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An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Based on Subject Core Literacy—An Example of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Compulsory Course 1
DOI: 10.12677/ae.2024.145774, PDF, HTML, XML, 下载: 31  浏览: 77 
作者: 朱俊颖: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英语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材高中英语English Core Literacy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High School English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材剖析。结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将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方面对相应教材进行宏观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明确学科核心素养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教材文本的不足和建议,以及提出教师应如何进行英语教学,以期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based on subject core literacy.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new high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extbooks will be conducted from four aspects: language ability, cultural awareness, think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subject core literacy in textbooks can be clarified. Meanwhile, by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ubject core literacy in English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shortcomings and suggestions of textbook texts, and proposing how teachers should conduct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文章引用:朱俊颖.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5): 842-84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74

1.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英语课程标准 [1] 中将现代英语的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培养学生具有在英语相关学科基础学习环境中能够逐渐发展构成整体的一种正确科学的英语价值观念、具备良好的学习品格素养和关键素质的英语能力,其具体内容将日常英语核心学科素养主要归纳整理为至少四个认知维度,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简而言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学习英语学科,能帮助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并促进其个人全面发展。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在教材的内容和目标设定上得到了体现,这显示出了课程的育人价值。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很依赖于教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运用教材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就此将基于新课标中指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进行分析和探究。

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做好高中英语教材的解读,能够深入挖掘育人重点、扩展育人着力点、形成育人切入口。新课标要求培育中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因为这更符合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的整体要求,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它能促进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如形成良好坚毅的个人品格、跨文化交际沟通协调与信息交流处理的基本意识方法与应用能力、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都是学生将来在完成终身专业学习规划和积极适应世界未来的社会与发展变化中成长所真正需要具有的关键基础能力;它也符合国家政策,2014年国家教育部首次推行“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旨在促进立德树人的基石上,扎实推动教育改革。新课标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正是对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而教材正是这些重要因素的载体,通过对文本的研究和分析,不仅能够为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方向参考,还可以对教师授课提出建议,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最大限度利用教材,更好地指导教学。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中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施久铭 [2] 认为,核心素养及其所延伸的意义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共同品质。其中,最重要的能力被称为“素心素养”。他指出,“能力”“素养”这类词的含义比“知识”“技能”更广泛,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学者柳夕浪 [3] 首次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研究国际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成果,明确揭示了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之间的紧密联系,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包括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此外,学者左璜 [4] 介绍了一些国家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国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提供了借鉴。中国学者们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提供了指导,不断推动其发展。

2.2. 国外研究综述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起源于西方。自上世纪末以来,相关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大力开展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代表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McDonough [5] 同时还指出,英语是教材和期刊语言。学生学习英语时英语课本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的主要依靠和重要工具。因此研究相应课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Ljung [6] 在其所在国家的中学英语教材中发现缺少一些实用性的、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因此他建议高中英语教材应该包含更大比例的非叙述性文本,以便与实际生活中所运用的词汇相一致。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为国内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3. 理论基础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1]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则特指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所应具备的某种能力和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些核心素养不仅是英语学科学习的目标,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素质,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全面提升英语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英语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体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准确性、语音语调、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概念也涵盖了对英语语言背后文化、习惯和社会环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学生能够形成核心素养中的其他三项能力。

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如何去理解、尊敬并认可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应用于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在学习中外文化的同时,提升民族凝聚力,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世界不同的文化当中去。

新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能力和水平,表现为逻辑、批判和创新的能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正确的推理和论证,建立合理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链条;在面对信息和观点时能够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以及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环境中的挑战。同时,他们也能够从不同文化的视角来观察和评价世界,形成更加开放和全面的思维方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包括鼓励学生采取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应对挑战,并且要求其不断探索更多的学习途径。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更有效地完成任务。通过培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从多个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这将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学科核心素养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中的体现与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一共包括五个主题单元,分别为“青少年的生活”“世界旅行”“运动和健康”“自然灾害”“世界各地的语言”。每个单元都分为八个板块,分别为Opening page,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Thinking,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Listening and Talking,Reading and Writing,Assessing Your Progress,Video Time。各单元和各板块是如何体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将一一探究阐述。

4.1. 语言能力

本教材通过丰富的语言活动和任务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整本教材的单元设计来看,主题可以归纳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再结合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还要学生发挥其能动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是英语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从每单元的板块设计来看,也涵盖了语言能力的几要素,以下是具体的体现方式。听力能力:每单元都提供了听力材料,如录音对话、听力练习和听力文本,学生通过听取并理解这些材料,可提高听力技能,包括听力辨音、听力理解和听力应用的能力。口语能力:每单元设置了丰富的口语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培养其表达和交际能力,提高口语流利度、准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每单元包含了各种文章和阅读材料,涵盖不同的主题,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可提高其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能力,培养阅读策略和阅读思维。写作能力:每单元最后设有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指定的主题和文体进行写作,以提高其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组织、语言表达和写作风格等。以一单元为例,主题为“青少年生活”,要求学生掌握提建议的表达方式、能口头叙述计划和将要发生的事,这些都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总体来说,此教材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能力,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是非常有帮助的。

4.2. 文化意识

本教材在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上注重体现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并欣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多样性。例如其中二单元和五单元的主题为“全球旅行”和“世界各国语言”,它们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著名景点及其独特的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了解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课文通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习俗等方面的介绍,使得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学生能够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的活动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感性和亲身经历的角度去感受、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同时,这些文化元素的引入也有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4.3. 思维品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不同的思维品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例如第一单元有关思维品质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实际经历相结合,客观理性地分析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单元中的理解任务板块,要求学生给出文章每部分的主要旅游信息,而归纳和总结主要信息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第三单元的语篇是阅读,因此要求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并通过推理来总结论据,同时也希望能够对有关体育精神的说法和事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会涉及到不同的文本类型和风格,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文本、分析语言和推断意义等技能来进行批判性阅读。第四单元的主题为“自然灾害”,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应对与灾难有关的困难。最后一单元突出的是文化意识,因此要与其相结合教学,来归纳与建构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多元因素。通过以上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些思维品质不仅有助于学术学习,也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4.4. 学习能力

前面提到本教材的每个单元还分为具体板块,即听说板块、阅读与思考板块、发现单词语法结构板块、讨论板块、写作板块、自我评估板块等。每一小部分的设计逻辑都是层层递进的。在阅读板块,学生通过各种阅读策略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如思维导图、略读、寻读、扫描特定信息等。在单词语法结构板块,学生学习各种词汇策略,如单词的形成、联想、分类等,通过学生独立发现相应的规则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评估部分是在学习完整个单元后对学生自身的客观评价,使得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英语学习指导,让学生可以自己理解和实施。此部分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 教学启示与小结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可以“活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和课堂反馈,增加或减少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对不同主题和体裁的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并以文本为载体,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气质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此使得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借助了国内外文献,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学科核心素养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中的体现,并总结了相应的教学启发,这对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除了在学科知识上对学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外,还能够促进学生在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其终身学习,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由于中国在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并处于初步阶段,所以还需要更大规模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为培养人才提供实证成果和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施久铭. 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J]. 人民教育, 2014(10): 13-15.
[3] 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 2014(3): 7.
[4] 左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走向核心素养为本[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2): 39-46.
[5] McDonough, J. (1984) ESP in Perspective: A Practical Guide. Collins ELT, London.
[6] Ljung, M. (1990) A Study of TEFL Vocabulary. Stockholm Studies in English, 78, 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