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n Yi Medicine and Health Tourism in Chuxiong Prefecture
DOI: 10.12677/ns.2024.135080, PDF, HTML, XML, 下载: 46  浏览: 9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欣娴, 刘 瀑, 李维宇*:云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SWOT分析彝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策略楚雄州SWOT Analysis Yi Medicine and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Chuxiong
摘要: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发挥主体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模式;构建以“政府 高校 企业”的模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产品,加强品牌培育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四个方面为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促进彝医药康养旅游发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deeply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i medicine and health tourism industry in Chuxiong Prefecture. And on this basis, establish a development model led by the government, with enterprises exerting their main force, and encouraging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Constructing a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model of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Optimize products and strengthen brand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aking the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re four aspects to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i medicine and health tourism in Chuxiong Prefectur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Yi medicine and health tourism.
文章引用:张欣娴, 刘瀑, 李维宇. 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 护理学, 2024, 13(5): 552-559. https://doi.org/10.12677/ns.2024.135080

1. 引言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疾病防治理念及健康养生理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新开放、兼容并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以中医为主导的中医药康养需求巨大,能够培育为现代主导产业,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中医药产业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云南生态环境优越,是动植物基因库,加之深厚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让云南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云南将打造世界康养胜地作为发展战略,中医药康养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目前,国家卫健委深入推进《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在国家部委及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下,云南中医药康养产业能够成为云南万亿级主导产业 [1]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我国两个唯一的彝族自治州,是彝族医药的发源地之一,形成特色鲜明、疗效确切的彝族医药。彝医药特色鲜明之处在于具备独特的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彝族先祖崇尚太阳,形成了以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为基础的彝医药理论体系,并且通过观察日月星运行及变化,总结升降沉浮、生死枯荣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形成了“气浊学说”、“哎哺理论”等彝族人民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特色理论 [2] 。在彝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彝医运用望、闻、问、切及方位推算法诊断疾病,并且根据疾病对症下药,灵活运用敷治法、烧治法等多种药物疗法,其中彝医水膏药疗法及彝医药拔云锭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是这些优秀的彝医药瑰宝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楚雄州发展彝医药康养旅游的动力源泉。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深入探究楚雄州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提出打造彝族医药康养胜地的对策建议,促进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2. 彝医药康养旅游内涵及研究方法

2.1. 彝医药康养旅游内涵

中医药康养旅游作为旅游资源与中医药服务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兴模式很早就进入了国家的统筹规划内,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3]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也明确提出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目标和规划 [1] 。此后,中医药康养旅游作为一个热门领域备受关注,学术界关于中医药康养旅游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但对于中医药康养旅游的定义,学界没有统一的界定,部分学者认为中医药康养旅游是将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理论、中医药资源与旅游资源深入融合,以调养身心和预防疾病为目的的新型旅游方式 [4] 。部分学者认为中医药康养旅游是以中医药资源为基础,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人文资源,集自然、休闲、疗愈、保健为一体,使游客身心健康得到改善、提升的旅游活动合集 [5] 。本文将中医药康养旅游定义为依托中医药资源、传统中医药文化及养生保健环境,通过养身健体、颐养身心等手段,使人的身体、心智、精神都达到协调发展的旅游活动合集。彝医药作为少数民族医药的子集,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将彝医药康养旅游定义为依托彝医药特色资源、彝医药文化,通过特色诊疗手段、保健方法、民族特色服务等方式,使人的身体、心智、精神都达到协调发展的旅游活动合集。

2.2.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称态势分析法,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研究方法。SWOT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麦肯锡(Mckinsey)咨询公司首先用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分析。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可分为两部分: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东西,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SWOT分析的基本思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考虑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3. 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的SWOT分析

3.1. 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的发展优势

3.1.1. 深厚的彝医药文化以及丰富的彝医药资源

楚雄州是彝医药的发源地及传承区,历代彝族人民依靠自身的智慧,运用可及药材与疾病作斗争,在不断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形成本民族独特的医药文化、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6] 。据彝文《帝王纪》及《西南彝志》记载,彝医药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早期彝族的医疗实践经验大多散见于彝族毕摩典籍、口传彝语祭经、地方史等中,彝族神话《支呷阿鲁》中记载了母系社会时期彝医使用土生土长的药材治疗多种病症的药物疗法,昭示了迄今为止古彝文记载的最古老的彝药临床应用经验 [7] 。数千年的经验实践造就了彝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以一元二气理论、五行六路学说、毒邪理论、二气六性辩证为主的彝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形成了以望、闻、问、切和方位推算法为主的诊疗方法,还形成多部彝文医药典籍,并且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彝医药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彝医药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州政府的重视与努力下《齐苏书》《娃娃生成书》《好药医病书》等多部彝文医药书得到翻译整理,其中,《齐苏书》成书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彝文医药典籍,该书收录了56种病症、87个处方、274味药,所记录的病症涉及内科、外科、五官科或皮肤科、妇科、儿科5种,治疗鼻炎的彝族特色药三吹粉在书中也有所记载。如今,楚雄州建成全国唯一一家省级彝医医院、建成中国彝医药博览馆,成立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2个,彝医药研发中心4个;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楚雄州加快中彝医药特色发展30条措施》等政策措施为中彝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中农联楚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投入建设,2023年,“中国·楚雄中药材产业发展系列活动”及楚雄中药材产销对接大会的举行,标志着楚雄中药材交易市场正式进入运营,彝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为彝医药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楚雄州药材资源丰富,是云南省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2011~2021年,楚雄州开展第五次中彝药资源普查,调查表明州内有明确药用功效的中彝药用植物有隶属1164科3880属5952种,并且对资源蕴藏量小、品种单一的彝药品种进行引种驯化、种植、养殖。楚雄州已被确认为省级民族药种植基地,4个县被认定为“云药之乡”,申报定制药园3家,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4.9万亩,中药材种植企业174个,各类药材生产企业63家。在此背景下,楚雄州更应该利用资源,把握机会,把楚雄州打造成滇中地区康养旅游胜地。

3.1.2. 丰富的旅游资源

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三山鼎立、二水环流”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楚雄州是彝医药的主要发源地及主要传承区,素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及“中国绿孔雀之乡”等美誉。此外,楚雄州森林资源丰富,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01%,楚雄州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个,国家森林乡村28个,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荣誉称号。近些年,楚雄州以哀牢山、紫溪山、狮子山等周边森林资源为重点,加快开展森林游览观光、森林康养等森林景观利用,并且鼓励森林康养小镇的建设。其中,楚雄市紫溪镇、武定狮子山、双柏县爱尼山等9个单位已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截止2022年底,楚雄州共有4A级旅游区9个,3A级18个及1A级1个,共28个A级旅游区(见表1),旅游资源与假日活动及彝医康养有效结合,成为楚雄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与彝医药相关的博物馆、展览馆、康养园快速发展,彝医药康养旅游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0年,中国彝医药博览馆正式投入使用,馆内储藏鲜药标本100余份,干药标本1126份,腊叶标本5125份,此外还收录多本珍贵的彝医药专著,中国彝医药博览馆已经成为游客了解彝医药的重要窗⼝。2023年,中国彝医药康养园开园,将彝医药康养园定位为集彝医诊疗、健康养生、休闲、彝医药文化为一体的绿色高端康养基地。此外,楚雄州还建立了全国首个彝医药院士工作站“侯惠民院士工作站”、朱兆云专家工作站、熊磊名医工作室等专家工作站,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深厚的彝医药文化有效结合,为打造国内知名的彝医药康养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able 1. A-level tourist areas in Chuxiong prefecture (as of 2022)

表1. 楚雄州A级旅游区(截止2022年)

3.2. 劣势分析

3.2.1. 彝医药与旅游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尚未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楚雄州在药材资源储备与旅游资源方面禀赋优越,但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深度的融合,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游客对于康养旅游的追求已从简单的观光旅游向高质量、多样式的模式发展,而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旅游模式单一,在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时只简单地融入一些医药元素,民族医药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现,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式的需求。此外,缺乏整体的发展规划。由于旅游资源的分散,各地区发展模式也较散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区功能规划与布局,彝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各种设施以及项目没有联系起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资源利用不充分、“彝医药 + 旅游”融合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整体发展规划的缺失以及管理不到位。未来,“彝医药 + 旅游”实现深度融合就必须充分挖掘彝医药资源、讲好彝医药文化故事,制定彝医药康养旅游整体发展规划,统筹和推进特色项目,促进建成融合、协调、创新和可持续的彝医药康养旅游发展新格局。

3.2.2. 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明显

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在探索的过程中,仍采用彝医药产品 + 旅游的模式,尚未凸显楚雄州各地彝医药文化及彝医药制作、康养等体验式旅游的发展,而楚雄州是我国2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彝族分支多,各地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彝医药文化及产品,如何差异化发展,凸显地方特色,是实现彝医药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楚雄州尚未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彝医药康养品牌,且彝医药旅游康养产业普遍认知度不高,呈现出政府热、民众冷的现象,品牌形象塑造定位不准确、品牌传播策略单一、知名度不高已成为制约彝族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3. 复合型人才缺失

彝医药康养旅游业区别于一般的旅游业,彝医药康养旅游涉及管理、旅游、彝医药、护理康复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急需既懂管理又具备基本药理知识有护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

疫情后,楚雄州旅游业的开始复苏和发展,据官方统计仅2024年春节期间,楚雄州共接待游客244.3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82.34%,较疫情前同期增长45.3%,游客的大量增加导致当地旅游业人才储备不足 [8] 。目前,楚雄州在发展彝医药康养产业时,从业人员整体质量不高,特别缺乏彝医药康养的相关知识,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缺失已成为阻碍楚雄州彝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机遇分析

3.3.1. 民众康养意识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意愿强烈,更加重视康养。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医药在防治中的奇效,让民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其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截止2023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1.1%) [9] ,老年群体拥有充裕的休闲时间、强大的消费能力及对健康的需求,老龄人口已成为康养旅游产业的重要消费群体。

目前,年轻群体中亚健康(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10] )状态人群激增,生活、工作压力大,年轻人群越来越关注康养产业,康养旅游已成为年轻人节假日外出的首选。彝医药通过推拿按摩、中药调理、香疗药浴等彝医药疗法,效果好、更健康,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在放松的同时又能促进身心健康,楚雄州政府及彝医药康养产业从业人员应抓住机遇,大力宣传推广,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彝医药康养产业的发展。

3.3.2. 市场潜力巨大

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是彝医药与旅游业融合的新型产业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型产业,是各年龄段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的产业。

据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2022年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其中休闲旅游的占比呈大幅上升趋势 [11] 。作者本人及身边的同学也喜欢休闲旅游,在休闲旅游的基础上能够加上日常身体保健功能的旅游受到各类人群、年龄段的追捧,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市场巨大。

3.4. 威胁分析

3.4.1. 政策保障不足

截止2023年,通过楚雄州政府网站检索到关于发展彝医药产业的政策仅有5部,2018年9月1日实施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2022年10月24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印发的《楚雄州加快中彝医药特⾊发展30条措施》《楚雄州中彝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楚雄州推进中彝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20条措施》及《楚雄州基层中彝医药三年⼯作规划及实施⽅案(2021-2023年)》,以上政策的实施是否有效促进了楚雄州彝医药康养产业的发展,效果有多大,尚未见相关报道。

楚雄州在推进“彝医药 + 康养旅游”大健康产业时,也尚未形成相关的监管部门及法律法规措施,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完全有效管理彝医药康养产业,彝医药康养相关法律法规及措施保障力度不够,阻碍了楚雄州彝医药康养产业的发展。

3.4.2. 同行竞争压力大

云南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拥有15个特有少数民族、16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各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推进了本民族的医药卫生产业。同时,云南各地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存在趋同,都将“民族医药 + 旅游业”模式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如石林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中医药文化融合打造集旅游、康养为一体的风景园区;大理、腾冲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温泉康养旅游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开发都给当地多个行业带来了经济机遇和发展空间。相比之下,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仍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康养旅游体系且发展业态单一,竞争力较弱。在此情况下,楚雄州还需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和亮点,明晰发展路径,把楚雄州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国际康养旅游胜地。

4. 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的发展策略

4.1. 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发挥主体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模式

首先,政府作为促进彝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牵头者,应该强化战略引领,通过政策引导和合理规划促进彝医药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建议成立州、市、县三级彝医药康养旅游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组织、全面统筹彝医药康养旅游建设工作,明晰各部门的目标,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整合推进,并建立目标考评监督机制,实现各部门上下联动。二是尽快制定《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发展规划》《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三是做好合理规划,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对彝医药资源进行整合和评估,立足于彝医药大健康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优化彝医药康养旅游的整体规划及产业布局,制定各旅游项目的开发标准,准确定位客源市场,着重打造一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旅游项目,通过推出彝医药康养旅游的精品路线和旅游攻略对客源进行合理引流使产业空间合理化。

其次,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擎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实现融合创新发展,落实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多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投资者,实现整合升级,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龙头企业规模及影响力。此外,优化营商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鼓励央企、医药头部企业的进驻,增强产业链韧性。

最后,为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康养旅游市场,政府应完善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权优惠等优惠政策及招商引资激励措施,招引优商良商,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彝医药康养旅游的建设中。

4.2. 构建以“政府 + 高校 + 企业”的模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限制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是提升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缺乏,导致消费者旅游体验感不高,阻碍了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为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彝医药专业素养、旅游管理等多学科专业技能。

为解决以上问题,打造以“政府 + 高校 + 企业”的模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由政府牵头,高校组织实施,与企业合作形成订单式培养和在职培训的⽅式,通过导师制、现代书院制、国际合作等⽅式扩展育⼈途径,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途径,可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整体上提升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并迈向高质量发展。

4.3. 优化产品,加强品牌培育建设

楚雄州彝医药资源丰富,包含特色的疾病认知方法,养生保健方法以及药物疗法,并且有彝医水膏药、拔云锭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彝医药康养旅游产品意义重大。因此,应该深度挖掘彝医药文化资源,把彝医药文化融入到各个项目、产品和服务中,增强彝医药康养旅游的底蕴和特色,打造有文化底蕴、丰富内涵的彝医药品牌形象。同时,应该积极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拓宽彝医药品牌的宣传渠道,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并不断形成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感召力。在产品创新和研发方面,企业可与院校形成合作,通过出资等方式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产品研发,提高科技转化为成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要注重衍生产品的开发,把衍生产品打造成为彝医药文化的载体,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彝医药文化的同时,延长彝医药康养旅游的产业链,帮助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实现健康稳定地发展。

4.4.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彝医药康养旅游发展需要丰富的药材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环境,以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保证彝药的药效,原材料需要更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开发,需要成立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在保护彝医药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研发机构、从业人员、企业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使彝医药康养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彝医药康养旅游是自然资源和健康理念的结合体,在产业开发时应注意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并且实现生产、加工、运输、消费各个环节全覆盖,形成节约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例如从科技层面,加强药材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的挖掘与技术的提升,即提高了彝医药产业的附加值,药材也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了彝医药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是中医药和旅游业的有效结合,属于新质生产力,对推动楚雄州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SWOT分析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包括深厚的彝医药文化及彝医药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彝医药旅游业缺乏整体规划、尚未形成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明显,复合型人才缺失是制约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民众康养意识的提高及市场潜力巨大是该产业发展的机遇;政策保障不足,同行竞争压力大成为该产业未来发展面临的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发挥主体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模式;构建以“政府 + 高校 + 企业”的模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产品,加强品牌培育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以上措施和对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相应参考。

项目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楚雄州彝医药康养旅游创新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Y0496。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6): 193.
[2] 徐士奎, 罗艳秋, 王正坤. 气浊学说: 彝医认识宇宙与生命运动的核心理论[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7): 84-86.
[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J]. 中医药文化, 2015, 10(3): 26.
[4] 江泽慧, 张俊, 徐铁龙. 江西省中医药康养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医院, 2024, 28(1): 70-72.
[5] 沙莎, 编, 赵晓鸿, 总主编. 中医药康养旅游[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21
[6] 潘立文, 郭向群, 赵桂刚, 杨露, 许琳. 楚雄彝医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药事, 2019, 33(6): 616-623.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乡土志丛书编纂委员会, 楚雄州楚雄彝医药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楚雄彝医药志[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1
[8]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楚雄州2024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情况报告[EB/OL].
https://wlj.cxz.gov.cn/info/egovinfo/1001/centent_overt/11532300015167866W-/2024-0218001.htm, 2024-02-18.
[9] 光明网.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人[EB/OL].
https://mi.mbd.baidu.com/r/1gwVqmponHG?f=cp&u=4a821b8cb7c72e0b, 2024-01-17.
[10] 张冀东, 王丹, 何清湖, 孙贵香, 肖丹, 曾小珂, 毛欣. 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7): 3777-378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3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EB/OL].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2/content_6931178.htm, 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