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工经济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 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
Research on Hot Topics and Trends of Gig Economy in China—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 Space Software
摘要: 文章运用Cite Space软件,以2016~2023年CNKI中关于零工经济的187篇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图谱分析,梳理我国零工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于零工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众包”“数字劳动”等方面,我国零工经济学术化、规整化起步较晚,从传统零工转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零工经济这个发展发展阶段仍不完善。在当前零工市场的新形势下,零工经济领域还存在极大的发展潜力,为推动零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去关注、投入对于零工经济的研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ite 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study 187 core periodical documents about odd jobs economy in CNKI from 2016 to 2023.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hot issues in the research of odd jobs economy in China and predi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scholars focus on digital economy, platform economy, sharing economy, crowd sourcing and digital labor in the field of gig economy. The academic and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gig economy in China started late,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changing from traditional odd gig to new ones based on the Internet is still not perfect. Under the current new situation of the gig market, there is still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gig econom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ig economy, more researchers urgentl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invest in the research of gig economy.
文章引用:胡翔, 邢雪. 我国零工经济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 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4): 564-57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4336

1. 引言

2023年12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规范化建设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为了给灵活就业人员以及用工主题提供更具实用性、针对性、综合性的便利化公共就业服务,将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建设,进一步推进零工市场下沉,提升零工服务覆盖面,建好零工市场,健全零工服务体系是扩大完善就业市场的重要途径。这一政策的出台再次表示了国家对于零工市场建设的重视。近年来市场实际发展状况表明:零工经济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就业增长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零工经济也被称作按需雇佣(On-Demand)模式、临时工作、共享经济等 ‎[1] 。在互联网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人们普遍提及的零工经济主要是指这种基于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新零工经济”。虽然有学者对于零工经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但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的文献却不多见。计量综述具有可视化程度高、时间节点清晰等一般综述方法难以具备的优点,是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该领域的发展方向的科学方法 ‎[2] 。因此,为了明确国内零工经济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方向、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本文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国内零工经济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回顾整理,以便于更直观地感受到零工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CNKI数据库,检索“零工经济”主题词,时间范围为2016年1月1日~2023年12月29日,检索时间为2023年12月29日,期刊来源类别是SSCI、EI、CSSCI和北大核心,检索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191篇,全部文献数据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并且保存到已建好的数据文件夹中。剔除重复、报纸、无作者、无机构各1篇,最终检索有效文献187篇,对这些有效数据进行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

2.2. 研究方法

Cite Space是一款学术文献数据和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 ‎[3] 。本文运用Cite Space 6.1.R1软件对187篇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我国零工经济研究成果的知识图谱,通过对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机构、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以及聚类结果的逐层研究,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演进脉络、热点问题以及未来趋势,以期提供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综述成果。

3. 零工经济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统计

3.1. 不同年份的文献发表数量

图1可知,国内学者对“零工经济”的研究始于2016年,但2016~2017年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年均发文量仅有2篇。2017~2020年,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不断攀升,仅2020年就发表了39篇文献,这与2008年我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密切相关。2021年,研究热度有所下降,2022~2023年,文献发表数量一直保持在每年16篇的水平,2022年更是达到目前发文量的峰值65篇,高频出现的研究成果与国家涉及零工经济的重大指导性政策关系密切。例如,从2015年《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先进水平服务外包支持各企业从事服务外包业务,鼓励外包企业发展,零工经济应运而生;2017年,《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发布,其中鼓励制造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动网络协同制造,积极发展服务外包,推动外包服务向高端价值链延伸。2018年,《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发布,其中宣布了国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从宏观层面对零工经济的发展表示支持。2020年,《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重新强调了重视零工经济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加大对于灵活就业的保障与支持。2022年。《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要规范零工市场服务功能额并完善了相关的政策制度,对于零工市场服务人群又添一层保障。2023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深入落实国家政策,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综上所述,零工经济相关研究与我国国家政策同频共振,既为政策落实贡献了学者智慧,又践行了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初衷。

Figure 1. Trend chart of published articles in 2016~2023

图1. 2016~2023年度发文量趋势图

3.2. 文献发布机构的分布情况

图2可知,零工经济研究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是经济学报(7篇),其次是环球法律评论(4篇)、国际税收(4篇)。可见,经济法律类机构均比较关注零工经济问题,扮演着推进理论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双重角色。有关于我国零工经济,政府应该加强对零工经济的监管和管理,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障零工的经济权益和社会保险等方面 ‎[4] 。

Figure 2. Distribution map of different publishing organizations

图2. 不同发文机构分布图

3.3. 文献涉及的学科情况

图3可知,关于零工经济的研究,涉及到20个不同的学科,但是人才学与劳动科学(23.65%)和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20.82%)所占的比重遥遥领先,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15.17%)和企业经济(5.91%)贸易经济(5.40%)紧随其后,但是比重差异较大,体现了零工经济的研究视角多从人才与劳动科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层面着手,其他学科的研究较少,交叉学科研究仍有很大探索空间。

Figure 3. Pie chart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distribution

图3. 不同学科分布的饼形图

3.4. 文献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图4可知,在所有的样本文献中,以“林下经济”为主题词的文献有74篇,主题词是“数字经济”的文献有15篇,以此类推,“零工平台”7篇、“平台经济”5篇、“共享经济”5篇、“零工工作者”4篇……。零工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整合社会资源的新生产与劳动组织模式,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体量之大让人始料未及,这是求发展的机遇,也是保稳定的挑战,重视其发展困境、及时确定有效规制路径是保障零工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5] 。由上述文献主题词的统计结果可知,学者的研究重点在零工经济宏观层面,其次才涉及到数字经济、零工平台、平台经济等中观层面,研究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性。

Figure 4.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research topics

图4. 不同研究主题的分布

3.5. 学者之间的合作情况

Figure 5.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lars

图5. 不同学者之间的合作情况

核心学者及其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图谱如图5所示,名字越大反映该作者发文数量越多,名字之间的连线是学者之间的合作频数。直观上看,个人发文数量比较多的学者(如张艺、魏巍、刘贝妮等)与其他学者间的合作比较少,说明学者之间的研究合作相对分散,缺乏集聚,单打独斗式的研究状态不利于研究深度的推进和跨学科研究的开展。

4. 零工经济相关关键词分析

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可以很好的体现文章的要点是对主题的高度总结。关键词出现的频数越多,字号越大,关键词之间的连线代表其之间的联系,连线越密,联系越紧密。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N代表结点数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关键词。E代表线段数量,即关键词之间的连线数,关键词之间有线段相连即表示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过,Density代表密度。图6中共有183个关键词,328条连线,密度为0.0197,可以看出,“零工经济”是出现频数最多的关键词,“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数字劳动”等关键词也比较受关注。

Figure 6. Co-occurrence atlas of main keywords in gig economic research

图6. 零工经济研究主要关键词共现图谱

4.2. 高频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

Table 1.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their intermediary centrality

表1. 高频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

高频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是反映研究领域热点和趋势的一种分析工具,中介中心性数值越大,说明其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越多。由表1可知,“零工经济”的频数达到185次之多,且其与其他关键之间的紧密程度最高,中介中心性达到1.08,“数字平台”的频数虽然有22次之多但是中介中心性差异较大。整理分析高频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关键词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厘清前期研究的脉络和热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4.3. 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共得到7类关键词,分别是#0数字经济、#1平台经济、#2共享经济、#3众包、#4数字劳动、#5劳动关系、#6数字技术、#7劳动力供给。零工经济关键词共有193个网络节点,35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92。关键词聚类主要特性参数有聚类模块值(Q值)和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一般Q > 0.3意味聚类显著,S > 0.5意味聚类合理,S > 0.7代表聚类合理且具有说服力 ‎[6] 。由图7可知Q值为0.6497 > 0.3认为聚类结构显著,S值为0.9255 > 0.7可认为聚类结果合理并且具有说服力。

Figure 7. Cluster map of odd jobs economic keywords

图7. 零工经济关键词聚类图谱

通过时间线图谱可以了解到新出现的关键词以及多属于的聚类,为了研究各时期研究热点的变化以及关键词之后时期的发展情况 ‎[7] 。本研究利用Cite Space软件绘制了关键词的时间线图(如图8),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从初级阶段初步进入现在的新发展阶段,零工经济研究领域的各个时间段的热词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图中采用不同颜色线条表示不同聚类的关键词,圆圈的大小反映了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而圆圈内的颜色则代表了不同时间段对关键词的研究情况。如果某个关键词在后续时间段与其他关键词一起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他们之间就会在时间轴上形成连线。从图8可以观察到,“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关键词早期出现且在后续时间段的出现频率较高,表明相关研究已较为深入。除了一些早期聚集的关键词外,零工经济领域的关键词相对分散。根据聚类标签的时间跨度分析,数字技术聚类关键词的跨度最短,已在2021年至2023年间鲜见相关研究;而数字经济聚类关键词的跨度最长,一直延续至2023年。在数字经济领域,安抚算法、外卖平台、工作游戏化等成为了近年来学者们较为关注的主题。例如,郭彤提出安抚算法的概念,一行动者的视角构建了“分析算法–安抚算法–寻求反馈–后续安抚”的过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平台算法管理与零工工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8] ;刘善仕围绕“平台工作自主吗”展开探讨。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下在线劳动平台算法管理对于工作者工作自主性的影响 ‎[9] ;蔡思辰从目标设置和信息反馈的路径挖掘了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影响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及人格特质的边界作用,提供了平台数字化工作设计的新思路。并拓展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范围和情境 ‎[10] 。

Figure 8. Time-line map of gig economic keywords

图8. 零工经济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4.4. 关键词的突现分析

关键词的突现可以反映某段时间某个关键词被引用的数量突然激增。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发现:在2016~2018年间的突现词为“分享经济”;2018~2019年期间突现词为“网络平台”;2019~2020年期间的突现词为“工作关系”;2020~2022年期间的突现词为“就业”;2022~2023年期间的突现词为“灵活就业”、“数字劳动”(如图9)。其中“分享经济”作为最早突现的关键词出现,可以说明其为目前我国零工经济研究的发展起点;而从此出发,零工经济研究转向为考察劳工现象背后的媒介资本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延伸至对未成年劳工及社交媒体劳工情感劳动的观察,可以发现新时代我国零工经济的发展重点是一数字平台为基础,以便于实现供需的大规模匹配 ‎[11] 。将关键词进行聚类之后,共生成6类标签,分别是零工经济、受众商品、短视频、社交媒体、数字经济和众包平台。零工经济方兴未艾,零工工作者的规模逐步增加,企业与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逐步改变模式。尽管现在它只作为一种补充模式,但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人本服务模式必将在未来影响社会契约关系的建立、数字平台化的发展 ‎[12] 。

Figure 9. Key words pop-up diagram of gig economy

图9. 零工经济关键词突现图谱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知网上有关零工经济的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结零工经济相关热点。

以2016~2023年知网上的核心期刊中187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应用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5.1.1. 发文量呈上升趋势

在2016~2023年,以零工经济为主题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发文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有关零工经济的研究数量在未来仍然有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零工经济的研究目前仍有广阔的前景,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5.1.2. 合作者网络联系程度低

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学者之间关于零工经济的研究合作较为独立,仅有一些很小的合作团队,即使实在发文量居前的学者也都倾向于单打独斗,缺乏紧密的合作。然而学者之间交流探讨,有助于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研究方向。

5.1.3. 研究领域后续发展与持续与国家政策、社会、技术等层面紧密结合

随着零工经济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后续随之而来的必然许多实际的问题,因此国家必然会继续出台以及完善相关政策以规范零工市场,促进零工经济的落地;随着社会认知的进步,新型的零工劳作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些群体的就业压力,同时又满足了一些群体的就业需求,使得零工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是将零工经济送上了“快班车”,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零工经济满足了供给双方的需求,而且可以实时监测,在安全合理的情况下提高了效率。极大地推动了零工经济的发展。在后续研究中,可将研究关注点置于零工经济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算法控制等技术性关键词。

通过上述可视化分析,归纳总结出零工经济相关研究的基本脉络:零工经济发展从传统的零工转向为以数字平台为中介的新型零工经济,各学者也从社会视角对零工经济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展零工经济未来发展的多面性。基于上述总结,零工经济未来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5.2. 展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零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挖掘和保持。零工经济模式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新发展,发展零工经济,要解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间的矛盾,不能以牺牲长期为代价实现短期利益,因此零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得到足够重视。综上,零工经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议题随着全国各地对于零工经济的推进层出不穷,零工经济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理论研究的日渐成熟提供了现实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Lobel, O. (2017) The Gig Economy &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and Labor Law.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Law Review, 51, 51-73.
[2] Horney, N. (2016) The Gig Economy: A Disruptor Requiring HR Agility. People Strategy, 39, 20-22.
[3]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胡志刚,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4] 王惠萍. 我国零工经济现状、发展及对策[J]. 商业观察, 2024, 10(3): 69-72.
[5] 赖德胜, 关棋月. 零工经济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关系差异性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 2023(1): 66-75.
[6] 周骏. 数字劳工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Cite Space的分析[J]. 传媒, 2023(18): 90-92.
[7] 蒋元涛, 张泽华, 戴哲, 等. 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述评、热点主题与新兴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J]. 技术经济, 2022, 41(12): 77-90.
[8] 郭彤梅, 苗梓欣, 戈童言, 等. 安抚算法: 零工工作者算法反馈策略[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3, 40(11): 86-101.
[9] 刘善仕, 裴嘉良, 钟楚燕. 平台工作自主吗?在线劳动平台算法管理对工作自主性的影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 43(2): 51-67.
[10] 蔡思辰, 裴嘉良, 刘善仕. 目标设置理论视角下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对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3, 40(5): 6-20.
[11] 刘苹, 熊子悦, 张一, 等. 基于数字平台的零工经济研究: 多学科多视角的文献评述[J]. 西部论坛, 2023, 33(1): 59-75.
[12] 张晓丽. 零工经济背景下平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 全国流通经济, 2023(24):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