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超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Dilemma and Transcendence: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of Psychology Postgraduates
DOI: 10.12677/AP.2023.135240, PDF, HTML, XML, 下载: 222  浏览: 34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潘亚楠: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影响因素质性研究Master of Psychology Academic Inno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Qualitative Research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成员心理因素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对我国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心理学学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后备力量,探究学术创新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水平、促进其学术创新成果产出、提升高校对其学术创新的培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4份深度访谈资料,使用NVivo12软件整理和转录资料,通过三级编码分析资料,对S高校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陷入学术创新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学术创新个人特质和学术创新外部环境这4个主范畴。由此,本研究尝试建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social member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era. The training of psychology talents has been put forward with higher requirement. In the academic innovation of psychology, psychology graduate students are the reserve for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includes: improving the academic innovation level of psychology master students, promoting the output of their academic innovation results, and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their academic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data of 24 in-depth interviews, using NVivo12 software to organize and transcribe the data, we qualitatively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of psychology students in S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the dilemma of academic innovation include: academic innovation concept, academic innovation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cademic innovation self-consciousnes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academic innov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tries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propose coping strategies.
文章引用:潘亚楠 (2023). 困境与超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心理学进展, 13(5), 1952-196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40

1. 问题提出

当前,知识开放已成为全球共识,即推动学术信息开放,使科研成果实现全球范围的广泛分享。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眭依凡,202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让世界听到更多“学术中的中国”“大力聚集创新人才”。因此,提升我国知识创新水平和知识影响力,培养符合新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

创新是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核心和灵魂(赵沁平等,2022)。加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教育的同时,提高其学术创新能力,不仅是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还能为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创新素质打好基础。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及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体现学术研究成果创新价值的形式之一。然而,许多硕士研究生缺乏学术创新意识和兴趣,抑或其他原因,导致其仅以顺利毕业为学术研究目的,处于被动“创新”的研究状态。再者,由于学术领域出现普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创新”开始呈现泛化和庸俗化(王洪才,2021)。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质量,提高其学术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目前,中国心理学研究文章的数量已经大大增加,排名为世界学术界前列。然而,质量总体而言有待提高,尤其表现在创新性和开创性的研究较少(陈巍等,2022)。如何使我国心理学研究更具有创新的可能,做出开创性的突破,建立起本土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并真正挖掘出本土心理学的创新之处,是我国心理学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另外,心理健康关乎社会治理和国家长治久安,不仅是自然灾害后的心理重建和后疫情时代心理问题的应对,还是满足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的群体心理需要等,保障公众心理健康,积极促进心理创新成果服务社会是我国心理学发展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黄梓航等,2021)。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心理学硕士”)作为学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对象,同样应担负起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发展与创新,以及产出更多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术创新成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是如何理解学术创新问题的?其学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应对做法是什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来探究真实情境中,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影响因素问题。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原始资料的不断对比,提炼出反映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的真实感受的观念,从而发展出相关学术创新范畴及其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理论(陈向明,2020)。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对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该软件具有支持质性数据整理、分析和提炼等功能,但其无法代替研究者对资料进行专业性分析。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心理学硕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的学习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受访者,并结合“滚雪球”方式(威利格,2019),由受访者推荐其身边的合适受访者,以此招募更多能为研究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受访者。根据资料饱和原则(萨尔达尼亚,2021),即后续受访者不能够提供学术创新相关的新信息时,访谈工作结束。最终,本研究选取S大学心理学学院中24名心理学硕士参与访谈,受访者基本信息分布情况见表1

Table 1. Distribution table of the interviewed samples

表1. 受访样本分布情况

2.3. 访谈过程

在访谈开始前,将访谈提纲的电子版/纸质版发送受访者,确保其对访谈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并据此回顾自身与学术创新的相关经历,目的是搜集到真实丰富的访谈资料。在受访者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根据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进行提问,每次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以便其能更多地表达出自己对学术创新的真实想法。通过一对一深度访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搜集资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对开展访谈工作的限制问题。

访谈提纲包括四个方面,具体问题分别为:1) “你认为创新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意味着什么?”;2) “你认为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学术创新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3) “你在学术创新过程中付出了哪些努力?”;4) “你觉得自己获得哪些帮助会有助于实现学术创新?”。访谈要求受访者对相关的学术生活经历进行细致描述,并根据其回答进行适当追问,确保理解受访者表述的真实意义,避免产生误解。征得受访者同意后,访谈全程录音并做记录,结束访谈后对全部资料转录为文本资料,导入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分析。

3. 资料分析

本研究对原始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包括三个编码级别:开放编码(一级编码),将全部资料按其原始进行编码;轴心编码(二级编码),发现并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联系;选择编码(三级编码),对已发现的概念类属进行系统分析后得出核心类属(陈向明,2020)。

3.1. 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原始资料概念化的过程,即提炼出抽象概念后,合并与重组意义相近的语句。本研究对访谈资料进行逐句编码,在最大程度保证受访者原意的前提下,进一步比较、修订和抽象化处理,最后得到37个次类属。

3.2. 轴心编码

轴心编码主要关注能充分反映原始代码的内容,此阶段的编码结果代表着最重要、最高频出现初始代码。在开放编码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取,通过分析类属间的联系,归纳得出11个范畴。

3.3. 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是将不同类型的代码与类属再次相联系,主要处理范畴之间的关系,形成连贯的整体。本研究通过归纳与整合,最终确定4个核心范畴,分别为“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学术创新个人特质”和“学术创新外部环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结果见表2

Table 2. Three-level coding of factors influencing academic innovation in Psychology

表2.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

4. 结果与分析

4.1. 学术创新主观理解是学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通过主轴编码提炼出学术创新主观理解的2个相关类属,分别是“创新意义”和“创新态度”。创新意义指心理学硕士对学术创新是否具有真正价值的理解,包括学术意义和实际意义。比如,前者在宏观层面上,学术创新可以推动心理学领域发展;微观层面上,学术创新能为心理学硕士个人的学术发展带来一定优势。后者在宏观层面上,解决社会群体的心理问题;微观层面上,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

创新态度指心理学硕士对学术创新能否实现的“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Riegler, 2002)。持有积极态度的心理学硕士认为,学术创新是能实现的、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评价标准是能满足的;持有消极态度的心理学硕士认为,学术创新是很难实现的,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达不到开创性、变革性的标准。总之,心理学硕士对学术创新不恰当的主观理解会影响其后期学术创新行为的选择和表现。

4.2. 学术创新专业认知是学术创新的必备基础

在学术创新专业认知的相关类属中提炼出3项类属。第一项是“专业创新特点”,指心理学硕士对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学术创新特点的认识。访谈资料分析得出,大多数心理学硕士认为心理学学术创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其一,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备进行学科融合的天然优势;其二,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所以不同被试群体的同一心理问题研究会得到不同结果;其三,事物之间的关系多样且多变,变量关系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其四,以经典实验范式为基础,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变化设计现在实际的新实验范式;其五,编制新的测量工具、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有利于探索前人研究成果中未发现的创新点。

第二,心理学硕士发掘学术创新点时,主要从以下4个心理学“专业创新视角”进行:首先,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心理学专业自身的发展;其次,主动体验实际生活、观察社会现象,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关注少数群体的心理研究问题,不要仅围绕热点研究中的被试群体开展学术研究;最后,学术创新的起始点及研究过程都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关怀特点。

第三项是“专业创新追求”,指心理学硕士自身的具体学术创新目标。访谈中发现,期望实现学术创新的心理学硕士更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体心理需要,能真正为心理学发展做出学术贡献。综上,心理学硕士的学术创新专业认知不仅影响其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意愿,还影响其对心理学学术创新的看法。

4.3. 学术创新个人特质是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对于学术创新个人特质,本研究提炼出3个相关类属,分别为“创新思维”、“创新动力”、“创新意志”。心理学学术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聚合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Guilford, 1950)有利于心理学硕士对研究问题产生多种想法或不同解决问题策略;聚合思维有助于综合学术创新相关的想法和经验,从而向一个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成就感和情绪情感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其一,心理学硕士对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爱好、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以及对学术创新的兴趣;其二,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的自我期待(Rahmat et al., 2019)和先前成功经验,;其三,学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比如研究进程进入瓶颈期时感到迷茫、实验结果多次与预期假设不符而丧失信心,以及学术研究苦旅中时常波动起伏的情绪。

创新意志体现在心理学硕士在学术创新过程中的执行和坚持,敢于迎接未知挑战并克服困难等方面。创新意志不仅是心理学硕士实现学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对其调控学术创新所引起的情绪情感方面发挥作用,进而维持学术创新行为的稳定表现。

4.4. 学术创新外部环境是学术创新的间接动力

学术创新外部环境这一核心类属包括“师生互动”、“学术氛围”和“资源条件”3个相关类属。从编码结果得出,学术创新中的“师生互动”以导师为主导,不仅取决于导师对心理学硕士个人学术发展的期待,也依赖导师自身的学术创新追求和学术研究能力。学术指导方向是否符合心理学硕士的研究兴趣,学术指导内容可否为解决学术创新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学术指导风格能否被适应与接受等,都会影响学术创新的师生互动结果。同时,心理学硕士在师生互动中受到的精神影响会持续作用于学术创新的整个过程。

学术氛围主要指心理学硕士除导师之外而存在的学术人际交往氛围。心理学硕士间的同伴互助,既有学术研究和专业问题的互帮互助,也有学术创新过程中情绪情感的互相鼓励。另外,提高学术沟通质量可以增加学术创新交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心理学硕士具备主动寻求学术帮助的意识并利用一些沟通技巧。学术创新中的榜样作用并非一定带来积极作用,取决于心理学硕士的个人特质。一般而言,榜样会产生替代强化的作用,激发心理学硕士创新的动机,认为自己可以像身边的榜样一样获得学术创新成果。但也可能造成明显的心理落差,产生自我贬损(Speer, 2019)和自卑的现象,从而加剧学术创新的焦虑情绪。

资源条件是支持心理学硕士整个学术创新过程的外在条件,主要包括:满足学术创新实践需要的相关物质条件;减轻学术创新实际压力,并激发学术创新动机的学术研究支持资金;给予心理学硕士最大程度自由的研究场所和学习研究时间;提供进行心理学领域前沿信息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与平台等。总而言之,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不仅能为学术创新提供充分的物质支持,还能让心理学硕士产生充足的学术创新信心和底气。

4.5.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

本研究基于三级编码的结果与分析,尝试建构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棱锥体结构,其中“学术创新”、“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学术创新个人特质”和“学术创新外部环境”共同构成立体图形的5个顶点,反映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Figure 1.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Psychology

图1.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

其一,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对心理学硕士的学术创新个人特质产生影响。心理学硕士对学术创新的认识和评价是一种主观理解,而个人特质以遗传因素为基础(Kaplan et al., 2015),受到重大事件和思想观念等影响塑造而成。因此,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决定其是否将创新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目的之一,以及能否实现学术创新的自我判断依据之一。若认为自身现阶段无法完成学术创新,甚至否定自己具备学术创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术创新思维、降低学术创新动力及消磨学术创新意志。

其二,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影响心理学硕士的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和个人特质。心理学硕士专业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掌握程度,会使其主动重新思考学术创新意义并调整学术创新态度。同时,促进心理学硕士自身与创新有关的个人特质具体化为学术创新的个人特质。心理学关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Sternberg, 2002)等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对心理学硕士进行学术创新活动存在潜在影响,不仅有助于其形成学术创新个人特质,还可以在其学术创新过程中提供高效创新的理论指导。

其三,学术创新个人特质反作用于心理学硕士的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和专业认知。一方面,学术创新个人特质会促进学术创新理解的多样化,促使心理学硕士敢于学术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心理学硕士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发现更多的专业创新特点,创新动力有利于发掘丰富的专业创新视角,创新意志有利于坚定专业创新追求。

其四,学术创新外部环境对心理学硕士的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学术创新专业认知与学术创新个人特质均有影响。学术创新外部环境是心理学硕士学习生活、学术研究的主要场域。不利于学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不恰当的学术创新主观理解,降低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对学术创新可行性的预测,更容使心理学硕士为自己消极的学术创新行为倾向做出“合理化解释”(Cushman, 2020)。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意识的产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学术创新思维的形成、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受到外部环境的促进和制约。

综上,“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学术创新个人特质”和“学术创新外部环境”4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学术创新的实现,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过程也体现在以上4个方面。其中,“学术创新个人特质”与“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分别存在相互作用。“学术创新外部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心理学硕士的“学术创新主观理解”、“学术创新专业认知”和“学术创新个人特质”。

5. 结论与建议

5.1. 改变消极的学术创新观念

学术创新观念是心理学硕士是否表现学术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具有内隐性(Grundmann, 2021)。心理学硕士对学术创新的高期望和过高标准会增加压力与焦虑,造成自我怀疑而降低学术创新热情。帮助其更加清晰明了地认识和理解学术创新,改变模糊不清的学术创新主观理解,才有利于产生积极的学术创新态度。

5.2. 提高专业水平与学术能力

学术创新的实现离不开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学术研究技能,以及深挖专业知识和紧跟前沿研究。既要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提高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能力,也要尽可能提供学术创新实践项目和心理学前沿研究的学术交流机会。提高心理学硕士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对前沿动态与趋势的敏感性。同时,培养心理学硕士自觉形成用心理学视角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现象等专业素养。

5.3. 培养心理学硕士创新人格

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学术技能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学术创新,要注重培养心理学硕士的创新人格。激发心理学硕士学术研究兴趣的同时,要锻炼其学术创新思维,引导其主动深入思考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不应过分强调学术创新作为衡量学术研究价值及评价个人学术发展水平的外在标准性质,注重将实现学术创新目标转变成心理学硕士的自我成就目标(Pintrich, 2000)。此外,创新意志(Baumeister, 2002)坚定是维持学术创新行为不可或缺的个人特质,也是心理学硕士不断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直到实现学术创新的内在力量。

5.4. 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学术创新环境是心理学硕士进行学术创新的主要阵地,既要利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支持学术研究的创新。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为学术创新提供专业性学术帮助,也可以让心理学硕士面对学术创新困境时拥有足够的精神支持。自由、轻松、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利于实现学术创新,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而引发焦虑、无助、自卑等情绪。院校师生应加强交流,尽可能了解并解决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和支持资源等现实情况,减少其学术创新实践的后顾之忧。

6.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尝试建构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启发,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一,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范围和数量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存在心理学硕士学术创新影响因素建构不全面的问题;其二,质性研究具有一定主观性和经验性,未来可以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更丰富、更全面的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课题批准号:CXJJS21014)。

参考文献

[1] 陈巍, 蒋柯, 刘燊, 等(2022). 心理学的底层逻辑与框架(笔会).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0(3), 1-28.
[2] 陈向明(202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3] 黄梓航, 王俊秀, 苏展, 敬一鸣, 蔡华俭(2021).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 心理科学进展, 29(12), 2246-2259.
[4] 卡拉∙威利格(2019).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郭本禹, 王申连, 赵玉晶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5] 眭依凡(2023).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目的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 江苏高教, (2), 1-9.
[6] 王洪才(2021). 高等教育评价破“五唯”: 难点•痛点•突破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7(3), 44-53.
[7] 约翰尼∙萨尔达尼亚(2021). 质性研究编码手册(刘颖, 卫垌圻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8] 赵沁平, 马永红, 别敦荣, 等(2022). 面向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笔谈).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0), 1-11.
[9] Baumeister, R. F. (2002). 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Failure: An Energy Model of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 Self and Identity, 1, 129-136.
https://doi.org/10.1080/152988602317319302
[10] Cushman, F. (2020). Rationalization Is Rational.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43, e28.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19001730
[11] Grundmann, F., Scheibe, S., & Epstude, K. (2021). When Ignoring Negative Feedback Is Functional: Presenting a Model of Motivated Feedback Disengageme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0, 3-10.
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20969386
[12] Guilford, J. P. (1950).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 444-454.
https://doi.org/10.1037/h0063487
[13] Kaplan, S. C., Levinson, C. A., Rodebaugh, T. L., Menatti, A., & Weeks, J. W. (2015). Social Anxiety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rust and Openness.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44, 212-222.
https://doi.org/10.1080/16506073.2015.1008032
[14] Pintrich, P. R. (2000). A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erspective on Issues in Motivation Terminology, Theory, and Research.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92-104.
https://doi.org/10.1006/ceps.1999.1017
[15] Rahmat, N. H., Othman, N. A., Kasim, A. A. M., Khairuddin, Z., & Aripin, N. (2019). The Cycle of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n Academic Wri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 5, 254-269.
[16] Riegler, A. (2002). When Is a Cognitive System Embodied?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 3, 339-348.
https://doi.org/10.1016/S1389-0417(02)00046-3
[17] Speer, S. A. (2019). Reconsidering Self-Deprec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8, 806-828.
https://doi.org/10.1111/bjso.12329
[18] Sternberg, R. J. (2002). “Creativity as a Decision”: Com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7, 376.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7.5.3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