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学英语教育长期存在着阅读和写作的脱节 [1] 。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老师的教学效果下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下降。随着我国传统的读写教学弊端日益暴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已逐步摒弃了传统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融合也得到了更多的老师的重视,即“以读促写”模式。《课程标准》把“读”归为理解能力,把“写”归为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是互补的,互相促进的 [2] 。因此,有必要在写作教学中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阅读文本,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内化语言知识结构,最终能实现高效输出,促进读写素养的有效发展。
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
新课程标准中将学科核心素养归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英语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质之一。
文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吸纳中国和外国的优秀文化、了解各国的价值观念、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思维品质是一种能够区别语言与文化现象、对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构建新概念、对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能够对学习时间和任务进行合理的规划,并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控制,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3] 。
3. 学科核心素养下“以读促写”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学科教学中,读写占去了上课的大多数时间,然而,许多教师却对两者的关系产生了误解。在现实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生硬的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割裂开来,这无疑将会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英语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它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素质,学习能力。要想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应当积极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使得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4] 。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叶圣陶(2021)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提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一理论 [5] 。克拉申也在输入假说中强调输入语言的重要性。根据Krashen的观点,阅读是输入,而写作是输出语言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后才可能有好的语言输出。他认为写作素养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阅读来的。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对于读和写都是非常有帮助的(Krashen, 1978) [6] 。“以读促写”就是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在写作中加以理解运用,形成高质量的表达输出。据此可知,阅读作为一种接受性语言技能,是学生主要的输入来源,写作是一种表达性语言技能,是学生的输出方式。在写作前,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输入,了解整个大单元主题的单词,句型和语块等,以此作为高质量写作的前提条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去积累相关的素材,学习其中的内容和技巧,从而能够在写作中进行运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2016年,浙江省率先将阅读和写作纳入了新的高考题型,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在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中加入了“读后续写”,成为了新高考的一种题型。由此看来,高考也在不断变化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写的综合能力。怎样才能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本领。因此,构建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以读促写模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英语“以读促写”就是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除了要重视词汇、词块、句法和写作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之后,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基本作文的训练,并通过“读写任务”来培养“写”的能力。唯有如此,“以读促写”的教学才真正有效,以此实现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真正得到大力训练和提高。“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遵循“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的原则,将重点放在对每一个单元的读和写能力的综合应用上,设计出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读与写的教学活动或任务,让学生得到优质的语言输出,实现“阅读–理解–鉴赏–学习–写作”的整个过程(钟林强,2014) [7] 。这种教学模式将阅读和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林思奇,2012) [8] 。
“以读促写”注重以下方面的“真实”:学生通过“真实文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以及师生“真实互动”的写作体验(杨永林,董玉真,2010) [9] 。
采取“以读的方式输入语言信息”和“以写的方式输出语言”的教学模式(如图1)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具体而言,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阅读任务的设计:1) 篇章文体与篇章结构与篇章结构模式;2) 文章的词汇、句型特点;3) 文章的文体和题材。图式构建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地将其内化为形式图式(理解语篇的体裁与结构)、语言图式(理解语篇中的词汇与句型)以及内容图式(了解篇章的背景知识并推断出深层意义)。通过诸如专题讨论,辩论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写作应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并能体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消化。文章题目与文章的内容密切相关,对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和迁移已学到的知识都有很大帮助。依据学生当前的写作水平,选取对应的语块和语篇,为他们提供一种结构构架和连接方法,同时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反馈与评估,来检验学生的投入与产出的成效(郭强,2016) [2] 。
“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包括:读前(预习)、阅读中(分析)、读后(总结)、读后(口头)、写前(指导)、写中(应用)、写后(提高),这是一个由篇章而来,再到篇章的读、写的全过程,更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 [10] 。在读前(预备)阶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准备:预先设定与写作相关的活动,保证所设计的活动不仅能引导阅读,还能保证后续的写作。在阅读(分析)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what,why,how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阅读文本的文本结构、语言材料、写作思路、篇章衔接方法等,从而实现高效的语言输入,为后面的写作做好材料、框架和模板。在读后(总结)阶段,

Figure 1. The teaching mode of “promoting writing by reading”
图1. “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教师提取文本,巩固知识,为下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在过渡(口语)阶段,老师为同学们创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情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地与同伴交流。在口语中,能有意识地将所读的内容内化、消化,提取出被变换的句法结构。老师写前(指导)期是阅读与写作的过渡与衔接,在这个阶段,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作文的任务与目的,注意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达到目的。在写中(使用)阶段,同学们可以写,可以是仿写,可以是续写,也可以是概括,也可以是评论,可以是说明文,也可以是议论文。在写作后(提高)阶段,教师引导学员对作品进行润色、修改及反思,并检验课程目标是否达到。“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能很好的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实现输入与输出,最终达成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发展。
5.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实施
5.1. 课前整合读写教学内容,确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中,要实现高中英语的以读促写,首先教师要提前进行课程内容分析,从整体上出发,整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并且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核心目标,从而能够使教师在每一步课程应用以及引导中,保证高中英语教学方法都是有明确指向性的,从而避免课堂上的内容赘余或无效内容的出现。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教学中,应当进行提前备课,从单元的整体性切入,明确本章课程主题意义是how to understand music and its charm。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篇章,明确本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阅读部分是有关主人公Sarah和音乐的故事,以及音乐如何帮助她积极面对生活,最终战胜疾病的,进而总结单元主旨在于鼓励大家热爱音乐,热爱生命。以上内容的分析上,教师可以从自己具体的教学方式切入,设想如何将课文与“以读促写”相结合,提前判断本部分的内容具有典型的演讲式结构,文章结构清晰,内容浅显,易于学习与模仿,因此教师即可以在写作部分要求学生仿照阅读文本,应用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写出音乐与自己的故事,或者通过写作分享自己的音乐体验或经历。
在明确了以上教学内容和“以读促写”关联性链接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将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深度关联,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首先,在语言能力目标上,可以通过skimming,scanning,detailed reading,predicting等阅读技能分析文本结构,体裁风格,掌握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阅读和体会公共演讲文本所传递的信息与情感,分析和把握其语言特征,关注常见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又或者是就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使用修辞手法写一篇比较有感染力的演讲短文。其次,文化意识目标上,引导学生了解中外常见的不同类型的音乐特点,欣赏与比较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和积极影响,进而结合小组合作进行作文评价的基础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的能力。在思维品质目标上,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演讲稿语篇进行分析推断归纳总结模仿应用,从文本中提炼有用信息并运用到写作中。或者总结演讲稿的结构,能画出相关结构的思维导图;亦或者是分析文本语言特征,辨析不同修辞手法,使用相关修辞手法完成作文,最终能在舞台上作出激励人心的演讲内容等等。在自主学习能力目标上,可以鼓励学生以阅读文本为范本,掌握阅读信息并应用到写作中,或者检验学生们掌握演讲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强化学习效果,增强学习信息。
5.2. 以篇章输入带动输出,计划不同阶段教学引导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该引导学生脱离过去碎片式的英语理解和学习法,而是在跨语言、跨文化的整体环境和知识架构下,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篇章结构意识,总结归纳文章结构,再结合具体的文章细节或分枝内容进行展开和丰富,让知识成为知识树,从而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整体英语学习和理解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整篇文章开始,教师应该遵循三大阅读任务的涉及,在引导学生判断文章的体裁之后,让学生自己在头脑中调动文章的主题——首先例如思维导图等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如图2所示,然后分析句子和段落的衔接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这样学生就可以观察整篇文章,掌握文章的主题,掌握句子在表达文章整体意义中的作用,最终达到文章的一致性。随着演练次数的增多,和学生熟悉的程度增加,这种思维和整体的语篇学习模式才能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强烈感知,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music为话题作文进行自我的音乐故事表达或创作,进一步让输入带动输出。语篇分析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者传达的主要思想,从而在作文的时候,以语篇为单位以核心思想的表达为主旨,进一步掌握语言表达,扩大词汇量,识别各种语言现象,进而使学生在输出上也能以语篇为单位,让语言的连贯性和自然性成为一种技能的习得结果。
由于与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是分为阅读和写作两个大块,再在此大块上分别分为前、中、后三个不同的阶段所引导学生习得的,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性的提前准备适应不同阶段的教学引导方法,才能通过把握“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不同阶段特点,进一步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核心素养的建设。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教学中,首先,在阅读分析阶段的略读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let students guess what kind of girl she is”,通过让学生通过图片猜测文章大意,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使其掌握重要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其次,阅读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前提出问题:“Observe the passage and answer how many parts can it be divided into?”来让学生分析语篇并归纳文章的结构,从而熟悉并逐步掌握演讲稿的结构,帮助建立结构意识。阅读分析后阶段,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本的语言特征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确修辞手法的运用,总结修辞
手法的运用,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你完成了以读促写教学中实现高效和整体的语言输入阶段。
在写前的口语自由表达阶段,教师可以以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talk about the “music and me”为引导方向,为学生设计与音乐有关的情境,让他们自由的表达观点,鼓励他们使用已学到的语料库知识,对篇章中的组块和句式结构进行持续的抽取与内化,同时与自己脑中的内容图式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使用目标语言,为后面的写作预热。在以上预热的基础上,教师可正式引入写作学习内容,即明确任务是写一篇关于“音乐和我”的演讲稿,让学生明确写作任务,确定写作目标,从而为后续的写作做铺垫。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就可以将预热部分或写前准备部分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整合,再结合输入阶段所学习到的语篇方法,以及修辞手法的借鉴运用,将自己的作品进行结构调整或丰富润色,便衣语篇输入带动流畅的语篇输出。最后,在写后阶段,教师要引入适当的评分系统,可以是教师评分,也可以是同学之间分组,小组合作互相对自己作品进行评分;结合教师反馈或学生反馈来帮助学生理清哪部分内容,或作文还可以在哪些方向有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定的鼓励手段,例如公开表扬或展现优秀作文,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进一步刺激学生提高“以读促写”的互动能力。
6. 研究结论
总之,“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从篇章的视角,从体裁、主题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深入;“图式”是学生大脑中的一部分;反过来,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转换成口语;接下来就是写作了,它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阅读、跟踪、写作,以及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与评价。“以读促写”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学生在“真实文本”中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真实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本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紧密围绕着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素质,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展开,并体现了“以读促写”理念,任务衔接紧密,使同学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逐步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写作,体现出“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的,“读”是“写”的“铺垫”,“写”是“读”的升华。
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抓住重点信息和主要内容,为后面的作文打下基础。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灵活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