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雷锋纪念馆为例
Study on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nan Red Tourism Publicity Transl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A Case Study of Lei Feng Memorial Hall
DOI: 10.12677/ML.2023.115278, PDF, HTML, XML, 下载: 193  浏览: 40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唐雅雅, 唐锡瑶: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湖南 湘潭;文月娥: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关键词: 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外宣翻译Huxiang Culture Red Culture Publicity Translation
摘要: 随着红色旅游形式的逐渐国际化,相关的旅游资料外译成为一种重要的红色文化宣传载体,更能够向其他国家展示我国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本文以雷锋纪念馆为例,分析湖湘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现状,从而探讨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使湖湘红色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更加富有魅力。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d tourism forms, the foreign translation of related tourism materi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d culture publicity, which can better show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and national spirit to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takes Lei Feng Memorial Hall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Huxiang red tourism materials, so as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red tourism,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hen put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which the Huxiang red culture can be more attractiv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文章引用:唐雅雅, 文月娥, 唐锡瑶. 湖湘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雷锋纪念馆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5): 2044-204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5278

1. 引言

湖南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因此,如何借助红色旅游景观,助推湖湘红色文化,乃至中国红色文化走出去,是湖湘学人的重要使命。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湖湘红色文化及外宣进行了研究,如熊春林(2012)认为,长株潭的红色文化代表人物如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徐特立、彭德怀等赋予湖湘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先进思想理论,形成了独特的长株潭红色文化精神 [1] 。张盼(2019)认为,湖湘旅游文化不仅仅包括湖湘地区的旅游景点,还有以湘潭毛主席故居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等非物质层面的景色 [2] 。陈勇(2020)认为,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长沙烈士陵园等各地烈士陵园及纪念馆,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伟人将帅故居、烈士陵园等物质资源 [3] 。王鑫(2022)认为,毛泽东故居是湖湘红色旅游的典型代表 [4] 。由此可见,大多数学者对于湖湘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伟人将帅故居、烈士陵园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雷锋纪念馆等小众红色景区的关注稍显欠缺,更缺乏对其外宣翻译的研究。本文以雷锋纪念馆为例,采取实地调查、统计等方法,分析湖湘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湖湘红色旅游景区的英文翻译质量,提升长沙市的旅游体验和城市国际化水平。

2. 湖湘红色旅游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雷锋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故居所在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性的雷锋精神宣传实践基地。2022年,雷锋纪念馆入选长沙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等一并评为湖南国家级红色旅游景点。通过实地的走访考察,笔者发现,雷锋纪念馆中许多内容缺少英文翻译的详细介绍,有关部门对红色旅游的翻译也不够关注,导致红色旅游资料外宣遇到了许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共收集样本108个,其中翻译错误15个,翻译冗余21个,专有名词翻译失当现象8个,中式英语现象18个,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翻译错误

红色旅游宣传资料翻译和普通的资料翻译有着显著差异,前者会涉及到很多国内的专有名词。如果翻译人员没有对其进行细致分析,而是简单地进行直译,就很容易导致翻译错误。比如,“雷锋精神”翻译人员直接直译成“Lei Feng spirit”显然翻译得不够准确,根据英语习惯,针对雷锋精神的翻译,则是应用“the spirit of Lei Feng”。“抗日战争”译者译为“the war of resistance Japan”,而抗日战争在中国日报上的翻译是“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译者在这里漏掉了介词,造成了错译,也是未对我国文化词进行考查。对外宣传红色旅游是一个宣传本国文化的窗口,这部分低级错误会给国际游客产生阅读困难,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给景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雷锋纪念馆诸多提示性标语也出现明显语法错误,罗列如表1所示。

Table 1. Grammatical errors in prompt slogans

表1. 提示性标语中的语法错误

2.2. 翻译冗余

中文的语言特点是优美、形象、行文讲究押韵,对仗,而英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明确、描写清晰且逻辑性强。交际翻译理论中指出,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 [5] ,但从文化层面来看,汉语中常常会通过重复来增强文化方面的情感表达,而在英语中则忌讳使用重复的词语,往往简单明了清晰。比如,雷锋的遗物“洗眼杯”被直译为“eye bath cup”,但其实eyecup一词已经表达了物品的功能,无需将洗字单独译出。再比如,“雷锋同志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一句中翻译人员将“长期不懈”译为“long-lasting and unremitting”,但在汉语中“长期”、“不懈”两者意义相近,因此翻译中直接用unremitting一词表达更为清晰明了。在对外宣传中保持适度的冗余是必要的,但冗余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所以为保证信息交流成功,必须要适度调整源语中的冗余成分。

2.3. 专有名词翻译失当

文化外译不应该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应该在翻译内容的同时,把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清晰地用目的语表达出来。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6] 。红色旅游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针对这些资料的翻译,必须要科学地把控中外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国外游客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我国的红色文化,在读译文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雷锋纪念馆介绍雷锋事迹的翻译中,我们发现,在译成英文后,部分文化信息丢失了,“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浸染大地”是指红军在战役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但译文却用“blood”一词表示鲜血。在外国读者看来,鲜血常常意味着血腥和暴力,与原句的情感倾向太不恰当,忽略了中国革命文化的背景和内涵。因此,在外宣资料的翻译方面应当重视“内外有别”的问题,在翻译时应多站在国外游客的角度对相关的词汇进行调整,从而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2.4. 中式英语现象严重

我国外宣翻译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就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而且这些资料的翻译都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 [7] 。当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相对匮乏,很多翻译人员都对国内的一些日常社会和经济知识相对了解,可是对红色旅游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理解却不够深入,这样在翻译时,必然会出现内涵遗漏问题,很容易出现各种生造中式英语单词。比如,“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式英文的翻译结果为“exploring the truth of civil salvation”,而正确的翻译是“pursuing the truth of saving the country”。上述的翻译显然受到我国文化的限制和干扰,缺乏可读性,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显然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起不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 湖湘红色文化外宣翻译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雷锋纪念馆外宣翻译问题的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3.1. 中英文化差异

湖湘红色旅游文本不仅带有大量表征中国文化特征的专业词汇,涉及一些地点、人物与事件时还独具地域特色。所以红色旅游文本在进行外译时容易出现语用方面的语法错误,这会直接导致外籍游客对我国革命文化产生文化误解。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化背景差异、价值观念差异、思维模式差异,还体现在语言之间的差异。所以中西文化的不同也必然会阻碍翻译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对于两种语言文化有深刻的掌握与认识,根据上下文对词汇进行准确解读,体现出我国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态度。

3.2. 外宣翻译问题反馈少

想要提高外宣翻译工作的质量,需要从外宣翻译问题反馈上入手,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湖湘红色旅游景区的不足之处。对于国内游客而言,汉语作为其得天独厚的母语优势,在为他们提供阅读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于外宣翻译的关注度;对于外籍游客而言,受制于对湖湘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在阅读外宣翻译资料时,即便发现了当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对于景区管理人员而言,一方面他们认为外宣翻译只是一种对外宣传的手段,不必过分关注其翻译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外籍游客占比较少,他们更鲜少关注这部分游客体验感。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红色旅游景区对错误外宣资料得到的反馈少之又少,纠错工作也就不足以得到一定的重视。

3.3. 外宣翻译人才缺少

湖湘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是做好湖南红色外宣翻译工作的关键 [8] 。由于翻译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因此,译者既需要具备深厚的翻译基础,同时也要熟悉当地的文化,这对译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对于湖湘红色文化,没有特殊的文化背景,或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译者很难进行正确地翻译。就目前而言,湖湘红色文化的译者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要求,而真正具有素质的译者更少,这对湖湘红色文化的宣传产生了许多不利因素。

4. 湖湘红色旅游外宣翻译对策研究

4.1. 采用恰当的外宣翻译方法

对外宣传的过程中,针对中国特有的词汇不能单纯地采用直译或归化译法 [9] ,而要从读者的视角出发,可以采用增译、减译或释义的方法让外籍游客更容易地了解中国的红色文化。比如,“红色印记”倘若单纯用归化译法译为“Red memories”,明显忽略了其内在含义,外籍游客虽然能浅显的理解字意但却不能了解特定的文化内涵,反观倘若用“Communist Symbols”一词不仅表现出中国红色文化这一主体,也间接反映了“印记”二字的含义。中国红色旅游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类型,翻译时应结合中译外传播的基本目的,强调跨文化交际意识,也要遵循“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翻译原则 [10] ,这样才能实现原文思想准确性,完整性,译文表达可能性、可接受性之间的有机平衡。所以外宣翻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克服逻辑思维、审美等因素造成的理解困难,注意结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采取恰当的方法清楚、准确地翻译所需要传达的讯息,让外籍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译文,从而实现对外界的宣传。

4.2. 建立外宣翻译问题多渠道反馈体系

外宣翻译质量是湖湘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因此建立起多渠道的反馈体系更能完善对外宣翻译的有效监控。对于国内游客而言,景区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旅游网站等网络平台开展“一起找茬”活动,对于发现外宣翻译错误的游客,给予免门票或一定金额的现金奖励,提高国内游客对于外宣翻译问题的关注度;对于外籍游客而言,景区可以利用海外购物平台等投放相关文创产品,增进外籍游客对于湖湘红色文化的了解;对于景区管理人员而言,可以增设其“奖励机制”,以提高他们对翻译质量的关注度。除此之外,景区管理人员联系相关政府对景区进行有效宣传,吸引外籍游客的旅游率也必不可少。

4.3. 加强外宣翻译队伍建设

鉴于当前的红色文化翻译和传播状况,要加强湖南地区的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翻译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改进翻译单位的翻译条件和标准,制订翻译规范、原则和管理办法。此外,还需在高校、政府部门等部门的支持下,建立起红色文化翻译机构或组织,吸收优秀的口译人才。对于相关的红色旅游有关部门,应制订景区宣传翻译的制度和管理责任,定期对各地的红色宣传翻译工作进行监督 [9] ,在景区可以设置意见收纳箱,倾听旅客的意见,也有利于翻译工作人员及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并制定相应的问责措施。除此之外,设立翻译人员流动岗,组建外文解说团队也必不可少。

5.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科学翻译,让国外游客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我国红色历史,不仅有助于我国红色旅游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同时还能够向国外游客准确传播我国的历史文化,让他们能够正确地了解我国。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化外宣翻译时,需要遵循中英文化差异,做到“文化”输出,而不是“中式英语”输出。最后还需加强外宣翻译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译文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推动整个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对外传播。

致谢

“这一年我二十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行文至此,落笔为终,这是自己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第一篇期刊,我为自己骄傲,也很感谢一路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谢谢。

基金项目

2022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湖湘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雷锋纪念馆为例”(编号:S202212649008);2022年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湖湘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雷锋纪念馆为例”(编号:S202212649008);湖南省语委项目“湖南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的文字使用状况调查与研究”(编号:XYJ2019GB06)。

参考文献

[1] 熊春林. 长株潭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3(2): 70-72.
[2] 张盼. 视域融合视角下湖湘文化旅游外宣文本英译策略[J]. 新闻传播, 2019(23): 107-109.
[3] 陈勇. 论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J]. 法制与社会, 2020(3): 143-144.
[4] 王鑫. 基于SWOT模型的湖湘红色名人文化品牌策略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 29(8): 83-87.
[5] 刘亦明. 湖湘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J]. 文化产业, 2021(10): 53-54.
[6] [美]劳伦斯∙韦努蒂. 译者的隐身[M].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 原虹.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3, 16(2): 1-2.
[8] 徐睿, 袁邦株. 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研究综述[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5): 39-44.
[9] 徐蕾. 跨文化翻译视角下红色旅游资料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以江西井冈山为例[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32(1): 69-71.
[10] 彭凤英. 新时代湖湘民俗文化“走出去”的优选策略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0(12):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