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抖音短视频中的呈现与传播研究
A Study on the Pres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icTok Short Videos
DOI: 10.12677/jc.2024.122076,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55 
作者: 廖子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记忆短视频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Memory Short Videos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难以被传承、传播的文化记忆,在抖音平台却焕发新生。抖音短视频平台因其较低的技术壁垒、可模仿的拍摄方式以及其高覆盖率让其有着较高的适老性,让以中老年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展演和传播的渠道。除此以外,抖音短视频的模仿机制,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稳定的记忆空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走向流行,更以较稳固的形态得以留存。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kind of cultural memory that is difficult to inherit and spread, has been revitalized on the TicTok platform. Due to its low technical barriers, imitable filming methods, and high coverage, the TicTok short video platform has a high degree of age-appropriateness, allow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arers, who are mainly middle-aged and elderly, to have a channel to effectively perform and disseminate thei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ddition, the imitation mechanism of short videos help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form a stable memory space, so tha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n not only become popular but also be retained in a more stable form.
文章引用:廖子萱.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抖音短视频中的呈现与传播研究[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2): 482-485.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2076

1.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是一个地域长期以来历史、文化所积累而成的以非物质形态呈现的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与审美体验。它囊括了民间文学遗产、传统工艺遗产、传统表演艺术遗产、传统美术类遗产、传统仪式类遗产以及传统农业技术类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是十分重要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各族民众长期的生产生活的情感延续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多元演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不再紧紧相连,甚至逐渐脱离了人们日常生活。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非易事。所幸短视频的出现,似乎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的可能。在5G网络、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信息技术的迅速协助下,人们逐渐过渡到了“视频化生存” [1] 的模式,当短视频完整地嵌入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那些需要人以身体实践的方式得到呈现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得到了呈现与传播的有效途径。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短视频头部平台抖音早在2018年就通过“非遗合伙人”等项目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抖音平台的赋能下,以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例如在2023年,抖音短视频创作者“贵州苗族新光芦笙”拍摄的一条苗族姑娘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芦笙舞”的视频播放量就超过1400万次,让大家了解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 [2] 。

因此,笔者于本文试图探究,抖音短视频的媒介特性何在?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媒介化”呈现与传播的优势性体现在何处?

本文希望通过该研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储存与发展,提升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水平。

2. 抖音平台的适老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叙事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关键在于传承。民众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可以说,他们是文化记忆的实践者。民众大概可分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普通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短视频来说,他们都可以是重要的短视频制作者与传播者。

但是作为文化记忆的核心传播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 [3] 。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最初的赛博空间里是处于失语的状态的。也就是说,对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来说,数字鸿沟一直存在。数字鸿沟主要指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技术接入与运用方面存在的差异。根据人们对互联网的不同理解,呈现了对数字鸿沟认识的两种指向,即接入可及性差异或接入后的运用差异 [4] 。因此,可以说无论是互联网的接入还是接入后的应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没有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网络途径进行展演与表达。

值得庆幸的是,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出现,让这种数字鸿沟很大程度消减了。抖音短视频平台无论从“接入”还是“运用”上都是十分简易的。抖音短视频无论从其较低的技术壁垒、还是其可模仿的拍摄方式以及其高覆盖率都让50岁以上的老年人较轻松地学会短视频的拍摄与传播 [5] 。抖音短视频的适老机制可以说很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提供驱动力。例如,中老年抖音博主“闻叔的伞”便通过对油纸伞的制作过程的细致展现,获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 [6] 。

3. 抖音平台的模仿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性结构的形成

扬·阿斯曼曾将“凝聚性结构”看作是文化记忆建构的空间基础,他认为,每种文化都会形成一种“凝聚性结构”,而这种结构能够促成一种独特的向心力与归属感 [7] 。文化记忆中的“凝聚性”结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生产的核心机制。一般来说,在一个群体中,个体的文化知识储备是深受文化记忆的影响的。也就是说,即便人们对诸如“围龙屋”“满洲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官记忆有着个体化的文化知识与个性化的见解偏好。但是总的来说,不同的个体对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致感受也存在一种共性化特征。而这种共性化特征往往依靠重复得以储存与拓展。即“记忆的核心问题就是重现(Representation),是表征……而这一切,只有通过符号才会发生” [8] 。具体来看,当人们对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性象征符号感知的重复表达,会让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如琥珀一般凝结以经受时空的变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长短、节奏快的短视频中本就是以一种扁平化的姿态展现,而短视频创作者对文化记忆中“凝聚性”结构的重复展演则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深入人心,从而让其脱离日常生活转为符号体系以得到有效的传承。这种重复性的展播与抖音平台所鼓励的模仿创作机制是相吻合的。抖音所推崇的模仿创作,让受众在反复模仿中获得更多的创作欲望,从而让相似题材、共有符号的内容大量增长 [9] 。抖音模仿机制的出现,让抖音的视频创作者们在模仿其他人的作品时并不需要背负道德的压力。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所提出的互动仪式(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理论来看,“互动仪式”的本质实际上一种情感生产与共享的过程,它的形成需具备以下构成要素:第一、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第二、需要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第三、这些参与者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信息来关注焦点;第四、这些人需要享受这种情感体验的共享 [10] 。因此,一些观众在“刷”抖音的过程种,当他们将注意力放置在了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符号的表达上,并且通过不断地参与、模仿来分享这种共有的,共在的情感体验时,他们的情感能量便会得到提升。

正如扬·阿斯曼所说:“回忆植根于‘被唤醒的空间’” [6] 。例如,抖音短视频的民族风变装类视频中的记忆载体其实是其故事中打造的一个回忆空间。总的来说,民族风变装视频激起受众的回忆,契合了受众对民族文化的想象,从而激发出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乃至政治身份的极大认同。即“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回忆前所未有地成为公共讨论中的一个因素。人们号召回忆,为了疗治,为了指责,为了边界。回忆成为建立个人和集体身份认同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为冲突也为认同提供表现的场所” [11] 。

因此,这种共同记忆是维系一个族群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为他们建构共同情感归属的重要因素。而代表一类族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视频成为他们公共媒介空间,不仅向所有人传递这一个族群独特的文化记忆,还鼓励人们不断地成为巩固文化记忆凝聚性结构的一份子。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记忆,因抖音短视频的承载与传播得到了有效的复兴。首先,抖音短视频本身所具备的适老性机制,让许多因为没有技术手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够轻易地通过短视频的拍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与传播。其次,抖音短视频的模仿机制鼓励短视频创作者不用背负道德的压力,不断地进行模仿生产,而这些短视频通过对非遗文化的重复性展演也构筑了较为稳固的回忆空间。综上所述,抖音平台的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存纪录与传播都提供了不小的助力,这也为内容创作者们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复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彭兰. 视频化生存: 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 中国编辑, 2020(4): 34-40 53.
[2] 李丽. 每分钟13场非遗内容开播! 抖音发布2023非遗数据报告[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248963233126867&wfr=spider&for=pc, 2024-04-24.
[3] 唐璐璐. 亚洲四国乡村传统手工艺集群化发展策略的比较研究[J]. 文化遗产, 2019(3): 39-46.
[4] 邱泽奇, 张樹沁, 刘世定, 等.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0): 93-115 203-204.
[5] 何燚宁. 创新扩散视角下银发族对短视频的使用行为研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 今传媒, 2019, 27(12): 68-71.
[6] 姚婧雯. “闻叔的伞”火了他让村子里的非遗走红网络[EB/OL].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b/2375.shtml, 2024-04-24.
[7] [德] 扬·阿斯曼. 文化记忆: 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学、回忆和政治身份[M]. 金寿福, 黄晓晨,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6.
[8] 赵静蓉.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42.
[9] 郑富锐, 李俊良. 互动仪式与模仿创作: 抖音短视频的大众影像实践[J]. 当代电视, 2021(12): 10-14.
[10] 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4, 87.
[11] Paul, A. and Michael, L. (1997) Tense Past. Cultural Essays in Trauma and Memory.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