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in High Schools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DOI: 10.12677/ae.2024.145705, PDF, HTML, XML, 下载: 58  浏览: 93 
作者: 李萌萌, 刘北方:吉林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吉林 长春
关键词: 情感过滤假说词汇教学高中生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Vocabulary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们开始探讨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其中最广为认可的理论之一是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该假说认为情感因素就像学生学习的过滤器,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如今,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重记忆轻应用,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记忆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面对此困境,本文基于情感过滤假设理论的指导,探讨了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并列举大量实例进行阐述,希望对教师今后的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Abstract: Since the 1960s, Western scholars have begun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ffective factor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cognized theories is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The hypothesis believes that affective factors are like filters for students’ learning,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Nowadays, vocabulary teaching a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mphasizes memorization rather than application, lacks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has a single method of memoriz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In the face of this dilemm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vocabulary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and cites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for elaboration, hoping to inspire teachers’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future.
文章引用:李萌萌, 刘北方.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 教育进展, 2024, 14(5): 370-37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05

1. 引言

英国语言学家Lewis (1993)主张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的中心任务 [1]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本,是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基础。《新课标》要求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量要达到3500个,如何让学生牢固掌握并运用这些词汇是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学生兴趣和动机的角度探讨了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并列举了大量实例加以说明,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记忆能力和运用词汇的兴趣和动机,也必将对教师今后的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2.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概述

克拉申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SLA的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就是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以情感过滤理论为基础,认为情感因素在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克拉申把情感因素视为一种过滤器,证明外部输入的信息不可能被学习者完全接收,情感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信息的接收 [2] 。当学习者放松、积极、自信时,可理解性输入就会做出积极的反应,更有可能到达大脑中习得语言的部位,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克拉申(Krashen, 1982)认为,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焦虑和自信心。不同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不同的影响。如果学习者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焦虑程度适中,那么情感过滤就会降低,学习者的输入就会越来越多,这对他们的语言习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学习者过于焦虑,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水平较低,那么情感过滤就会较高,学习者接受的输入就会较少,从而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产生负面影响。

3.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黄明胜(2023)认为高中英语需要一改传统化忽视英语词汇教学重视度的现象,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先进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对词汇学习产生求知欲 [3] 。刘娜(2023)研究发现高中词汇教学中存在学生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不足、词汇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学生缺乏英语思维和词汇学习技巧等问题 [4] 。

目前,高中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缺乏实用的学习策略。他们往往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英语词汇,再加上忽视复习,导致记忆困难,遗忘过快。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抑制。另外,高中阶段的词汇变得复杂、抽象,新课标要求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达到3500个,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具体问题如下。

3.1. 记忆方法单一,学习兴趣不高

高中生的英语词汇学习主要依靠课本上的单词表。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一般都是把英语字母从头到尾拼写一遍,就像背汉字的点、竖、撇、捺一样,忽视了英语单词的发音和发音规则,忽视了词汇与发音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他们往往只理解单词的表面意思,而忽视词义的扩展和延伸。通过死记硬背中英文单词,他们无法在英语语境中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记忆和理解英语词汇。这种机械的背单词方式,让学生认为词汇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忽视复习和巩固,降低积极性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 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将人类大脑描述为新事物的法则。遗忘的过程是不平衡的。在记忆初期遗忘得很快,然后逐渐缓慢,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研究还发现,过度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和保持,特别是150%的过度学习是最佳的,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记忆,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生需要不断复习和巩固英语词汇,以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然而,部分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时间不尽合理,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词汇;部分学生习惯于集中记忆英语单词,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等,这些都促使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减弱。

3.3. 复杂词汇偏多,自信心不足

虽然高中生的词汇量要求是3500个左右,但很多单词有多种含义,词缀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出现了新的含义,所以要求的词汇量远远不止3500个。此外,高中英语词汇有很多是难以理解的。由于中英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学生仅靠死记硬背这些中文释义很难掌握单词的真正含义。最后,高中课本中的专有名词、复合词、相近词较多,学生也很难掌握拼写和释义的方法。这些都导致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和掌握信心不足。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有助于学生在外语教学中降低情感障碍。学习者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容易在头脑中建立心理障碍,导致语言信息不易输入。学习词汇对学习者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会使学习者产生较高的情感过滤,影响词汇的习得。因此,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在词汇教学时,教师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努力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这样才能有效地输入词汇,取得预期的效果。

4.1. 利用图片联想记忆法,吸引其注意力

图片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呈现方式,可以帮助将语言具体化。词汇可分为具体词汇和抽象词汇。具体词汇主要是物质名词。教师在教授这类词汇时,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所选图片必须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习者的神经。例如:aisle n.,教师可以用多幅图片的形式展示各种过道,如课桌之间的过道、电影院座位之间的过道、飞机或高铁座位之间的过道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窗户还是过道?学生会大声回答并说出理由。这种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记住“aisle”这个单词,还能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抽象词汇比具体词汇更难记忆,教师应将抽象的单词转化为具体的单词,然后给出图片,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此外,当学生回答不出单词或回答错误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赞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spectacular adj.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九寨沟等世界著名自然景观的图片,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忆单词,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所适用的场景。

4.2. 选择有趣的例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的语言环境,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例如,complement v.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例句:The chocolate complemented the music better on a rainy day.这个广告词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这样学习词汇就不那么枯燥,学生也更容易掌握和运用这个单词。

此外,当教师问学生“can”时,学生会回答“can”的一般意思,但教师的目的是让他们掌握“can”有一词多义。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例句:“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ner can a can?”,学生听后充满好奇,激活背景知识去翻译这句话,并进行小组讨论。接着,教师再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can”的多种含义。此做法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4.3. 解读单词背后的文化,增强其记忆牢度

新课标(2017年,2020年修订版)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5] 。其中,文化意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不仅是促进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也是英语学科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将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灵活地融入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含义,使学生在掌握词汇的同时,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例如:dumplings n.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春节习俗的视频,播放完毕后询问学生过春节吃什么?引出饺子的答案,之后介绍饺子的做法及寓意,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帮助学生记住“dumplings”含义。同时,让他们了解单词背后的文化知识。然后,institute n.教师向学生们提问:“Who was the greatest educator and thinker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猜出孔子。然后,讲解孔子学院的宗旨和历史,鼓励学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不仅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意识,还加强了学生对此单词的牢度。

4.4. 丰富词汇讲解形式,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材料越有趣、越贴切,他们就越有可能学好第二语言。与传统的语言材料相比,丰富有趣的语言材料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外,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猜谜语、找物品等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shuffle v.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个单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鬼步舞的视频。这种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舞者会快速切换脚的动作,通过滑步等动作完成表演。学生很容易将“shuffle”与这个动作联系起来,通过播放视频进行词汇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针对compass n.教师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What has two legs but can not walk?”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最后教师揭晓正确答案。这样的谜语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好奇心,又能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这个单词。

5. 结语

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与语言密不可分。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说明,情感因素对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词汇讲解策略或方法,解读单词背后的文化,选择生动有趣的例句等,营造轻松愉快的词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和运用词汇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此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Lewis, M. (1993) The Lexical Approach.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London.
[2] Krashen, S.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ergamon Press, Oxford, 32, 124.
[3] 黄明胜. 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分析[J]. 生活教育, 2023(11): 94-97.
[4] 刘娜. 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 天津教育, 2023(14): 138-14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 2020年修订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