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好的”、“好哒”的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ao Ba”, “Hao De”, and “Hao Da”
DOI: 10.12677/ml.2024.125336, PDF, HTML, XML, 下载: 36  浏览: 93 
作者: 金 伟: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好的”“好吧”“好哒”交际语用“Hao De” “Hao Ba” “Hao Da” Communicate Pragmatics
摘要: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好吧”、“好的”、“好哒”等在日常的沟通和交际中扮演着尤为关键的角色。本文采用文学作品语料和BCC语料库语料,考察了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好吧”、“好的”和“好哒”的语体含义和结构分析、广泛使用的原因、不同情境下的话语功能,最后分析了“好吧”、“好的”和“好哒”在日常交际中的异同点,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者的情感色彩进一步分析比较,以期对“好吧”、“好的”和“好哒”有更加全面具体的认识和把握,从而适应语言经济化、委婉化的需要。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o ba”, “hao de” and “hao da” play a particularly key rol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corpus of literary works and BCC corpu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inguistic meaning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hao ba”, “hao de” and “hao da”, which are frequently used in communication, the reasons for their widespread use, and the discourse function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ao ba”, “hao de” and “hao da” in daily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author furth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emotional colors of the three, in order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pecific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hao ba”, “hao de” and “hao da”,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language economy and euphemism.
文章引用:金伟. “好吧”、“好的”、“好哒”的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111-11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336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语言的经济性、委婉性的要求不断增加,“好的”、“好哒”、“好吧”、“好嘞”、“好滴”等词用作应答语的频率也不断提高,被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沟通交际之中。尤其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好吧”、“好的”和“好哒”更是每时每刻都被作为交际语使用。本文将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好吧”、“好的”和“好哒”的话语使用情况进行比较探讨。

2. “好吧”的使用研究

(一) “好吧”的含义及结构分析

“好吧”从结构上来看,是由“好”和“吧”两部分组成,经常用作语气词的“吧”,时常跟在“可以、行”等词后面,是一种应答语,看似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表达语气作用。但在我们的实际交流中,却通常表示勉强答应的意思,既不同意也不好放弃某种事件,出于勉为其难难以拒绝而暂时答应某事。而“好”在使用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同时“好”在日常交际也有着特殊的语用功能和意义,为此,有学者提出“好”作为功能词可以具有话语衔接功能、积极应对功能和消极应对功能等 [1] 。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网络交际语中,“好吧”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交际语之一,相当于“可以”、“哦”、“行”等,但又带有犹豫不决、不确定的意思;有时相当于“行吧”、“知道了”,表示无奈或者不耐烦。

虽然“好吧”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往往有Ok、All right、Well等,但这些却不能真正表达“好吧”所表达的情感意义和色彩意义。

(二) “好吧”广泛使用传播的原因

从“所指”角度来看,“好吧”从语音的角度来分析,发音较为容易,而从书写形式来看,书写也较为简洁方便,满足了现在语言追求省时省力的原则,更加符合汉字的书写特点。

从“能指”角度来看,“好吧”一词的“能指”简单,说话人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语言解释和表达,而听话者就能明白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从而真正达到现代表达快捷的需求,同时“好吧”作为词汇也容易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2] 。

从语用原则来看,语义方面也较为模糊,这恰恰体现了语用学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比如:

(1) 甲:今晚别再通宵了,明天还要早起去赶火车。

乙:好吧。(BCC语料库)

在例(1)中,甲打破了乙的日常习惯,但乙用“好吧”作为一种客套的礼貌性回复,模糊了其自己真正的想法。可见,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言语的模糊性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交际策略,使得语言更加的委婉和礼貌,从而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语言交往礼仪规范。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语并不感兴趣,但出于合作原则的需求,它涉及语言的使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从而听话者就可以用“好吧”一词来表达自己的回答。

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好吧”体现了妥协、谦让的中国传统心理的特点。《论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充分表现出儒家这种妥协的道德标准。同时,中国礼仪规范强调“以和为贵”,做事不能过于果断和坚定,所以运用“好吧”既能表达自己对说话者的态度,又能不失礼节,表现出自己内心之中的谦让心理。

(三) “好吧”的语用功能

1、“好吧”表示虚化的话语标记

从话语标记角度看来,应答语“好吧”没有实际意义,对传递信息没有起作用,语义方面,也不会使话语内容更加丰富,但在语用功能方面,却具有表达和情感功能,表现出说话者企图转移话题或者结束对话。尤其在新时代网络对话中,当以“好吧”回应就意味不必再进行交流和对话。用“好吧”作为应答表明了说话者对主题没有进一步讨论的欲望,并将此对话进行终结 [3] 。

(2) “请你去统计一下,”奇奇科夫说,“列一个详细名单来。”“对呀,列一个详细名单来。”马尼洛夫附和着。管家说了一声“好吧”便走了。(阿瑟·高顿《死灵魂》)

例(2)中,因为“好吧”作为一个话语标记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出于礼貌作为对对方观点的回应。体现了无奈、妥协的情感色彩,只是受礼貌原则影响的委婉说法,并不能真实反映自己的观点。

2、“好吧”表达反肯定的勉强态度

“好吧”作为应答语,但往往表达一种勉强的态度。可能在会话中,听话人虽然表达肯定态度,但实际上内心深处是勉强的,并期待把这种不满情绪传递给说话人。

(3) 去年五、六月间,一个青年工人探家回来,拿了一张刊登着批判岗位责任制的黑文章的报纸,给站长李连举看。李连举看后说:“好吧!他们批,我们也批,来个针锋相对,看看谁手里有真理!”(《人民日报》)

例(3)中,“好吧”作为一种对话应答语逐渐具有反肯定的情感色彩,李连举通过“吧”来增强语气并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通常具有不满的负面情绪,并提醒对方时刻注意自己的情感态度。

3、“好吧”表达反预期的消极情感

从言谈事件所涉及的参与者预期看来,语言成分传达信息分为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和中性信息。而在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的交际过程之中,“好吧”逐渐变成反预期的信息标记,标记说话人对事件虽然有一定的预期,但事件的结果与预期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消极色彩。

(4) “是不是现在自杀也归公安局管了?”他恼火地问。马哲没有回答,而是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好吧。”他无可奈何地说。“(余华《河边的错误》)

例(4)中,“好吧”用来体现内心深处反预期的消极态度,并可以判断实际上他所接受的反应和他所预料的是截然不同的,从“无可奈何”一词也更能看出这种情绪。

4、“好吧”具有延续和转折功能

“好吧”可以为话语的转换提供过渡作用,使得对话语义衔接更紧密,使得对话更加自然和流畅。当回答“好吧”之后,若想继续话语,便需加入一些连接成分,比如“而且”、“然后”等,从而增加话语的延续功能。

(5) “你可以放一个晚上的假!”什么?“但是……我已经准备了!”我说。“已经烧好了!”“哦,好吧……没关系。”崔施做了个不以为然的手势。(索菲·金塞拉《家政女王》)

例(5)中的表达,“好吧”在其中实际上起着一种过渡和转折的效果,实际上崔施认为对方的话语在情理之外,但由于某些礼貌原则,用“好吧”引出“没关系”,凸显一种转折的意味。

3. “好的”的使用研究

(一) “好的”的含义及结构分析

“好的”是话语交际与表达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标记之一,通常表示一种回复与确认,并且能够提升话语的官方性。“的”作为语气词,表达一种肯定语气。其实,关于有无语气词“的”这个问题,众多语言学家都有所论述。传统语法学家大部分认为存在语气词“的”,并强调“的”是现代汉语表示肯定极其典型的语气词 [4] 。在多数语言学家看来,语气词“的”来源于助词“的”,是因为语法位置转移和助词词义虚化的结果。齐沪扬(2002)认为 [5] ,在元代之后“的”的位置的移动,使语气词“的”具有形成的条件。并且他从方言的角度,分析了语气词“的”的发展过程:实词“地”、“底”→结构助词“地”、“底”→结构助词“的”→语气词“的”。因此,表示语气义的“的”用于“好”的结尾,能够加强对已知事实的肯定,表示一种显而易见、明确无误的语气态度。而且,“好的”在会话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用法也复杂丰富,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深入了解。

(二) “好的”广泛使用传播的原因

从句法角度来看,句法的位置相对灵活,具有很高的独立性,从而在语言中较为广泛的应用,是话语交际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标记。

从语义角度来看,口头话语中,“好的”不仅用于说话人的不同话语之间,也常见于身体动作与话语之间。“好的”是说话人行为转换的一个信号,提醒其他参与者前一行为已经结束,并且注意新的行为即将开始。

从语用角度来看,“好的”主要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交往之间的距离感,是用于较为不熟悉或者不同等级的人的交流中。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使用“好的”,一方面可以调整语言的语力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彼此之间的交流的正式感,更具有篇章连接性。也正是由于“好的”简洁丰富的语用特征,我们才会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其作为交际语 [6] 。

(三) “好的”的语用功能

1、“好的”具有应答或者接受功能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好的”是在对其他动作结束后而产生的,独用的“好的”在会话中经常用作回应语使用,通常表示对邀约、建议、命令、承诺的应允和接受。

(6) “我已经与当地警察通过话,他们很合作,我只想再次提醒你和拉里,别做任何会使情况变复杂的事,也别在电话中对你的父母讲什么。好吗?”“好的。”(内尔森·德米勒《小城风云》)

例(6)中我们不难看出,会话者对另一方提出了要求,遇到这种情况,另一方回答“好的”正是对对方要求的回应,代表一种正向的应答语。

2、“好的”能够提升话语的官方性

“好的”通常出现在正式的场合之中,在大型新闻节目或者比较隆重的会议主持之中一般使用“好的”,从而使得话语更加官方和正式。同时,“好的”也通常见于需要保持社交距离的人际交往对话之中,像师生之间探讨问题、上下级之间交流工作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也用“好的”,显得彼此之间的交流更为正式,表达对对方的一种尊重的态度。

(7) 甲:明天我们对这次会议进行后期宣传,宣传的具体任务就交给你去安排吧。

乙:好的,老板!(BCC语料库)

由例(7)可以看出,当处于较为严肃的正式场合的时候,话语标记“好的”除了可以表达某种应答或者接受的意思,也体现出参与者所表达的言语立场和态度。

3、“好的”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根据邵敬敏、朱晓亚(2005)的研究,“好的”的衔接功能也极为重要。“好的”结束一个旧阶段的功能是指表示对前一阶段的活动的结束,可以是结束一段旧的话语阶段,也可以是结束非话语阶段。“好的”一方面结束一个旧的阶段之后,另一方面又要开启另一个新阶段 [7] 。

(8) 甲:接下来我们要连线的总台央视记者江凯,江凯你好,把时间交给你!

乙:好的,我现在就是在这个红军广场的革命烈士陵园里,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十万人为国牺牲,占到了当时全县的40%。(中央电视台)

通过例(8)央视记者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好的”结束旧阶段并开启新阶段的功能,与其承上启下的功能是有很大联系的,从而引出所说的下一话题即新闻的报道,开启新的话题阶段并且结束了旧的话题阶段,正体现出对话中承上启下并衔接的功能。

4. “好哒”的使用研究

(一) “好哒”的含义及结构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哒”是一个拟声词,大多数情况下与其他拟声词组合使用,如:“啪哒”、“咶哒”、“咔哒”……而随着网络新语“么么哒”等词的涌现,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其“XX哒”结构逐渐固化和流传。“么么哒”主要用于朋友、情侣、年轻人之间,表达一种喜爱、喜欢的情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萌萌哒”、“棒棒哒”等叠音形容词 + “哒”格式广泛流行,也往往表达类似的意义。如今,“哒”在网络语言中日益活跃,微信“哒”句型有7类,其中语气词“哒”的发送量共309条,占比94.21%。“哒”逐渐从“XX哒”结构中分离出来,与“好”等应答词构成“好哒”,在很多语境下代替“的”,成为一种新形式应答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广泛使用“好哒”进行回复,频繁地出现在QQ、微信、微博等聊天软件中,甚至是日常交际口语对话之中。因此,“哒”在网络交际中主要用作语气词,互动特性显著。而“好哒”用于网络语言互动,为人们交流提供新的交际用语资源,主要用于平等关系、亲近关系或下对上关系中,具有维护或增进亲密关系的互动功能。其语义和应答语“好嘞”、“好滴”极其相近,都表达一种积极乐观并欣然接受的态度。

(二) “好哒”广泛使用传播的原因

从语言本身角度分析,语言具有强大生命力,而规范的普通话对我们千变万化的社会解释有限,从而根本无法满足人们日常交际需要。“好哒”这样一词的产生,由于语言的简洁,一方面继承了方言多变的用法,一方面适应了人们日益丰富的表达需求被网络社群很快接受,以轻松活泼的色彩和轻松感,从而更易于被表达者接收 [8] 。

从受众群体角度分析,“从众心理”的影响,促使网友们首选使用“好哒”,再加上它的实用性原则,历经多年新鲜感仍未减退,从而被流传和使用。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大家的情感表达需求,从而可见传递出一种积极的心态。

从媒体时代角度分析,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各大媒体利用新词新语丰富表达,网络文化不断发酵,比如现在所流行的“躺平”、“内卷”、“尊嘟假嘟(真的假的)”等新词语的涌现,人们出于一种追求时尚的心理,从而频繁更新并使用流行的网络新词,“好哒”这样的词语自然在日常交际中得到广泛应用。“好哒”在新媒体环境下诞生,瞬间就可以博取眼球,从而拉近与阅读者的距离。

(三) “好哒”的语用功能

1、“好哒”表示欣然接受并表达情感

当说话者对听话者提出一些请求或者建议时,听话者总是用“好哒”进行回应和答复,从而使得原本已有的情感变得更加的强烈。

(9) 甲:周末上海有周杰伦的演唱会,要不要一起去呢?

乙:好哒,我去买票去!(BCC语料库)

例(9)可以看出,甲向乙告知即将发生的某种行为或事件,乙用“好哒”回复既表达了自己对于信息接受的确认,又表明欣然接受并支持甲的建议请求。

2、“好哒”凸显肯定立场并坚定态度

“好哒”既可以表达对说话者的肯定和接受,又凸显自己对某种行为或事实坚定的态度。

(10) 甲:你上传的资料我们都审核过了,下周记得来面试,期待你的表现!

乙:好哒,我一定会好好准备!(BCC语料库)

例(10)中“好哒”表达出内心深处对本次面试的期待,字句简单,但表达的人物心理却十分强烈,并体现出对本次面试要做好充分准备的坚定态度。

3、“好哒”引出后续话语并进行强调

“好哒”有时候是为了提醒会话者注意下文信息,从而表达建议、感谢、答复的情感。

(11) 甲:天气预报说这周末就要下雪了!

乙:好哒,期待今年第一场雪。大家记得多穿点啊!(BCC语料库)

例(11)中乙的回答不仅体现出对周末即将下雪这个事件的积极回复,而且引出下面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据人民网调查网聊大数据显示可知,女生使用“好哒”的频率是男生的三倍以上,由此看来,“好哒”还是女生表现撒娇的对话方式之一,它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性别群体差异。

总之,“哒”具有极其明显的积极态度和意义,使得要表达的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可以使消极的句子情感态度得到一定的缓和,突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具有明显的乐观豁达态度,使得语句更加轻松、可爱、亲切、活泼。

5. “好吧”、“好的”和“好哒”功能的比较

(一) 相同点:表态的一致性

从表态的角度来看,“好吧”、“好的”与“好哒”具有相同的特征。三者都可以表达说话人对一个事实的确认,都是对对方建议、请求、命令的答复,都表示一种回答或者应允的语气 [9] 。

(12) 甲:这小子从小就喜欢传统才艺,快唱段黄梅戏让我们大家听听!

乙:好吧,那我就简单唱两句,如果哪里有不足大家多多指教!(BCC语料库)

(13) 甲:我妈给我打电话了,我们改天再聊?

乙:好的!(BCC语料库)

(14) 甲:周四我就走了,再等两天我们周六再见!

乙:好哒!

甲:么么哒!(BCC语料库)

由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好吧”、“好的”与“好哒”都可用于对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应答,表现出对对方请求的回应和答复,无论其“言外之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但实际上都传递出一种赞同的情感态度。

(二) 不同点:表情的差异性

从表情的角度看,“好吧”、“对的”与“好哒”却有着不同的情感倾向,这与三者一定程度的语气功能有关。比如:

(15) 甲:今天晚上我们出去吃吧!

乙:好的!(BCC语料库)

“好的”一般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或者书面语中,表达的情感色彩不太明显,体现出一种官方性和客观性。例(15)这种邀请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之间,用“好的”来应答显得更加诚恳和客气。同时,受身份地位和场合的影响,用“好的”也更为得体。

(16) 甲:今天晚上我们出去吃吧!

乙:好哒!(BCC语料库)

在例(16)这种会话情况下,理论上用“好哒”或“好的”进行回答都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用“好哒”。虽然两者的意义没有差别,但“哒”替换了“的”,增添了整个回答的萌意,释放了一种友好和积极态度,邀请的发出者也会乐于开展这一行动。同时,“好哒”一定程度上还显示出回答者的年龄年轻化的特征,并表现出对话双方之间极其亲密的感情关系。

据鲜丽霞论文的论述 [3] ,在引发语表示一种命令时,尤其是在上下级间、长辈和晚辈间应答时比较倾向于选择“好的”。而“好哒”基本用于日常口语之中,在文学作品中很难找到这样的表达。同时,“好哒”还可以表达一种卖萌、撒娇的态度,而“好的”不可以这样用。

(17) 甲:今天晚上我们出去吃吧!

乙:好吧!(BCC语料库)

由例(17)可以看出,受条件限制或者其他原因影响,乙对出去吃这一事件表现出一种勉强的态度,隐含着内心深处的不情愿,但受礼貌原则的影响,乙并没有表示明显的拒绝态度,但传递给甲更多的“言外之意”,使得此次事件可能并不会正常进行下去。

可见,相对于都可以表示积极态度的“好哒”、“好的”,“好吧”更倾向于表现一定的让步,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妥协。妥协往往不是我们内心真正愿意的,所以,当我们要表示让步的时候,只能用“好吧”进行回答,显然其消极色彩更为凸显。

总的来看,虽然“好哒”、“好的”、“好吧”在语用功能方面存在共性,但也有差异。三者的语义强度是不同的,同时它们的情感色彩和立场态度也有差异,呈现“好哒 > 好的 > 好吧”由积极到消极的降序序列,这种序列如图1所示。

Figure 1. Emotional color sequence rendering diagram of “hao ba”, “hao de” and “hao da”

图1. “好吧”、“好的”、“好哒”的情感色彩序列呈现图

普通话中“好的”、“好吧”、“好哒”用于答话,“好”在此处是形容词,表示一种应答或者允许之意,“的”、“吧”、“哒”三者作为语气词,表达的肯定语气程度却有所不同。通俗点说,在对对方的要求进行回答时,“好的”表示“我同意了”;“好哒”表示“我开心地同意了”;“好吧”代表“我知道了”或者“我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6. 结语

“好的”、“好吧”和“好哒”无论是在现代汉语口语还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都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好的”、“好吧”和“好哒”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大量语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三者的构词、成因、语用功能等,并从情感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三者在某些用法上具有相似性,我们对其语用功能尽可能地进行了全面说明,力求对其共性与个性进行描写,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合理解释。对“好的”、“好吧”和“好哒”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既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使用不同的话语进行回答,促使我们表达交际用语的广泛化和多样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促使交际用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演变!

参考文献

[1] 陆恩. 汉字“好”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 2006, 26(2): 140-143.
[2] 刘娟娟. 微博中话语标记语“好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14.
[3] 鲜丽霞. “好”的标记性与语用解释[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9(3): 1-5.
[4] 张延美, 宗守云. 媒体语言中“好的”的话语标记功能[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8): 127-130.
[5] 齐沪扬. 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J]. 汉语学习, 2002(2): 1-12.
[6] 李岩松. “好的”与“是的”语用功能比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8.
[7] 邵敬敏, 朱晓亚. “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J]. 中国语文, 2005(5): 399-407, 479.
[8] 冯胜利. 语体语法: “形式-功能对应律”的语言探索[J]. 当代修辞学, 2012(6): 1-12.
[9] 何自然, 莫爱屏. 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