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审美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培养策略
Realistic Dilemma and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Children’s Aesthetic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3.13121512, PDF, HTML, XML, 下载: 113  浏览: 241 
作者: 张 敏: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关键词: 审美教育审美能力现实困境策略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Ability Realistic Dilemma Strategy
摘要: 幼儿审美教育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一种方式,是塑造幼儿自身,美化人格的重要途经。当前我国幼儿审美教育现状还存在受重视程度不高、发展不完善、存在“成人化”倾向,其主要现实困境在于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活动环境布置不完善、审美教育形式单一、受家长,教师影响导致“成人化”。针对幼儿审美教育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渗透美,注重幼儿审美感受;在生活环境中创设美,丰富幼儿审美体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审美;最后家长和教师要给幼儿审美自由的策略。
Abstrac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a way to connect reality and future,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shape children themselves and beautify their personality. At present, the status quo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till has a low degree of attention, imperfect development, and a tendency of “adult”. Its main practical difficulties lie in the low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imperfect arrangement of activity environment, single 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leading to “adult”.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s aesthetic examin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teachers should infiltrate beauty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aesthetic feelings; Create beauty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enrich children’s aesthetic experience; Adopting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chil-dren’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Finally,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give children the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freedom.
文章引用:张敏. 幼儿审美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培养策略[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9774-978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512

1.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2年要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包括幼儿园)。根据该《意见》幼儿园在美育中应做到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强化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统筹观;完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构建中大小幼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1] 。幼儿审美教育的开展让幼儿深刻懂得事物的美,以及美在哪里。幼儿在大自然的洗礼下逐渐的发展自己的触觉、嗅觉、听觉等能力;幼儿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遨游、丰富、发展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的思维无限扩展;幼儿在艺术活动,科学活动中通过动手和用心感受,去丰富、去发展自己的创造力等。可见幼儿审美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者们对美育的关注也日益增多,对人类核心素质的培育也将从不同的学科层面延伸到审美教育的各个层面。因而,美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幼儿园教育中,审美教育还很薄弱,甚至被忽视,是五大领域中的一大短板,而且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以技入道”的艺术教育观念,这也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所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学而优则仕”仍是一种主流的教育观,也使美育被边缘化。相比中小学各阶段对审美教育的研究,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研究较少。幼儿心智尚未成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楼昔勇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美育概念进行了界定——幼儿美育就是借助现实生活和艺术领域中生动、丰富的美来滋润幼儿的心灵,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2] 。严碧芳对陈鹤琴美育思想中的幼儿美育价值、原则、方法进行了概述,并提出转变观念、加强教师自身学习的现实指导策略 [3] 。石然等阐述了恽代英儿童美育思想理论基础、基本观点,提出尊重儿童、培育人格、构建中国特色美育理论体系 [4] 。然而,幼儿审美教育的研究还应该深入实践,从教育的源头、从生活的环境、从教学的多种形式上找到切入点。事实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以让孩子们欣赏的东西,幼儿的美育是一种与幼儿美术活动同样的动态过程。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幼儿审美教育的现状,针对当前幼儿审美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优化策略。

3. 幼儿审美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幼儿审美教育受重视程度不高

从家庭层面的审美教育来说,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技能与知识的学习一直居于重要地位的,而情感方面往往容易被忽略。很多家长并不懂得审美教育,也很少愿意在家庭当中进行审美教育,同时,他们也很少主动去探究幼儿的审美教育,更不用说让家长主动的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有部分家长也愿意给幼儿开展审美活动,但是他们总会力不从心,不懂得如何开展,有时还会将自己的审美观点强加于幼儿,久而久之这种审美就会影响到幼儿的审美,使幼儿的审美逐渐“畸形化”。这是导致幼儿审美教育受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从幼儿园层面的审美教育来说,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对幼儿审美教育的认识有很大的偏差,经常会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等同,这是其实是一种很狭窄,片面的理解。在幼儿园中,部分幼儿教师缺乏最基本的审美素质,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进行审美教育时,他们只是机械地将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儿,灌输式的教育,注重最终的结果而忽视了重要的过程。中国儿童在计算方面位居榜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国家的体制并没有更多鼓励幼儿想象力的发挥,而是更加重视成绩。有些幼儿园为了让幼儿更有文化和知识,就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幼儿的审美,这也是导致幼儿审美教育受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3.2. 幼儿审美教育发展不完善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美学教育都是以音乐、美术为主,而戏剧、话剧等艺术形式相对单一,课程不够完善,不够体系化,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幼儿审美教育发展还不够完善。其实审美教育比艺术教育的范围更广,因为美育无处不在,除去艺术美之外,审美教育还存在于自然美、社会美当中。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关的艺术审美经验,就只能停留在艺术殿堂的门口“看热闹”,不能上升到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样,艺术教育就难以达到它应有的审美教育目的 [5] 。对于幼儿来说歌曲取代不了幼儿在野外采果子的乐趣;一个精彩的故事取代不了儿童自己亲身表演的话剧。如果教师仅仅只是把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等同起来,那就缩短了幼儿审美教育的范围,最终会导致幼儿审美教育单一、缺乏创新。

3.3. 幼儿审美教育存在“成人化”倾向

传统幼儿审美教育是在“后喻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即幼儿对美的意识、反应和认知是成人主导的 [6] 。现代幼儿审美教育由于国家一直倡导教育者重视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大多数的教师为了迎合这一新课标,他们将自己“成人化”的思想灌输给孩子,从而导致了幼儿审美教育“成人化”倾向。幼儿美术教育方面存在着更为明显的“成人化”倾向,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想让幼儿按照他们的意愿去绘画,绘画符合成人的思维要求,这就容易导致幼儿束缚自己的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提高。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幼儿的美育是无法“教”的,必须“浸润”的,必须长时间地“育”,并在一个具有包容性、开放性、色彩斑斓的活动环境和艺术过程中进行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4. 当前幼儿审美教育的现实困境

4.1. 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忽略幼儿的审美感受力

4.1.1. 审美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

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主体,而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及幼儿个体的审美能力,对于幼儿的教育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容易造成幼儿对于审美活动的参与程度降低,感受不到审美教育的美,美在哪里。幼儿园在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时更多的教师担任的是权威者和指导者的身份。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他们认为这些知识适用于幼儿学习,但其实有些知识过于深奥难以理解,就会使幼儿对这些丧失兴趣,长时间幼儿就会远离这些审美活动。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忽略了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忽略了幼儿的主体经验,这就导致了儿童的审美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4.1.2. 审美教育中偏重技能,技法训练

重视技能就是让幼儿有高强度的训练,以书本知识为主,最终达到教师想要的效果。对于那些专注力不强的幼儿来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倦,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教幼儿绘画某一人物或是某一风景时,他们会让幼儿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绘画技能、技法,让幼儿按照他们的标准去绘画。用丰子恺先生的理论,小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有敏感、丰富、真挚的感情。当今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突出在外在的表现上,技能、技法的训练上。然而幼儿审美的感知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自然环境中汲取,是一个需要耐心,缓慢的过程。

4.2. 活动环境布置不完善

温馨、干净、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审美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并且活动环境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活动环境布置不够完善的现状大部分是农村幼儿园,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受到资金的限制,进行审美活动的场所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来说选择较少,不利于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审美活动,难以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美育资源的建设以及投入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审美教育时,由于美育资源不够丰富多样,就很难调动幼儿的审美兴趣。在城市中的大部分幼儿园受到环境,地理位置的限制,并不能让幼儿亲身体验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环境,幼儿园建筑物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园内的色彩搭配并没有很好的遵循幼儿审美教育的原则。

4.3. 幼儿审美教育形式相对单调

在幼儿审美教育中,传统的幼儿园审美教育形式相对单调。教师在进行一堂美术活动时,采用的更多的是让幼儿去临摹,去绘画,并没有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去观察,而是单纯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完成。在进行手工课时,课堂上并没有采用故事或者游戏的方式,而是采取单一的形式,教师在台上示范,幼儿在下面机械的学。人类用艺术的哲学方式对世界进行认知,再以人类特有的审美情感形式对这个世界进行深度的把握 [7] 。审美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多样化的审美教育则是贯穿幼儿成长始终。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审美教育时,仅仅只是利用单一的教育形式来提高和培养幼儿的审美往往是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4.4. 成人往往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导致审美教育“成人化”

4.4.1. 受家长影响导致审美教育“成人化”

家长的审美深深地影响着幼儿的审美,受到家长的一些影响,幼儿的穿衣打扮、动作、语言都普遍具有“成人化”倾向。这种“成人化”的倾向并不会给幼儿带来更多的益处,反而这种现象会深深地影响幼儿原本的纯真。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并没有对时尚有刻意的追求,因此家长给幼儿买什么样的衣服,幼儿就会穿什么的衣服,他们这个年龄并没有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有些家长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追求时尚,就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审美带入到幼儿的审美,最终导致幼儿审美“成人化”。

4.4.2. 受教师影响导致审美教育“成人化”

一方面,幼儿美术教育“成人化”现象尤为突出,美术课上幼儿所要学习的绘画内容一般都是教师自己预设好的,并没有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在教幼儿进行美术绘画时主要采用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填充和灌输为主,教授幼儿绘画的方式单调没有童趣,课后主要是以教师讲评为主,幼儿为辅。成人的美是建立在多种分析,探究的基础上,这种美比较理性化,缺乏幼儿的坦率和开放 [8] 。另一方面,由于孩子们的成长,他们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能够感觉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但是由于教师在幼儿阅读时干预过多,指导过于成人化,忽略了幼儿这一时期阅读的特征,最终就不会得到预期的结果。

5. 优化幼儿审美教育的策略分析

5.1. 在教育过程中渗透美,注重幼儿审美感受

5.1.1. 准确对待师生在审美教育中的角色

幼儿教师与幼儿是幼儿园美育中的两大角色,幼儿教师的素质与其自身的审美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幼儿园中,教师理应要正确处理好审美教育中的角色问题。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给幼儿足够的自由,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渗透美,教师要做幼儿的引导者而不是所谓的强迫者和妥协者。对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美,教师要学会聆听,学会包容幼儿多种形式的审美,要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幼儿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认知差异,作为教育者应该去理解并尊重幼儿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

5.1.2. 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

在历史的进程中,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面对新一轮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作为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时俱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景,使幼儿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美与德相互勾连于“情”,美感经验的生成离不开情感的作用,情感又是道德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9] 。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中除了进行美育之外还要加强德育,使得幼儿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得幼儿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主动关爱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美学的素材,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体系。

5.1.3. 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幼儿审美感受

一方面,从幼儿美术教育中,作为教师绝不仅仅只是让幼儿学习绘画技能、技法,而最注重的应该是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充分表达对这幅作品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从幼儿音乐教育中,作为教师绝不仅仅只是让幼儿学习节奏、音高和旋律,而最注重的是让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去感受作品当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有义务把音乐美充分地展示给孩子们,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中去欣赏和体验音乐,感受到它的美妙。此外,幼儿园中开展的一些戏剧、故事、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为主。对于幼儿的作品,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审美。

5.2. 在生活环境中创设美,丰富幼儿审美体验

5.2.1. 重视家庭环境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教的优良传统,在一个家庭里,家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往往会对孩子的审美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美包含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从小到椅子、桌子的颜色、大到房子的外形结构以及装修的风格都在影响着幼儿的审美。一个每天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家庭就会给幼儿带来整洁美的体验;父母之间关系和谐、互帮互助、将心比心就会给幼儿带来和谐美的体验。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幼儿去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

5.2.2. 重视幼儿园环境美

幼儿园建筑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有一定的功用价值,还要具有其艺术审美价值。幼儿园建筑的美学价值不可小觑,它既能作为一个“外在名片”宣传本幼儿园的特色,又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它还可以成为实施美育的良好场所。将美的体验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美不只是幼儿园的建筑,还应该关注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精心设计的幼儿园的外在美,为儿童的生活增添色彩和趣味,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儿童的审美感知力和鉴赏力,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幼儿园的每幅画、每棵树、每件设施,乃至每个空间设计都能够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 [10] 。创造出可以进行审美教育的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和平台,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审美兴趣。

5.2.3. 重视社会环境美

社会环境美育是通过社会环境美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审美教育。加强社会环境美育必须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优化社会风尚。社会美育的现状会对幼儿园审美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陈鹤琴曾有言:“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要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多种情绪情感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11] 。扶爷爷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为爷爷奶奶让座,这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美,正是有了社会环境美才会让幼儿的心灵更美。

5.3.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审美

5.3.1. 从欣赏艺术作品中提高幼儿的审美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幼儿阶段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其直观性学习的特性决定了幼儿需要通过事物的直接刺激丰富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12] 。欣赏艺术作品是提高幼儿审美的最直观的教育方式之一。作为教师应当为幼儿挑选出有他们鲜明的审美情趣、易于被幼儿理解的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其中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去欣赏一些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同时幼儿又能很快理解的作品。在让幼儿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在旁边简单的为幼儿介绍这幅画的来源、背景、题材以及这幅画想要传达的情感。尽管教师的讲解对于幼儿来说还无法理解,但是幼儿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赏能够大概的去感受作品,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让幼儿之间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体验审美的乐趣。

5.3.2. 从角色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审美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利用情景化的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审美。角色扮演属于幼儿表达自我的一种独特行为,它是儿童在内在动机激励下,以已有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虚假性的游戏活动。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例如:《雪人和小兔子》的故事,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他们喜欢的角色,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体会到小兔子的情感变化,能够学习到雪人机智,乐于救人的善良品质,使儿童有一种置身于文学作品中的美的感受。当情感需要被满足时,又激发了新需求,意味着为新的审美表现提供内驱力,从而达成幼儿美育的任务之一,即形成幼儿审美情趣 [13] 。教师选择的文学作品要充满正能量,因为幼儿在扮演角色时会受到人物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人物的形象教师要一分为二的讲解,避免过于片面化,教导幼儿学习其优秀品质,提高幼儿的审美。

5.3.3. 从多媒体教育当中提高幼儿的审美

现在多媒体技术有动静结合、声、形、色、高度智能化等特点,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可以遵循幼儿的审美特点去创设符合幼儿审美的情景,同时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得以前教育中一些难以展现给幼儿的内容,生动有趣的呈现给幼儿,最终幼儿能够更好地获得审美感受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审美教育形式有多种,其中在观看视频中提高幼儿的审美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因为幼儿更愿意向他们的同龄人学习,这也能培养儿童的同理心。让幼儿学习一些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教师可以让幼儿观看关于乐于助人、团结有爱的视频,培养幼儿美好向上的善良品质,让他们感受到人心美、社会美。

5.4. 家长、教师要给幼儿审美的自由

5.4.1. 家长要给幼儿审美的自由

家长的审美观对幼儿的影响意义重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留意身边美好的事物,让幼儿去感受、去欣赏。家长和幼儿一起走在马路边,可以让幼儿去自由的欣赏沿途的花草树木,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植物的颜色、形状以及高矮;与孩子一起去参观博物馆以及其他的旅游景点时,要用浅显的语言向儿童解释,同时要给孩子审美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探寻事物的美好。家长在给幼儿选购其服装时,切不可只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去挑选自己感觉幼儿会喜欢的,忽视儿童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不能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到幼儿身上,幼儿有自己的审美自由,有其自主性。作为家长,既要尊重幼儿的选择给幼儿审美自由,又要对幼儿的衣着加以引导,提高幼儿的审美。

5.4.2. 教师要给幼儿审美的自由

在对儿童进行美育时,要不断地引导儿童对美的追求,让儿童对生活充满热情、乐观、自信。在培养孩子鉴赏美和表现美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孩子用眼睛去仔细的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绘画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指导的同时要给幼儿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跟随自己的内心去绘画出自己想要的作品,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给幼儿审美的自由,同时也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可教时刻”。在活动区,幼儿可以随意选择他们扮演人物的服饰、道具和头饰。幼儿从自己喜欢的角色中体会人物的形象、性格,从而给幼儿带来美感。在做手工作业时,要懂得包容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审美情趣,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幼儿自由的创作,使他们获得某种美学上的快感。

6. 结论

学前审美教育不仅对个人有重要的作用,它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提升与进步。美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渗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期儿童的审美启蒙也是人类的初始阶段,美育能够促进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运用美的方法去理解这个世界。幼儿有了审美能力,那么他们的共情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他们就会乐于去帮助别人。当前幼儿审美教育尚存在许多的问题亟需我们去解决,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作为家长要给幼儿审美的自由、社会要营造美的环境。总之,幼儿审美教育的开展展现在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在教学活动中、在欣赏艺术作品中都能渗透着各种各样美的事物,教育最终要让幼儿在美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6.
[2] 楼昔勇. 幼儿美育[M]. 上海: 华东师范出版社, 1992: 3.
[3] 严碧芳. 陈鹤琴的幼儿美育思想述略及其启示[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2): 32-35.
[4] 石然, 史欣媛. 恽代英儿童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2(4): 7-14.
[5] 蔡黎曼. 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2): 14-16.
[6] 席美云. 幼儿审美教育刍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6): 79-81.
[7] 彭丽媛. 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8] 杨春兰. 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应用[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32): 57-58.
[9] 夏永庚, 徐慧, 周险峰. 立美育德: 现实诉求、学理逻辑与实践路径[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22): 69-74.
[10] 庄婉瑜. 农村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7(11): 70-7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8-41.
[12] 魏霞.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启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3): 31-32.
[13] 余露, 周涵, 成云, 卢清. 新时代幼儿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4): 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