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研究近三十年新发展述评——基于Citespace数据的总结与展望
A Review of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Transfer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Summary and Prospect Based on Citespace Data
DOI: 10.12677/ML.2023.1111697, PDF, HTML, XML, 下载: 189  浏览: 276 
作者: 陈亭竹: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语言迁移概念迁移Citespace可视化分析Language Transfer Concept Transfer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本文对我国近三十年(1992~2021)语言迁移研究发展总体趋势、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进行了梳理,采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近三十年1) 我国语言迁移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显著;2)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概念迁移研究是当今该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3)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经验丰富,而微观领域研究及跨学科能力有待拓展;4) 我国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基于可视化梳理语言迁移研究在我国近三十年的发展及成果,以期为后续学界同仁提供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CNKI academic journal databas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verall trend, research strength, research hotspot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of language transfer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1992~2021), and uses Citespace for visual analysis. The findings: 1) The study of language transfer in China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2) The research field is expanding, and the research on concept transfer is the hot spot and trend in this field. 3) Rich experience i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have been attained in this filed, while relative ability in micro-field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needs to be expanded; 4) The study of language transfer in China has profou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language transfer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academic colleagues.
文章引用:陈亭竹. 语言迁移研究近三十年新发展述评——基于Citespace数据的总结与展望[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1): 5183-519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1697

1. 引言

语言迁移是指语言之间(母语与任何目标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对语言学习者造成的影响,有积极(正迁移)和消极(负迁移)的影响 [1] 。目前国内有关语言迁移研究的成果中不乏总结其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的著作和论文,但缺少对近三十年国内语言迁移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献。同时,通过整理分析该领域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国内的语言迁移研究尚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梳理了近三十年国内语言迁移研究相关的文献,并将该领域最新研究热点(概念迁移)纳入探讨范围,以期能够对语言迁移研究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批判性分析,总结过去的成绩,指出尚存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CNKI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学科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 5.6.R3对近三十年国内语言迁移研究(含概念迁移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在高级检索中,检索条件设置为“关键词 = 语言迁移”或含“母语迁移”、“概念迁移”,文献来源为“北大核心”及“CSSCI”,得出1992~2021近三十年相关文献237篇。剔除掉1) 书评类文献4篇;2) 研究综述类文献12篇;3) 其他题目中包含语言(母语或概念)迁移而实质内容无关的文献2篇后,最终检索得出219篇文献。数据库最后更新的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

2.2. 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CNKI文献计量分析工具(辅以Microsoft统计和表格工具)和Citespace科学文献分析软件对从CNKI最终检索出的21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2.3. 数据处理

首先,将这219篇文献在CNKI系统中分两次进行CNKI文献计量分析,然后将所得出的数据在Microsoft中进行整理和统计。其次,将这219篇文献信息以Refwork形式导出,并转入Citespace 5.6.R3。时间跨度选择为1992~2021年,以1年为切割分区,根据分析对象在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选定g-index (K = 50),得出各类所需图谱,再制成可供科学分析的直观表图,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具体分析。

3. 数据分析

本部分主要从语言迁移研究总体趋势、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方面对上述21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以期对国内语言迁移(母语迁移)研究和概念迁移研究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梳理。

3.1. 研究总体趋势

总体上看,近三十年(1992~2021),我国语言迁移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图1中的数据显示,国内的语言迁移研究在上世纪末开始起步。桂诗春于1992年发表了第一篇以“母语迁移”为主题的论文《认知与外语学习》。该文从认知与外语学习两者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2] 。2002年可视为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关键转折点。在2002年前,语言迁移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少,且增长慢,其中1993年、1995年、1996年和1999年均无论文发表。这说明该阶段语言迁移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2002年出现了三篇该研究领域内影响较大、被引用量较高的论文,分别是郭铭华学者的《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刘东虹学者的《大一学生写作中的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以及戴炜栋,王栋共同撰写的《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如表1所示)。第一篇论文中,郭铭华学者借助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母语在外语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作出了初步探讨,主要关注于母语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 [3] 。第二篇论文探讨了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之间的必然性问题,从写作结果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两者的关系 [4] 。第三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最高,可称为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文献,其内容针对制约迁移研究的四个核心问题(定义、比较、预测和概括)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为国内语言迁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5] 。这几篇高被引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科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6] 。

在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宏观的阅读后,发现国内语言迁移研究领域所使用的相关理论基础和视角十分丰富:普遍语法理论 [7] 、生成语法理论 [8]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 [9] 、认知心理学视角 [10] 、多维动态理论 [11] 、缺补假说理论 [12] [13] 、中介语视角 [14] 、语言相对论 [15] 和原则与参数理论 [16] 等。

同时,根据CNKI计量分析,可以得出发表上述文献的主要期刊为:《外语教学与研究》(10%)、《教学与管理》(6.5%)、《现代外语》(6.5%)《外语教学》(6%)、《外语学刊》(4%) (如图2所示)。

通过对语言迁移研究近三十年整体发展趋势梳理,发现:1) 语言迁移研究在国内的发展虽早,但相对于国外语言迁移研究,国内该领域研究真正起步较晚;2) 在上述的219篇文献中,该领域研究学者所运用的视角和理论较为丰富,有助于产出新颖的学术成果;3)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语言学、教育学以及语料库研究等方面。4) 我国的语言迁移研究学者能够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3.2. 研究力量

该部分主要从语言迁移领域近三十年重要作者以及学术机构的分布方面进行梳理分析。

在Citespace中,将“Author”一栏作为检索项,发现期刊发表最多的学者分别是:蔡金亭(13篇)、刘永兵(7篇)、常辉(6篇)、李锡江(5篇)以及贾光茂、张会平、王初明(各4篇)等。其中,蔡金亭与常辉、李佳等人的合作比较紧密。在上述的219篇文献中,蔡金亭与李佳合作的论文共计3篇。

Figure 1. Statistical graph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research papers on domestic language migration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1992~2021)

图1. 近三十年(1992~2021)国内语言迁移研究文献发表数量统计图

Figure 2. Distribution graph of the sources of published research papers on domestic language migration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1992~2021)

图2. 近三十年(1992~2021)国内语言迁移研究文献来源分布图

Table 1.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highly cited research papers on language migration in 2002

表1. 2002年语言迁移研究高被引文献相关信息

将“Author”和“Institution”两项同时Citespace中进行检索得出作者机构共现网络图谱(见图3)。可发现国内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学术机构之间有着一定联系和合作。1) 东北师范大学在该领域建树较深,其最突出的学者是刘永兵、张会平。同时,刘永兵与李锡江2013年合作的《从对比分析到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理论的嬗变》 [17] 促成了东北师范大学与吉林大学的合作;2) 上海交通大学在该领域影响也较大,其具代表性的学者是常辉和郑丽娜。其中,常辉与杨连瑞、尹洪山于2011年合作的《中介语发展的语言共性研究》 [18] 促成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三大机构的合作,推动了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扩大;3) 蔡金亭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的突出代表,与许多学术机构的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极大的推动了国内语言迁移研究的合作和影响力。例如在2008蔡金亭与李佳合作的《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 [19] 推动了上海财经大学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合作,此后合作的论文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过对该领域学者和学术机构两者的梳理,可发现:1) 我国语言迁移研究逐渐受到全国各高校的关注,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2) 该领域突出代表学者有:蔡金亭、刘永兵、常辉等;3) 我国各高校学术机构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合作,但合作不够紧密,且跨领域合作较少。

Figure 3.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author institutions in domestic language migration research (1992~2021)

图3.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1992~2021)作者机构共现网络

3.3.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文章核心思想的提炼与升华,若某些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特定时期出现的频率较高,则表明此关键词代表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20] 。该部分通过分析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强度,以期梳理我国语言迁移研究近三十年的核心课题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及方向。

该部分将“Keyword”设置为检索项,在Citespace中借助聚类工具生成关键词共现聚类信息图谱(见图4),图4共有节点333个(N = 333),连线796条(E = 796),密度为0.0144。一般来说,聚类值Modularity Q值 > 0.3表示划分出来的聚类结构是显著的;聚类内部相似度指标Mean Sihouette > 0.5表示聚类结果合理,大于0.7则表明聚类结构具有极高的信度 [21] 。图4中的MQ值 = 0.6268 > 0.3,MS值 = 0.9047 > 0.7,说明本文所关注的这219篇文献所呈现的聚类具有合理性。

在国内语言迁移领域共生成了5个显著的聚类,分别是“母语迁移(#0)”、“概念迁移(#1)”、“语言迁移(#2)”、“二语习得(#3)”和“中介语(#4)”。其中“母语迁移”、“概念迁移”和“语言迁移”聚类交大且明显。

同时,根据关键词的中心性强度(强度有效取值为0.01),绘制出关键词复现数前十位。从表2中可以看出“母语迁移”的复现数最多,共98次,这说明44%的文献都采用了该词作为关键词。其次是“语言迁移”,出现了58次。再其次为“概念迁移”,出现了28次。根据术语定义,“母语迁移”和“语言迁移”都表示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即包含正迁移与负迁移。所以可以发现在该领域中,两者仍然是重中之重。

除了复现数之外,中心性强度也是反映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重要指标 [22] 。一个关键词的中心性越强,说明它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越高,在聚类中的重要性也就越显著。从表2的中心性一列可以看出,“母语迁移”的中心性为1.16,中心性最高,说明“母语迁移”与其他所有该领域的关键词都有关联。除此之外,与复现数呈现的结果一样,“语言迁移”、“概念迁移”“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等关键词的中心性也较为突出,说明这些都是语言迁移研究领域较为突出的重要分支。

通过该部分对国内语言迁移研究领域关键词及其聚类分析发现:1) 国内的语言迁移研究分支较多,除了对“母语迁移”和“语言迁移”这两大板块进行重点研究外,还涉及与认知相结合的“概念迁移”,以及与二语教学相关的“二语习得”和“中介语”这几个重要分支;2) 该研究领域主要对二语学习者的写作和语法等方面进行了可操作性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较为局限;3) 中介语研究出现较早,且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概念迁移研究逐渐发展为新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Figure 4. Clustered co-occurrence graph of keywords in domestic language migration research (1992~2021)

图4.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1992~2021)关键词共现聚类图

Table 2. Top Ten keywords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repetition in domestic language migration research (1992~2021)

表2.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1992~2021)关键词复现数前十列表

3.4. 研究前沿

在3.3部分梳理关键词及其聚类信息中,得出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以及研究热点。本部分将根据所发现的热点信息,进一步梳理该领域的热点发展状况,以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我国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前沿。

借助Citespace对219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突现检测,共出现8个关键词(如图5所示)。因为1998年以前国内学者对语言迁移研究关注较少,在1992年至1997年之间,只有两篇相关文,所以关键词从1998年才开始出现突显。绿色线条中的红色线段部分代表该关键词为该领域研究热点的时间段,从图中的线段变化可以发现,自1992年国内开始研究语言迁移以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与时俱进。

1998年蔡金亭发表的《汉语主题突出特征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影响》 [23]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针对汉语主题突出特征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学生英语作文中具有主题突出特征的错误中至少有23%是母语迁移的结果,将“汉语”这一分支推为研究热点。

此外,图5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在于“概念迁移”这一研究热点的突显,从它的红色线段可以看出,自2013年其成为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研究重点以来,国内学者对它的关注一直持续到今天,这说明概念迁移是当今国内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同时,在2013年发表的19篇关于语言迁移研究的论文中,涉及概念迁移研究的有8篇(如表3所示),这标志着概念迁移研究里程碑式的发展也代表着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趋势。

概念迁移的最早出现在1998年Pavlenko在发表的论文中使用“概念迁移”这一术语,同年Pavlenko & Jarvis在著作中明确提出“概念迁移假说”,将基于语言表层的研究延伸到语言的内部结构和概念范畴,标志着语言迁移研究有了新的研究视角 [24] 。概念迁移作为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范畴,其不仅关注语言层的迁移,还包括概念层的迁移。根据概念迁移假说,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也包括习得其概念,这些新习得的概念进而影响学习者的语言(无论是原有的语言还是新习得的语言)表达,发生概念迁移 [25] 。通过整理检索出的219篇文献发现,国内该领域关于概念迁移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中,国内有学者就概念迁移研究的定义及内涵作出了理论解释,如孟姜学者在2010发表的《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中阐释了概念迁移研究作为一个研究语言迁移的新视角主要有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它吸收了“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一些基本成果,形成了在语言行为、语言习得、语言表征等与语言迁移相关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二是它以其在语言行为、语言习得、语言表征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为前提,提出了一个解释语言迁移的理论机制并从这一机制出发来开展实际的迁移研究。下面分别以“理论观点”和“基本特点”为题对这两个内涵进行介绍。此外,还有学者对概念迁移的研究框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如蔡金亭、常辉两位学者最新发表的《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框架》,讨论并提炼了概念迁移的定义,提出概念迁移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框架并进行了详细论述 [26] 。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从不同视角下对概念迁移作出解释,充分的完善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框架,不但巩固了国内语言迁移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就二语习得中的各个阶段、不同角度对概念迁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如:词汇习得、动名词搭配、虚拟运动事件、二语写作以及隐喻能力等。此外,还有学者采用语料库进行语言迁移对比分析。如王瑞 [27] 对比分析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和英国英语母语习得者英语作文中的高频动词和名词误用情况,并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名词、介词及结构误用特征进行总结,从概念迁移的视角出发,利用复合概念表征系统假设分析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迁移机制。

实证研究不仅丰富了国内概念迁移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证实了概念迁移在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研究价值和地位。

Figure 5. Statistical graph highlighting keywords in domestic language migration research (1992~2021)

图5.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1992~2021)关键词突显统计图

Table 3.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on language migration in 2013 (The concept migration research is highlighted in bold in the serial number column)

表3. 2013年语言迁移研究所发表文献相关信息(序号加粗部分为概念迁移研究)

4. 国内语言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近30年来语言迁移研究的梳理,从宏观角度来说,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发展以动态形式反映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范畴逐渐扩大,研究热点与时俱进;从微观角度上看,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对二语学习和二语教学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通过掌握语言层面和概念层面迁移的关键和制约因素,不仅可以帮助二语学习者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影响,还对二语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在对语言迁移研究的梳理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1) 判断迁移发生的思路不科学,方法不严谨;2) 语言迁移中概念层面的迁移的证明不够充分;3) 该领域研究多聚焦于母语对二语的影响,而探讨逆向迁移影响的研究较少;4) 实证研究对象范围较局限。

首先,在研究中能够科学严谨地判断学习者是否发生语言迁移或者概念迁移是基本的要求,但由于部分学者对迁移的判断标准不统一、不科学、不严谨,导致研究结果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对于概念迁移的判断,已有许多研究基于语言迁移判断方法来进行,主要有两大框架:统一框架 [28] 和比较–归纳框架。语言层迁移的判断方法最早基于对比分析法,将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进行对比,但这种方法无法确保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差异是受学习者自身另一种语言影响所致。因此,国内学者在做该领域相关研究时,应该选择统一的、科学且严谨的判断方法框架进行研究。

其次,概念迁移变现于语言表达,但源自概念层面,具体来说,源于学习者由于习得新语言而发生重构的概念模式。因此,要分析概念迁移,不能只考擦语言表达,还需要检测概念层面,以保证语言表达中检测到的迁移现象确实源于概念层面 [29] 。国内语言迁移的许多的实证研究都只停留在语言表达层面去分析和判断迁移的发生,而对于目前的研究已进入语言和认知相结合的趋势,仅仅停留在表达层面并不能够充分证明迁移在认知层面的发生。因此,有待学者和专家对概念层面有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另外,通过对上述219篇文献进行内容考察发现,已有研究聚焦于母语对二语的影响较多,而对二语对母语的迁移影响研究较少,尤其是概念迁移领域。国内学者可采取一种“逆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二语习得中二语或二语概念对母语或母语概念的影响(正迁移或负迁移),以补充该方向的实证研究经验并对二语教学作出相关性指导建议。

最后,尽管国内该领域实证研究较多,但该部分研究的对象几乎都局限于以中文为母语的成年英语学习者或高级英语学习者。由于研究对象的固定性,不利于分析迁移影响的多样性。因此,国内学者可从不同年龄段,多种语言学习者等角度选择研究对象,不仅有利于在研究发现探索出突破性的结论,还有利于促进该领域的适用范围扩大。

5. 研究展望

当前,国内语言迁移已经从把迁移作为独立现象进行研究转向为考量迁移与其他领域的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与认知领域的结合,推动了概念迁移研究的发展。同时,该领域研究采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对语言的迁移原因和影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和分析,如普遍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广义左向合并理论、多维动态理论、语言相对论和原则与参数理论,更进一步拓宽了国内语言迁移的研究范畴。

总之,语言迁移研究的理论的不断发展顺应了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二语或三语学习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语言学界的学者深入该领域的研究并提出更有指导性的建议,有助于语言的习得。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学者可借助相关工程技术,如:脑成像技术、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技术等,来研究认知层面的语言迁移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 [30] 。

6. 总结

本文借助CNKI数据库计量分析工具和Citespace科学文献分析软件对我国语言迁移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与数理,仍有许多话题和研究域值得进一步探讨。语言迁移研究作为语言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二语教学具有深远的实践及指导价值,期待更多的学界同仁从更多的视角探讨其中的奥秘!

参考文献

[1] 徐庆利, 蔡金亭, 刘振前. 语言迁移研究近20年的新发展: 回顾与思考[J]. 外语学刊, 2013(1): 103-109.
[2] 桂诗春. 认知与外语学习[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4): 2-9+80.
[3] 郭铭华. 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4): 24-27.
[4] 刘东虹. 大一学生写作中的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J]. 外语教学, 2002, 23(4): 62-66.
[5] 戴炜栋, 王栋. 语言迁移研究: 问题与思考[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6): 1-9.
[6] 祝清松, 冷伏海. 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主题识别研究[J]. 上海翻译, 2014(1): 39-49.
[7] 郭巍, 韩晓惠. 普遍语法框架下“母语迁移”作用的争论[J]. 外语学刊, 2002(2): 107-110.
[8] 常辉. 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31(6): 42-48.
[9] 严丹丹.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视觉下的附加语习得[J]. 外国语文, 2010(3): 135-140.
[10] 黄瑞红.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第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128-132.
[11] 蔡金亭, 李佳. 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J]. 外语教学, 2016, 37(4): 43-50.
[12] 刘玮珊. 补缺假说对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15): 62-64.
[13] 王初明. 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J]. 外语学刊, 2003(1): 1-5+112.
[14] 吴永强. 从“中介语”的角度透视汉式英语与汉语思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27(12): 260-261.
[15] 张会平, 刘永兵. 语言相对论视域下的英语隐喻性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J]. 外语教学, 2013(5): 51-55.
[16] 常辉, 周岸勤. 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汉语中的空论元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3): 7-15.
[17] 李锡江, 刘永兵. 从对比分析到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理论的嬗变[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 101-104.
[18] 杨连瑞, 常辉, 尹洪山. 中介语发展的语言共性研究[J]. 外语研究, 2011(6): 60-64.
[19] 李佳, 蔡金亭. 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J]. 现代外语, 2008, 31(2): 185-193+220.
[20] 吴芳. 近二十年(2000-2020)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6(9): 45-53.
[21] 王新钰.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的动态可视化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报, 2019, 39(9): 91-93.
[22] 唐东旭, 刘倩, 纪小清. 国内城市语言景观研究二十年——基于Citespace数据的总结与展望[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0(3): 44-51.
[23] 蔡金亭. 外语习得研究中影响预测迁移的因素[J]. 山东外语教学, 1998(2): 65-68.
[24] 何倩, 秦伟. 国内概念迁移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视界, 2019(30): 61-62+33.
[25] 刘雪卉, 陈亚平.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双向概念迁移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1, 53(3): 387-399+479.
[26] 蔡金亭, 常辉. 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框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1, 53(5): 707-719+800.
[27] 王瑞. 基于语料库的实证分析——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二[J]. 外语学刊, 2015(3): 120-124.
[28] Jarvis, S.J. (2000) Methodological Rigor in the Study of Transfer: Identifying L1 In-fluence in Them Interlanguage Lexicon. Language Learning, 50, 245-309.
https://doi.org/10.1111/0023-8333.00118
[29] Bassetti, B. and Cook, V.J. (2011)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e Second Language User. In: Cook, V. and Bassetti, B., Eds., Language and Bilingual Cognition, Psychology Press, Hive, 143-190.
[30] 曹若男. 语言迁移研究新论[J]. 西北大学学报, 2012, 42(2):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