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A Study on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English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DOI: 10.12677/ve.2024.133109, PDF, HTML, XML, 下载: 17  浏览: 3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谭 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湖南 衡阳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职英语教学能力提升Curriculum Politic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bility Promotion
摘要: 课程思政的含义就是在教学时,将思想政治的内容融入各个学科的课堂之中,借助于课程安排以及教学手段,全面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以及对于政策的认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课程思政”理念和教学能力,以促进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意识。基于此,本文就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带来不同的教学灵感。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the course politics is that when teaching, the contents of politic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lassroom of each discipline, with the help of the course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verall shape the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cy. As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and implementer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lish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the corresponding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 and teaching ability to promo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文章引用:谭波.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3): 674-678.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3109

1. 引言

从课程思政的界定来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英语课程中去,继而潜移默化地对高职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进高职生的全面进步。所以,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之下,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应用旨在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将英语课程、思政理论相融合,占领英语课堂教学阵地,满足高职生的成长需求,让学科教学和课程思政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价值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以此来塑造高职生的正确价值观,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坚守正确观念。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强调在执行英语课程思政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思想教育为主,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此背景下,思政工作有如下几点价值:一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未来的继承者。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课程思政有助于塑造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的学生,他们将来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未来的继承者 [1] ;二是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英语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让他们在职场中积极履行职业义务,不仅拥有专业技能,还有社会责任感;三是传承核心价值观。通过英语课程思政,学生将更深刻地理解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行为和决策中更好地融入这些观念,确保学生具备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意识。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价值。

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3.1. 促进高职英语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

教师在人才培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角色,因此为了实现高职学校的课程思政目标,英语教师需要建立学习意识,持续提升思政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为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提供引导。比如,高职英语教师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具备正确的三观,热爱教育事业,在英语教学阶段,如果发现部分同学有思维偏差,教师要对他们展开正确的指导 [2] 。尽管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传授英语知识,但也有义务塑造学生的观念,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以此使高职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将课程思政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让高职生掌握专业知识,促进其品格,所以高职英语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日常的教学中持续学习,重视英语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引领高职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教育和指导,激发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此期间,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和阅历激发高职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高职生的内心,并将其转化为高职生的行为,增强他们的价值选择、判断和塑造能力,引领高职生的成长。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实施,还要求教师达成立德树人目标,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始终坚持思政理论方面的学习,让自身思想、行为等向党靠拢,传播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因此,身为新时代的高职英语教师,务必要主动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促进自身教学意识与能力,对高职生做出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够保持文化自信。

3.2. 健全高职英语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良好体制机制来支持,在外部环境中,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完善课程思政的执行体系,以推动和激励英语教师主动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促进高职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技能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外部体制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建设的积极性 [3] 。比如,首先需要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和训练机制,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并且完善相关机制,高校需要明确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引领高职英语教师加强对思政理论的学习,有序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想政治水平,同时高校也需要邀请专家进行座谈,分享他们在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经验。此外,高校还要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比如可以围绕课程思政,搭建相关教学研究和高职英语教师交流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交流经验、共享微课,促进课程思政资源有效共享,另外高校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经费来鼓励教师积极地进行探索,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能力。

3.3. 提升高职英语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际上是其自身道德素质的反映,在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行为标准和道德要求来行事,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爱护学生的教师对于高职生成长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所以,高职英语教师要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在教育过程,要走进学生内心。比如,一些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不足,学习态度不正确,这可能会对其自信心产生不良影响,此时英语教师需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做出指导,与其一起设置学习计划,并在英语课程中深度探索思想政治的要素。在此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运用政治理论来提升自己的思维,增强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同时关注高职生的思想启蒙教育,与时代同步,利用创新的思政素材丰富英语课堂,让高职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3.4. 转变高职英语教师观念与评价标准

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教师需要理解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课程思政教学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创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并对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优化。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倾向于运用实践的方法,以此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增强高职生的参与度,并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4] 。同时,高校在课程思政领域要意识到人才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评价准则,为此就需要能够构建完善的评价、监督标准。比如,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框架,高校可以创建相关的思政课程竞赛活动,这不仅考察了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合情况,同时也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估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获取思政知识,而且也会培育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以及对国家的情感,推动他们全面进步。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能够基于知识内容,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高校也应该持续优化对高职英语教师评价的标准,以此丰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这对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只有不断刷新自我教学理念,高职英语教师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使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意识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习积累经验。

3.5. 优化高职英语教师教学内容

在高职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本内容丰富,部分教学内容选取了英美国家主流媒体网站上的信息,尽管语言表达标准且地道,但其中所传达的思想理念都与外国文化有关,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并不多。比如,许多学生可以用英语流利表达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但是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习俗的英语介绍相对困难,对西方的食品如咖啡、炸薯条、汉堡、比萨等能够熟练地掌握英文词汇,但对于我国的四川火锅、潮汕茶、广式点心、天津包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学生的英文表达相对较为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能力,则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以增加高职生的学习内容,提升他们的文化自尊和民族自豪感,以及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教师在讲授英语课程时,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如行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等。同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引入课堂,结合德育目标,使得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弥补课本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防止思政教育的随意和片面。此外,高职英语教师还可选择热点话题,将其引入英语课堂,让高职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通过接受卓越的文化教育,增强高职生的全面能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热门议题,挑选出我国某一特定行业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作为补充教学的素材,深入挖掘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诚实守信、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以此来辅助课程思政教育,在促进高职生的思想修养和职业素质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教学能力。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作为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持续提升自己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和认知,逐步促进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自身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通过有效地推动高职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这样能够培育出更多具备高素质、高品质、专业化以及国家情感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益的,所以上文就对这部分内容作出了探讨,以供参考。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3C0624。

参考文献

[1] 唐沂.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J]. 海外英语, 2021(21): 172-173.
[2] 王枫.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研究[J]. 海外英语, 2023(17): 224-226.
[3] 朱婧.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路径[J]. 海外英语, 2023(6): 238-240.
[4] 刘莉.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海外英语, 2022(4): 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