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P.2023.139471, PDF, HTML, XML, 下载: 172  浏览: 318 
作者: 汪 慧: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因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高校培养人才。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阻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必要性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分析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talents. However, i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not solved, they will hinder the formation of correct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will not be conducive to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two,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汪慧 (2023).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心理学进展, 13(9), 3770-377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9471

1. 引言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大育人”的核心内容,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2018年,教育部党组在发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由此可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欠缺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无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融合。因此,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心理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因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二是基于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主张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可见,心理学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人本身价值的实现,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

3.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侧重点不一样,但二者都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个人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就必须重视其思想问题。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很多都是由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自我认识不够准确、多元文化的冲击引起的。(王田,2019)对此,必须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优势,从源头出发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启发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大学生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依旧能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思想并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稳定的内部心理环境。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将不利于其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调节来排除心理疑虑和困惑,从而缓解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感情等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促使大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为高校全方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稳定的内部心理环境。(王春燕,2021)

4.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4.1.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成熟规律发生了深刻变化,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面临的普遍问题,这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旦大学生这一关键期受到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冲击,将会歪曲他们的价值观念,甚至在思想意识和心理方面产生负面反应,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必须引起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然而,在一些高等院校的现有教学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低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甚至可以说有些高校在通识课教学计划中直接忽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理论教育和知识性教育为主,而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很少,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章节的部分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相关性和一致性,其他思政课程内容中明显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并不多。虽然部分高校也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向大学生普及和传播一些必备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门通识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大学生平常不太重视的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刘建涛等,2021)而且,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中可以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计上并不注重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主要集中于理论讲授,以授课、班会、集中学习等方式进行,对于心理学的主题和方法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得比较少。还有一些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没有通过课堂互动环节去关注和了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感情挫折等现实问题造成的各类心理问题,也没有及时对这类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更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去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和枯燥的课程内容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另外,在对高校学生评价中,将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作为衡量标准,却常常忽略心理健康这一标准,这些都能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2.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包含了学校党政部门、共青团部门、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等。但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构成并不完善,就我国高校的现状来说,长期以来,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不愿意花费资金引进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数量严重匮乏,高校里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人才更是微乎其微。除少部分专职人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乎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由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等承担的。然而,高校对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少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持续输入和心理咨询的定期培训,导致这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得以更新和提升。由于缺少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活动,导致像辅导员这类思政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会因为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会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心理动态,以致于不能及时地发现、干预并解决大学生面临的思想与心理方面的问题。他们只会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作简单处理,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试图只是依赖自身经验和空洞说教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其效果可想而知往往是不尽人意、收效甚微的。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织保证,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亟需解决。

4.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欠缺

当前,一些高校为贯彻各类政策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逐步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这体现了高校正在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仍然欠缺,这体现在高校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教学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就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基本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统一的机构归属和统一管理,有一些高校为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了独立的心理学院,而有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归属混乱,有的属于学工部,也有的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机构归属的混乱和融合体制的欠缺导致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展。(朱韩兵,2020)正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体制欠缺,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案和教学体系,两者是独立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也是各不相同。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不完善,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二者协同育人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实际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需要不同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进行分工合作。

5.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己之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力量有限。对此,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理念;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等路径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5.1.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理念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高校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务必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遵循心理健康发展规律,致力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曹蓓蓓,2014)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足够重视,科学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作用。具体而言,树立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高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予以高度重视,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不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大一新生的通识必修课中,还要开设面向各个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武慧琴,2018)同时,高校要安排专业知识过硬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来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和实施各项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时,既要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又要遵循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规律。而且,不仅肩负着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责任,还要在课余时间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有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就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此外,高校也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通过邀请一些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和沙龙活动,普及大学生需要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政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心理咨询中的测验、绘画、音乐、心理剧、素质拓展等方法,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采用、借鉴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尊重、倾听、接纳积极关注等理念,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形成健康的人格。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善于以经典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方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多元化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确保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事实上,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加强了教学实践的融合,还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这两大方面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理念的重要意义,即创新高校德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石变梅,马建青,2018)

5.2.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养

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就必须保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打造优质的教师人才队伍,从而形成强而有力的教育合力。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也不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高度重合,可以发现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这其中很多兼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熟练掌握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这表明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人才少之又少。针对这种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完善。

第一,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力度,鼓励他们加强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心理学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和巩固体系,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沟通意识和心理辅导能力,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心理疏导方法;第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学习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业务素养;第三,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或者研讨会的形式,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支师资队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中的优秀工作者,在会上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与思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互相分享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更强的教育合力,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葛小丽,程森弟,2021)总之,要调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提高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且转变各自独立运作的工作模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朝着协同育人的目标奋进。(迟传德等,2020)

5.3.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

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协同发展的融合机制。

首先,高校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综合性的组织结构,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统一的安排和组织,并保证有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明确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落实责任机制。其次,高校投入资金积极引进高质量的人才,建设一支同时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技能与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人才队伍。同时,要求相关部门结合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将协同理论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德育育人教育和管理协同建设,不断完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加大物资、财力、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再次,高校要逐步完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与监督制度。具体而言,要做到逐步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考核与评价标准,进一步健全德育评价体制,强化德育评估体系,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落实到位,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最后,高校要增强德育教师、辅导员对德育育人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指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良好的品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同时要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逐步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切实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6.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成熟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蓓蓓(2014). 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探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10), 142-144.
[2] 迟传德, 余本祺, 郭亚勤(2020).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构建. 滁州学院学报, 22(3), 88-91+95.
[3] 葛小丽, 程森弟(2021).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财富时代, 36(9), 59-60.
[4] 刘建涛, 俞小敏, 吕游(202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思考.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40(5), 107-109.
[5] 石变梅, 马建青(2018). 协同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发展之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6(11), 26-29.
[6] 王春燕(2021).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3(4), 151-153.
[7] 王田(2019).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新西部, 20(2), 139-140.
[8] 武慧琴(2018).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1(11), 86-87.
[9] 朱韩兵(20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教学: 理念、问题与对策.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36(6),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