正是通过这一运作来创造其主体的统一性的”。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人自我形成的原型阶段,婴儿从出生后的6至18个月中,从镜子中看到自己,产生了对自我模糊的认知。他们可以从镜子中认出那个人是自己,进而认识到“自己”这一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的自我相认同需要借助他者。拉康提出“大他者”与“小他者”,“大他者”是时代背景以及民族文化等对我们的影响,“小他者”则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朋友以及其它人际关系对自我的影响 [2]。

2. 影片男女主之间的镜像关系

自恋的认同模式指的就是“决定了人的自我的形式结构”的镜像认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愿意跳脱出自己所处的“安全区”以及“舒适区”,所以会去寻求与自己相似的人去进行交际,从而可以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影片中的小绢和小麦在相识的过程中发现两人的相似之处与共同点非常多,可以互相聊电影、作家以及书籍等,甚至自己不被他人所理解的小众爱好也在对方这里得到了认同。比如在他们错过末班车之后,四个人相聚于居酒屋中,男女主发现了“大神”,但是另外的两个人却在聊着真人版的《魔女宅急便》,这让小麦无法理解,他无法从他们当中获得认同感。而小绢恰巧就是那个可以和他有着相同心情,并且可以发出共鸣的人。

小绢与小麦都存在着一定的自恋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小众爱好以及自己所知晓的小众文化,是不能够被普通大众所理解的,所以当遇到一个在各方面都能够契合的人的时候,他们就仿佛看到了镜中的自己,这是他们之间产生爱情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究其根本都是更爱自己的,也许他们所爱的不是那个各方面契合的人,而是与自己相似的“自己”。小绢淋雨到小麦家中后,惊讶地发现两人的书架是如此的相似,她说道:“这简直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这也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认同感,构成了彼此之间的镜像关系。而之后他们分手的原因也是由于两个人之间的这种镜像关系,他们彼此仿佛是另一个自己的存在。小麦不再和之前一样喜欢电影、书籍等事物的时候,小绢看到这样的他,会对自我产生否定和冲击,因为这并不是她所期许的另一半的变化。我们心中的包容机制只对外有效,无法包容反对自己的本我,这会让建构的自我产生怀疑。所以小绢无法接受另一个自己变成了反对自己的人,最终选择了结束这段关系。

3. “他者”与“自我”

虽然男女主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但是由于两个人成长背景的不同以及受“他者”影响的不同,在深层次的价值内核和认知逻辑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影片的结局,男女主最终还是由于缺乏沟通而选择分开。从本质上来讲,两个人还是由于生存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了最终的结局。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他者的影响,他者眼中的“自己”和主体所认知的“自己”相互调和之后,才形成了有主体思想意识的个体。

3.1. 大他者对主体的影响——社会文化

日本是一个生活节奏较快的国家,并且在日本男女之间的分工较为明确,在职场之中大多数都是以男性为主,女性占比较少。在有婚姻之后,大部分日本女性会选择放弃工作,回归家庭,男性则需要通过工作来负责整个家庭的开支。这种较为固化的传统观念维系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升级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这种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输出,是大他者对于主体的影响。小麦在进入社会之后,这种固化的传统观念以及整个社会氛围对他的影响愈发加深,所以他将加班工作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在他的个人意识中认为男人在社会中应当对爱人以及家庭尽责,并且他认为这是唯一得到社会认可的方式。影片中,货车司机由于不堪重负,将货物全部倒进了海里,试图抛弃一切。小麦的同事说:“感觉有点羡慕呢,有时候真想抛弃一切逃跑啊”,小麦随即说道:“没什么好羡慕的,生活就是责任。”当他的这种观点未能得到同事的认可,并且被同事讽刺之后,小麦瞬间怒不可遏。虽然在影片中小麦也很羡慕小绢的生活,但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他安然接受了他当下的这种生活,他不允许有人打破这种认知,并且想要他人也接受这种观念,融入到整个大他者之中。当小绢在选择了另一份不够稳定的工作时,两人发生矛盾也是由于他的这种“生活就是责任”的观念被他人打破。

日本社会长期以来都接受了这种固化的传统观念,导致了日本社会男女不平等和日本社会的畸形。在这种畸形社会的影响下,让日本男性认为物化女性是很合乎情理的想法。在影片中,小麦去找自己的前辈进行求职询问时,提到了前辈的女朋友菜那,他的前辈说:“在银座,她很擅长哄老男人,不过只是暂时的,只要接到广告的工作,就有钱了。”前辈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并且提出为小绢也介绍相同的工作。之后菜那被前辈家暴,影片中并没有详细描述菜那被家暴的原因,但应该是前辈在男权主义的驱使之下,认为让菜那来负责家庭开销是羞耻的,这种情绪无处发泄,所以对菜那进行了家暴。在男权社会下,男性的一切行为都被合理化。在菜那和朋友聚餐时,同桌的男性在看到菜那额头上的伤疤时,他认为这是因为前辈怀才不遇,所以脾气才变得古怪,并且菜那也赞同这样的说法,她自己也没有看清这种行为的本质。

3.2. 小他者对主体的影响——家庭环境

在影片的结局中,男女主最终还是由于缺乏沟通以及人生轨迹的不同而选择分开。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小麦是一个极度需要获得他人认同感的人,他追求着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对于他个人正面积极反馈。在影片开头,小麦由于发现了自己出现在谷歌地图上,他迫切的想和周围的人分享,并且会请夸赞他的人吃饭。那段时间是他受到他人关注较多的日子,小麦在当时的真切感受是“宛若活在梦境之中”。这种激动的心情也恰恰证明了他是一个非常需要他人的正向评价和社会认同感的人。

两位主角的成长背景不同,小绢成长在优渥的家庭环境,而这样的家庭环境足以支撑她文艺青年的爱好。她从小没有受到过物质条件的困扰,可以一直活在理想生活中,去坚持寻找理想自我。即使在进入社会后,她依旧追求着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不愿为成人世界所妥协。小绢努力考取了会计注册师才获得了医院的工作,但是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她发现这种工作并不是她理想之中的生活,所以就算是很辛苦才获得的工作,她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辞职,去选择了另一份不稳定但是自己很喜欢的工作。影片中服务员成为歌手的画面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两人找工作之前,这使得两人深思到底是否应该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物;第二次出现在小麦辞职之前,服务员勇敢追求梦想这件事一次又一次的激发了小绢内心想去追求理想生活的欲望。在小绢的思想意识中,理想生活远比物质条件对她更为重要,因为她从未受到过物质条件的困扰,她的物质欲求非常低,且她更关注于自我的感受,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较为疏离。比如在影片中小绢很喜欢吃拉面,就算拉面店里全是中老年男性,她也丝毫不介意,沉浸于自我的享受之中。在她与小麦确定关系的那晚,她回到家中匆忙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拒绝与家人交流,只为了独享那份恋爱的美好。和小麦相比,她是一个分享欲和自我表现欲较低的人,她更在意自我的精神世界。

小麦的家境不够殷实,而且他有着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他渴望得到他者的认同感,希望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相比于真实的自己,他更在意的是他人的看法。在他和小绢讨论着木乃伊时,服务员走过来后,他下意识的将书本合上,害怕自己的这种爱好影响到他人对他的评价。即便在恋爱中,他也非常需要对方的正面反馈和认可。在两人去海边约会的时候,他突然消失在小绢的视线中,去独自购买美食。回来之后,当小绢由于他的突然消失而情绪不安时,他还是关注于自我的付出,而忽略了小绢的真实感受。他们彼此的内心其实是无法达成共鸣的,也无法与外在的东西一样达到契合。小麦过于关注是否被认可,而小绢关注的则是心意上的相通和灵魂上的契合。在小麦第一次见小绢的父母时,小绢的母亲一直重复“人生就意味着责任”,这其实也是小麦心中一遍又一遍的确信,所以在他画画受挫后,他并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爱好,而是为整个家庭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选择去寻找工作。他可以为了生活和责任放弃自己的爱好,并且希望他人可以认可他的这套价值体系且与他相同。当他得知小绢在没有和他商量的情况下就选择了辞职后,他们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在此之前,两个人都知道双方的价值观已然不同,但并没有去抨击对方的观念。对于小绢来讲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而对于小麦来讲她的这种行为是“玩乐”,这彻底否定了小绢的生活理念和价值体系。

3.3. 自我的建构

婴儿在镜中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时候是错愕惊奇的,他逐渐将自己的四肢拼接成整体进而认识到这就是自我。对于自我的认同分为原发性认同和继发性认同,原发性认同是婴儿将自己与客体区分开的过程,继发性认同则是主体对客体进行认同从而构建自我的过程。拉康认为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自我的形成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由他者的话语所拼贴而成的非自我。自我可分为真实的自我与他者建构下的自我,他认为主体是一个异化且分裂的存在,可以分裂为有意识的自我和无意识的他者。

表1可以看出,意识主体也并不是全部,无意识的他者,有时候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拉康的解释,“无意识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3]。小麦在进入社会之前是一个追求小众文化的文艺男青年,他所追求的是自己所理想的生活。但是在进入社会之后,他放弃了自己曾经的追求,不再与小绢有共同的爱好。曾经还在与小绢讨论着塞尔达,但是每天却只能玩着最不费脑的游戏。当小绢与他讨论着夫妻面包店的关闭时,他只是敷衍的回复了消息,在他的脑中只有社会生存的问题。在无意识他者的影响下,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self-discourse and other discourse

表1. 自我话语与他者话语对比

他逐渐放弃了曾经的价值体系。小麦的父亲在他不愿意回到家乡做烟花时,随即表示不再给小麦提供生活费。这里可以看出小麦的父亲希望他能够过安稳的生活,这是他者在小麦身上的欲望,也是小麦本质下的欲望。拉康提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有三种生存状态:需要、需求和欲望,与其相对应的是人类心理的三种境界: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小麦真实的自我所追求的是人的欲望的满足,停留于象征界。在经过他者的建构之下,他回到了实在界与想象界,所在意的是最真实的需要和需求。真实的自我和他者建构下的非自我,在长期的自我调和下,这种界限逐渐模糊,使得小麦认为真实的自我本就是“他者”的自我。小绢则从始至终都停留在象征界,努力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所以当二人所处的境界不同时,就会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导致了最终的结局。

4. 结语

在影片的结尾,两人在最初的餐馆选择了分开。当小麦再一次求婚的时候,小绢是有所动摇的,但就在此时他们看到了年轻的一对情侣,那就如镜像中曾经的自己。他们还是无法接受曾经那样浪漫的爱情,却要以结婚的方式来继续维系。他们所各自持有的价值追求是无法为对方所妥协和扭转的,也无法接受镜中理想自我的破灭。他们在一开始的相识中由于过分契合,所以属于两人之间的“求学阶段”被掩盖,这使得两人都未能完成对于对方的完全认知。这部电影中琐碎又真实的细节反映的恰恰是很多人的感情和生活,当我们被迫成长时,我们又将如何抉择成为怎样的自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曲妍. 皮兰德娄戏剧中的“镜像迷宫”[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 吴琼. 阅读你的症状[M]. 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 拉康. 拉康选集[M]. 褚孝泉,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