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语境下优化高中思政课中师生关系的路径探析
An Analysis of Ways to Optimiz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Senior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under the Context of Wisdom Classroom
DOI: 10.12677/ae.2024.145755, PDF, HTML, XML, 下载: 52  浏览: 8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何飞燕, 袁学哲: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自贡
关键词: 高中政治智慧课堂师生关系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Wisdom Classroom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摘要: 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分式的师生关系,重新探讨智慧课堂语境下的师生关系具有现实必要性。针对当前智慧课堂教学在数据、技术、虚拟层面所出现的师生关系问题,文章主要从中介符号、互动方式和师生认识理念三个层面,构建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全过程、全场景教学,坚持数据赋能,优化当前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转化为一种民主合作、精神理性的交往行为,提高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Abstract: The wisdom classroom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breaks the traditional dichotom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explore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wisdom classroom. In view of the curren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oblems in wisdom classroom teaching at the data, technology and virtual levels, the whole process and scene teaching combining in-class and extra-class, online and offline, virtual and reality are constructed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intermediary symbols, interactive ways and knowledge concep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wisdom classroom teaching is optimized through data empower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enior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into a kind of democratic cooperation,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improve the senior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文章引用:何飞燕, 袁学哲. 智慧课堂语境下优化高中思政课中师生关系的路径探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5): 711-71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55

1. 引言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教育进入智能化时代,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智慧课堂教学形式应运而生。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课堂是指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以促进高中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 。高中思想政治与智慧课堂的充分融合,不仅改善了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力量影响着当前的师生关系。在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象征,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教学客体地位,所体现的是一种“主体–客体”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就明显的呈现主客二分结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被不断瓦解,技术不断介入到师生关系中,这意味着要重新审视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并探索师生交往的新方式。

2. 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课堂教学中优化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2.1. 教师知识权威地位的消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多样,打破了知识获取自上而下的特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课堂的出现,更是加剧了教师知识权威地位的边缘化。一方面,智慧课堂的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智慧课堂的学生端系统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再受到课堂条件和课程设计的束缚,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最大的解放。另一方面,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系统为学生所配备的智能设备Pad,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政课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对思政课时政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高效,同时,智慧课堂系统也为学生提供了优秀专家教学视频,课堂思政课教师逐渐失去了对学生教育的唯一性,失去了知识的权威地位。

2.2. 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强化

智慧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方面,智慧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是互为主体的共同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权威,促进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成长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这一代学生,对互联网技术较为娴熟,而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老教师难以适应智慧课堂教学的应用,逐渐丧失了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智慧课堂,师生互动呈现立体化特点,师生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言语、神态、手势的互动,还有基于智慧课堂系统的师生、生生、人机、信息等多维度和立体化互动,即学生通过智慧课堂的学生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上传,智慧系统控制端对学生的思想观点进行数据分析,传至教师端,并留下数据足迹供教师参考,减少了师生面对面交流所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主体意识。

2.3. 智慧课堂数据技术的介入

师生互动是智慧课堂的核心,师生互动数据是智慧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标志 [2]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表面看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实质上是属于以教师的教和掌握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论”范式。在智慧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在智慧课堂平台所产生的行为次数和程度,形成一定的数据,反馈至教师端,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种“人–机–人”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出现了间接化。其次,隐藏在智慧课堂背后的技术力量和资本力量对思政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智慧课堂系统教学视频的商业信息和消费信息以匿名的方式介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深受优秀教学视频的影响,使得学生、教学视频中的教育者和课堂教育者三者的主客体关系令人深思。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大数据已经强势地控制着人的自主选择权,智慧课堂的使用者往往会被数据技术的力量所左右,即选择数据播放量较好的教学视频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数据技术以“僭越者”的身份出现,影响思政课教学主客体的思想和行为。

3. 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课堂中存在的师生关系问题

智慧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其强大的技术力量也摧毁了传统教学环境下主客体的平衡关系,传统的主客体师生关系逐渐被技术交往、虚拟交往和更为深层次的数据交往所替代。

3.1. 技术交往:忽视情感价值观的交流

智慧课堂的技术手段一改传统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枯燥与严肃氛围,同时也丰富了高中思政课知识获取的渠道。但是涉及到价值观的交流,如人的牺牲、无私奉献等非利己主义的行为,往往智慧课堂的技术理念是无法解决的。一方面,智慧课堂通过“云–台–端”所构筑的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只是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提供互动平台,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利用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便会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引发“技术冷漠”。另一方面,智慧课堂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教学决策的数据化,即智慧课堂会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及效果进行动态的数据收集和挖掘分析。当涉及到价值、真理、信仰等范畴的交流时,智慧课堂技术也会强势对其进行数据分析,造成师生之间的交往被技术逻辑所束缚,无法实现自主意识的技术交往,从而影响人的理解方式,消解人的理解意义,无法真正实现价值观的心灵交流。

3.2. 虚拟交往:难以强化政治性的引导

智慧课堂通过其系统搭建的智慧教学平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虚拟现实一体化交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限制于传统的现实交往,还包括技术环境下依据数据分析所构建的、以技术中介为桥梁的虚拟交往,即“人–机–人”。在对待国家的政治方针、政策等政治性议题时,当教师在线下的现实课堂教学中所引导的思想政治观点被学生真正认同时,学生的行为在网络虚拟交往时也会符合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当学生对教师的线下现实课堂政治引导的认同度不够时,再通过智慧课堂所创设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接触网络虚拟层面的信息交往时,由于网络信息接收门槛较低和网络技术传播的便捷性,部分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信息容易被学生接收,使得学生在半虚半实的混沌中难以强化政治性的引导,甚至形成美丑不分、善恶不明的价值观念,并将网络当成自身情绪的宣泄口,发表不当言论等。

3.3. 数据交往:不易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师生在智慧课堂中的交往方式被量化为数据符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数据技术来实现自己的信息交流。如前文所提到的,智慧课堂的使用者往往会被数据技术的力量所左右。这就使得人的主体意识被一分为二:一是现实的主体性,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存在的人;二是数据的主体性,即在智慧课堂环境内通过数据技术所表征出来的数据符号。在这种交往下,师生的主体意识会受到数据逻辑的影响,甚至会被数据所塑造的网格所掩盖,即师生自身的实际想法与智慧课堂系统中所输入和反映的数据不相符。由此,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时,依照数据符号所调整的教学行为,是数据所反映的学生主体意识,而非学生现实的主体意识。若数据所反映的学生主体性与现实的主体性一致时,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否则难以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4. 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课堂教学中优化师生关系的策略

针对智慧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建构主体与主体之间、肯定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新交往方式,要巧用中介符号、善用互动方式,坚持数据赋能。

4.1. 巧用中介符号,引起情感共鸣

教学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借助媒介实现特定的信息与情感交流的过程 [3] 。高中思政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要赋予技术以人本价值理念,巧妙借助中介符号,搭建人与“机”的桥梁,以克服“技术冷漠”,引起情感共鸣。

1) 精心设计多种符号,激发认同感

不同的符号类型对不同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是不同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就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 [4] 。因而,高中思政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和选用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符号,采用多样化的表征方式,刺激学生视听觉多重感官,实现课堂教学交互。在必修四《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展示我国不同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图片,让其感受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之后可以借助智慧课堂的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气势磅礴,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重视使用非语言符号,触动心灵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使用符号中介的教学目标和意义,避免为追求形式娱乐新颖而使用内涵意义空洞的技术符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意义,重视使用非语言符号,潜移默化的传递教学信息。施拉姆指出:“尽管非语言符号不容易系统地编成准确的语言符号,但是大量不同的信息正是通过它们传给我们的。” [5] 非语言符号能够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课堂教学时,很多教师会精选近代中国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典型事件,采取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大多数教师都只是注重语言表达的情绪渲染,而忽视了姿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符号的作用,但其实非语言符号才是最能打动人的,也是讲故事教学方法的精髓。

3) 注重选用阶梯性符号,唤醒主动性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意学生主体的整体水平,承载情境内容的中介符号要具有一定的阶梯性,从而能够保证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智能终端数据分析系统,灵活选择和调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以实现唤醒学生从非主动参与到积极主动介入。在必修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商品价格与供需求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具体的事例如猪肉价格的变动,让理解能力稍弱的同学能够充分理解供需关系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而对于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数据图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4.2. 善用互动方式,强化政治引领

主体只有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增强其自身对事物的理解并积极应对事物。在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个性化资源和智慧课堂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充分发挥高中思政课的政治引领性。

1) 依托智慧课堂媒体功能,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

在智慧课堂教学中,若学生对于教师线下的政治认同度不够时,那线上网络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引领是难以发挥其实效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引导时,如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线下智慧教室的媒体功能,可以根据智慧课堂的数据足迹中所显示的学生信息,依照兴趣相投、能力互补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交流发言过程中采取线下模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来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线上网络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虚拟的真实性”再现场景: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学生经过“真实”的体验,切身感受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来之不易,教师进而再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政治认同,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互动教学。

2) 借助个性化资源服务,筑牢智慧课堂防火墙

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中,充斥着庞大的互联网信息流和教育教学信息。其中部分信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并无作用,甚至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因而,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资源互动服务时,即课前课后上传学习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时,以及与学生进行虚拟交往互动时,要善于充当“报幕员”和“守门员”的身份:所谓的“报幕员”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系统平台,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入至课堂;所谓的“守门员”就是教师要做好对互联网信息的甄别工作,遴选价值立场正确的网络信息,筑牢智慧课堂“防火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智慧课堂的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对学生的个性化资源推送精准干预;另一方面,教师要仔细甄别互联网信息,精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学生政治引领的效能。

4.3. 坚持数据赋能,实现知行统一

1) 增强数据技术认识,提升自我辨别能力

智慧课堂中的教学数据和学习分析,其本质都是以“教与学为本位” [6] 。作为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增强自身对数据技术的认识,坚持数据赋能理念,不能为了数据而数据,同时也要具备人本理念,赋予数据以情感温度,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探求数据与价值引导的契合点。如在必修四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中,针对电影《红海行动》中:用牺牲四名中国特种兵的代价去营救一名女侨胞的行为值不值得?学生做出回答后所统计的数据,教师针对数据进行价值引导。另一方面,智慧课堂中存在海量的数据,教师要增强对数据的辨别能力,对于无关紧要的数据或者来源不科学的数据,要及时摒弃,以免干扰后续教学。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要增强自身的主体权利意识,不要因为数据而违背自身的意愿,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符合自身的认识判断,不盲目跟从数据。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数据技术认识,增强对数据的辨别意识,明确数据技术所反映的数据并不一定是现实主体的意愿,其只是参考依据,并非标准答案,以实现数据所反映的主体意识与现实主体相一致,以达到知行统一。

2) 培养数据驾驭能力,保持乐观求知心态

课堂教学数据化是智慧课堂的典型特征之一。在智慧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被数据化、编程化。因而,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求知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对于智慧课堂的技术运用,增强自身对于数据的驾驭能力,可以通过参加智慧课堂理论实践培训、观摩思政课优秀教师的智慧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数据为政治教学服务的效能。同时,面对智慧课堂所给予的数据反馈,学生也要保持乐观求知的态度,学会对智慧课堂数据联系自身进行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对于指导下一阶段学习展开的作用,切实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也便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开展。

5. 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课堂赋予课堂以新的教学形式,这就促使传统的主客二分式的师生关系逐渐被大数据技术所消解。在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以构建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全过程、全场景教学,通过巧用中介符号和善用互动方式,坚持数据赋能,搭建一种民主合作、精神理性的师生交往方式,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民主化,切实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基金项目

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渝地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编号:CYJXF23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郑艳苹. 善用政治课堂 优化政治教学[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13): 39-41.
[2] 刘邦奇, 吴晓如. 智慧课堂——新理念新模式新实践[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3] 朱京曦. 智能时代教学互动的内涵回归[J]. 中国远程教育, 2021(3): 45-52.
[4] 齐燕飞.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河南大学, 2020.
[5] 罗影. 自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语言符号化传播[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36(33): 29-31.
[6] 刘邦奇, 李鑫. 基于智慧课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3): 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