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学习与渗透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Learning and Infiltration Pathway of Students’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摘要: 二十一世纪,社会情感能力作为新的教育议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情感能力作为一种非认知因素,是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个体特征,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能够通过后天学习得到锻炼与提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角色同一性、社会责任感等都产生显著影响。我国学校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尚未完全普及,其潜力尚未被完全开发。本文立足社会情感能力的基本构成,从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入手,阐述开发社会情感能力课程、校园管理、家校共育三个路径对于社会情感能力学习与渗透的促进作用。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a new educational topic. As a non-cognitive factor,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is a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eraction of physiologic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is developmental and malleable, can be exercised and improved through acquired learn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role identity,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learning of social emotional abilities in our schools is not yet fully universal, and its potential has not yet been fully exploited. Based on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social emotional competenc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ositive role of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on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expounds the promotion role of the three paths of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development, campus management, and home-school cooperation on the learning and penetration of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文章引用:方琼. 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学习与渗透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6): 3395-339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6536

1. 引言

社会情感能力是学生认知和管理自身、他人和社会关系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界定了社会情感能力的概念雏形,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负责任的决定五方面,为社会情感能力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框架。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情感能力也被提上教育决策的议题,引起学者对学校开设和普及社会情感能力相关课程的重视。在我国,学校内社会情感能力的学习尚未普及,其意义和潜力也尚未完全被开发。事实上,社会情感能力作为一种非认知因素,对学生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庸能力,而是与认知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1] 。

2. 社会情感能力的积极影响

简单而言,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就是教会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关心及照顾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有效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21世纪,随着社会情感能力项目在全球的大规模推广和实验,众多的研究数据表明,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改善心理状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合理的人际关系。基于213项被广泛实施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项目的结构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成绩增量中有11%归因于社会情感能力,此项数据表明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会帮助学生表现出由智力因素引导的良好学业行为。作为一种非认知因素,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绩的提升,拥有高社会情感能力的学生会进行适当的情绪调控,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维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这是表现良好行为的基础。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主动体会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利他主义,从而化解交往矛盾,主动建立亲密关系,维持人际和谐。同时,研究显示,社会情感能力对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有着明显的负向作用,拥有高社会情感能力的学生几乎不参与校园欺凌,有更好的道德修养,能尊重和保护彼此的人身权利,表现出良好的校园行为。

3. 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和渗透路径

社会情感能力可发展可塑造,且与认知能力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和家校共育的作用,二者统筹协调,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必要措施。

3.1. 学校开设社会情感能力校本课程

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主阵地,是开设社会情感能力校本课程的实施主体,对学生此项能力的培养应该与德智体美劳各育并驾齐驱,相互融贯,协调一致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情感能力校本课程在育人方面起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在于将区域发展特色、学生的发展规律、学校教学实际、国家的育人目标有机结合 [2] ,以实现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独特培养。不同区域学生文化背景差异、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社会情感能力普及度分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情感能力校本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效果,因此开展社会情感能力校本课程,需要多方面统筹,学校发挥教师优势,建立具有社会情感能力的、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师团队,遴选专家进行指导,制定课程实施标准,以社会情感能力为核心脉络,充分参考儿童基金学会推出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的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包含七个主题:“成长新起点”“争吵与和好”“向欺凌说‘不’”“向目标迈进”“喜欢我自己”“我周围的人”“迎接新变化”)在此基础上编制科学且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进行恰当的自我管理,合理发泄情绪和表达情感,让学生意识到情绪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转化情绪,避免因为情绪冲动产生不良行为。教师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避免枯燥的道德说教,结合道德两难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老师即温暖的共情者,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怀抱同理心,找到学生的共鸣点,公平看待每一位学生,真情倾听学生的心事,为产生心理障碍的同学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也可以在校本课程中加入团体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尤其在初中阶段,团体辅导对学生们已产生的闭锁心理有明显的调节效果。校本课程可以摆脱课堂空间的局限性,采用班级辩论、竞技游戏、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教师在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时,也可以结合“开放课堂”的理念,将服务式教学转化为自助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外在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内在的情感体验。同时,这种针对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校本课程实施模式,也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指导,且这种指导必须是“有效指导” [3] ,学生也必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积极参与其中。在开放课堂里,学生们得到的是精准化的指导,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习得,还有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

3.2. 校园管理浸润社会情感氛围

校园氛围属于隐形课程,营造关怀性和支持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培养社会情感能力的主体主要有四类:校长、课程技术保障人员、教研组、教师。这四类人员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校长是开展社会情感能力学习的带头人、组织者,管理与整合有关课程的各种校内外资源。校长责任重大,必须引导校园氛围建设,重视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唯分数”“唯升学率”“唯名誉”。校长须意识到良好的校园管理与环境氛围,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推动作用,而且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课程技术保障人员为学校开展社会情感能力课程提供技术保障,硬件上不拖后腿,推进信息技术与社会情感能力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开放课堂、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帮助,同时积极开发相关MOOC、微课等网络教育资源,线上线下协调推进,落实到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教研组为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是教学智慧的创生者,应时时刻刻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开展课程学习的弱点、难点,部分一线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从而忽视了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式,因此教研组需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善,将社会情感能力的学习纳入教学思路中,为教师教学提供新的落脚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毫无疑问,在四类主体中,教师是接近教学实践的一线人员,必须洞悉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怀抱“包容”“和谐”“全纳”的理念看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交往,管理情绪,帮助学生找准角色定位,发挥自身价值,积极适应社会。四类主体人员协调一致,集中力量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为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意识到社会情感能力作为非认知因素,不仅可以提高学业成绩,也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向好发展 [4] ,使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同时,学校的管理应破除传统的行政官僚体系,充分体现民主,让学生充满安全感,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有同伴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与学校归属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安全感呈正相关 [5] 。

3.3. 家校共育,统筹发展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家校共育的理念最先产生于美国,后演变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我国的家校共育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教育实践步入正轨 [6] 。近年来教育部对家校共育中的“家庭教育”极为重视。2021年10月教育部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的家校共育实践进入了新时期。促进法指明,家长必须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强化底线意识,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虽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是建立家校协同共育模式的推动力。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 [7] 。心理学家丹尼尔认为“家庭教育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社会情感能力对孩子产生难以预测的重大影响,因此,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排解情绪,体会情感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事实是,很多家长也并未接受规范的社会情感技能教育,但这并非是家长逃避给孩子实施正确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原因。简单来说,家长需要做到以理解的态度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用平等的视角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温暖,鼓励孩子发展人际关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角色同一性,规避可能会出现的同一性混乱问题。孩子在学校接受道德理论知识的教育,在家庭中受到父母道德实践的影响,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也包括责任感,父母对婚姻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这种以身作则的责任感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父母以自己的规范言行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感,有利于孩子承担社会责任,更快更积极融入社会,并从社会发展中汲取积极力量。家校协同共育模式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创造性作用,不可否认,这种模式是极具创新性的,也是需要共同坚守的。

除此之外,作为家长,应该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现实是很多家长并不具备这些基本知识与技能。因此,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依据与方法参考,也是《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功能之一。促进法对家长所应开展的家庭教育内容进行了规范,其中第一章第五条提出家庭教育应当“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作为家长,须改变传统的育儿观念,尊重孩子的意愿与行为,遵循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培养,为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打下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二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单向径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的总体要求,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与社会情感能力相关的课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此项关键能力,家庭教育也需要认识到社会情感能力对于孩子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家长要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角色,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在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然而大部分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却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数据显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第一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的比例(79.8%, 79.9%),远高于关注道德品质的比例(25.3%, 30.7%),可见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智轻德、重智轻能倾向。我国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尚未完全普及,学校教育对开展社会情感能力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也并未完全意识到社会情感能力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的积极影响。因此家校共育,协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仅要形成合力,二者的影响也要和谐一致,往一个方向努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各项能力均衡发展。家校凝聚的力量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为孩子的发展照亮。学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各项基本能力,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等活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教会孩子合理控制情绪,怀抱同理心去理解他人的情感。老师的道德教育、学校的道德实践都助力学生培养社会情感能力。能力和道德的培养是长期且漫长的,崩塌却显得格外容易。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甚至产生严重冲突,会让孩子辛苦建立起来的角色同一性逐渐崩塌。在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的同时,也不忽略对其道德实践水平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在家庭,父母也须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自身规范的言行教育孩子,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进度,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形成家校共育的共识后,学校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8]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我与家长共育人”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也可以通过重构管理制度,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行使监督权、决定权、管理权,提出宝贵意见,家校信息共享,共同促进孩子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给孩子的成长多一些情感支持,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应把孩子的学业成绩作为教育成果的唯一考量标准,家校合力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使青少年成为符合新时代培养标准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各教育主体的重视,此项能力作为非认知因素,不仅能与认知因素相互配合,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发展其他各项能力,成为有道德、有共情力、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 余洁. 社会情感文化学习: 师范教育项目不可缺少的一环[J]. 上海教育, 2021(26): 76-79.
[2] 刘争先, 赵萌, 杨岚. 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机制及教育启示[J]. 教育科学, 2022, 38(4): 29-35.
[3] 李怡明. 论信息时代大规模课堂中精准教学的实现[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11): 15-20.
[4] 王烨晖, 辛涛, 杨朝兮, 秦可心. 社会情感能力对西部儿童的影响——基于倾向值分析的实证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11): 26-31.
[5] 杜媛, 毛亚庆. 基于关系视角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构建及发展研究[J]. 教育研究, 2018, 39(8): 43-50.
[6] 王娟涓, 何毅梅.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问题及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 2021(34): 77-80.
[7] 刘天子, 曾晓东. 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环境因素的中介作用[J]. 基础教育, 2019, 16(5): 83-92.
[8] 黄忠敬. 从“智力”到“能力”——社会与情感概念史考察[J]. 教育研究, 2022, 43(10): 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