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是”的形成与发展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uoshi1
DOI: 10.12677/ML.2023.1111719, PDF, HTML, XML, 下载: 98  浏览: 145 
作者: 韩文慧: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
关键词: 国是词义演变Guoshi1 Meaning of Word Progression
摘要: “国”是一个名词,通常表示国家,“是”是一个古代常用的文言系词。“国是”连用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在这个时候,二者都是独立的词,偶尔连用,尚未成词。西汉时期,“国是”成为一个词。西汉以后,“国是”成词的用例并没有很多。现代汉语阶段,“国是”多出现在“共商国是”中。在未来的使用中,由于“国是”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国事”的冲击,“国是”的使用频率会逐渐降低,渐渐被“国事”替代。
Abstract: “Guo” is a noun, usually denoting a country, and “Shi1” is a common ancient literary conjugation. The conjunction of “guoshi1” first appeared in the pre-Qin period, in which both were independent words, occasionally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each other, but not yet formed into a word.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guoshi1” became a word. After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re were not many instances of “guoshi1” being used as a word. In modern Chinese, “guoshi1” often used in the phrase “gong shang guo shi”. In the future,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guoshi1” and the impact of “guoshi2”, “guoshi1” will be used less and less frequently and gradually be replaced by “guoshi2”.
文章引用:韩文慧. 浅析“国是”的形成与发展[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1): 5343-534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1719

1. 引言

每年三月全国两会召开时,新闻、报刊中常常见到“共商国是”一词,但是有些词典并没有收录该词,所以,知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的人较少。《说文解字》:“国,邦也。” [1] “是,直也。” [1] “国是”一词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国是”这一概念因其内涵不明,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国事”。为了防止误用,有必要对“国是”这一词语的形成过程及含义做出详细的考辨。

2. “是”字源流考

学界关于古代汉语中“是”字的讨论较多关注其作为判断动词、形容词、代词的意思,往往忽视了其名词义。“国是”中的“是”正是取其名词义。

从字形分析,“是”的小篆字体为,东汉许慎《说文·是部》中解释为:“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籀文是从古文正。承旨切。” [1]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读:“(是)直也。直部曰:正见也,从日正。十目烛隐则曰直,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 [2] 《尔雅·释言》“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 [3] “国是”一词中的“是”字正是“法则”义。

3. “国是”的成词过程及演变

“国是”在先秦时期已经有连用的例子,但是在这一阶段尚未成词。在西汉时期,“国”与“是”语义联系密切,二者可以作为一个词来使用,但是,在后代并没有广泛使用,只有零星的记载。民国之后,“国是”开始相对广泛的应用于书面报刊中,并且常常出现在“共商国是”这个短语中。

3.1. 古代汉语时期

1) 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有了“国”和“是”连用的例子,但是二者处于不同的句法层次中,尚未成词,二者的语义关联较小。例如:

(1) 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阙君德,而执事有不利焉,小国是惧。——《左传》

(2)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诗·豳风》

在例(1)中,本来“XX是X”是一个宾语前置短语,属于固定结构,“小国是惧”的意思是“只惧小国”、“小的国家就害怕这个”,“惧”的宾语“小国”在助词“是”的作用下被前置了,而在“小国是惧”这个语境中,“小国”又是使动用法。“国”和“是”处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例(2)中,“四国是皇”的“皇”是“匡正”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匡正四方之国平息了叛乱。在这句话中,“国”和“是”不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中。可见,在先秦时期,二者虽然可以连用,但是它们尚未成词。

2) 秦汉魏晋时期

据目前所查阅的资料显示,“国是”一词的最早用例见于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二》中,相关文献记载如下:

(3) 楚庄王问于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孙叔敖曰:“国之有是,众非之所恶也。臣恐王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乎?亦在臣乎?”孙叔敖曰:“国君骄士曰:‘士非我无逌富贵。’士骄君曰:‘国非士无逌安强。’人君或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国是无逌定矣。夏桀殷纣,不定国是,而以合其取舍者为是,以不合其取舍者为非,故致亡而不知。”庄王曰:“善哉!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士民哉!”——《新序·杂事二》

南朝范晔《后汉书·桓谭传》中也引用了这段话,但是文字略有变动。

例(3)中,共出现了3次“国”与“是”连用的例子,在这三处用例中,“国是”已经成词。“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的意思是“希望相国与诸位大夫共同商定国家大事”,在这个句子中“国是”是“共定”的宾语,“国是”前面出现了“共定”这个谓语动词,促使二者之间的语义关系更加紧凑。

对北大CCL语料库中有关“国是”一词的语料进行了检索,发现在两汉及魏晋时期的相关用例只有上述此例。从这两个例子可以发现,在这一阶段“国是”不仅连用,而且已经成词。但是,在这一时期,二者成词的用例寥寥无几,仍然存在很多二者连用且尚未成词的例子。

3) 隋唐至明清时期

隋唐以后,“国是”连用的例子较多,但是,这些用例中“国”“是”往往不是作为一个词来使用的。在此阶段,“国是”成词的用例在文献中记载也较少,往往出现在“共商国是”和“共定国是”这两个短语中。例如:

(4) 徽宗向蔡京道:“昔神宗创法立制,未尽施行;先帝继之,两遭帘帷变更,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历观在朝,无可与为治者。今朕相卿,其将何以教我?”——《元/话本/大宋宣和遗事》

(5) 但将道贵严,国是当守,上司虽尊事有必争,不争则不利于下,僚友虽亲法必当执,不执则被挠于中。——《明\练兵实纪·戚继光》

(6) 然体国忘私,同归于是,异处未尝不同,乃若外示苟同,内怀猜异,甚则设谬敬以为容悦,假深情以伏骇机,快意己私,不恤国是,以是为同,非国家之利也。——《明/小说/清暑笔谈》

在例(4)中,“国是未定”是一个主谓短语,意思是指“国家的大计还尚未确定”,在这个例子中,“国是”处在主语位置上,作为一个词在句子中出现和使用。

3.2. 现代汉语时期

在现代汉语中,“国是”在口语表达中使用较少,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中,适用的场合比较严肃正式,常与“共商”和“共定”连用。由于使用语境的限制,“国是”在人们口语中使用较少,对其确切含义及用法不了解,而与其近义的“国事”使用频率较高,人们误认为二者是可以相互替换使用,这就容易造成人们的使用混乱。例如:

(7) 安徽督军张勋功高望重,公诚爱国,盼即迅速来京,共商国是,必能匡济时艰,挽回大局,跂予望之!——《民国演义》

(8) 这次来之前,我就想:一定要同你开诚布公,以心换心,畅谈国是。——《王火/战争和人》

通过检索BCC语料库,可以直观看到“国是”的使用频次(见图1),在1920~1926年这段时间内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在1922年达到峰值,使用频率为816次。在1938年之后,“国是”的使用频率整体偏低。从整体上来看,“国事”的使用频率(见图2)明显高于“国是”,在1910~1937年、1995~2015年两段使用频次较高,在2015年达到峰值832次。通过图3可以更加直观看出二者的频次对比,在现代汉语时期,“国事”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国是”,并且二者的差距逐渐拉大。

4. “国事”对“国是”的影响

“国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与“国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组同素近义词,“国事”在现代汉语中的高频使用,对“国是”的使用频率产生一定冲击。“国事”中的“事”是一个常用语素,“国是”中的“是”则偏向文言词汇。与“国是”相比,“国事”有很大的优越性。

Figure 1. Frequency chart of “guoshi1

图1. “国是”频次图

Figure 2. Frequency chart of “guoshi2

图2. “国事”频次图

Figure 3. Frequency of “guoshi1” compared to“guoshi2

图3. “国是”与“国事”频次对比图

4.1. 范围更广

“国事”的词义范围和适用范围更广。首先,从词义范围上来看,“国是”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国事”的“事”可大可小,既可以指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其次,从适用范围来看,“国事”一词的适用范围更广,不仅可以用于指本国事务,还可以用于国外。比如:“国事访问”是指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他国邀请而进行的正式访问。( [4] , p. 499)“国是”一词只能用于国内,比如“共商国是”“共定国是”,都是商讨国内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使用范围不涉及国外。受到词义范围和适用范围的限制,“国是”可以出现的语境较少,造成其使用频率较低。

4.2. 适用语体更多

从语体色彩上来看,“国事”的适用语体更多,既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但是,“国是”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中,适用于严肃庄重的语境,在口语中通常不会使用。这种语体上的使用局限性,限制了“国是”的使用频率,而“国事”的适用语体更广,这就导致人们对“国事”更加熟悉,对“国是”愈加陌生。

4.3. 语法功能更全面

“国事”与“国是”都是名词,他们在语法使用中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二者也有区别。“国事”比“国是”的语法功能更全面。它们都是名词,既能充当主语,又能充当宾语。此外,“国事”还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定语,例如:

(9) 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红楼梦》

(10) 他们在莫里哀路寓所住了下来后,看望者、拜访者络绎不绝,再加上开会商讨国事,忙得孙氏夫妇团团转。——《宋氏家族全传》

(11) 他在讲话中说,应伊塔马尔·佛朗哥总统的邀请,我十分高兴地来到伟大的巴西联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人民日报》

在例(11)中,“国事”是用来修饰限定“访问”这个动词的,在句子中充当定语。在语法功能上,“国事”一词还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定语,这是“国是”不具备的用法。因此,“国事”的语法功能更全面,更具备广泛使用的优势。语法功能的限制使得“国是”只能出现在主语和宾语位置上,不能用来充当宾语,而与其近义的“国事”语法功能更全面,这也导致“国是”的使用频率较低。

综上所述,“国事”的适用范围更广泛、语境更宽泛、语法功能更全面,这就促使“国事”的使用频率较高,人们对其更加熟悉,而与其近义的“国是”逐渐被人们忽略。

5. 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一个词的目前使用情况,我们可以推知该词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受到“国事”的强势冲击,以及“国是”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在现代汉语中,“国是”的使用频率大大下降。从目前“国是”的使用情况来看,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国是”会逐渐被“国事”取代。

5.1. 使用现状

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国是”目前的使用状况,以此推测该词未来的发展情况。通过检索BCC语料库中微博语料发现,“国是”共有243条,但是成词的用例只有24条,多出现在“莫谈国是”“关注国是”“共商国是”这几个短语中。微博语料中“国事”条有274条。文学类语料中,“国是”有69条,而“国事”有316条。在报刊类语料中,“国是”有1793条,“国事”有11,562条。另外,在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国是”共536条,多与“共商国是”“参与国是”连用,“国事”有2568条。通过这些数据和前文所述的二者使用频次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是”在当前的用例已经远远低于“国事”,在未来很可能会被“国事”替代。当一个词在现代交际中渐渐不再使用,而与其近义的词又有着巨大优势时,该词会逐渐“落伍”。

5.2. 词义范围狭窄

语境会受到词义范围的影响,当一个词的词义范围十分狭窄时,它的适用语境和使用频率亦会受到制约。《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国是”条的解释为“<书>国家大计”( [4] , p. 499),“国是”中的“是”字是一个文言词,这就使得“国是”的使用范围较狭窄,只适用于特定的严肃场景的书面语中,使用语境有限,制约了“国是”的使用频率。人们在口语中很少使用,对其熟悉程度较低。基于此,“国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其不熟悉,使用频率会逐渐降低,从而渐渐退出词汇系统。“国是”一词只限于书面语中使用,而“国事”不仅可以在书面上使用,而且更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口语表达中,具有更大的活力和生命力,因而也具备了对“国是”取而代之的趋势。“这就反映出了一个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通俗的、使用范围广的词语总要取代那些艰深的、使用范围狭窄的词语”( [5] , p. 6)。

5.3.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其次,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当两个近义词语义相近时,很有可能强势的词会迫使弱势的词逐渐退出使用环境。语言交际的经济性是语言对其内部关系进行最佳调适的反映。于是它们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其中的一个退隐下去,它的全部或部分功能由其他的来承担;一是两者发生分化,各有其适用范围( [6] , p. 10)。

表示与“国家政策”义有关的词除“国是”和“国事”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还有“国策”一词,释义为“国家的基本政策”( [4] , p. 486)。“国策”在意义上更偏重基本政策,“国是”更侧重国家的重要政策,三者在意义上虽然有所差别,但是他们是一组同素近义词,三者的语义十分相近,当人们越来越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异时,在使用上就会逐渐相混。为了减少人们使用上的混乱,同时受到语言经济性的影响,“国是”在未来会慢慢退出。在表示国家大事或者是国家大计时,统一用“国事”来表示,当二者之间的使用界限慢慢淡化时,“国是”逐渐不再被人们所熟知。

6. 小结

“国是”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词,最早连用是在先秦时期,“是”常常用作助词和判断动词,此时“是”和“国”虽然可以连用,但是这个时期尚未成词。“国是”最早成词的用例是在西汉时期刘向《新序》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能找到的成词使用的文献记载较少。现代汉语阶段,“国是”往往出现在较严肃的场合中,使用的语境较狭窄。基于“国是”目前的使用现状,以及受到该词本身语境较狭窄和语言经济性的影响,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国是”一词会被“国事”取代。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33.
[2] [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3.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5] 楚艳芳. 汉语饮食词汇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6] 施春宏. 说“界”和“坛”[J]. 汉语学习, 2002(1):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