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Analysis on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Labor Education Literac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DOI: 10.12677/AE.2023.13121585, PDF, HTML, XML, 下载: 98  浏览: 17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熊 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路径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Labor Education Literacy Improvement Path
摘要: 劳动教育具有基础性和教育性,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实施的成效。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当前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现实状况。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劳动教育素养,但整体情况欠佳。研究提出,各学校和教师可通过夯实劳动教育理念根基、完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促进劳动教育知识转化来提高教师劳动教育素养,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basic and educational. The labor education literac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The study adop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took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s the survey su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rea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labor education literacy. The survey found tha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certain labor education literacy, bu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not good. The study proposes that schools and teachers can improve teachers’ labor education literacy by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oncepts, improving the labor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knowledge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in schools.
文章引用:熊薇.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10277-1028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585

1. 引言

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完整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要求。随后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面向全体学生明确了劳动教育总体目标,为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劳动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内容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承担着祖国未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由于我国长时间以来对劳动教育的忽略,导致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来源少、师资保障政策滞后、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欠佳。在现有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使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实施的成效。

2.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即“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 [1] 。叶澜认为教师素养结构分为教育理念、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三个方面。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对合格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其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对教师提出了基本要求。在此,笔者拟从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

劳动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对“劳动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我国教育学者叶澜认为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知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2] 。劳动教育理念是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指挥棒”,体现教师的劳动教育课程观、教学观、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劳动教育实施的成效和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劳动教育知识指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实践所必备的知识总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舒尔曼(Lee S. Shulman)提出既要关注学科知识(subject matter knowledge),又要关注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3] 。学科教学知识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类型的知识,它不仅涉及对学科内容本身的理解,也包含对学习者、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偏见和误解、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的具体环境的理解 [4] 。劳动教育知识不仅包含劳动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还包括劳动教学知识,即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知识。劳动教育能力是指教师能顺利实施劳动教育各项教学活动并保证其效果的心理特征 [5] 。劳动教育能力包括劳动教育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运用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厘清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有助于明晰教师队伍劳动教育素养的提升路径,有效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3.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现实状况

从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大致情况。

(一) 问卷设计与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现实状况,本研究从调查入手,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研究主要从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能力三个维度调查当前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现状,每个维度分为若干小题,每题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共24题。调查时间为2023年6月,通过线上问卷星的形式进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为97.5%。调查样本涵盖了湖南省会长沙及地级市、县城、乡镇、农村中小学30所,调查样本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科目,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urvey samples

表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2) 信效度检验

为确保数据回收的有效性,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及浏阳市某一乡镇、某一农村中学和小学各一所进行试测,问卷KMO系数与整体Cronbach系数均大于0.8,通过信效度检验。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和专家建议,笔者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相关题目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确定最终问卷。最终问卷的Cronbach系数为0.905,问卷信度良好。问卷的KMO检验系数为0.898,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中,显著性无限接近于0,小于0.05,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问卷的效度良好。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各维度状况如表2所示,描述统计结果反映出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各维度水平相对较低。其中劳动教育知识水平最高,平均值为2.17,其次为劳动教育能力,平均值为1.97,劳动教育理念水平相对最低,平均值为1.48。统计结果反映出在当今时代,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劳动教育知识,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基本能力较低,劳动教育理念较弱。

Table 2. Describes statistics of each dimension

表2. 各维度描述统计

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三个维度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整体上看三个维度之间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性(p < 0.01),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超过了0.3,说明维度之间有比较强的相关关系。劳动教育理念与文化程度、教龄、职称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 > 0.1);劳动教育知识与教龄和劳动教育理念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教龄越大,劳动教育知识越少;劳动教育能力与文化程度、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教龄存在负相关。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ach dimension and basic information of survey objects

表3. 各维度与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在0.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4.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路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的命运,更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如何提高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提升至关重要。

(一) 夯实教师劳动教育理念根基

研究显示,劳动教育理念与文化程度、教龄、职称均不存在相关关系,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劳动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教学与学术的能力中,核心圈层为价值和观念两个层级,其发挥着核心统摄和主体动力作用 [6] 。这意味着加强价值和观念这两个核心素养、让教师从理性认识和感性认同上实现统一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理念的首要任务。一是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理念认同和价值理解。通过增强中小学教师的理念认同,转变其教育观念,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二是要深化师范生对劳动教育的情感认同。将劳动教育理论认知前置,增强师范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学习,明晰劳动教育的基本属性、理论价值;通过榜样人物进校园、劳模故事宣讲等形式,提高师范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培育劳动精神,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精神意志。

(二) 完善教师劳动教育培养体系

研究显示,教龄越大,劳动教育知识越少,劳动教育能力越低。劳动教育知识与劳动教育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劳动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劳动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等劳动学科知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基础的劳动操作技能和劳动教育教学能力。新时代需要把劳动教育引向纵深发展,一是要完善当前教师培训体系。设置劳动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专门课程,或在教师培训内容中加入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培训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水平。二是要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各个学校要设置劳动教育教研室或课程组,实行专门组织、专人负责,真正落实教学研究责任归属;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教师的指导,选树一批劳动教育示范课和骨干教师,发挥模范引领作用;要与兄弟学校、附近社区等建立教学实践共同体,共研课程设计与开发,共享优质资源,有力支持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知识的提升。

(三) 促进教师劳动教育知识转化

调查表明,劳动教育能力与文化程度、教龄、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等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所有因素的综合作用最后均体现在劳动教育能力这一维度上。当前,国内外教育格局不断调整,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劳动教育能力便是体现时代特征的重要素养之一。提高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能力,必须从实践体验和科研探索中寻求有力结合点。在实践体验上,要坚持“劳教结合”。“生产劳动与教学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7] ,劳动是所有教师的必修课,应当坚持“劳教结合”的原则,贯彻在教师素养培训的各项实践体验活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8] 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在实践中重塑劳动观念、积累劳动经验,起到实践示范的作用,真正完成教育的螺旋式上升。在科研探索上,要坚持“动态积累”。符合新时代特质的劳动教育,应是在立足自身实践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劳动教育基础理论而得出的 [9] 。将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教育科研探索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社会的建设方向相融合,定期开展劳动教育的经典阅读分享、组织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教育交流研讨会,启发教师劳动教育教学、科研新思路 [10] ,唤醒中小学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自主能动意识、批判创新意识,以期通过全面、持续、系统的科研研讨,真正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能力。

本研究探讨了劳动教育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现实状况。短期而言,在中小学设置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并非易事,需要国家层面的系统规划和政策支持,因此,提高各学科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中小学和教师可通过夯实劳动教育理念根基、完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促进劳动教育知识转化来提高学科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全方位开拓学校劳动教育新局面。长远来看,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联系起来,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中丰富劳动教育素养提升的相关内容,为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基金项目

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结构与提升路径研究(21C0836)。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教育大辞典: 卷2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16.
[2] 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1): 41-47.
[3]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23.
https://doi.org/10.17763/haer.57.1.j463w79r56455411
[4] 徐碧美. 追求卓越[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 唐松林, 徐厚道. 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J]. 教育科研通讯, 1997(2): 64.
[6] 勒温•拓扑. 心理学原理[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7: 12.
[7] 苏联教育科学院. 列宁论教育: 上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37.
[8]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国务院公报, 2018-05-02(015).
[9] 姚凤, 何穗, 姜丽霞. 公办小学学生劳动素养现状调研及启示——以上海市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 2021(11): 74-79.
[10] 贾琮, 刘振强.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 当代教研论丛, 2023(9):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