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造词研究简述以及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学生汉语生造词偏误初探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oined Words and a Study on Japanese Students’ Chinese Coinage Errors Based on the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摘要: 生造词是二语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的偏误之一,造成此种偏误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在对生造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学生汉语生造词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语素顺序颠倒、语素替代、删减语素和固定短语中的语素替换这四种不同的二语学习生造词偏误类别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对生造词偏误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 The coinage of new words is one of the errors that often occur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re are various reasons for this error.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inages, the phenomenon of coinages in Chinese by Japanese students in the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ur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coinage error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re analyz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eaching of coinage errors.
文章引用:程竹慧. 生造词研究简述以及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学生汉语生造词偏误初探[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7): 2820-282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7383

1. 生造词研究简述

根据中国知网平台检索栏输入“生造词”查询到的,以生造词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从约为276条。其中,博士论文4篇,硕士论文63篇。但如果以篇名为“生造词”检索标准进行查询,则只有27条结果,其中硕士论文有6篇。由此观之,以主题为“生造词”进行检索并进行排除是比较严谨的一种做法,因为某些题目中不包含生造词的研究成果也可能隐含了对生造词的某些讨论,具体情况还需要对论文的文本部分进行考量。最终本文选择了从1985年到2022年间按相关度优先的顺序中检索到的67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二语学习中的生造词、生造词和新词、网络新词和生造词,以及其他与生造词等有关的研究篇目,并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首先,“生造词”往往容易和“新词”之间产生一些交叉,虽然二者的概念区分比较清晰,“可以通过是否符合语言规范和社会需要来判定。” [1] 但一些生造词确实在向着新词过渡,或者说,某些新词的来源是生造词,生造词的某些造词状况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新词由此产生。语言学界有许多对生造词和新词之间的探讨。早在1985年,周谨驯就有对“疵病”和“流光”是否为生造词的探讨 [2] 。1990年,沈怀兴先生就从七个方面来细致分析如何辨识生造词 [3] ,从此奠定了生造词的基本概念。1991年沈怀兴还进一步从主客观两方面探析了生造词产生的原因 [4] 。此后对于这些表意不明确、不被理解的“词”有了两个基本的研究方向。也就是生造词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二语学习者产出的母语中不存在的词” [5] ,即汉语生造词。笔者认为另一个方面其实指的是新词,而不是指“低水平母语者产出的母语中不存在的词” [5] ,且笔者认为低水平母语者产出的母语中不存在的词也应该包括在新词之内。新词的范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会比生造词要大。

其次,以汉语生造词为主的研究成果有的是以HSK动态语料库为语料进行写作偏误、搭配偏误以及特定词汇方面的研究,研究对象按照国别分类,涉及到泰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以及英语国家等。有的是以中介语语料库为基础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偏误分析。其余还有许多特定词汇类别的偏误分析。总的来说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全面,有现象有反思,有分析有总结。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也研究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偏误问题,此类研究有,网络英语生造词的认知机制 [6] 、英语拼写错误研究 [7] 、英语杜撰词溯源 [8] 等。我们这一代人在小初高,以及后来的求学生涯当中,基本上都在接触英语。二语研究多站在外国人的基础上,研究外国人对汉语的学习和接受,而这种研究则从中国人出发,研究中国人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和接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研究视点。还有一些研究成果是分析聋生的造词现象 [9] ,少数民族汉语习得中的生造词问题 [10] ,以及中文流行歌曲对越南学生词汇学习方面产生的影响 [11] 等,其中也存在生造词的现象。

与生造词密切相关的,以新词为主的研究成果中占比最多的就是对网络热点新词的研究,刘敏在她的论文中详细论述了新词的6个特点和5个界定标准 [12] 。何倩对中国网络词汇进行了定义、分类,并分析其发展前景,其中也提到生造词逐步成为新词的例子,如“博客”“闪人”等 [13] 。其他研究者在新词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应对和担忧,有的则是按照特定类型总结新词的特点和造词法,或是研究新词的产生原因,或是探讨新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网络新词新语的成果不断增加,是由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且网络语言具有特定性和时效性。语言先于规则,一直到现在,语言都还是先于规则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简称B站)中从2017年开始发布每年的年度弹幕,是对过去一年流行文化趋势的总结,也是对这一年中最具共鸣的社会情绪的呈现。诸如2019年的“AWSL”,2020年的“爷青回”,2021年的“破防了”等。此外,许多网络热词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力”一词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语言其实一直处于一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当中,以上种种现象都能表明网络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人们的生活,且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语言方面。至于作为网络用语最多产生地的微博这一语料库是否真的可以作为研究材料,因为微博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重复性。微博的实质是分享生活和追星等,其覆盖面并不是很大,且微博截取的语料有很多其实都是转发的内容,其中每个用户在转发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提到的内容有些完全都不相关,这也为语言研究者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微博语料库虽然具有时效性,生造词频繁出现,但研究起来并不容易,其研究价值有待商榷,宗桢也提出了这样的担忧 [14] 。

对汉字的创造性误用中也存在生造词的问题,学者李勇就提到了这一点,他的论文以西方著名的汉语学者和爱好者谢阁兰和庞德的创造性误用为例,阐述了西方作家对中国汉字的接受和创造 [15] 。但笔者认为创造性误用不仅仅发生在名人大家的身上,有时一些生造词的构词法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在揣摩其是否能融入母语中的同时便增加了它的适配性。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生造词都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

2.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学生汉语生造词偏误初探

基于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韩国学生汉语生造词偏误的基本了解下,笔者想进一步了解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本留学生产生的汉语生造词偏误状况。为此,本文选择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当中,以句篇检索下的错句检索为基础,再将考生国籍选择为日本查找所有结果,并对500个随机错句进行了分析,其基本结果如下。以学者马庆的分类标准作为借鉴,在本文的偏误例证当中,有以下四种生造词偏误类别。

第一,语素顺序颠倒。指的是词汇中发生语素顺序交换等偏误。例如:

1) 看了短消息以后,我赞称某市政府出台的规定。

2) 我认为可能作者讽刺我们平时的不开放、硬生的思想。

3) “民以食为主”孔子的话也传流到如今。

此类偏误一方面是受到母语语素负迁移的影响,留学生对主宾谓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熟悉;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语言习惯、记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或以为交换语素位置以后的词语与原词语的意义之间没有区别,因为汉语中确实也有表示这样情况的词,或者说确实有交换位置后对意思影响不太大的词,如忌妒和妒忌,讲演和演讲,察觉和觉察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同时也误打误撞用对了,即称赞和赞称,流传和传流之间的意思又确实相近。日语与汉语在语用和语义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使学生在同形词和同义词的区别方面产生了许多困难和偏误,造成语素顺序颠倒的偏误原因大部分来自于母语语素负迁移,少部分来自目标语语素的复杂性。

第二,语素替代。指词汇中出现了用同义或近义语素将原有词汇中的语素替代的偏误。例如:

1) 而且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很多国家和企业都注目中国的发展。

2) 结果,我也养成了跟他同一的爱好——看书、弄电脑。

3) 前者是以言语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后者指的是父母以自己的行为为“板样”教育孩子。

4) 总之,人应该要有自力、自强的心情。

5) 在没有东西可吃、没有饮料可喝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不会要求食品的安全度。

6) 这一点前一段时间农业部、工生部等有关部门也讨论过。

7) 客观地看,我的情格是开郎、喜欢跟人交流、爱劳动。

8) 到现在,我认识许许多老师、先辈、朋友什么的,他们对我影响真大。

9) 回记起来,当时我们还是孩子,偏看社会。

此类偏误数量最多,其中例3)例4)疑似错别字“失误”,因为错字和原字有读音上的相似性,但依然有可以作为生造词的例子进行分析的理由。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近义词或相关词导致的,纵观9个例子,或多或少都与近义词有关,除6)中的卫生部和工生部之外。例3)是样板,例7)是性情,例9)是记忆,例8)中的“先”和“前”是单字近义词。或者此类偏误中也掺杂了一些类推造词的因素在内,如工生部可能是由农业生产部类推工业生产部,并对其又进行了语素缩减等诸多原因产生的偏误。

区分“偏误”和“失误”这一点非常重要,李冰的论文中就有提到。但在王永敏的论文中,作者将疑似“失误”的例子列入了生造词偏误分析当中,如“末来”(正确词语为未来),“一杀那”(正确词语为一刹那) [1] 笔者认为这样不可取。但类似这方面的偏误确实很难判断,如论文下文中提到的“最今”(正确词语为最近)“正天”(正确词语为整天)“先在”(正确词语为现在) [1] 等词汇,就比较难确定学生是出于何种思考才造出这样的讹误,也无从考证留学生产生这种类似的偏误究竟是由于记忆偏差产生的普通的书写错误,还是真的属于生造词偏误。

第三,删减语素。指的是对既定词语中个别语素进行了删除的偏误情况。例如:

1) 我家里响的不是电视的声音,而是家里人的话声和笑声。

2) 目前我打算要在五一休日期间回去日本,一边帮助做家务,一边照顾母亲。

3) 也许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不管得了再怎样的难病,都要坚持活下去。

笔者暂未发现此500例中有增加语素的偏误,但明显删减语素的偏误是普遍存在的,这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的泛化导致的。其次也与留学生的母语习惯和对第二语言的认知情况都有关系。例1)中学生对说话和话的概念区分不清楚,或者是自认为这两个词本身就没有区别。例2)中的休日,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但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休日是有出处的,由此观之生造词偏误也可能与汉语的历史发展沿革有一些既定的关系。

但事实证明删减语素中最容易产生新词,特别是现代的年轻人本着一种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省略这一目的,将许多的词语和短语在缩略处理的同时还进行了变换,成为了只有在同龄人之间可以广泛传播的一种类似火星文的特殊语言。

第四,固定短语中的语素替换。(马庆的语素替代中没有明确提到这一分类,此处借鉴了王永敏论文中的提法。 [1] )指的是在一些基本的固定短语结构当中出现了相似语素的置换而导致的偏误。例如:

1) 这篇文章里妻子得的是不治之病而她自己希望死,这是明显的事实。

2) 综之所述,我认为吸烟对个人健康和公众利益带来的都是坏处。

3) 与特级厨师毫无逊色。

例1)中习得者其实应该是理解“症”的意思的,但在写作的时候学生可能是不明白不治之症是一个固定的短语,而留学生在写作时一般采取的策略就是,使用高阶的语法或词汇会有出错的风险,所以宁愿采用不出彩的普通词汇来代替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与我们练习英语作文时老师教的策略是一样的,如果怕写长句子出错的话,最好用短句和简单的词汇堆砌来完成命题作文。例3)习得者明显是没有分辨清楚无和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偏误。而例2)中的偏误原因则较难分析。固定短语中的语速替换这类现象中也比较容易产生生造词的问题,而且这类错误有明显的特征和研究价值。如果遇到类似这种问题的话,教师就需要考虑后续应该做出一些什么样的教学改进才可以纠正这种经常出现的问题。

母语负迁移是各类偏误也是生造词偏误中比较主要的原因之一,总体上来说,日本学生的其余类型偏误数量要远远大于生造词的数量,从HSK语料库中找到的答案也是如此。由于生造词产生的偏误数量与日语本身的特点,以及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和特点和中介语的特性等方面都有关系。

就日韩来说,两国学生在生造词方面的偏误还是可圈可点的,日本学生的偏误主要还有繁简字不同造成的偏误,在此不加赘述。因此从国别基础上来说,日本留学生生造词的偏误有其特点可言,与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留学生生造词偏误状况存在一些差异。但基于HSK语料库进行的分析也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从HSK语料库进行取材,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典型的留学生语料,但这并不能涵盖所有日本留学生对中文的掌握情况,因此其片面性不可避免。

3. 一两点教学建议

教材编写和词典编撰方面虽然也总有学者有所建议,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历来教材的编写总是耗费人力物力,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材其实更多地发挥的是参考的作用,许多的课堂教学中并不会完全依照教材的所有内容来进行,都是有取舍的。而词典的参考作用就更加明显了,且词典总是在更新换代,虽然词典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但当学生在查阅词典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些暂时不必要的词性词类和同义近义等繁杂注释的分析,反而降低了词汇量方面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

从教学方面来看,无论是二语教学,还是母语初学者教学,都不能忽略各国各地区学生在生造词方面的特殊表现。词汇看似并不涉及语法问题,但生造词是学习者思维的一种独特体现,只有努力分析各类生造词产生的深层原因,更好地把握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才能完善教学中的细节,改变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更大的成功。提出教学建议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帮助汉语二语学习者,因此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条件内,尽可能地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针对生造词偏误的实际教学方面,首先,笔者认为应该在适当增加拆解语素讲解的基础上,平时对留学生进行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或语素词组等方面的练习游戏、练习题的培训,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加强学习者的弱项。对于生造词偏误的教学来说,如果拆解开分析每个语素的意思,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学生生造词偏误的情况,但从教学学时、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说,这种方法执行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也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汉日语之间的词汇及语法差异。采用对比、启发等教学方法,加强留学生对汉日语的基本印象,便于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汉语应用。最后,为尽量减少生造词偏误,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和分类,制定不同年龄、不同汉语水平的二语教学方式方法。以上方式方法可以先在学生的课余时间适当地进行试验,在达成一定的效果之后,进一步再将这种教学改变适用到正常时间的课程任务中,以提高二语学生的目标语水平,从基本上来说可以减少偏误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目标语。多鼓励,多练习,将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4. 结语

本文在对生造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又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日本学生的生造词偏误进行了划分和探析。经研究发现,即使同属东亚文化圈中不同国家学生的生造词偏误也存在不同之处,因此,生造词的研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着眼于区域化和国别化。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的生造词现象进行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汉语二语习得者的动态情况,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意见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永敏. 日韩留学生汉语时间词语偏误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 周谨驯. “疵病” “流光”是生造词吗? [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5(2): 57-59.
[3] 沈怀兴. 怎样辨识生造词[J]. 语文建设, 1990(5): 43-47.
[4] 沈怀兴. 试探生造词产生的原因[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3): 37-41.
[5] 马庆.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韩国学生汉语生造词偏误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 17(2): 25-30.
[6] 左百瑶. 基于汉语拼音生成的网络英语生造词的认知机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 30(10): 118-125.
[7] 杨叶芳, 陈曼苹.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拼写错误研究[J]. 科技信息, 2012(34): 209-210.
[8] 汪敏飞. 英语杜撰词溯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4): 38, 153.
[9] 吕会华. 聋人和留学生汉语生造词比较研究[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3): 43-45.
[10] 张小梅. 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易混淆词及生造词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11] 马沁. 中文流行歌曲对越南中高级汉语水平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湘潭: 湘潭大学, 2021.
[12] 刘敏. 论新词语的特点及界定标准[J]. 鸡西大学学报, 2010, 10(4): 142-143.
[13] 何倩, 匡薇. 浅析中国网络词汇的类型[J]. 文教资料, 2009(9): 37-38.
[14] 宗桢, 刘雪芹. 语言学视角下微博语言的局限性研究[J]. 现代语文, 2019(6): 160-164.
[15] 李勇. 西方作家对汉字的创造性误用——以谢阁兰和庞德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3): 146-153,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