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慈”与“勇”的思想内涵及其启发意义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Laozi’s “Pure Love” and “Courage” and Its Inspirational Significance
DOI: 10.12677/acpp.2024.135138, PDF, HTML, XML, 下载: 54  浏览: 130 
作者: 孟 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北京
关键词: 《道德经》老子Tao Te Ching Laozi The Tao Pure Love Courage
摘要: 老子是中华文化优秀代表,但长期以来也遭受误解。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忽视了《道德经》深厚的慈爱思想。文章从老子的三宝以“慈”为先、大“道”的无言之“慈”、圣人之“慈”等几方面,探讨“慈”的思想内涵,最后分析“慈故能勇”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认为老子之“道”,本质上是慈爱之道。此前学界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圣人之“慈”的三宝思想,忽略了“道”与“德”的无言之“慈”。
Abstract: Laozi is an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he has also been misunderstood for a long tim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people have overlooked the profound concept of “pure love” in the Tao Te Ching.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pure love”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Laozi’s three-treasures prioritizing “pure love”, the silent “pure love” of the great “Tao”, and the sage’s “Pure love”.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idea that “pure love leads to courage” and it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ao of Laozi is essentially The Tao of pure love. Previous academic research on this topic mostly focused on the three-treasures of the sage’s “pure love”, neglecting the silent “pure love” of “Tao” and “De”.
文章引用:孟领. 老子“慈”与“勇”的思想内涵及其启发意义[J]. 哲学进展, 2024, 13(5): 923-92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5138

1. 引言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次提出“道”这一哲学范畴,对宇宙、人生、修身、治国、军事、外交等很多领域都有精深论述,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且有广泛世界影响力。但是,长期以来老子思想也遭受误解,有的视之为阴谋权术,有的视之为消极有害。明清之际王夫之指出:老庄、佛教和申韩是天下三大害,认为“其上申、韩,其下必佛、老”,即暴虐的专制是佛老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佛老是苛政的附属物(《读通鉴论》卷十八)。历代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道德经》深厚的慈爱思想。“韩非子从道论中引申出法理,排除掉道德情感,是片面利用老子思想,至于佛道,显然含有普渡众生或厚德载物的教义,它们旨在扶助百姓而不是刻薄寡恩的虐政” [1] 。

2. 老子“慈”的思想内涵

2.1. “慈”的释义

老子开宗明义,他说有三件珍宝,以“慈”为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2] : 第67章)。只有慈爱、俭朴、谦和不争的人,才具备道德勇气;少私寡欲,博施于人;敢于担当,受众人拥戴而成大器。

据《说文解字》,慈:爱也,从心兹声。慈,就是慈爱,从心发出而体现为语言和行动。慈爱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对他人付出的纯净之爱,不求任何回报。

《道德经》为什么被有些人误解没有仁爱思想呢?主要原因是儒家学者对第五章的误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 : 第5章)。根据《说文》,“刍,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刍为把草包成束,刍狗,指结草为狗,用以喂马,或祭祀中象征性代用品。此为《道德经》争议比较大的一章,批评者多从儒家的立场分析。实则,“不仁”指不偏私,平等对待。在大道层次,天地万物被一视同仁地养育;在圣人层次,芸芸众生被一视同仁地善待。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就是大道自然运行的本来样式;圣人不仁,就是秉持平等心效法大道。

老子的慈爱思想是站在大道立场阐发的,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站在人本立场阐发的。“仁”按照“亲亲”——“仁民”——“爱物”的次序推己及人、由内而外,以“自觉”为法则,着力践行,追求道德理性。“与孔子之‘仁’的不同之处在于:慈”侧重悲悯挚爱,以“自然”为法则,惟其无心无为,旨在淳朴本然 [3] 。

老子的慈爱,因平等而圆满;儒家的仁爱,因差等而局限。孟子亦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孔孟儒家之“仁”是由“亲”(血亲之爱)推衍到“民”(人际之爱),再扩展到“物”(天地万物)的过程,其“爱有差等”显现为一种推己及人、由内而外、从近向远之次序( [3] : p. 50)。儒家的仁爱,以亲缘为半径,越远越淡,以至于无。这与老子的平等博大之慈爱不在一个层次。

其实,老子并不是完全否定儒家的“仁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 : 第38章)。他认为离开“道”与“德”的“仁”和“义”,失去了源头活水,容易产生偏失,而且不能长久。《大宗师》相濡以沫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观点,“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 。由于泉水枯竭,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用吐沫来润湿对方。庄子认为与其在这种境况下患难与共践行仁义,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由自在。

老子之“慈爱”,如同江海;儒家之“仁义”,如同濡沫。因此,老子的“慈”是对“仁”超越且含摄的逻辑关系。“慈”之义理蕴含了性质、内容、工夫三重维度,证解了“慈”之核心概念的哲学意义,透视出老子道家立场独特的思想旨趣:“慈”性为“道法自然”之天性,“复守其母”之德性;“慈”心为淳朴挚爱之“赤子心”,呵护众生之“同情心”,无所偏私之“悲悯心”;“慈”以“辅万物之自然”之工夫臻至生命精神的永存与生命价值不朽之境界( [3] : p. 50)。

2.2. 大“道”的无言之“慈”

2.2.1. “道”之“慈”

圣者之慈,源自效法大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 : 第25章)。老子这样描述“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2] : 第25章)。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存在,是宇宙万物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 第42章)。道演化出天地万物,运行不止,生生不息。

道演化出天地万物,可谓宇宙之奇迹。但是,“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2] : 第34章)。大道普遍存在,万物依靠它生长而不推辞,取得成功而不居功,养育万物而不主宰。

从道与万物关系的维度看,“道”类似造物主“神”一样的存在,但“道”只是自然而然地化育万物,并没有高高在上,并没有强迫干预,并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索取赞美,只是单向地默默付出,“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仰赖道而成,而不见道之形,故隐而无名也。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德,故曰“善贷”也。成之不如机匠之裁,无物而不济其形,故曰善成 [5] 。这是“道”对宇宙万物的无言之“慈”。道之“慈”是自然而然的付出,养育万物而不辞、不有、不宰,故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2.2. “德”之“慈”

大“道”之“慈”是通过“德”实现的。“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 : 第51章)。什么是“德”?德是万物中的道体,是对道的分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 : 第51章)。张尚仁先生说:遵从“道”的法则就是“德”,或者说,“德”的内容就是“唯道是从”。这是关于德的一般含义。可见,所谓“道”和“德”的关系,并不是说在“道”之外有一个“德”,而是说“道”和“德”本来就是同一的,但又要分开来论述。因为作为世界本体的“道”是无法直接经验到的对象,作为本原的“道”有其外在表现,这个外在表现就是“德”。“德”是“道”的显现,是“道”的运行方式,是“道”对万物、社会和人的作用。可见,“道”和“德”是包含的关系,“道”包含着“德”,“德”就在“道”之中,“道”通过“德”表现出来。但“道”和“德”又不能完全等同 [6] 。“道”产生万物,“德”养育万物,大化流行,生机勃勃,皆是无言之“慈”。

2.3. 圣人之“慈”

老子“三宝”是圣人之慈的具体体现。以道为效法对象,明道行道者,终可以修成圣人。圣人之“慈”,体现为惟道是从:“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2] : 第2章)。综合《老子》的不同章节,“惟道是从”的核心主张是要求统治者不要贪婪暴虐和强作妄为,要尊重规律,尊重百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圣人之“慈”具有圆满性。他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2] : 第27章)。圣人总是擅长救助和帮助他人,因此没有被遗弃的人;同样,圣人总是擅长利用和保护万物,因此没有被废弃的物品;圣人拥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智慧。

圣人之“慈”具有平等性。他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2] : 第49章)。圣人没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以百姓的诉求为服务的方向;面对善良的人,善待他;面对不善良的人,也善待他。老子在这里体现了平等待人的思想。敌视圣者的,肯定属于不善良的人,圣者也会善待他。这与“要爱人如己,爱你的仇敌”伟大教导非常一致,正可谓:“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圣人之“慈”以“自然”为法则。“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2] : 第51章)。自然的“慈”,胜于人为的“仁”,因为人为的爱不圆满。

老子认为如果统治者能遵守大道,处无为之事,百姓就能各安其位,各尽其能,“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2] : 第32章)。天下人若能遵守大道,就不会彼此伤害,整个社会祥和安康,一派歌舞升平景象,“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2] : 第35章)。

老子严厉批评统治集团作威作福,胡乱作为,日益膨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 [2] : 第75章)。老子在不同章节,具体阐释了“自然”、“自正”、“自富”、“自均”、“自朴”、“自宾”等大道的具体运行样式,体现了他对规律的尊重,体现了对生命与自由的呵护。

以黄老之道治国理政,汉初有文景之治。《汉书‧艺文志》比较认同道家的政治理念,“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7] 。认为道家的观念起自于史官,由于能够记载历史的成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兴衰的基本规律,故而能够懂得管理事务之要领,掌握治国之根本,做到谦虚低调、清净守正。

3. “慈故能勇”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1. “勇”的释义

老子说,“慈,故能勇”( [2] : 第67章)。“勇”,简言之就是勇敢,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担当责任,拥有为了维护生命和自由而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

为什么这样界定“勇敢”?因为对生命与自由的尊重是《道德经》的宗旨。人的首要责任,是保全自己的生命与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首先是保全他人的生命与自由,这是公正社会秩序的根基。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 : 第74章)。如果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偏偏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为政者要用合乎道的方式来治理天下,不能总靠暴虐刑法恐吓百姓。在老子看来,面对违背道的严刑酷法,老百姓的拼死反抗有积极意义。鲁迅先生曾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8] 。

在慈爱与勇气的关系中,还有一个关键角色是理性。慈爱决定了勇气的手段和目的;理性决定勇气的实施程度,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说,勇气过少是怯懦,勇气过多是鲁莽。高级的理性是智慧,智慧是慈爱的眼目,离开智慧的慈爱是盲目和虚假的。有了道智,才有道慈。慈爱是智慧之光,如同《逍遥游》中藐姑射山之神人,“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神人一个聚精会神就可视而五谷丰熟。虽造福万民,而心无挂碍,故圣人无名,神人无功。但圣人并不是一无所得,无欲无求是内在修为,实际上要做很多事,“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2] : 第81章)。圣者不谋取自己的私利,与获得很多并不矛盾,因为大道的因果规律一直在起作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 : 第79章)。

因慈而勇,是从爱心中爆发出来的力量。勇,体现了为公众利益而敢于担当的大丈夫气概,理性深沉,无所畏惧,热而不灼,光而不耀。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9] 。这些中国的脊梁,比较符合老子心中的圣者形象。

3.2. 老子慈爱思想的启发意义

3.2.1. 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慈爱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动力,是人格大厦的基石。现在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现代价值观,欲把这些观念内化为信仰和行为准则,必须与人格教育相结合。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观念不仅仅可以外化为社会机制,而且可以成为健全人格的一部分。当现代价值体系首先体现为人格修养时,其外化的制度形式才有了坚实根基,否则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

爱己爱人,是人格修养的起点与核心。因此,只有在慈爱的土壤上,其他一切美德才得以健康成长。古今中外一切圣贤,都是在慈爱化育的维度上有所成就,从而点亮人类的文明历史。

3.2.2. 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社会运行的规则机制是不是公平正义,这是社会层面有无慈爱和智慧的表现。大道在演化,社会在变化,原来合理的社会规则也可能变得不再合理,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此时需要有人敢于站出来,指出某些社会规则的不公不义之处,并尽力与众人一起完善它。尤其是要致力完善约束公权力的规则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惧怕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这就是老子所说“勇”的表现。

完全为了维护公众利益,而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若没有慈和勇,难以为之。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10] 。因此,慈而勇者,是现代圣人,是人间灯塔。

4. 结语

老子之“道”,本质上是慈爱之道。“道”演生万物,“德”养育万物,整个宇宙是一个充满慈爱光辉的生命网略。人作为宇宙中四大之一,其生命价值就体现在明道、行道,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健康成长。要做到与万物和谐相处不断成长,必须立足于“慈”,展现出“勇”;在生活中“俭”;处众时“谦”,不高高在上,不自以为是,却能为了公众利益而勇于担当,功成而不居。

参考文献

[1] 谢扬举. 老子慈爱思想辨析[J]. 中国哲学史, 2012(4): 62.
[2] 饶尚宽, 译注. 老子[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170.
[3] 许春华. 《老子》之“慈”释义[J]. 哲学研究, 2019(2): 50.
[4] 陈鼓应, 注译. 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186.
[5] (魏)王弼, 注. 楼宇烈, 校释.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116.
[6] 张尚仁. “唯道是从”的德论——《道德经》研究[J]. 学术探索, 2014(9): 1.
[7] 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EB/OL].
https://zh.daoinfo.org/index.php?title=帝王南面之術&variant=zh-hans, 2024-04-02.
[8]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M]//鲁迅. 鲁迅全集(第3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1.
[9]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M]//鲁迅. 鲁迅全集(第6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118.
[10]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M]//鲁迅. 鲁迅全集(第1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