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Exploring the Path of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s”
DOI: 10.12677/AP.2023.1310548, PDF, HTML, XML, 下载: 174  浏览: 281 
作者: 朱昱昕: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大思政心理育人高校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心理育人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都具有新的内涵、新的特征,应进行有机融合,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推进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应理解“大思政”背景下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审视高校心理育人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升高校心理育人的具体路径,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ten major education” syste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new connotation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should b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work,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s”, examine the re-alit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 the specific paths for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is basis,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push forwar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朱昱昕 (2023).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心理学进展, 13(10), 4353-435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0548

1. 引言

在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因此,心理育人是当今高校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之选,其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符合国家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的理念要求。2017年底,教育部党组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心理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育人纳入到“十大育人体系”当中。政策层面的提升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的肯定,也为未来的高校心理育人提供了科学化的指导与遵循。

2. “大思政”背景下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建立,再到新时代“大思政”的全新概念提出,思想政治教化和引领作用逐渐凸显。同时,心理育人作为“大思政”视域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应受到重视。因此,将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有机融合,理解“大思政”视域下心理育人内涵及理论,对于探究高质量心理育人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2.1. “大思政”的科学内涵

在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整体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大思政”作为一种整合性的育人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产物。当前学界对于“大思政”概念的界定有着不同的声音,主要存在两种主流说法:一是王国炎、陈爱生首次对“大思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大思政”就是“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其主张高校充分利用整体思维,从全局角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化、教育主体的全员化、目标定位的层次化以及教育方法的系统化(王国炎,陈爱生,2006)。另外一种观点是,“大思政”是一种系统化的育人格局。指出“大思政”格局通过特定的活动或机制,将多种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因素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思政育人合力的工作体系,其本质是对思政教育的整体形态、体制机制以及生态环境的实践要求(刘兴平,2018)。由此可见,“大思政”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仅要把它当作一种整体化、系统化的战略思想,还要形成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在高校实际育人过程中,情况往往复杂多变,应把“大思政”作为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教育工作目标。具体而言,其要求高校从全局出发,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改进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整合并运用校内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改革并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与组织架构,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张莉,胡芝,2018)。总之,“大思政”的构建应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内涵的基础之上,整合利用高校一切可调动的资源,补足育人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高校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大思政”背景下提出的心理育人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由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模式再到结合我国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正确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从政策上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2017年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心理育人”,将“心理育人”囊括到“十大育人”体系当中。心理育人是以“心理”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心理育人聚焦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在育人过程中以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基础,结合多种心育手段实现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心理引导的个体,更善于发现自身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健全的人格系统,上述优势也为实现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教育目标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马建青,杨肖,2018)。由此可见,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在吸收借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可取之处的同时,以学生为本,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实施心理疏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净化心灵、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以此达到“心育”和“德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协同发展,为社会培育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心理育人的工作,整体工作态势良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3.1. 高校心理育人课程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强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完善是要经历“知、情、意、行”这几个螺旋式上升的心理层次阶段。换言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打牢基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心理保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心理育人最为主要的途径渠道(刘艳梅,2022)。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形式比较单一。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线下课堂讲授,被动灌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学较少,也未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课堂氛围不佳,抬头率低。

“大思政”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整合调动课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重视课堂理论宣讲的同时,也应提升大学生课外心理体验感。“重理论”的同时也要“重实践”,部分高校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抬头率低,课堂氛围沉闷;课程欠缺对思想方面的引领。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停留在心理层面,在提升“道德品质”,增强“意志品质”等方面高度不够。很多心理育人方面的授课老师没有对“大思政”的敏感性,未能将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造成德育效果欠佳。

3.2. 高校心理育人实践载体缺少融合创新

作为承载着心理育人内容的重要中介,心理育人的载体肩负着传递心理育人内容和目的的关键任务,其丰富程度、施行效果、协同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心理育人的教育成效(吴先超,2019)。目前高校心理育人主要还是采取传统“心理素质测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实践活动方式,活动形式单一,缺少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载体。同时,由于高校缺乏将“大思政”理念与心理育人工作载体相融合意识,无法将心理育人同课堂外的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育人的实际效果。除去活动载体缺乏多样性,技术媒介的运用也不够广泛。很多高校并未开通网络心理咨询服务,传统的线下个人、团体心理咨询已经很难及时跟踪学生心理状况,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开通的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公众号内容更新不及时、网页内容老套等问题,缺少创新性、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浏览量低。基于上述原因,综合审视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发现目前高校心理育人载体之间缺少融合性和创新性,导致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与现实脱节,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3.3. 高校心理育人咨询机制构建不完善

目前许多发达地区高校逐渐建立起完备的心理育人咨询机制,如浙江大学成立的“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心理中心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宣传教育、心理测试与紧急心理援助等,全方位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许多高校的心理咨询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浮于表面形式,实际效果不佳。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有三种模式,存在以下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一种是学生工作处负责,下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中心,与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医学院合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采取行政程序,督促各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咨询辅导中心受到政治教育因素的制约,难以发挥作用;一种是团委总体负责,下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中心,与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医学院合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完全融合,但只能是教育活动,咨询辅导往往成为文艺活动;一种是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医学院等学科教学机构设立办公室,这种模式的专业化程度很高,但因为僵死的行政运行惯性,难以做到政工干部和班主任以及心理辅导员的合作机制的流畅。因此,最好的选择是成立心理教育处,但又会面临编制问题(张海钟,2016)。由此可见,“大思政”视域下心理育人咨询机制的构建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各高校应密切联系校内各部门组织,也可以联系校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联合培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助力心理育人协同咨询机制的构建。

4.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的路径探究

在“大思政”方向的指引下,当前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重重。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这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杨晓庆,2021)。可见,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也为“大思政”政策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4.1. 完善心理育人课程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4.1.1.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干作用

心理育人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就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推进、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关键的心理支持(李忠艳,雒文虎,胡菊华,2021)。同时,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制定完备的教学方案,按照学期划分,规定学时、学分,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评反馈。在心理健康课程教材方面,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同时,编写内容应符合各个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增添结合生活实际的真实案例。在课堂教学效果呈现方面,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形式,例如,运用“微课堂”的可视化场景,将图片、动画用极短的时间和篇幅呈现,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以致用。

4.1.2.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此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里指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5)。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脱节,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要素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具体实践包括在课堂教学、小组分享、作业测评当中。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认识你自己——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心理调适”这节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知自己的内心,掌握自我测评的方法之外,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讲解中去,在保持正确心态的同时树立理论自信。

4.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

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思政”体系当中。“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致力于挖掘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包括专业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公共基础课等。教学实践过程中就要求各任课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不断挖掘各门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例如,在高校艺体类课程中,课堂的学习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体素质之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4.2. 把握学生心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4.2.1. 整合心理育人活动场域

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心理育人要想有成效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实践活动平台建设,整合各方面资源,扩充心理育人的活动场域,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让大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提升心理素质。首先,高校要重视“大思政”背景下第二课堂建设,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等。潜移默化的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养成。其次,构建校企一体化实践活动平台,仅靠学校的实践活动是很难推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长期养成,需要把活动平台延伸到社会,以此形成合力。如去医院的心理康复中心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观察心理疾病对人精神的摧残,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最后,还要强化红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心理育人不能脱离“大思政”的主题,高校应积极与当地红色资源联系,制定出符合心理育人的红色实践活动,如参观战役纪念馆、红色博物馆、革命遗址等,参观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在心理育人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2.2. 创新心理育人网络平台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为高校心理育人搭建活动平台,助力高校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网络心理空间。第一,优化网络活动平台设计。可细化分成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知识小课堂、心理测评小调查等模块,分区域整合资源,方便学生精准、快速浏览。同时也应拓展到各个平台载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及时发布心理健康资讯,让大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平台去获想要了解的知识,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第二,及时监测平台数据化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起来的一大优势在于可以收集学生点击率背后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精准追踪、判断大学生精神状态,面对网络带来的大学生心理舆情危机,及时制定应急方案,提高心理育人的时效性与实效性。第三,提升教师网络心理育人的技能。平台的运行是否顺利,不仅仅在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要关注教师的网络技能水平。各高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水平,定期培训、测评,加深教师对于心理育人网络平台的了解、提高网络平台的操作、运用能力。

4.2.3. 强化高校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是高校获取学生心理状况,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受到理念、政策、资金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各个地区高校发展水平不一。首先,应加大传统线下心理咨询的建设力度,除去一般的心理咨询室,还可以建立情绪宣泄室、音乐治疗室、心情放松室等,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解压选择。其次,在人员配置上,应引进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纳入学校德育培训管理,提升咨询服务水平、专业理论水平、教育能力水平。定期邀请心理专家进校,提供预约咨询服务。最后,重视网络心理咨询建设。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上倾诉心声。网络心理咨询应建立在线下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做到全时段提供预约咨询服务,提升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形成“线上 + 线下”高效咨询模式。

4.3. 构建系统化心理育人模式,助力高校“三全育人”

4.3.1. 打造全员育人大阵容

关于“全员育人”在心理育人活动中如何实践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目前高校大学生应该重视自我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抗压能力。校内,应将心理育人的人员规模扩大到校领导、教职工、辅导员、班主任、后勤人员等等。树立“人人育人”的理念,校领导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各门课任教老师应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打好学生的理论基础;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以班团为单位,做好心理宣传工作;后勤人员应展现优良的服务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良好氛围。校外,应构建家校社企“四位一体”模式。家庭是心理育人的又一重要场所,学校应多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开办家长会,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定期与社区、街道、派出所合作,通过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提升心理素质;校企合作方面,邀请企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展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4.3.2. 构建全过程育人动态链

“全过程育人”应与高校心理育人互联互通,贯穿大学生身心发展全过程。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细化育人方式,从大一入校“起点”开始,就要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评,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也不能松懈管理,要及时对特殊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习组织开展广泛的实践类、文娱类、素质拓展类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育人环境;大四离校之后也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追踪反馈,做到心理育人的全过程闭环。在整个全过程育人动态链中要注意特殊时期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以及制定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心理危机防治策略。

4.3.3. 形成全方位育人模式

“大思政”视域下的心理育人也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总的来说高校应在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各方面加大投入助力全方位心理育人。从课程角度看,将心理育人元素融入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当中,打造多维度的育人内容与体系;从育人活动角度看,学校应把握重要的契机,如大型节庆日、纪念日、党团活动等,依托互联网平台宣传并呼吁心理健康重要性,丰富心理育人内容形式;从社会实践看,学校可通过组建青年志愿组织、支教团等形式,将心理育人的理论外化于学生的实践行动。例如,南京林业大学水杉支教团连续十年为教育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山区乡镇提供帮扶。志愿者们由大学生们组成,秉持着“志愿、担当、坚守、传承”的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山区的教育、文化、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方位育人的同时,自我价值也得到实现。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心理育人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稳步推进,整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强、实践载体缺少融合创新、心理咨询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大思政”理念要求下,探索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的策略,通过完善心理育人课程体系、融合心理育人工作载体、构建系统化的心理育人模式等策略,为未来高校提升心理育人的质量提供一定的思路视角,科学化、立体化的提高心理育人的实效性,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1978-2014). 知识产权出版社.
[2] 李忠艳, 雒文虎, 胡菊华(20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及突破. 黑龙江高教研究, (12), 145-149.
[3] 刘兴平(2018). 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 思想教育研究, (4), 104-108.
[4] 刘艳梅(202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索. 中国学校卫生, 43(2), 324.
[5] 马建青, 杨肖(2018). 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 思想理论教育, (9), 87-90.
[6] 王国炎, 陈爱生(2006). 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 思想•理论•教育, (Z2), 22-25.
[7] 吴先超(2019). “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8), 81-83.
[8] 杨晓庆(2021).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心理育人实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0), 46-48.
[9] 张海钟(2016). 高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运行机制的多学科对策辨析. 鸡西大学学报, (4), 1-3.
[10] 张莉, 胡芝(2018).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2),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