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研究——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A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and Competence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DOI: 10.12677/ae.2024.145727, PDF, HTML, XML, 下载: 31  浏览: 77 
作者: 张玉瑶: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策略High School Englis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Strategy
摘要: 语言反映文化并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本土独特的历史、民族和风俗文化。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并结合人教版的教科书,深入研究了如何有针对性地教授课程内容,帮助他们加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扩大他们的认识面,并且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我们希望这些研究结论可以给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课程,并且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
Abstract: Language reflects culture and contain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Each language carries its own unique history, nation and custom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talks about how to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ly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combines the human education edition textbooks with an in-depth study on how to teach the course content in a targeted way in order to help the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expand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We hope that these conclusions of research can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o teaching, help better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and help them cope with the changing social environment.
文章引用:张玉瑶.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研究——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J]. 教育进展, 2024, 14(5): 509-51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27

1. 引言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进步,跨文化沟通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的文化逐渐进入我国,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将文化元素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可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是当今外语教育的一个普遍趋势。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老师既传授基础的英语技巧,又要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当地的文化。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的世界,并且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今全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构建一个全球伙伴关系的社会,推动全球共识的实现,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因而,跨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它不仅是一种全球合作的基础,也是一种促进全球公平正义的手段。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加强跨文化交流,通过教育实践,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全球公平正义的进程当中,并且可以通过实践来促进全球公平正义的实现。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全球形势的需求,我们必须不断改善英语教学。

2. 概念界定

2.1. 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2001)提到,文化意识涵盖了对文化的认识、理解、沟通以及相关技巧。赵同庆(2007)提到,“文化意识”旨在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体验并认同一门外国语,从而培养他们对于文化的兴趣 [1] 。根据《普高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具备多种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付日常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培养良好的独立性、创新性、批判性思考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显然,文化观念在英语课程的基础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思考以及与他人的沟通技巧,并且在课堂上被广泛应用。它反映出一个人的跨文化理解、态度以及行动方式 [2] 。

2.2.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中译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涵盖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人群,意在实现超越民族、宗教信仰、社会等多种语境的沟通。换句话说,当我们遇到不同的文化时,我们需要特别小心,以便更好地处理。这种特殊的文化意识被称为“跨文化交际”,它强调了我们要懂得尊重彼此的不同,以及正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交际者需敏锐地察觉到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间的异同之处,根据对话目标所使用的语言及其所处文化背景快速调整自身的语言产出,实现愉快友好的交流往来 [3] 。跨文化沟通技巧是一种技巧,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3. 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

刘道义(2018)提出,五个重要的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认同体系:文化理解、认同感、尊重他人、尊重自身价值观、以及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图1展示出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在文化意识之中 [3] 。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不仅应该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化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文化态度。

3.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价值与现状

3.1.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价值

3.1.1.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哑巴英语”《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词汇、句法和句式,还希望他们能够在各种场合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这将彻底改变“哑巴英语”《高中英语》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并在表达时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词汇、句子结构和句型。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改善“高分低能”现状,提高我们的英语交流能力。

3.1.2. 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首先,有助于帮组学生强化语篇分析效果。高中阅读理解对于学生而言是无法避免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一大挑战。对“No cross, no crown”的深入研究,除了需要掌握相关的词汇与语法,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没有十字架,就没有王冠”所涉及的历史、文学、社会、政治、经济、心态以及作家的思想(高娜,2020) [4] 。通过对“不经历挫折就没有成功”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这个句子看起来简单,但是如果没有进行跨文化交流,学生们就可能不能真正领会它的含义。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经历挫折就没有成功”的含义,就需要更多的努力。老师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语篇的背景和作者的观点,并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去研究语篇,从而更好的了解语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多样性,并且能够更好的进行语篇的分析。

3.1.3. 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需要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对比,以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通过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熟悉各种语言和文化,并且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来增长国际知识。此外,为了增强他们的文化认知,我们的老师应该尽力将多种多样的教育理念和技巧结合起来,使他们既了解国内的特色,又了解国外的优秀作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提升国家的形象和价值观,并且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文化自信 [5] 。

3.2.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现状

3.2.1. 教师跨文化意识薄弱

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时,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更深刻、透彻地将中西文化传授给学生(石戈,2022) [6]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许多高中英语教学都偏重于考试,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限制,许多资深教师并未重视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只关注语言知识和语法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必要的文化教学培训,导致教师在跨文化意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比较片面、肤浅;对文化教学的意义理解哈不够全面、深入;文化教学依附于语言教学。尽管英语意在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文化、逻辑思维以及学习,但由于一些高校的老师缺乏跨文化知识的认知,他们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成长。

3.2.2. “中式英语”问题普遍

对于“中国英文”,美国翻译家琼·平卡姆(Joan Pink ham)在《中国英文之鉴》一书中给出的界定:Chinglish, of course, 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7] 。中式英文是指英文使用者由于深受汉语熏陶导致的不良的口头表达方法,如过度模仿或抄袭他人的句子,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麻烦。这种做法违背了英文的传统,也不符合当地的文化。

英语和汉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但它们的语言特点和语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忽略了这些差异,学生可能会把“中式英语”当作汉语来学习,而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些学生可能会把“黄头发”误译成“yellow hair”,但在英语中“黄头发”实际上是“blond”;此外,“马马虎虎”这个单词在汉语中通常被错误地翻译成“so so”,而在正确的英语中,“not too bad”或“average”可能会更加准确。如果高中生没有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他们可能会依赖汉语思维来表达英语,这样就容易出现语法问题或不够地道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他们的英语水平就很难提升。

3.2.3. 高中生“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凸显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暗示了许多外语学习者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文化背景,这种情况在高中教育中十分普遍。在高考压力面前,更多的高中生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成绩上,而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工具的本质作用。不少高中生虽然对中国文化认同度较高,也具备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素养,但却无法用英语来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忽视传统文化的摄入,通过欧美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娱乐节目等更多摄入的是西方的文化特点,却对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加之词汇量的限制,导致高中生文化失语症的发生。这种现象会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最后必然影响双向的跨文化交流。

4.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

4.1. 利用词汇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的文化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在不同历史阶段,词汇意义也千差万别。英语和中文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产物,它们的含义各有不同。例如,“红色”在中国被视为“热闹、喜庆、欢乐、吉祥”的代表,表示一个正面的概念,但在英语文化中,“red”则被视为一个负面的概念,并与“暴力、血腥、危险”有关。因此,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仅教授学生正确的读音、形状和本义,还应该帮助他们理解词汇的来源和发展,并重视挖掘它们的文化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内涵,并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词汇,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旅行”作为《英语》的中心话题,Reading and Thinking版本的Explore Peru则以Explore Peru为背景,深入探讨南美洲国家秘鲁的历史和现状。秘鲁的城市景观多种多样,城堡是最常见的。作为欧洲城市的代表,castle是不同的类型。它们的特色是欧洲式的设计,通过对城墙的改造和重新布局来增强城市的美观性和安全性。例如,城墙通常被设计成能够抵抗敌人的进攻,并保护城市免受破坏。当处于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居民可以在城堡内度过舒适的日子,而他们可以到郊区的农田中耕作、畜牧。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热情,让他们不仅掌握基础的汉字,还可以熟悉当地的风俗,从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4.2. 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孙有中(2016)指出,在大学的外语课中,要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就必须坚持五项基本原则:批判性地思考、反思性地审视、深入地研究、充满同理心地表达、以及实践性地感受 [8]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许多外国人的教学方法都可以用于提升我们的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因此,我们建议我们的老师们加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建议我们通过丰富的文化内容,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并且更好地运用我们的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想法。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高中老师能够发现课程内容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元素,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人教版中学英语教材Book 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我们将重点放在英文的历史渊源上。通过深入探究教材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文的历史,并了解它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情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探索英文的历史渊源。教材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涉及到各个语境中的肢体语言,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供适当的示范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语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加感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OK”一词可以说明多种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从日本、法国、德国、巴西等地,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各异。因此,掌握多种国家肢体语言对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技巧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应用、传播。为了提升学习效果,高中英语老师应该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探究和理解东西方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两种不同的文化,并避免因为偏好一种或两种文化而造成的不良沟通障碍。

4.3. 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材插图作为高中英语教材的“第二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人教版选用的教材插图,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这也是目前我国多数中学英语教材插图共有的特征。通过启发学生识读插图,挖掘插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识记英语词汇、句法结构等,还可以通过图式理论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双重编码理论的指导,插图可以结合文章,以衔接、过渡的形式去与教材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并营造合适学生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最终通过插图让学生拥有跨文化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1 Welcome Unit Build up your vocabulary, Book 3 Unit 5 viewing and talking。两本教材所有单元的打开页都具有提供学习内容的功能。这些插图汇聚了整个单元最优秀的文化内容,为学生学习新单元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内容,对单元导入起到了及其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Book 2 Unit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的插图,这两个插图共同构成了一个听前活动。高中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插图融入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获取其中的文化信息,合理预测听力内容,完成听力任务,插图才能彰显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充分发挥其功能。通过使用这种插图,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巧。

Figure 1. Book 2 Unit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图1. 必修二一单元听与说

4.4.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其中之一就是IT。这种方法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使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协助他们很好地了解和学习所接触的英文知识点,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使用IT时,高中英语老师需要谨慎地挑选材料,使其符合学生的需求,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最好地协助他们提升学习效率。此外,IT还能够协助他们很好地了解和学习课堂上的内容,从而最好地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学校拥有大量的多媒体教育材料时,他们的沟通会更顺利、更精彩。此外,如果他们热衷于观看电影或收听音频,这些多媒体教育材料也会有助于他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并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从而最好地应用所学习的技巧。

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的课程内容包括:琥珀屋的起源、流传、消亡以及再次发现,这些内容的目的都是要唤醒学生们对于维护古老文物的责任感。通过借助互联网,老师们收集了有关埃及金字塔、英格兰巨岩阵、古罗马帝国斗兽场等传统文物的图片,将这些内容制作成精彩的节目,在课堂上播出,不仅调动了他们的阅读热情,还能帮助他们拓展自己的跨文化认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比如,当老师上“Looking into the future”这节上课时,通过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那些历史纪录片,让学生反思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的憧憬。运用电子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英文的浓厚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促进英语学科的内涵的进一步发展。

5. 结语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与能力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此,我们建议青年高中英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词汇、阅读、绘画等方式,积极地将文化元素纳入到他们的课程内容之中,让他们既熟练地运用英语,又能够扩展自己的文化背景,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我们的工作之路上,我们必须持续改进我们的教学观点,努力增强我们的文化修养。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把握住每一次的机会,将我们的文化元素带到课程之外,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我们的世界,从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思维与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同庆. 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3] 刘道义. 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8(10): 56-58.
[4] 高娜. 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 现代交际, 2020(19): 185-187.
[5] 侯永娟.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J]. 读与写, 2021, 18(11): 110.
[6] 石戈.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分析[J]. 校园英语, 2022(20): 40-42.
[7] 平卡姆. 中式英语之鉴[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8] 孙有中.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 中国外语, 2016(3):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