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世纪以来,全球疾病谱和死因谱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 。医学模式早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 。尤其住院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3] 。陆翠霞 [4] 曾对1600例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病人进行心理调查,其中焦虑病人1400例,抑郁病人1100例,恐惧病人840例,自卑病人650例,紧张病人740例,说明某些病人同时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李硕 [5] 对综合医院的537例住院病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23.84%住院病人伴发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躯体化症状为主。本研究对某医院不同疾病状态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展开调查,旨在为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23年2月~2023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病人70名和家属50名为调查对象,分别抽取糖尿病、甲状腺、胃溃疡、肠息肉、肝胆胰腺及肾炎等疾病的病人和家属,剔除不完整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17份,有效问卷达97.50%,其中包括病人68名和家属49名。
2.2. 评定方法
2.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共有90个条目,从10个方面评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 [6] 。量表的评估采用5级计分制,从“没有”到“严重”分别记1~5分;按中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超过2分即为筛选阳性,任一因子超过3分为强阳性。
2.2.2. 焦虑自评量表(SAS)
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William W. K. Zung)于1971年编制。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并成为心理门诊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 [7] 。量表由20个题目构成。采用四级评分,将20个项目的各题得分相加,即得粗分并乘以1.25后取整数,得到标准分。以中国常模为例,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该量表的SAS信度系数为0.795。
2.2.3. 抑郁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由W. K. Zung于1965年编制的,此量表和SAS相似,是一个简单的自评量表,由20道选择题组成,对每道题被试最近1周的主观感受并打分1~4分,累计总分,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标准分 ≥ 53分表示有抑郁倾向,该量表的SDS信度系数为0.784 [8] 。
2.2.4. 孤独感量表(UCLA)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是由Russell等人1987年编制的第三版。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 [9] 。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从不 = 1;很少 = 2;有时 = 3;一直 = 4。其中1、5、6、9、10、15、16、19、20题为反向记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以往研究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2.5. 自信心测量量表
共40个条目,选择答案2个,正向赋1分,反向赋0分,25~40分为自信心十足,12~24分为对自己颇有自信,11分以下为对自己不太有信心。
2.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5.0建立数据库,对病人的各种评估指标进行比较,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均数用t检验进行比较,多组比较用F检验;率用χ2检验。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回收有效问卷117份,问卷有效率为97.50%。年龄12~73岁,平均为(41.65 ± 12.93)岁;其中病人68人,占58.12%;家属49人,占41.88%。其中病人研究对象来源于糖尿病10人、甲状腺10人、胃溃疡10人、肠息肉11人、肝胆胰腺9人、肾炎18人。
3.2. SCL-90量表评估
3.2.1. 病人SCL-90各因子均分与家属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的各因子总分在6~33分之间,各因子均分为1.88~2.03分,病人因子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敌对、恐怖、偏执和人际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症、躯体化。与家属比较,除了躯体化和强迫症状外,其余因子均值与家属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41~6.76,均P < 0.05),病人各项因子均分均高于家属,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scores of SCL-90 factors among 68 patients from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and their families in 2023 (
)
表1. 2023年68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人SCL-90各因子均分与家属比较(
)
3.2.2. 不同性别病人SCL-90各因子均分比较
结果显示,男病人各因子均分为1.84~1.98分,女病人各因子均分为1.90~2.11分,女病人的各项因子分均高于男病人,且人际敏感因子有明显差异(P < 0.05),其它因子则无明显差异(P > 0.05),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average scores of SCL-90 factors among 68 pati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in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in 2023 (
)
表2. 2023年68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不同性别病人SCL-90各因子均分比较(
)
3.2.3. 不同疾病SCL-90各因子与中国常模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甲亢疾病几乎占所有因子的高分。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疾病病人各因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疾病病人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除糖尿病病人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因子和胃溃疡、肠息肉、肝胆胰腺病人的强迫因子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05),其他因子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average scores of SCL-90 factor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at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in 2023 (
)
表3. 2023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不同疾病病人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
)
注:与中国常模比较,*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
3.2.4. 不同疾病病人SCL-90阳性检出情况
按中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以此为标准,统计不同疾病病人的阳性检出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强阳性人数占30.00%,阳性人数占40.00%;甲亢病人阳性人数占90.00%;肠息肉病人强阳性人数占10.00%,阳性人数占70.00%;胃溃疡病人强阳性人数占9.09%,阳性人数占81.82%;肝胆胰腺病人阳性人数占88.89%;肾炎病人强阳性人数占5.56%,阳性人数占94.44%,见表4。

Table 4. Positive screening of SCL-90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
)
表4. 不同疾病病人SCL-90筛查阳性情况(
)
3.3. SAS、SDS评分
3.3.1. 病人及家属的SAS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
病人及家属的SAS评分分别为56.20 ± 8.73 (t = 16.92, P < 0.001)和58.10 ± 8.85 (t = 15.84, P < 0.001),均高于全国常模 [10] (29.78 ± 0.46, n = 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2. 病人及家属的SDS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
病人及家属的SDS评分分别为58.30 ± 7.63 (t = 16.94, P < 0.001)和59.20 ± 9.66 (t = 11.30, P < 0.001),均高于全国常模 [10] (41.88 ± 10.57, n = 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3. 病人与家属的SAS、SDS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家属的SAS、SDS得分均高于病人得分,其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4. 不同疾病病人UCLA测量结果
由调查结果可知,不同疾病状态下病人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的孤独,得分在高度孤独组的人数最多,由此可见,该医院病人的孤独感程度比较高,见表5。

Table 5. UCLA scores of 68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at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in 2023
表5. 2023年68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不同疾病病人UCLA得分情况
3.5. 不同疾病病人自信心测量结果
病人自信心得分范围为10~25分,各疾病得分均分在(15.63 ± 4.81)分~(18.09 ± 2.56)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494, P > 0.05)。各疾病病人得分以12~24分为主,范围在60.00%~100.00%,得分 < 11分的占8.82%,得分在25~40分的占2.94%,各种疾病间得分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54, P > 0.05),见表6。男病人自信心得分为(16.84 ± 2.82)分,女生(15.62 ± 3.35)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604, P > 0.05)。

Table 6. Confidence scores of 68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at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in 2023
表6. 2023年68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不同疾病病人自信心得分情况
注:各疾病得分比较,F = 1.483,P > 0.05。
4. 讨论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的力度。医护人员在医治病人躯体疾病的同时,越来越不能忽视病人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工作者可以在疾病发生或住院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
本研究结果病人SCL-90中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5个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家属(P < 0.05),说明住院病人存在明显心理问题,与李硕等 [5] 人对537例非精神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一致,结果显示23.8%住院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病人较为突出的是敌对和恐怖,而家属以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为主。可能是疾病本身已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躯体症状的出现导致病人的心理压力比家属的压力大 [11] 。医生或护士应根据病人和家属的不同心理特征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满足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心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女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病人。高娟 [12] 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女性地位不断地得到提高,有更多的机会跻身于各个领域的高层职位,可能会承受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多重压力。另一方面,可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除了工作之外,还需要承担家务和养育儿女的重任,导致压力加重。也可能与女性自身的性格有关,与男性相比其心胸较狭窄,适应与应变能力相对较低,心理素质相对较差,这样就使得女病人比男病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本研究中各疾病病人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总体上看,说明该医院的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水平,而不同类型疾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所不同。其中,甲亢病人的心理问题最突出,陈丽虹 [13] 曾报道甲亢病人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心理问题为敌对、强迫、人际、偏执、精神病症,尤其与多种心理紧张因素有关。甲亢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不适表现,而且使病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生活兴趣减退,导致甲亢病人脾气暴躁,敌对情绪严重,有的病人又过分担忧病情,负性情绪不断增加,甚至出现精神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附属医院的住院病人心理问题检出率在50%以上,比国内多项研究结果 [14] [15] 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并进一步验证了综合住院病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但目前世界各国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至少有50%是心身疾病,而其余近50%的是非心身疾病病人,其中又有约50%继发或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16] ,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因为疾病本身就是住院病人的一种应激源,常常会引起病人精神紧张、情绪改变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医务人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多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理。
本研究中,家属的焦虑、抑郁得分高于病人和中国常模,而病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又高于中国常模(P < 0.05),与国内荣丽 [17] 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说明家属的负性情绪较高。病人往往因为对住院环境感到陌生,担心治疗效果和费用等引起焦虑的情绪。而病人的抑郁障碍多见于危重和慢性病人,由于病情严重,病程长,经济条件差,易出现抑郁障碍。同时,文献表明 [18] ,65%以上的家属在刚得知病人病情后不能接受,而且家属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照顾病人,同时要照顾家庭,因此,家属在病人住院期间承受双重压力,往往表现出悲伤、忧虑、烦恼、甚至悲痛欲绝等心理状态,只有少数家属能保持心态平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疾病状态下病人感到高水平的孤独,占70.00%以上。与国内陈卓园园等 [19] 人研究中癌症病人的孤独水平一样,说明该医院的住院患者孤独水平相当高。可能与该医院的住院病人获得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有关。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更加关注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但这和庞宝华、高雨薇的调查结果 [20] [21] 不尽相同,因此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究其原因。
有研究发现,当有足够自信心时,相应的身体机能和抗压能力以及耐受力就会有所提升 [22] 。但大部分病人住院期间脱离社会,适应能力恢复不全,导致病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提示医务人员应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同时帮助病人回归社会的信心。自信心对病人心身健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自信心越高的病人,躯体疾病恢复越快。本研究对病人的自信心的评估显示,不同疾病间自信心得分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映出60%以上不同疾病的病人对自己不太有信心,过于谦虚和自我压抑,可能与当地医院的病人维权意识不高有关,并且经常受医务人员支配,感到自卑,但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诊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应及时了解不同疾病状态下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并运用多种护理措施,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信心,从而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恢复。
基金项目
延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延安市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与应对措施研究》(2012ks-17)。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