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诗歌阅读情感反应的实证研究——以《未选择的路》为例
An Empirical Study of English Majors’ Emotional Responses in Poetry Reading—A Case Study of The Road Not Taken
DOI: 10.12677/ML.2023.1112767, PDF, HTML, XML, 下载: 104  浏览: 28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佳乐, 符云龙, 曹小雪*: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王雨婷: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 武汉;戈 明: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湖北 武汉;张积标*: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认知诗学实验心理学诗歌阅读情感反应《未选择的路》Cognitive Poetics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Poetry Reading Emotional Response The Road Not Taken
摘要: 本文以认知诗学和实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一项单因素二水平实验对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英文诗歌《未选择的路》后,用英语和汉语进行情感表达的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汉语进行诗歌情感表达的效果优于用英语进行情感表达的效果;然后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语料,在Oatley6种情感反应的基础上,增补了另外6种情感反应类型,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的12种情感反应类型。
Abstract: Based on cognitive poetics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explores whether English ma-jors can achieve better emotional reactions in Chinese or English after reading English poem The Road Not Taken through a single factor two level experim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t is better to use Chinese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for English majors. By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to analyze the corpus, this article adds another 6 types of emotional reactions based on the former 6 ones of Oatley, then explores total 12 types of emotional reactions that English majors genera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etry reading.
文章引用:王佳乐, 符云龙, 王雨婷, 戈明, 曹小雪, 张积标. 英语专业学生诗歌阅读情感反应的实证研究——以《未选择的路》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2): 5719-572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2767

1. 引言

传统的文学研究在读者的真实情感表达以及现实社会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影响方面还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本文拟在认知诗学理论框架以及实验心理学概念内,以江汉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这一真实读者群体为例进行诗歌阅读情感反应的实证研究,试图探索英语学习者进行跨语言诗歌阅读时的情感反应,在此基础上探讨读者如何通过诗歌文本与自身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互动产生情感反应,该实验结果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阅读心理动态,提升课堂教学育人效果。

2. 诗歌阅读叙事情感反应分类框架

Table 1. Framework of emotional responses in narrative reading

表1. 叙事情感反应分类框架

英文中的“mood”(情绪状态)、“emotion”(情感反应)、“feeling”(感觉或感情)均可与中文“情感”一词相对应。“Mood”是一种通常由身体内部的原因引起的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在情感强度上弱于“emotion”,但持续时间更长 [1] 。根据Oatley和Jenkins的定义,“emotion”是由某一客观事物或事件引起显著情感特征的、伴有生理指标变化、面部表情和特定的行为潜势的、有意识的心理状态 [2] 。本研究讨论的英语诗歌阅读情感是指由阅读英语诗歌引起的短暂而强烈的情感反应,因此本文中所探讨的“情感”与“emotion”一致。本实验采用的诗歌阅读材料《未选择的路》中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该诗歌阅读是读者与语篇动态交互的过程,所以本文主要参照前人如Iser,Oatley,Mar和Stockwell的相关理论 [3] [4] [5] [6] ,在表1的叙事情感反应分类框架下进行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本研究第一部分的实验目的是比较母语为中文的英语专业学生用中文与英文进行英语诗歌情感表达的效果。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的实验假设为母语为中文的英语专业学生用中文进行诗歌情感表达效果比英文更好。

本研究第二部分的实验是在第一部分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究英语专业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反应类型。根据Iser,Oatley,Mar和Stockwell已有的叙事情感反应分类框架,本研究第二部分的实验假设为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诗歌过程中会出现同化、调整、同情、移情、认同、记忆情感这六种情感反应。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流程1

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单因素二水平实验设计,以罗伯特·福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为阅读材料,采用利克特五点计分,随机抽取32名江汉大学英语专业本科3~4年级学生,年龄在20~23岁之间,均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具备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能较顺利地理解中等难度的英语文学文本。实验采用抵消平衡法控制额外变量,32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人,第一组先用中文表达再用英文表达,第二组先用英文表达再用中文表达。两组都在报告内心平静的状态下进行实验。

第一组被试阅读诗歌后,如果用中文复述诗歌大意正确,就先用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对用中文能否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打分。然后再用英文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对用英文能否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打分。利克特五点计分范围,从1 (非常不充分)到5 (非常充分)。

第二组被试完成阅读诗歌任务后,如果用英文复述诗歌大意正确,就先用英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对用英文能否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打分,再用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对用中文能否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打分。利克特五点计分范围,从1 (非常不充分)到5 (非常充分)。

3.2.2. 实验流程2

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阅读实验收集语料,包括受试的实时阅读评论和一对一访谈两个部分。一对一访谈时被试表达情感感受的语言依据本研究第一部分实验结果选取。实验参考Seilman和Larsen的“自究性回顾法”(self-probed retrospection) [7] ,要求被试在没有时间限制、不得查阅词典的自然状态下阅读诗歌材料并描述产生的情感体验。实验基本遵照Seilman和Larsen的程序,但考虑到被试英语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异,为保证被试真正理解诗歌,达到可以产生情感反应的理解程度,本实验的诗歌材料附有对生难词的英文注释。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真实感受,本研究将原实验程序中阅读后的问卷调查改为一对一访谈。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被试阅读诗歌材料,勾画文中激发其情感反应的部分;2) 阅读完成后主试立即对被试进行一对一访谈,邀请被试对所勾画部分进行口头评论、描述具体的情感感受以及勾画原因;在被试进行口头评论与解释的过程中,主试可一一核对评论并提问使被试做出更为详尽的解释;3) 主试根据制定的访谈大纲对被试阅读过程中的其他方面进行提问,最后要求被试对整体的阅读体验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控制主试效应,全程由1位主试进行实验和读后访谈。提供的语料为英文,无中文表达。实验收集到语料39份,均为有效资料,达到质性研究的基本要求。

3.3. 研究工具与实验材料

1) 本研究选用的阅读材料为罗伯特·福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该诗歌语言文学性特征鲜明,有叙事也有抒情,符合认知诗学文学阅读范畴下对诗歌阅读材料的要求。诗歌所反映的情感态度鲜明且较易激发读者的情感反应。该诗歌生词难度中等且在呈现给被试时生难词已附有英文注释。最长阅读时间(包括阅读及标注)不超过30分钟。实验可操作性强。

2) 其他研究工具包括数字录音笔、WPS办公软件、Excel软件、Spssau在线数据分析网站、Spss软件、NVivo 11软件,分别用于记录被试阅读任务过程、转写访谈录音为word文档,分析中文和英文表达充分程度分数,用于简化情感反应的质性分析工作。

3) 一对一访谈大纲

访谈内容根据认知诗学中叙事阅读情感分类和被试在阅读任务中按要求标注文中激发其情感反应的部分设计。由于每个被试在文中标注激发其情感反应部分的内容不一致,访谈内容以及大纲可以根据访谈实际情况有所变动。

4. 实验结果

4.1. 第一部分研究实验数据分析

为研究学生用中文表述和用英文表述对表达自己理解和感受的差异,对中文表达充分度和英文表达充分度数据首先采用正态性检验,之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配对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采用spassau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见如下所示。

1) 正态性检验

针对差值、中文表达充分度分数、英文表达充分度分数进行正态性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数据的样本量全部小于等于50,因而使用S-W检验(Shapiro-Wilk检验)。具体来看,差值、中文表达充分度分数、英文表达充分度分数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p < 0.05),意味着拒绝原假设(原假设:数据正态分布),但是由于正态性检验要求严格通常无法满足,如果峰度绝对值小于10并且偏度绝对值小于3,则说明数据虽然不是绝对正态,但基本可接受为正态分布。因此,本研究数据中的差值、中文表达充分度分数、英文表达充分度分数的峰度和偏度均满足以上标准,所以可以将三者基本接受为正态分布。

Table 2. Analysis of normality test

表2. 正态性检验分析结果

注:*p < 0.05;**p < 0.01。

2) 配对t检验

利用配对t检验法研究实验数据的差异性,从表3可以看出:总共1组配对数据,均会呈现出差异性(p < 0.05)。具体分析可知:中文表达充分度分数和英文表达充分度分数之间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t = 3.937, p = 0.000),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中文表达充分度分数的平均值(3.53),会明显高于英文表达充分度分数的平均值(3.03)。总共1组配对数据全部均会呈现出差异性。

Table 3. Analysis of paired t-test

表3. 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注:* p < 0.05 ** p < 0.01。

如果显示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 0.05),可通过平均值对比具体差异,同时还可使用效应量(Effect size)研究差异幅度情况;

第一:使用Cohen’s d值表示效应量大小(差异幅度大小),该值越大说明差异越大;第二:配对样本t检验使用Cohen’s d值表示效应量大小时,效应量小、中、大的区分临界点分别是:0.20、0.50和0.80;第三:Cohen’s d值计算公式为差值的绝对值/标准差。

表4可知中文表达充分度分数配对英文表达充分度分数的Cohens d值0.696处于临界点0.50与0.80之间,中文表达充分度分数与英文表达充分度分数差异显著,差异幅度中等偏大。因此,在实验中,用中文进行情感表达与用英文进行情感表达的充分程度有差异,且中文进行情感表达的分数平均值(3.53)比英文进行情感表达分数平均值(3.03)高。实验假设(用中文比用英文表达更充分)成立。

Table 4. Depth analysis in statistics-effect size

表4. 深入分析–效应量指标

4.2. 第二部分研究实验结果分析

4.2.1. 语料处理方式

实验2一共收集39份有效语料,采用NVivo 11对其进行语料的录入、编码及统计。语料整理包括3个步骤:1) 逐人逐条录入访谈内容,并以电子文本形式输入WPS word软件中(受试编号分别以N1、N2……N39表示);2) 将上述电子文本全部导入NVivo 11软件中,根据逐渐抽象的程度对语料进行3级编码 [8] 。

对语料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式进行编码。1) 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以核心研究问题作为资料选择的标准,在不带任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寻找那些最能够体现读者阅读情感反应过程和表达读者情感体验的“本土概念” [9] 。开放式编码作为初始编码,应该紧紧贴合数据,努力在每个数据片段中看到行动,而不是将已有类属应用到数据上。“尽量能够用反应行动的词语来编码。” [10] 编码方式采取逐词逐行编码。该阶段收集参考点257个,编码53个包括可怜作者、为作者感到欣慰、做选择不能从众随波逐流、体会到作者的犹豫、启发、社会思考和联想其他媒体信息等。2) 二级编码即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和建立类别之间的各种联系” [9] ,从而将具体、零散的资料提炼为具有一定意义关联的资料。这样的操作可发现两级编码之间例如因果关系、情景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或时间先后关系等的关系网。3) 三级编码即选择式编码,旨通过整合与凝练,在所有命名的概念类属中提取一个“核心类属”。核心类属是浓缩所有分析结果之后得到的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足以说明整个研究的内涵,即使条件改变导致所呈现的现象有所不同,但仍具备解释效力。由于本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诗歌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反应类型以及情感反应过程,此处的语料处理并不是对上述类属节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而是基于认知诗学中叙事阅读情感分类和其他相关理论梳理各类情感反应类型与情感反应过程,并根据类属性初步建构起情感反应之间的层次关系,探索情感反应包含的元素。

4.2.2. 英语诗歌阅读情感反应类型

Oatley叙事阅读情感分类框架中提到同化、调整、同情、移情、认同、记忆情感6种分类在此次受试学生的诗歌阅读实验中均有出现。研究同时发现诗歌阅读过程出现了另外6种情感反应:艺术吸引、新奇效果、移情抵制、场景重构、思考、个人喜好。从各类情感反应的材料来源及参考点(发生的频次)看,场景重构、记忆情感、思考及移情发生的频次最高。产生这4类情感反应的受试人数也最多。其中场景重构频次为44次、涉及被试29人,记忆情感与思考的频次同为33次,移情的频次为31次。

研究还发现诗歌阅读情感反应不只审美情感与叙事情感,从表5对此次诗歌阅读过程中读者阅读视角的三级编码情况看,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方式没有Oatley叙事阅读情感分类框架中那么泾渭分明。读者不仅通过第三视角和将自己置于虚拟文本世界中的第一视角这两种方式,还通过视角转换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如被试N16反馈:“在初步理解该诗歌之后,我看见诗人在面临着道路选择,读到结尾时,我在想,如果我是诗人那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受研究深度限制,将新出现的无法归类为审美情感与叙事情感的反应暂列为其它类。完整英语阅读诗歌情感反应类型的三级编码如表6

Table 5. Selective coding results of English poetry reading

表5. 英语诗歌阅读过程阅读视角三级编码情况

Table 6. Types of emotional responses in English poetry reading

表6. 英语诗歌阅读情感反应类型

注:(N = No.)。

Andringa、Koopman、Whiteley和Koopman & Hakemulder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归纳这6类新发现的反应也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1] [12] [13] [14] [15] 。下文就结合本次实验发现的本土概念简要描述本研究涉及的12类反应。

1) 艺术吸引

艺术吸引表现为读者感到本首诗歌的“韵律美”,“消极”“孤独寂寞”的“氛围基调”,“惊叹整体用词精妙”,“夸赞整体写得好”。Andringa将审美情感依据读者感受分为语篇艺术魅力(attractiveness)和新异效果(novelty)两种情感体验 [11] 。王怡认为艺术魅力指读者对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整体评价 [16] 。本文“艺术吸引”沿用Andringa的“艺术魅力”的定义,即“艺术吸引”指读者对诗歌审美价值的整体评价 [11] 。

2) 新奇效果

根据表6,“本土概念”新奇效果具体表现为读者“惊叹诗歌具体用词精妙”、阅读“场景描写时身临其境”、感觉诗歌“描写形象”联想到“实际生活”、称赞具体的“写作手法”。如:“他这个描写让我感觉就是好像能身临其境的那种感觉。”(N36)“很形象地描述了他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作出的反应,而且和我们读者的生活也比较贴近。”(N14)“我觉得这个位置就是上下呼应,然后还有拟人的手法。”(N29) Andringa认为读者在感知前景化特征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新异效果(novelty) [11] 。当读者认为作品某一处用词或描写很惊艳、对此很佩服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新异效果。本研究本土概念“新奇效果”与“新异效果”涵义一致。“新奇效果”指读者被诗歌某一处具体的审美价值所触发的审美情感。

3) 同化

表6所示,同化由“关注情节发展”、“好奇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目的”、“猜测诗歌中心”等本土概念构成。N26认为:“当他选了一条路之后,然后我可能对他第二条路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会遇到了什么事情不会很关注。我只会关注他写的这首诗他到底是想表达什么。这是我对这首诗的一些情感和思想的过程。”N34认为:“我觉得诗歌前面部分可能是一个虚拟的场景描写,后面点出这首诗的大意,就是诗人想表达的主题。”

4) 调整

实验发现,调整具体表现为“隐喻联想”、“涉及语言学习经验”。N22反馈:“在犹豫就是要选择哪一条,我觉得这里有点象征意味,象征他人生中的两条路”。N28认为:“这首诗蛮出名,我在备考研究生期间对这首诗做了赏析。”结合Oatley的定义 [4] ,“调整”是一种读者对诗歌文本产生进一步联想或借助已有语言经验进行理解的审美情感。

5) 认同

认同指读者“全身心投入作品中,将自我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等同,从而将作品中的人物的生命和活动当作自己的生命活动的过程。” [17] N25认为:“第一个想法可能就是我把自己带进去过,我就是那个作者,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就是现在我的面前可能我走着走着我面前就有两条道,然后我该选择哪一条。”

6) 同情

在本研究中,同情主要体现为对作者和角色的情感:“可怜作者”、“为作者感到欣慰”、“被角色经历的遗憾打动”。同情为“为某一对象产生感情”(feeling for…) [6] 。结合本研究发现有关同情的本土概念,本研究中的“同情”为读者对诗歌作者和诗歌虚构文本世界内人物遭遇的感情。

7) 移情

移情体现为将自我带入“感受到做选择的犹豫纠结”、对文本本身体会到“后悔”、“茫然”、“感受到作者的勇气”、“体会到作者的犹豫”、“体会到作者的坚持”、“感受到作者的伤感绝望”,移情为“与某一对象产生感情”(feelings with…) [6] 。结合本研究发现有关移情的本土概念,本研究中的“移情”为读者在对诗歌文本虚拟世界中人物心理模拟过程中产生的感情。

8) 记忆情感

记忆情感指读者在诗歌阅读中被激活相关情节记忆或情感体验。根据表6,记忆情感可进一步分为“个人经历共鸣”、“他人经历共情”、“联想其它媒体信息”三个层面。N10反馈:“因为我可能是因为我现在要毕业和就业的原因,我比较看重个人的选择。”N12:“像我们现在大学生,将来也会从事很多不同的工作,有的人选择一些踏实的工作,有些人选择去旅游,有些人选择去创业,还有些人选择去走那些大家都不想走的道路。”N21:“我想起来《何以笙箫默》有一首插曲,像这首诗描述的画面。”

9) 移情抵制

Keen在他的叙事移情理论(Theory of Narrative Empathy)中提到一种被称为“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的情感反应,即读者在理解和体会他人感受时产生的一种抵制性的情感 [18] [19] [20] 。Koopman在其研究中同样发现了此类情感,并称其为“移情抵制(Empathic Distress)” [13] 。“移情抵制”和“个人痛苦”虽然与移情紧密联系,与同情共同以理解他人感受为前提,但是对读者的影响不同。“移情抵制”和“个人痛苦”使读者采取回避移情或者放弃阅读的消极行为。如N19先反馈:“我会把自己带入到诗歌中,像诗人一样站在那个分岔点,然后我在犹豫。”这证明发生了移情。后在实验中N19表示“我的感受就是我不喜欢这首诗,因为不是很赞同这个作者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我会更倾向于去勇于尝试,而不是站在原地去观察或者是犹豫。”N19认为作者的观察和犹豫让其感到很痛苦。

10) 场景重构

本研究中,场景重构这一本土概念可分为画面与色彩两个层面。Whiteley在线下阅读研究中也发现类似反应:读者会以第三人称对叙事世界进行“场景重构”(reconstructing the scene) [14] 。但本研究发现场景重构不全是以第三人称进行,如:“我就是看到有一个分岔口在我面前,然后就有选择的那种感觉”(N11),“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就是可能我走着走着面前就有两条道,然后我该选择哪一条”(N25)。所以,这种情感反应既不完全属于审美情感,也不完全属于叙事情感。综上,场景重构指读者在脑海中依据诗歌文本描述或自我想象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搭建场景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反应。

11) 思考

本研究发现读者除了审美情感和叙事情感以外,思考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情感反应,如:“我联想的不光是自身的经验,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这么多大学生面临的都是差不多一样的选择,但很少有人去选择那条少有人选择的那条路。”(N12) Koopman和Hakemulder在研究中也表明“反思(Reflection)”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情感反应 [12] [13] [15] 。所以,思考即读者通过阅读诗歌获得启发感、收获个人感悟、引发社会性思考中产生的情感反应。

12) 个人喜好

个人喜好即由读者的阅读兴趣或个人关注点引起的情感反应,如:“我觉得过多地带入自己的经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对作者的一种误解。”(N39)但是N39也报告了个人经历为主的记忆情感和移情,如:“我想到以前课文中有关秋天的插图,枯黄的树叶纷纷落下,金色的道路上出现了两条岔路。诗人选择其中一条,但是他后来又后悔。”所以,N39的个人喜好在其情感反应过程中有影响。

5. 综合讨论

本文对真实读者诗歌阅读反应的相关研究仍为探索性的,选取的诗歌阅读材料数量与类型单一,但是基于Oatley的6种情感反应类型,本实验新增了其他6种情感反应(如:艺术吸引、新奇效果、移情抵制、场景重构、思考、个人喜好)。通过整合,我们获得如表7的本研究英语专业学生诗歌阅读情感反应分类体系。

Table 7. A classification for English majors’ emotional responses in poetry reading

表7. 英语专业学生诗歌阅读情感反应分类体系

总之,真实读者的诗歌阅读是一个以情感体验为主要目标的动态交互过程。处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真实读者和诗歌文本共同参与、相互影响。因此,英语诗歌教学不仅仅关注诗歌文本本身,还要关注学生以读者身份与诗歌互动的情感过程,利用读者阅读诗歌产生的情感体验设计课堂活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叙事情感将被激发,场景重构和积极思考将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兴趣、对诗歌学习的探索欲和人文素养将被提高。

致谢

本论文为王佳乐、符云龙、王雨婷、戈明校级大学生科研重点项目,在通讯作者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曹小雪老师和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张积标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特此致谢!

基金项目

江汉大学2022年度大学生科研重点项目“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诗歌情感反应的实证研究”(2022zd077);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课题“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共同体研究”阶段性成果(2021070)。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Burke, M. (2011) Literary Reading, Cognition and Emoti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Oceanic Mind. Routledge, New York.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840306
[2] Oatley, K and Jenkins, J.M. (1996) Understanding Emotions. Black-well, Oxford, 375-387.
[3] Iser, W. (1978)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4] Oatley, K. (1994) A Taxonomy of the Emotions of Literary Response and a Theory of Identification in Fictional Narrative. Poetics, 23, 53-74.
[5] Mar, R.A., Oatley, K., Djikic, M. and Mullin, J. (2011) Emotion and Narrative Fiction: Interactive Influenc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Reading. Cognition and Emotion, 25, 818-833.
https://doi.org/10.1080/02699931.2010.515151
[6] Stockwell, P. (2009) Texture: A Cognitive Aesthet-ics of Reading. Edinbur University Press, Edinburgh.
https://doi.org/10.1515/9780748631209
[7] Seilman, U. and Larsen, S.F. (1989) Personal Resonance to Literature: A Study of Remindings While Reading. Poetics, 18, 165-177.
https://doi.org/10.1016/0304-422X(89)90027-2
[8] Strauss, A. and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Sage Publications, Newbury Park.
[9]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38-284.
[10] 凯西∙卡麦兹. 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边国英,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11] Andringa, E. (1996) Effects of Narrative Distance on Readers’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Response. Poetics, 23, 431-452.
https://doi.org/10.1016/0304-422X(95)00009-9
[12] Koopman, E.M. (2015) How Texts about Suffering Trigger Reflection: Genre, Personal Factors,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9, 430-441.
https://doi.org/10.1037/aca0000006
[13] Koopman, E.M. (2016) Effects of “Literariness” on Emotions and on Empathy and Reflection after Reading.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10, 82-98.
https://doi.org/10.1037/aca0000041
[14] Whiteley, S. (2011) Text World Theory, Real Readers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the Remains of the Da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 23-42.
https://doi.org/10.1177/0963947010377950
[15] Koopman, E.M. and Hakemulder, F. (2015) Effects of Literature on Empathy and Self-Reflection: A Theoretical-Empir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y, 9, 79-111.
https://doi.org/10.1515/jlt-2015-0005
[16] 王怡. 语篇前景化对英语专业学习者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认知诗学视角[D]: [博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18.
[17] 金元浦, 满兴远. 文艺心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08.
[18] Keen, S. (2007) Empathy and the Nove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https://doi.org/10.1093/acprof:oso/9780195175769.001.0001
[19] Keen, S. (2011) Readers’ Temperament and Fic-tional Character. New Literary History, 42, 295-314.
https://doi.org/10.1353/nlh.2011.0013
[20] Keen. S. (2013) Native Empathy. In: Hühn, P., Meister, J.C., Pier, J. and Schmid, W., Eds., The Living Handbook of Narratology, De Gruyter, Berlin, 521-530. https://www-archiv.fdm.uni-hamburg.de/lhn/node/42.html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31646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