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促成有效性标准”在英语学术论文教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Enabling Effectiveness Criteria” of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in English Academic Paper Instruction
DOI: 10.12677/ML.2023.1110642, PDF, HTML, XML, 下载: 263  浏览: 34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郎咸慧, 霍晓峰: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北京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促成有效性标准学术英语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Enabling Effectiveness Criteria Academic English
摘要: 有效的“促成”对课堂学习成效最大化和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文秋芳教授“产出导向法”中指出的“促成有效性标准”,探讨如何实现学术英语教学的渐进性,准确性和多样性,以提高学生学术论文读写能力。
Abstract: The effective “enabl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aximizing classroom learning outcomes and achieving teaching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Enabling Effectiveness Criteria” outlined by Professor Wen Qiufang’s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gradual, accu-racy, and diversity in academic English instruc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 academic papers.
文章引用:郎咸慧, 霍晓峰. POA“促成有效性标准”在英语学术论文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0): 4788-479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642

1. 引言

针对我国外语教学“学用分离”的问题,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提出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 [1]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驱动环节通过呈现真实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认识到完成任务的困难,产生学习内驱力;促成环节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水平,设计循序渐进的促成活动,使输入与输出任务有机结合,为学生顺利完成产出目标提供支持;评价环节通过评价学习效果进行相应的补充教学。整个过程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际教学效果为导向,对有效实现外语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迄今为止,“产出导向法”在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构建、ESP课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 [3] [4] ,对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5] 。

在产出导向法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中,促成环节对学生产出质量发挥关键作用 [6] 。为衡量促成是否有效,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促成有效性标准”包括渐进性、精准性和多样性作三个指标 [7] 。邱琳将促成有效性标准进一步落实推进,优化了原理论框架 [6] 。本文探究“促成有效性标准”在英语学术论文读写教学中的设计实施,旨在实现学用一体和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提升。

2. “促成有效性标准”

Figure 1. Effective enabling criteria [8]

图1. 促成有效性标准 [8]

图1所示,“促成有效性标准”主要包含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 [8] 。“精准性”强调促成活动应充分对接产出目标,解决学生在产出时遇到的困难;“渐进性”需要教师将输入促成材料从语言(词语、句式和篇章)和技能(听说读写)两个维度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使其循序渐进地顺利完成产出任务;“多样性”指促成设计中的多种交际活动类型(角色扮演、辩论、演讲)、信息传递渠道(输人和输出的活动)和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

图2所示,鉴于“促成”在“产出导向法”中的关键作用,邱琳(2019)将“促成有效性标准”进一步优化,扩展了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的内涵 [6] 。在精准性方面,对接的产出目标更加具体,包括“内容”“语言”和“结构”三个方面。具体而言,词汇层面需要加强“语音和拼写”的促成强度,句子层面需要加强“形式加工和意义生成”练习,篇章层面要着力促成逻辑框架,服务整体性“布局谋篇”。在渐进性方面,“循序渐进”和“脚手架”的实现路径更加清晰,主要体现在认知(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和语言(组、句子和篇章)这两个方面。此外,教师要注意把握渐进性中的“灵活度”,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选用不同认知难度的活动。在多样性方面,原有的三个多样性被统一归纳为形式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内容多样化的概念,即设定各种产出场景,通过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和话题丰富产出内容。

Figure 2. Effective enabling criteria [6]

图2. 促成有效性标准 [6]

由上所述,“促成有效性标准”的目标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指导方案。依据以上“促成有效性标准”,作者在“英语学术论文读写”的促成环节进行了以下教学尝试。

3. POA“促成有效性标准”在英语学术论文阅读中的教学促成环节设计

3.1. 教学内容和目标

“学术英语论文读写”是本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是论文各要素(引言与文献综述、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摘要)的语篇及语言特征,旨在提高学生基于语篇分析的学术文献读写能力。本文以“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介绍基于POA“促成有效性标准”的课堂促成方案。

在促成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展示学生写作的真实案例,使学生意识到不足产生学习动力,完成“促成”之前的“驱动”环节。“内容”“语言”和“结构”三方面的产出目标中 [6] ,“内容”部分布置学生课前观看相关短视频,了解如何检索和遴选文献等相关内容。因此,课堂促成重点为语篇结构和语言两方面,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文献综述篇章模式(包含研究主题、现状和空缺三部分)、转述动词的使用和立场表达的特点等。

语篇结构和语言的促成目标和方式如表1所示。下文将以语篇促成为重点,详细介绍文献综述部分语篇结构和相关语言点的促成设计。

Table 1.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and content

表1. 课堂教学流程和内容

3.2. 基于“促成有效性标准”的文献综述教学促成环节设计

3.2.1. 语篇结构促成

首先,教师结合之前学习的论文“引言”CARS语步 [9] ,介绍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篇章模式由研究主题(Move 1),研究现状(Move 2)和研究空缺(Move 3)三个部分构成 [9] ,说明本次课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前人研究现状(Move 2)的语篇逻辑顺序和表述特点,具体促成步骤如下:

步骤1:

请学生完成Passage A句子排序,并尝试总结前人研究(Move 2)的逻辑思路和排序原则。以下范文可供参考。

参考范文(此处有删节):

学生根据Passage A的研究空缺(Move 3)可能是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和教师的相应解决办法的两种情况,会给出(1) (3) (4) (2)和(4) (2) (1) (3)的不同答案。对比范文与Passage A的异同,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归纳,最终确立前人研究的逻辑顺序应根据主题分类、与本文研究的相关性、由概括到具体以及时间顺序等几个因素综合考量。

步骤2:

对所搜集的前人研究进行排序后,如何将文献综述的写作进一步优化?教师请学生观察Passage B与Passage A的不同之处,并尝试对排序后的Passage A的进行改进。

学生讨论后可发现:与Passage A相比,Passage B将作者信息隐藏,相似信息分类归纳,使篇章信息更加凝练,主题更加突出,逻辑性更强。随后教师补充短视频,使学生了解融入式引用(integral citation)和非融入式引用(non-integral citation)两种引用形式的定义和区别。修改后的Passage A参考如下(此处有删节):

如上,学生在教师搭建的“脚手架”的帮助下,学用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参考文本理解、分析、评价、应用,对前人研究的逻辑排序和引用方式有了明确认知。随后教师进行步骤3,要求学生找出Passage C (此处有删节)与Passage B的不同,提升文献综述的写作难度程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此部分的写作水平。

步骤3:

小组讨论后学生可以发现:Passage C与Passage B相比,Move 1 (研究主题)除了对研究对象进行概述(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studies on∙∙∙),增加了作者自己的评价分析,指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there is little consensus as to∙∙∙),与Move 3研究空缺(consensus∙∙∙ does not exist)前后呼应,中间Move 2 (研究现状)是研究空缺的具体体现。这种以作者的评价性思考为主的文献综述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写作难度更大。学生要注意分析目标期刊的文献综述部分的写作特点,找出论文作者自己的评价性语言,以提高自己论文的录用几率。

以上是文献综述语篇促成的三个步骤,下面以引入研究主题的概述句(Move 1 general statement)为例,简要介绍文献综述中的相关语言点促成设计思路。

3.2.2. 语言促成

步骤1:教师展示搜集的真实写作初稿,要求学生作为审稿人,修改概述句的不地道表达(Much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explore∙∙∙. Researcher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about∙∙∙. More and more cultural studies scholars are accepting∙∙∙ as a subject worthy of study. There’s considerable research investigating∙∙∙)。学生阅读参考的范文,参考输入语料中的目标句型,完成修改任务。

步骤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句子填空等促成练习,总结概述句常见的句型和表达。

步骤3:学生浏览本专业论文,查找其中文献综述中概述句出现的情况,注意搜集整理更多的句型和表达。

同样,转述动词和评价性语言遵循以上“初稿修改–常用句型表达及练习–专业论文阅读积累”的促成路径。学生首先参考范文尝试修改写作中暴露的问题,然后完成练习总结表达,之后在专业论文阅读中积累相关表达,为最终实现产出任务打好语言基础。

如上所述,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缺口,在文献综述语篇和的促成活动设计上,依次设计了前人研究的逻辑顺序,引用方式,以及评价性文献综述写作这三个阶段的语篇教学;语言促成设计了“初稿修改–常用句型表达及练习–专业论文阅读积累”的系列活动。整个过程针对学生的写作困难和需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对语篇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深加工目标明确,在有限的教学时长里,借助教师的脚手架,“学用结合”完成阶段性任务,降低了完成任务时的焦虑情绪。同时,不同文本的对比分析、短视频补充以及学生投稿人和审稿人身份转换,从多种形式上促进了语言的形式、功能与意义的有效联结。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促成有效性标准”的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

4. 教学反馈

从学生课后反馈结果来看,基于“渐进性、精准性和多样性”的教学设计获得了诸多积极评价。学生认为篇章结构和语言的教学设计“明确针对了自己的写作困难”,“提高了自己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提供的例文或例句练习,能够“分层应对自己的写作困难”,“有助于独立写作”;视频讲解、范文阅读的多种输入渠道、小组交流等灵活的活动方式、以及学生撰稿人到审稿人身份的转换,都让学生感到学习“有动力,有效率”。但学生反映,真实论文的文献综述往往“结构更加灵活多样,内容更加复杂”,课堂得到的锻炼有一定局限性,需要不断在阅读中丰富经验。

5. 小结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渐进性、精准性、多样性”促成有效性标准为指导,进行了学术论文文献综述部分语篇结构和语言的促成设计尝试,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为学术英语教学提供了案例参考。“有效性标准”内涵丰富,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丰富教学策略,通过课堂高强度产出训练促进学生语言?如何使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方式及翻转课堂更加有效?如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加有效的区别性对待?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基金项目

本论文受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培育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四新教育视角下研究生公共英语双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 47(4): 547-640.
[2] 常小玲. “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J]. 现代外语, 2017, 40(3): 359-268.
[3] 张文娟. 以学致用, 以用促学: “产出导向” “促成”环节的课堂教学尝试[J]. 中国外语教育, 2015(4): 10-17.
[4] 王宇, 杜宛宜, 等.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工科ESP课程教学设计框架[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19, 2(1): 44-52.
[5] 朱苑苑. “产出导向法”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效果的实证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 29(6): 114-120+137.
[6] 邱琳. “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辩证研究[J]. 现代外语, 2019, 42(3): 407-418.
[7]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 现代外语, 2017, 40(3): 348-358.
[8]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 2018, 32(3): 387-400.
[9] Swales, J.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