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以湖州苕溪公园设计为例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Taking the Design of Tiaoxi Park in Huzhou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Design.2023.82047, PDF, HTML, XML, 下载: 192  浏览: 334 
作者: 魏聪勇: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地域文化城市景观城市记忆景观设计Regional Culture Urban Landscape City Memory Landscape Design
摘要: 全面小康社会之后,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也更加注重自身的景观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城市景观开始新一轮的更新,高质量的城市名片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设计师在设计景观时也要以文化的角度作为出发点,重新赋予城市景观新的使命,人们在游玩过程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进而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本文以湖州苕溪公园设计为例,从基本概况、设计原则以及具体应用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今后类似的公园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 After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China is moving forward the goal of becoming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Cities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landscape design, better serve urban residents, and improve their happiness index. As a demonstration area of common prosperity, Zhejiang has begun a new round of urban landscape renewal. High-quality city cards can also attract more tourists to visit, and to some extent, dri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is a big oriental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of 5000 years. Designers should also take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as the starting point when designing the landscape, and re-assign the urban landscape with a new mis-sion. People shoul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playing and then better inherit it. Taking the design of Huzhou Tiaoxi Par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basic overview, design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ark design in the future.
文章引用:魏聪勇.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以湖州苕溪公园设计为例[J]. 设计, 2023, 8(2): 344-351.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2047

1. 引言

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周边的环境,希望有更多有趣的城市景观,以便大家外出观赏游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设计师的思维更加开阔,能够迅速了解各地的优秀案例。但是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许多设计师一味地去参考,许多元素生搬硬套,各地城市的公园就会变成统一的模式,久而久之人们对陌生城市的景观就没有兴趣了。文化与景观结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概念解读

2.1. 地域文化

文化公园主要是展现本土传统文化精华及现代文化演绎,本土性地域性是文化公园的核心与灵魂 [1] 。地域文化是世世代代的人在一个地区经过漫长岁月沉淀下来的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文内涵的重要体现。由于经纬度的不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人们在不同的地貌、气候、水文等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抛开自然因素,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多种因素相互结合,地域文化应运而生,对文化体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的发展促使一些新元素融入其中,使其能够充满活力。

2.2.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中的景观以及后来设计创造的景观,让生活在此的居民的感到舒心和愉悦。尤其是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人们不能随时随地远距离出行,去大型城市公园游玩。口袋公园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短距离的出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满足了日常的观景需求。

2.3. 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为了迎合人们日益上升的需求,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能够更好的体现当地的风貌。从每个地域的独特性出发,设计不一样的城市景观,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 案例分析——以湖州苕溪公园为例

3.1. 场地概况

3.1.1. 地理位置分析

苕溪公园(图1)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西塞山路与二环西路的交叉处。场地总面积约四公顷,场地的北面紧邻西苕溪,南面是西塞山路,东面是二环西路,整体车流人流大。西面是丰隆花园一个规模较大的居住区。若城市绿地具备地域文化特色,能很好地区分于其它绿地景观 [2] 。为了展现出苕溪公园与其他公园的不同,设计时将地域文化与苕溪公园景观设计结合。苕溪公园地势相对平坦,无明显高差。北面的苕溪之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们利用船只进行货物的运输,对湖州人民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此次景观设计充分依托湖州市的地域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Figure 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iaoxi Park

图1. 苕溪公园地理位置

3.1.2. 公园现状分析

经过对苕溪公园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公园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公园整体设施比较老旧,缺乏后期的保养维护,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其次是公园有些角落比较混乱,堆砌各种杂物(如图2),影响整个公园的景观。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规划上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最后是整体人流量不大,居民走进苕溪公园游玩的意愿不够强烈。综上所述,场地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Figure 2. Current situation of Tiaoxi Park

图2. 苕溪公园现状

3.1.3. 周围居民需求

经过对小区居民的走访,他们最强烈的需求是需要一处较大的儿童娱乐区,游玩设施要完善一些,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要。场地后期维护起来要方便,不需要太高的经济成本。同时将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适当的分区,做到互不打扰。景观入口保留大面积空地,给他们自主处理的空间,更加的人性化。景观中设置宣传地域文化的构筑物以及宣传栏,通俗易懂,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

3.1.4. 湖州地域文化分析

首先,丝绸在这座城市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湖州大地这座舞台上,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丝绸可以算是湖州这座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是湖州城市文化自信的来源。其次,湖州的状元街也是人们骄傲的地方,状元文化也是湖州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是湖州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最后,湖州的毛笔文化、瓷文化、茶文化等,也都为湖州地域文化的形成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3.2. 设计原则

在对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不能将关注点完全放在当下文化内涵的展现 [3]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要充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合共生。

首先,要秉承生态可持续设计原则,多为子孙后代考虑,保证场地的生态性,场地中设计多处雨水花园,苕溪边的沿岸也是软质驳岸为主搭配生态浮岛,减少对苕溪水域的污染。有效控制绿地与硬质之间的比例关系。

其次,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的目的是人,要更加注重景观的实际功能,不能为了追求好看的形式忽略人们真实的使用感受,设计更多有景可观的节点,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更好的体验。

最后,秉承全龄化的设计原则,低年龄的小朋友在儿童娱乐区中游玩,搭配一些亭廊给陪同孩子的家长休息,中年人可以在其中观景,想要运动可以去篮球场打篮球。如果想安静思考,可以在冥想空间看书、思考。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专属空间,面积有大有小,层次分明的安放在公园的不同位置。人们根据自身需求,找寻适合自己的景观节点。

3.3. 总体布局

3.3.1. 主题立意

作为主题公园有责任担负起提升文化自信的重任 [4] 。此次对苕溪公园的景观改造,经过一系列的调研之后,围绕湖州的地域文化作为全园的基调进行展开设计。湖州苕溪的水文化,在场地通过引入水池、水滴雕塑、特色水形铺装、特色水形构筑物等元素体现出来,对苕溪公园功能进行重新分区,将其重新规划为六大功能分区。湖州的状元文化、以及丝绸文化都在全园景观中体现。路网也进行了重新规划,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完善,进而全面提升苕溪公园的整体面貌,为游客提供一个怡然自得的场所。

3.3.2. 空间规划

经过一系列的构思,最终我将苕溪公园整体功能划分为六大板块:儿童娱乐区、亲水区、漫步区、观赏区、休闲区以及阳光大草坪。场地的南面为西塞山路,东面为二环西路,均为车流量较大的干道。在两条路边分别设置了人行道以及开阔的硬质退让,通过一些色叶植物以及景观小品,更好地吸引过往人们进去游玩。整体为动区,动区的面积整体大于静区,二者对比明显,同时场地具有明确的开合空间。

场地的北面为西苕溪,在沿线上分别安放了生态浮岛、硬质驳岸以及旱喷广场。亲水平台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旱喷广场在炎热的夏季,也可以对园内的温度进行很好地调节,其它季节可以作为入口广场或者是集散平台,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充分利用场地的空间。

场地的西面为丰隆花园,大面积的居住区。在靠近居住区的沿岸设置儿童娱乐区,使居住区的孩子们能够更快速地到达娱乐区。考虑到孩子大部分都是老人带,我们就将儿童娱乐区与老人活动的区域安放在一起,对节点进行整体的空间规划。既能够看护孩子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低年龄的小朋友有时会在场地中奔跑,如果将篮球场设置的距离很近,会有被篮球砸伤的危险。出于对该方面的考虑,我将篮球场设置在儿童娱乐区的北面,中间间隔一段距离,互不干扰都能够开心地玩耍。居住区沿岸以及西苕溪沿岸整体为静区,通过种植高大的乔木,采用树阵的方式,有效阻隔场地声音,减少公园吵闹声对小区居民的影响。

3.3.3. 路网布局

经过多次的修改,场地中一条连贯的一级道路,红色的一级道路的形式感比较强,直线与圆形道路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于全园中(如图3)。靠近西塞山路的一侧设置多个入口,采用二级道路的方式与一级道路相连接,整体的形式感也会更强。靠近二环西路的一侧留大面积的开阔广场,上面采用不同规格的树池进行场地分割,搭配不同高度的景墙以及水池,可以在上面滑滑板,给人们自主处理的空间。同样采用二级道路与一级道路的相连接。靠近西苕溪的沿岸采用三级道路与二级道路进行连接,营造出静谧的空间,方便人们进行交流。

Figure 3. Road analysis

图3. 路分析

3.4. 细节设计

3.4.1. 入口景观

在重塑城市形象、吸引流动资本、激活衰老社区等方面的作用与日俱增 [5] 。该设计将西塞山路与丰隆花园交汇处作为整个苕溪公园的主入口,场地的景观主轴也从该点展开。设置了醒目的苕溪公园字样,在颜色的运用上也使用比较亮的红色和黄色,里面红色的文字搭配外面的黄色边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如图4)。可以供游人在此拍照打卡,致力于打造一个拍照打卡的好去处。场地中还搭配色叶植物进行一定的遮挡,控制硬质铺装的面积,避免硬质超标的情况发生。色叶植物选用的是桂花树,桂花树的香味能够被大多数的人群接受,微风中夹杂着桂花的香气,使游人流连忘返。

西塞山路与二环西路交汇处的入口,将其设置为次入口,也是景观次轴开始的地方。从丝绸中提取出一个规整的圆,作为入口形式的主要灵感来源。一条木平台贯穿其中,将其一分两半(如图5)。周围采用花岗岩进行铺装与中间的木平台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半做微地形将其抬高,等高线分别为二十厘米和四十厘米,地形上搭配低矮的花灌,如八仙花、红花继木。以及高大的银杏树,利用植物的高低错落,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另一半为水池,水池中放一些观赏鱼供游人观赏,人们可以在此停留对鱼进行投喂,增强一定的互动性。为了避免竖向上的景观单调,在水面上放置一些雕塑,四组雕塑整齐的摆在水池中,增强了入口的秩序性,并且能够凸显出苕溪公园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Figure 4. Secondary entrance

图4. 次入口

Figure 5. Main entrance

图5. 主入口

3.4.2. 活动节点

越来越多的主题公园出现,风格多样,为喧嚣的城市中提供一处安静自然绿色的活动场所 [6] 。苕溪沿岸是一条大的动线,硬质的亲水平台搭配一定高差的木栈道,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水位变化。亲水平台后面搭配银杏树阵,也可以作为活动的好去处。在亲水沿岸也可以带上我们的相机,到这里拍摄不一样的水景。

活动节点提取了湖州地域文化中的丝绸文化进行设计。活动节点上设计的红色构筑物,是对丝绸固有印象进行打破,将丝绸的曲线部分取直成直线,配合水池、石凳、观赏鱼等元素(如图6)。人们可以在木平台上漫步,对水中的鱼进行投喂,也可以在此进行简单的运动,在石凳上看看书、晒晒太阳。周围色叶植物高低错落,长时间停留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

3.4.3. 观赏节点

城市想要得到稳定发展,就必须寻找到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 。观赏节点主要体现的是湖州苕溪的水文化。鱼跃龙门是场地中较大的观赏节点(如图7),一群鱼形雕塑高高跃起在空中,底下是一个抬高的长方形水池,从鱼的身上划过一些流水,同时前面放了一颗色叶树,做到有不同的景观供人们观赏。异形树池上高大的乔木能够很好的给人们遮阴,也可容纳多人同时观赏。基于生态的角度,场地中设置了多处雨水花园,因为湖州的气候特征雨水比较多,可以对场地的雨水进行收集,进行过滤,进而涵养地下水。

Figure 6. Leisure platform

图6. 休闲平台

Figure 7. Fish leaping dragon gate platform

图7. 鱼跃龙门平台

观赏节点的景墙中,介绍湖州不同时期的状元,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也让当地人民更好的了解。阳光大草坪上的大雕塑,灵感来源于水滴,由不同大小的水滴构成,高低错落的进行排列组合,整体高度十米,是全园最高的构筑物。放在阳光大草坪上,人们在各个角度都可以观赏到这个雕塑,同时该雕塑的位置也十分考究,很好的联通了景观主轴和景观次轴,起到很好的串联作用。

3.4.4. 游憩节点

游憩节点在公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游人进来游玩就需要休息的地方。在整个场地设置了多处休憩的平台,以及各种亭廊。休息节点上更多设计可供休息的树池,树池上使用防腐木做平台,人们在此稍作停留,搭配一颗樱花树,红色构筑物上放一些地域文化的元素,动态水景墙给场地增添一定的活力,休息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了解湖州的地域文化。游憩节点周围设置了雨水花园,湖州的雨期比较长,每年到了四五月份雨水就变得多了,所以场地中设置多处雨水花园,避免极端天气对公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入口广场上设置不同组合的亭廊,极具现代感的亭子,亭子周围有一些遮挡,保证一定的私密性,方便人们就行沟通。前面的草地做微地形,等高线为二十厘米,四十厘米和六十厘米。下面搭配不同层次花灌木,以及高的香樟树,搭配地域文化特色雕塑进行展示。广场开放多个小入口方面人们进入,进入后可以在亭廊稍作停留,高大的乔木可以很好的遮阴。

3.4.5. 植物搭配

城市广场绿化种植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一个城市的特色之处 [8] 。公园中更多的是绿地的面积,所以植物搭配在公园中非常重要,植物可以营造出许多不同的空间氛围。在植物搭配上运用湖州市的市花百合花,市树银杏树为主要搭配。市花市树在全园中起到了很好的搭配效果。营造不同层次的植物组团,乔灌木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绿叶树与彩叶树结合,营造出高低错落,清新宁静的自然空间。

4. 总结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湖州地域文化进行分析汇总,唤醒城市人民的记忆。同时充分遵循可持续的原则,不仅要着眼于当下,还要考虑更长远的利益,充分体现湖州的地域文化,分别安放在各个节点供人们去观赏,去进一步了解湖州当地的文化。同时对场地进行了全龄化的设计,儿童娱乐区搭配老人活动,中年人的篮球场以及冥想空间,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需求。致力于打造一个别具一格的湖州苕溪文化公园,更好地服务于周边人群,成为湖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梁潇. “文化-生态”协同演进的城市文化公园——以海门江海文化公园为例[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36): 189-190.
[2] 胡隆文. 基于城市记忆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用浅析[J]. 现代园艺, 2021, 44(8): 92-93.
[3] 黄晓婷. 浅析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要点[J]. 农业与技术, 2021, 41(10): 128-130.
[4] 杨小庆. 基于地域文化特质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21, 12(8): 149-151.
[5] 张天洁, 程秉钤. 城市文化资本与地方重塑: 新加坡公园建设与更新历程解析(1968-2020年) [J]. 风景园林, 2021, 28(6): 56-63.
[6] 朱梦瑶. 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探析——以郑州雕塑公园为例[J]. 明日风尚, 2021(12): 139-141.
[7] 王伟.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生态湿地公园施工分析[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 33(3): 66-69.
[8] 肖庆中. 城市广场绿化种植及人性化设计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2): 89,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