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视角下四字中文网络成语中语码混用现象探究
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English Code-Mixing in Four-Character Chinese Buzzwords from a Phonetic Perspective
DOI: 10.12677/ml.2024.123211, PDF, HTML, XML, 下载: 43  浏览: 111 
作者: 赵晓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关键词: 语码混用网络语言汉英混合网络语Code Mixing Net Language Chinese-English Buzzwords
摘要: 如今处处可见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杂糅的组合,这样的现象在语言学中被称为语码混用。这些由网络催生的新词迅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网络媒体的大肆传播而被人们广为使用。而近几年又出现了如“duck不必”、“笑blue齿”此类词语,即用英语单词谐音代替原有汉字的四字中英网络词语。本文着重探讨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四字成语中汉英语码混用现象,即从起谐音作用单词的音节构成角度分析,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网络中出现的语码混用现象,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交流。
Abstract: Nowadays, we can see the combin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everywhere, a phenomenon known as code-mixing in linguistics. These new words spawned by the Internet have rapidly penetrated into our lives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through the massive dissemination of online media. In recent years, four-character Chinese-English Internet words such as “duck不必” and “笑blue齿”, which replace the original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 harmonic sounds of English words, have also appear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ng the Chinese-English code-mixing phenomenon in four-character idioms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llabic composition of the words that play the role of harmonies, which can help peopl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de-mixing phenomenon in the Internet, and better cope wi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文章引用:赵晓萍. 语音学视角下四字中文网络成语中语码混用现象探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3): 350-35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3211

1. 引言

过去几年中,网络语言蓬勃发展,而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流行语中,中英语码混用四字流行语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流行语的一种,中英语码混用四字流行语在“Papi酱”的一条微博中首次亮相:她用“半tour而废”代替成语“半途而废”,这一新兴词语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兴趣。

Bernstein (1990: 10) [1] 首次提出了“语码”的概念:语码是指任何类型的系统,如数字、信号和其他符号,它们能传达实际的意义。Wardhaugh (1998: 48) [2] 提出,语码是人们用来交流的语言系统。而英汉混合的网络流行语是语码混合的结果。语码混用(code-mixing)是指以一种语码为主、再夹杂其他语码的语言现象。如汉英语码混用即是在汉语词汇或词组中夹杂一些英语词汇或词组的语言表述。这种现象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比较常见。语码混合是指在情境下,有两种语码,其中一个言语的形态方面占主导作用。在必要时,人们可以从一种语码切换到另一种语码(Scotton, 1993) [3] ;Bokamba [4] 认为语码混用指在交际活动中嵌入各种不同的语言单元,如前缀(黏着语素),单词(自由语素)、短语和从句,来进行指代,但对话者必须把他们所听到的与他们所理解的相匹配。

音节是超音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单位。在英语中,词可以是单音节,即由一个音节构成,如cat (猫)和dog (狗);也可以是多音节,即有一个以上的音节,如transplant (移植)和festival (节日)。音节必须有节核,通常由元音来承担,有时也可以由辅音来起节核的作用,我们说bed (床),dead (死),fed (喂),head (头),led (带领),red (红色),said (说),thread (线),wed (结婚)押韵,是指起首辅音或辅音从后面的语音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把音节分成两个部分:韵基和节首。韵基中的元音是节核,节核后面的辅音称作节尾 [5] 。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学者对语码混用现象的研究

学界对语码混用较为统一的分类为:英语语素与汉语混合、英语字母与汉语混合、英语缩略语代替汉语、英语与汉语直接结合、英语字母与符号混合、英语字母与数字混合、英语字母与数字汉字混合。

曹乃玲(2005) [6] 对语码混用的修辞价值做以研究,表明语码混用具有简洁性、委婉性和阶层内的特殊性。而对于语码混用现象的使用产生的效应,周雪(2013) [7] 则在“网络语言变异中语码混用的效应分析”有所研究,阐明其个性化、经济性,但也提出英语杂糅到表意的汉语中将会对汉字带来影响;曹乃玲 [8] 对语码混用带来的语用价值给予肯定:在某些场合应该使用通用术语理念,否则会引起误解,这就是语码混用的重要意义;此外,也使我们得知某些句内语码混用已经被赋予引申的含义,和抽象的解释,以及能够利用语码混用的情境也有所限制。

学界对语码混用现象分持两种态度。因其产生的效应积极与消极二者并存,有学者认为语码混用现象会大大增加语言的丰富性,使语言得到扩大,不需要规范;也有人认为汉英语码混用玷污了汉语的纯洁性,应该给予规范;同时,也存在对其静观其变态度之人;此外,对此持辩证态度者也存在。同时国内学者也对网络流行语语码混用规范化进行探究,即承得“语码混用现象对语言具有玷污性”观点,提出相应的原则以求得规范语码混用。

董云虹(2015) [9] 则通过对语码混用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做一分析后对其后期发展有所预测,其认为网络语言中的语码混用现象是网民发挥自身创造性的产物,认为在网民失去新鲜感之后会随时间流逝,并提出对待其发展的辩证态度。

2.2. 国外学者对语码混用现象的研究

早在1982年,Grosjean [10] 就提出了语码混合现象的一些原因。例如,母语中没有合适的表达方法,对话者及他们所处的环境,要交流的信息,态度和情感等都会促使语码混合。专门研究过语码混合现象的成因及功能的学者包括Kim [11] 以及Kanthimathi [12] 。Kim主要从人际关系、环境、固有信息,以及语言内部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语码混合的成因以及动机。Kanthimathi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大学生对于语码混合现象的看法,他发现易于发音是学生语码混合的最大成因,该现象的功能也十分丰富,包括表达态度以及情感,吸引注意力,帮助社交等。

许多关于语码混用的研究都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Appeal & Muysken 1987: 125, Myser-Scotton 1993a: 240-259, 1993b: 209-214, Luke 1997: 145-160, etc.) [3] [13] [14] [15] 。这些研究通过寻找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代码混编之间的关系。这类研究的中心议题集中在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Auer, 1998: 1-21) [16] 。William Downes (1998: 9) [17] 认为,社会语言学是对只能用社会和语境因素来解释的语言特点的研究。Gumperz (2001: 421-423) 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指出包括参与者、场景和主题在内的社会活动限制了语言种类的选择。

3. 四字中文网络成语语码混用分类

笔者首先将四字中文网络成语语码混用形式就其英语单词替换汉字数目划分为三种类型,然后就起谐音作用的英语单词的音节结构加以分析。所举例子均来源于网络。

3.1. 英语单词替换单个汉字

此种类型语码混用成语中,英语单词可以替换单个汉字,即与其中的某一汉字谐音,构成网络新词语。由于所要替换的汉字只有一个,用以替换相应汉字的单词是单音节词。

例如,“sun心病狂”——“丧心病狂”,用“sun”替换汉字“丧”,sun是单音节词[sʌn];“more名奇妙”——“莫名其妙”,用“more”替换汉字“莫”,more是单音节词[mɔː];“人见人eye”——“人见人爱”,用“eye”替换汉字“爱”,“eye”是单音节词[ai]。以上三个例子的音节结构各不相同,分别是:节首(s) + 节核(ʌ) + 节尾(n)、节首(m) + 节核(ɔː)、节核(ai),即构成音节的三种类型。综上述例子,我们可以说:当我们采用英语单词替换词语中的单个汉字时,只需要单音节即可完成对所要替换汉字的拼音的谐音,但不一定是单元音,如[ʌ]、[ɔː],也可以是双元音,如[ai]。

3.2. 英语单词替换两个汉字

此种类型语码混用成语中,英语单词可以替换两个汉字,即与其中的某两个连续汉字的拼音谐音,构成网络新词语。而起谐音作用的英语单词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双音节词。

首先,替换单词是单音节词。“duck不必”——“大可不必”,用“duck”替换汉字“大可”,duck [dʌk];“滴水不漏”——“滴水blow”,用“blow”替换汉字“不漏”,blow [bləʊ];“贪生pass”——“贪生怕死”,用“pass”替换汉字“怕死”,pass [pɑːs];“star皆空”——“四大皆空”,用“star”替换汉字“四大”,star [stɑː]。

用英语单词替换词语中的两个汉字相比上一种较为复杂,Blow,star,pass和duck均为单音节词,但音节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将此四个例子分为blow,star一组,称为“无节尾”组,另一组pass,duck即为“有节尾”组。对于“无节尾”组音节结构为:节首(辅音群bl/st) + 节核(əʊ/ɑː),由第一个辅音完成第一个所替换汉字的谐音,第二个辅音和节核的元音结合完成第二个所替换汉字的谐音;对于“有节尾”组音节结构为:节首(p/d) + 节核(ɑː/ʌ) + 节尾(s/k),由节首的辅音和节核的元音结合完成第一个所替换汉字的谐音,由结尾的辅音完成第二个所替换汉字的谐音。

其次,替换单词是双音节词。“似懂freedom”——“似懂非懂”,用“freedom”替换汉字“非懂”,freedom [ˈfriːdəm],“tony带水”——“拖泥带水”,tony [ˈtəʊnɪ]。在双音节单词中,两个音节分别完成所要替换位置的谐音,即一个音节代替一个汉字,依旧遵循第一条“英语单词替换单个汉字”规律。

3.3. 英语单词替换三个汉字

此种类型语码混用成语中,英语单词可以替换两个汉字,即与其中的某两个连续汉字组成的组合谐音,构成网络新词语。

例如,Box议——“不可思议”,box为单音节词[bɒks],音节结构为:节首(b) + 节核(ɒ) + 节尾(ks),节首的辅音与节核的元音结合完成对第一个汉字拼音的谐音,节尾的辅音群两个辅音则分别完成后两个汉字拼音的谐音。

4. 四字中文网络成语语码混用成因分析及局限性

当前,我国将英语课程作为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学习英语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英汉语码混用的存在和流行提供了语言基础。同时,为适应网络交际的需要汉英语码混用,形成了简洁性。 [18] 语码混用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新需求。 [19] 网络语言属于一种平面语言,它的简明性体现在其口语化以及书写形式的简化上。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时间就是一切,提高交际速度必然要简化语言符号形式。

网民成员数量日渐庞大,但网民的年龄分布跨度大,每个人的知识储备量也各不相同。网络语言是基于网络产生的,其使用者多为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群体,他们目前正处于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阶段,最显著的代表群体就是“00后”。此外,00后大多正处于高等教育或高中阶段,对于英语的掌握较好,也更愿意接受语码混用类型的网络新词语,因而语码混用网络新词语在年轻一代之间更具有传播性。年轻人思想活跃,更加乐于表现自我,接收新事物较快,崇尚非主流,要求摆脱束缚,展示个性。他们对网络中用英语、数字或是字母混合来交流的方式表现出宽容的态度,运用甚至参与创造新的表达,别出心裁地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任意地发挥,或者对文字、图片、照片、符号等进行自由粘贴和插入,使得网络语言更形象、生动且富于变化。因此网络缩略语并不具有普适性。

该语码混用成语大多出现在网络社交平台的聊天中,或许是打字输出,或许是作为表情包的相应配字,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却鲜少出现,原因可归结为谐音英文字母键入相对于汉字更方便,在网络聊天中更节省时间。

5. 结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包括社会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都对语码混用问题给予了密切关注,他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些词语中,汉英混杂的四字流行语是一种新的网络新词语,它将汉语和英语结合起来,创造出类似于汉语四字成语的四字联语,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语言特征。半tour而废,这种新的形式给人一种新鲜感。虽然在形式上与原词有所不同,但它始终保持了原词的核心内容,延续了原词的基本特征。在这些词组中,一个(或多个)汉字被替换,而在音节数量上,与汉语四字成语是相对应的。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地关注语法语言本身的研究,比如不同难度的英语对结构的影响,以及英语单词与被替换的汉字之间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汉英语码混用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是一种客观存在,很难简单地判断它的利与弊。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地规范与研究,还有待语言学家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Bernstein, B. (1990)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IV. Routledge, London, 10.
[2] Wardhaugh, R.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Oxford, 48.
[3] Myers-Scotton, C. (1993) Duelling Languages: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 Swit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40-259.
https://doi.org/10.1093/oso/9780198240594.003.0009
[4] Bokamba, E.G. (1989) Are There Syntactic Constraints on Code-Mixing? World Englishes, 8, 277-292.
https://doi.org/10.1111/j.1467-971X.1989.tb00669.x
[5]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第5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47-48.
[6] 曹乃玲. 流行语中的语码混用及其修辞价值[J]. 修辞学习, 2005(5): 60-63.
[7] 周雪. 网络语言变异中语码混用的效应分析[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3, 21(6): 30-33.
[8] 曹乃玲. 语用的灵活性和规范性——汉英语码混用利弊谈[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4): 8-10 24.
[9] 董云虹. 浅析中英混搭网络用语[J]. 英语广场, 2015(11): 21-22.
[10] Grosjean, F. (1982) Life with Two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Bilingual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13-167.
[11] Kim, E. (2006) Reasons and Motivations for Code-Mixing and Code Switching. Issues in EFL, 4, 43-61.
[12] Kanthimathi, K. (2007) Mixing Mother Tongue and English: Exploring the Reasons and Functions of Code Mixing. The Second 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in Asia, Langkawi, 14-16 June 2007, 1-12.
[13] Appeal, R. and Muysken, P. (1987) 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 Edward Arnold, London, 125.
[14] Myers-Scotton, C. (1993) Social Motivations for Code-Switching: Evidence from Af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9-214.
https://doi.org/10.1093/oso/9780198239055.001.0001
[15] Luke, K.K. (1997) Why Two Languages Might Be Better than One: Motivations of Language Mixing in Hong Kong. In Language in Hong Kong at Century’s End. Penningto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145-160.
[16] Auer, P. (1998)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21, 156.
[17] Downes, W. (1998) Language and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9.
[18] 马隽. 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混用探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6): 7-12.
[19] 石燕妮. 浅析模因论视角下的语码混用——以《papi酱》为例[J]. 今古文创, 2021(21): 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