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程中菏泽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Family Education in Heze during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ae.2024.145745, PDF, HTML, XML, 下载: 38  浏览: 94 
作者: 候晓贺, 郭月菊*:菏泽学院政法学院,山东 菏泽
关键词: 乡村振兴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Area in Heze Family Education
摘要: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儿童和青少年是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乡村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们价值观,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中国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过度焦虑的教育观念和过度保护行为、重智轻德问题以及对家庭教育的了解不够等多个方面。菏泽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是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要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健全相关社会管理体系等多方面提升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水平进一步为菏泽文明乡村建设、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进言献策。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alents,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are the future and hope of rural development. Family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formation of values and behavior habit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system plays a mainstay role in China’s talent training.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rural family education in Heze city, such as over-anxious education concept, over-protective behavior, valuing intelligence over morality and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problems in rural family education in Heze are caused by many reasons, such as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ural family education in Heze by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relevant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further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and child-friendly villages in Heze.
文章引用:候晓贺, 郭月菊. 乡村振兴进程中菏泽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5): 641-65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45

1. 引言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儿童和青少年是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乡村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们价值观,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中国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目前菏泽市的农村家庭普遍存在太过于注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这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观是相悖的,当代中国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只依靠学校的培养,还要依靠家庭教育发挥的积极作用。本项目立足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以202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2023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发布的《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见》为依据,分析当前菏泽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针对菏泽农村家庭教育的完善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菏泽文明乡村建设、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进言献策,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丰富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也能为国内其他地方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2. 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调查

2.1. 调查设计与实施

1. 调查设计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本文对农村家庭教育情况展开了研究。农村家庭教育的问卷,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取科学的原则进行设计的。

问卷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庭的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以及教育环境。

分数分布为:很不符合1分、不符合2分、一般3分、符合4分、很符合5分。问卷的设计尽可能全面,包括每个模块的内容;尽可能通俗,考虑到受调查者的理解能力;力求取得真实客观又有效的调查结果。

2. 调查实施

1) 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选取了菏泽市七个县区的农村家庭。对这些农村家庭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对回答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

2) 问卷收集

本次调查共派发了400份问卷,同时以网络填写和邮寄纸质答卷两种方式完成了问卷调查。经统计一共收回了问卷400份,问卷回收率是100%。对所有填答的问卷进行筛选整理,发现有40份不符合调查的要求,视为无效问卷,最终所得问卷为360份,问卷有效率是90%。

3) 统计分析

① 问卷信度分析

使用SPSS软件,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总信度是0.947,表明问卷信度较好,具有可信度(见表1)。

Table 1. Reliability statistics

表1. 可靠性统计

② 问卷效度分析

问卷的效度直接决定着问卷质量,一般以KMO和bartlett值来表示效度。

Table 2. KMO and Bartlett test

表2.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经检验,从表2可知,问卷的KMO值大于0.7 (为0.938),bartlett球行检验值是2393.481,p值是0.000,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因此,该农村家庭教育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用于实际调查。

2.2. 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1. 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本问卷调查了360名学生家长,通过问卷设计的第一个部分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得到了目前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在调查的学生家长中,母亲占比为38.89%,父亲占比为38.33%,祖父母、外祖父母占比为20.56%,其他占比为2.22%。可以看出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比比例逼近父母的占比比例,在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基础设施不全的情况下,父母大多数外出务工,长期不在家从而让孩子跟着老人生活。

2. 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表3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5.3%的家长认为不符合,心理健康的发展取决于学校教育。而认为心理健康的发展取决于学校教育很符合的人最多,占比为45.6%。

Table 3. Mental health and school education

表3. 心理健康与学校教育

Table 4. Family climate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表4. 家庭氛围与心理健康教育

表4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2.8%的家长认为很不符合,家庭成员的氛围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认为家庭成员的氛围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的人很多,占比50.6%。

Table 5.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表5. 学习的重要性

表5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4.7%的家长认为很不符合,孩子的学习是最具有重要性的。而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具有重要性的符合的人很多,占比55.0%。

Table 6. The process of educating a child

表6. 教育孩子的过程

表6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5.8%的家长认为不符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而认为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的很符合的人很多,占比46.1%。

Table 7. Receiving education in school

表7. 在学校接受教育

表7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5.0%的家长认为很不符合,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认为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符合的人很多,占比46.9%。

Table 8. School acceptance of home education

表8. 学校接受家庭教育

表8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5.0%的家长认为很不符合,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认为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符合的人很多,占比46.9%。

Table 9. Timely communication

表9. 及时沟通

表9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4.2%的家长认为很不符合,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认为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符合的人很多,占比46.9%。

表10中的数据能看出,只有5.6%的家长关于教育是学校应该做的事认为不符合,而认为教育是学校应该做的事很符合的人很多,占比47.5%。

Table 10. Education is what schools should do

表10. 教育是学校应该做的事情

2.3. 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菏泽市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整体质量不高,结合访谈中提供的信息,整理出目前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过度焦虑的教育观念和过度保护的行为

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情况,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过度的保护和溺爱会使孩子缺乏自主独立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也会缺失。如图1调查报告中显示,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孩子的成长成才教育,占比高达70%,而忽视了道德品质培养和情感沟通等方面,占比分别为26.94%和13.61%,而情感沟通远远不够达到家长的重视。

Figure 1. Par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图1. 家长对孩子教育注重情况

2. 重智轻德的问题

很多家长在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上给孩子投入巨大,忽略了其人格的培养与兴趣爱好。导致许多孩子成为了考试机器,生活中往往适应力差、人际关系冷漠。根据图2统计数据显示,家长非常关注孩子与老师的师生关系,占比高达50.83%,其次是孩子的身心发展,人身安全和学习情况等方面。而道德品质占比最低,为5.28%,在与学习情况的比较下,也反映出家长更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而忽视了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Figure 2. The degree to which parents care about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 child’s personal development

图2. 家长对孩子个人不同方面发展情况关心程度

3. 了解程度不够而使家庭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

很多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并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在未掌握正确的方式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根据图3统计数据显示,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知道正确的教育方式,占比高达73.61%,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仅次第二,占比72.22%。家长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到的教育方法但并不适用于自己的孩子,并未投入实际运用过程中,占比68.06%,排名第三。种种迹象表明,家长需要通过正规的途径去了解家庭教育,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Figure 3. The main difficulties or confusions of parents in family education

图3.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的困难或困惑

此外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目标出现偏差,农村家长期望孩子远离农村,关于孩子的成才观不当。教育内容有失衡,具体表现为忽视孩子的整体素质提升,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避而不谈。教育方式存在不当,农村家长和儿童的交流不足,缺少教育孩子的榜样示范,还存在一些溺爱等错误的教育方式。教育环境存在很大问题,相比较城市,家庭教育氛围差,学校教育支持弱,社会教育资源少。

3. 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家庭内部原因分析

1. 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削弱家庭教育效果

作为山东省西南部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一个地级市,菏泽市某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相对较低,这直接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1] 。经济基础好的家庭能够提供给孩子良好的物质保障,甚至能在闲余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的精神富余和素质得到拓展。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首先孩子的物质保障会有所影响,心理脆弱的孩子家长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家长会把精力放在增加家庭收入从而改善家庭现状上,而只有一部分精力会放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教育上。而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精力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一些家长可能把孩子教育看作一种投资,期望在未来提高经济地位。因此为了孩子会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在农民家庭生活中,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完全中介于家庭教育观念对家庭教育行为产生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介于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两条路径对家庭教育效果产生影响 [2] 。

2. 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影响教育工作开展

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会对家庭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包括性别角色划分、对特定职业的期望等,可能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性别角色划分上,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虽然得到了极大地淡化,但在现实的农村家庭中仍然存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因此在对女孩子的教育上,与男孩子相比,缺乏一定的平等对待。而且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会让孩子不自觉地代入自己的位置,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放弃很多可以追求更好的机会。在特定职业的期望上,家长会一度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不许孩子忤逆自己的意见,无论对错。因此会忽略到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去走自己认为适合的路,选择更好就业、安稳的职业。

而且家长在讨论家庭教育问题时,往往针对的都是孩子犯的一些错误,很少有反思型家长,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所在。在他们看来,家长都是合格的家庭教育导师,所有的教育措施通过家长都能实施到位,家长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都能教育好孩子……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3] 。

而且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观念太过薄弱,也不具备教育能力。出现“只管养,不管教”的现象——不是不教,而是做父母的教不了 [3] 。于是家长就会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不承担起作为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统计数据图4显示,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里接受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结果如下。

3. 农村家庭关系矛盾突出埋下孩子未来隐患

家庭关系的状况也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夫妻关系之间是否和谐,以及父母是否对孩子提供爱和尊重。家庭关系的状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夫妻关系和谐。一方面会营造出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父母也会对孩子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给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会逐渐培养成独立、乐观、友爱等一系列优良品质。二是夫妻关系矛盾,在孩子面前言语辱骂,拳脚相向,不仅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

Figure 4. Parents’ attitudes towards whether it is important for their children to be home-schooled at school

图4. 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里接受家庭教育是否重要的态度

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甚至在孩子的未来中会拿父母作为一种错误的榜样来影响自己的下一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三是父母离异。父母离异会造成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并缺乏安全感,对爱、责任等多方面会产生极度的不信任,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当父母离异后家长外出打工,会使得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代际剥削”“隔代监管”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而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及时关注到孩子的情绪波动,会导致部分农村孩子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孩子需要的是安定,是安全,是归属感,是爱。而父母间不和谐的关系,恰恰给了孩子怀疑、恐惧、自卑、绝望、仇恨、叛逆与暴力的萌芽 [3] 。家庭是儿童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微观环境,父母是儿童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基石和资源,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交往互动的过程和结果,是儿童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生存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4] 。

3.2. 学校原因分析

1. 学校教育力度不够无法突破教育瓶颈

学校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外,还应当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向家长普及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一方面影响家长的传统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以孩子为纽带,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最大程度地降低家校之间的不信任度。而在实际生活中,菏泽市部分学校虽然在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课堂,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只注重形式化,并未从根本上让家长引起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使得此类型的家庭教育只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2. 教师队伍不断削弱阻碍教育工作深入

农村教育人才流失。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和机会的不足,许多年轻的人才选择离开菏泽,前往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导致了地区人才资源的流失,使得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呈现教师数量少,优秀教师少的现状。教师的数量少,意味着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只会放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没有闲暇时间和精力去向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更少会有机会与对家长面对面沟通,对家长的观念和意识进行引导。而优秀的教师少意味着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能并不会很顺利。优秀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也会对家庭教育的情况更加了解,缺少优秀教师则会对家庭教育的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实是如果对普通教师进行系统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培养之后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无法满足优秀教师的需求,则会使得人才外流。因此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并未得到明显改变。

3.3. 社会原因分析

1.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使其开展困难层出不穷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开展。在教育指导方面,城市地区由于政府等多方面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会大大增加,并加大对家庭教育队伍的建设,从而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而农村地区缺少一定的投入力度,缺乏专业的教育指导和辅导,导致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学业方面面临困难。而且大部分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由妇联系统负责的,其他部门协助,家庭教育工作分散在多部门,各自为政、各司其职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2. 各种文化冲击的影响与家庭教育思想背离

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一些观念应该摒弃,并不适用于目前社会的发展。例如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封建家长制观念以及传统的尊卑观念,与现代的教育观念不符,不适合家庭教育的开展。其次在现在快节奏功利化的生活中,农村人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因此会选择打牌和赌博等方式,来缓解生活的枯燥乏味,形成一种不良的农村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多方面发展。还有在某些文化中,成功通常被定义为取得高学历、进入名校、获得高薪职业等。所以在农村的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智育,忽视其全面发展;重视孩子的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重视孩子的物质和生理需求,忽视其精神和心理的需要;关注自身的权威,忽视孩子的个体性;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技能技巧等 [5] 。

3.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不力导致工作开展缓慢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儿童和青少年是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乡村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们价值观,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中国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以后,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由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资金,但目前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财力相对不足。同时,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资金流向不明确等问题。其次,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发展,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4. 法律法规实行效果不显使其工作缺乏保障

202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2023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发布的《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见》为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依据,但仍存在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法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在国家政策下发之后,农村的实施力度不大。比如怎么合理安排相关资金,以助于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教育的研究。二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下,如何把家庭教育现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传统观念的束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会对农村的传统思想观念形成冲击,并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怎么有效地实行法律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4. 完善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4.1. 落实乡村振兴提升家庭教育

根据调查,菏泽市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的较多,孩童大多由隔代长辈或者亲戚代为管教。由于隔代长辈或者亲戚没有与孩童即使沟通以及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儿童或青少年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犯罪行为。菏泽市政府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以及企业在农村设厂或者挖掘本地农村特色,借助电商的形式宣传本地的景色或者农产品以及其他副产品(比如发掘曹县的汉服产业,打造一流汉服品牌)为更多的农村父母提供就业机会,吸引离乡的农村父母回到家乡在本地找到工作岗位,提供农村父母留在儿童身边陪伴的机会,从而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 [6] 。

4.2. 提供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升家庭教育

1. 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菏泽市农村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一般在初中及以下,自身的教育水平较低;农村父母的观念还停留在重视学校教育,轻视家庭教育的思想上甚至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政府可以组织高校以及社会专业人士为农村家长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机会,举办主题教育讲座、举办亲子文明活动、强化教育宣传等途径加强农村家庭教育理论性建设。菏泽市的妇联动员家庭教育爱好者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缺乏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进行指导并定期开展心理培训,组织菏泽市父母长期性定期性的线上或线下学习,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知识水平,改变菏泽市父母的陈旧观念,使菏泽市父母能够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7] 。

2. 完善家校社体系建设

改善菏泽市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状况,需要建立高度一体化的“家–校–社”教育方式,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力量促进家庭教育的开展。家庭教育应回归“育人”的价值本源,摒弃重视成才而忽略价值取向,彻底扭转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定位偏执,重视教育过程中认知、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机制的互动,关注未成年人的人格修养、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等更高层次心理需要 [8] 。菏泽市政府制定可行的政策,菏泽市农村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当地儿童的情况,提供相关专业家庭指导援助,给儿童以及一些特殊儿童营造一个温暖的大环境,保障好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具体措施可以从纵向上和横向上两个方面来实施 [9] 。在纵向上,具体各个菏泽农村可以根据当前的相关情况分层次、分类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形成问题与解决一体化的纵向建构机制,鼓励菏泽市农村家长自觉地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各个菏泽农村组织家长交流会并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教师或者学者,家长可以在交流会上分享家庭教育课程开展地成果,互相交流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父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借鉴成功经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横向上,菏泽市农村地教育资源是比较落后的,需要菏泽市政府宣传家庭教育,使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自上而下的迅速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儿童教育水平、具有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10] 。例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可以开办专门针对外地子女上学的公办学校,减少“隔代教育”的现状,对于儿童与父母两地分居问题起到一定的解决效果。

4.3. 健全相关管理体系提升家庭教育

1. 提高教育投入加强社会支持

根据相关调查,菏泽市的城区教育发展要比农村地区教育发展高一些,菏泽市政府要了解菏泽市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在农村开设高质量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9] ,鼓励社会人士或者高校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学士来到菏泽市农村提供相关家庭教育指导,为菏泽市农村父母设置专门的家庭教育询问平台并有完善的反馈机制,鼓励高校学者下乡调研,进而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农村儿童所在学校应该和其父母保持沟通,告知父母,形成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模式。教育不能只看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学校告知父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定期为父母提供高水平家庭教育指导性资料。根据儿童的心理表现,及时反馈父母,纠正父母的教育方式 [11] 。

2. 依托互联网削弱错误观念

依托互联网削弱菏泽农村家长教育观念 [12]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部分菏泽农村家长有着学校教育要家庭教育重要,孩子交给学校,只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就不必跟进的错误思想。菏泽市政府可以支持各个农村多次定期召开村委会,相关教育学士或者高校学生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家庭教育以及先进思想普及活动,支持线上线下活动开展,形成社会互联网科技一体化推进家庭教育的模式 [12] 。研发相关家庭教育软件,收集菏泽农村服务的信息,录入系统,根据不同家庭实际情况实时推送相关信息,进行针对性家庭知识教育。

5. 结论

农村家庭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正确看待并解决好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是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调查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菏泽市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过度焦虑的教育观念和过度保护行为、重智轻德问题以及对家庭教育的了解不够等多个方面。后续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内部、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原因的分析。通过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乡村振兴、提升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健全相关管理体系等多方面提出多种方法。

但此次研究存在较多缺陷。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调查区域有限;在原因分析方面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度剖析,在措施方面还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马卓. 山东省菏泽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2.
[2] 解会欣, 陈丽, 杨秀治. 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保定市4519个家庭的数据[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3, 37(2): 52-60.
[3] 汪政. 教育孩子, 先教育自己——家庭教育漫谈系列之四[J].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11): 11-13.
[4] 刘红升. 中国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理论研究: 思想、评述、应用[J]. 社会科学论坛, 2021(4): 158-168.
[5] 王蕊. 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提高的难点和对策[J]. 邢台学院学报, 2021, 36(4): 176-179.
[6] 任亚婧. 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7): 56-57.
[7] 刘红升, 赵雅欣, 詹露露. 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困境与出路[J]. 继续教育研究, 2023(11): 102-108.
[8] 张晨光. 新时代家庭教育的价值特性与实践取向[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24): 8-12.
[9] 陈博, 满佳鑫. 农村地区“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 43(4): 119-123.
[10] 仲红俐. 提升农村困境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实践路径[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 40(2): 18-22.
[11] 刘会兰. 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分析[J]. 基础教育研究, 2023(7): 85-88.
[12] 何江. 大数据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精准帮扶探索[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34(18): 27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