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数智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in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aking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本文基于大数据分析背景下四川地方型应用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财务管理学科培养的实际需求,并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big data era, enterprise financial data is showing explosive growth, and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models and method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actual needs for the train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disciplines and conducts in-depth and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刘静怡, 李玉珊, 马潇榆, 刘芋, 张学梅.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数智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5): 854-85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76

1. 地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相关阐述

1.1. 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社会重要性

持续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满足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环节,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同时推动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1.2.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符合政策导向

2021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了“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同年11月,财政部紧随其后,颁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了“切实加快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步伐”的紧迫性。这一系列政策举措表明,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近年来对企业财会工作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这一大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亟待进行深入的改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积极构建新的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智化思维和技能,以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

1.3. 培养方向基于四川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求状况

基于各大招聘软件,对财务管理相关岗位要求进行分析,发现从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看,一般企业财务管理都包括了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盈余管理、资本运营、税收筹划等,相关课程在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均有开设。再从实操方面的应用软件分析来看,多数企业的财务软件基本为较为普遍的用友和金蝶软件,少数使用的是管家婆、金算盘等软件,这一情况与院校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基本一致。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数智化方面,目前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尚且不足,并且需求数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企业比例在逐年升高,这表明,当前许多高校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仍主要侧重于“专业型”教育,而对数智化技术、工具及业务流程的融入和应用显得相对不足。这些高校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系统的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从而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1.4. 明确数智化财务管理人员培养方向

随着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所有单据的电子化和标准化将促使整个会计循环实现自动化处理,这一变革预示着未来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数量将有所减少,但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将大幅提升。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要对此趋势有所预期,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具体来说,高校应构建科学的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具备高质量“数智型”财会审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对财会领域的新需求。

2. 数智化背景及理论依据

2.1. 数智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之一。以数智化转型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机遇,也是大学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数智化的发展也对高校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教师并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自我的提升,而如何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如何掌握新的教学工具成为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2.2. 数智化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1) 在学习的含义方面,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2) 在学习的方法方面,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 数智时代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现状和专业要求

3.1. 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顾天竹等(2022)提出会计从“核算反映型”为主向“智能决策型”为主的转型已成必然 [1] ;张誉(2022)发现目前我国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过于呆板单一,存在课程内容设定不当,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需要脱节等问题 [2] ;汪瑞等(2022)也提出“财务管理 + 大数据”培养模式,在保留会计与财务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融合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类课程,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创新动力足的财务管理人才 [3] ;朱琳等(2022)提出要强化学生财务专业能力、数智技术能力、业务协同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迭代能力 [4] 。王春福等(2017)发现应用型本科在确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多为模仿甚至照搬照抄建校时间长的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确 [5] ;孔祥维等(2022)强调,经管类本科教育亟待植入数字经济思维、转型智能时代的教学范式 [6] 。智能科技在财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促进了新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传统财务人员在市场面临着风险与挑战。董红杰和谢香兵(2022)初步统计发现,我国约有27.8%的高校已开设智能财务专业或方向,但没有形成共识 [7] 。智能科技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AI背景下应深化教学变革,注重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智能化的更深层次的建设。

史芳芳,张雅淇(2024)在“数智化”背景下的财务工作现状,分析了“数智化”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多维协同模式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8] 。梅璐璐(2024)重点研究了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估机制的创新,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9] 。王嘉歆(2023)紧跟新时代人才需求,探究数智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深度交叉融合新方向,明确数智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重要问题。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人才培养不仅需要依托技术的变革,更需要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观念 [10] 。孙跃轩(2023)不仅依托人工智能优化管理队伍,提升管理质量并且积极引进智能化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11] 。张文静(2023)以财务类相关行业和企业为协助研究对象,转变高校教师的思想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手段进行教学 [12] 。

数智化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解数智化变革的逻辑、智能财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财务课程的改革。在数智化背景下,为了提高数智化时代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该加快学校与教师改革的脚步。彭晓英等(2022)系统地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新商科财会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大胆改革与创新,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新商科”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3] 。孟雨晴(2023)立足某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从目标定位、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路径 [14] 。靳庆鲁等(2021)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进行智能化教学改革的构建思路、方案举措和实施成效,为数智时代财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15] 。

1)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基础较薄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个国家设立较晚的一个本科专业,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因此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历史积淀不足、学科建设经验相对较少以及实践教学模式不够健全等问题。与此同时,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多是从多校合并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使得它们在从学科建设到实现就业转化的路径上,尚未形成雄厚的实力。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和效果。

2) 传统教学思维难以满足迅速更迭的数字化发展

在互联网和先进技术的推动下,许多财务工作正逐渐被业务人员和智能机器人所分担,这导致越来越多的财务岗位从传统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管理、预测等更高端的工作中,从而塑造出复合型的人才。这些新时代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具备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财务管理思维,如“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

3) 部分高校课程内容难以满足数智化人才需求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云报销等技术的渐渐普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日益技术化,对新兴技术工具的学习与应用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当前许多地方应用型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仍主要集中于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分析、税收筹划等传统领域,而对于如Python开发与财务应用、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等前沿技术课程等,这些能够培养学生数智化财务管理的执行能力的相关课程开设较少,同时这类未接受数智化教学的毕业生很难快速适应工作内容,或者很难达到企业的工作认可。

3.2. 数智时代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要求

数智时代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具备以下能力:

1) 扎实的专业财务技能

财务专业能力是构建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能力框架的基石。这一能力要求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提供卓越的财务管理服务。他们应能敏锐洞察经济业务的内核,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对商业规则与流程进行深度解析与重构,以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潮流。

2) 相匹配的数智技术能力

该能力要求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数字和信息技术基础,还需要对智能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有全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新时代的财务人员应能熟练运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前沿科技,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结合专业判断进行解读,为企业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成为价值创造型的财务管理专家。

3) 创新迭代能力

这一能力是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它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发现数智化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他们需要运用跨界的思维方式,融合新技术和方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优化相关流程或应用,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数智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4.1. 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

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与企业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制订出符合企业会计职业需求的能力框架。与此同时,应给高校教师“减压”,使其有充分精力投入到实际教学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转换,他们不仅仅要担负起传授的责任,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高校应考虑引进多学科背景尤其是工学背景的会计人才以及拥有丰富企业实务经验的人才。他们应该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尤其是掌握最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等软件,以便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除此之外,大学还应该邀请来自实际领域的专家来帮助老师们,比如说给他们安排课程、组织演讲会、组织比赛来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技术和理论。虽然数智化会计专业教学是利用先进的数智化工具作为教学平台,但教师的核心作用是难以替代的。数智化时代更需要一批具有思辨性思维模式的数智化教师。

4.2. 高校课程设置融入数智化技术

在课程设置上加入新兴技术和工具的内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现如今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仅仅停留在传授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而忽略了一些跨学科的交叉学科,比如云计算、IT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一定的实践性。然而,由于一些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当前的课程体系过于侧重于专业课程,而忽略了多样性、多层次、跨学科的课程安排,从而使得会计人才难以胜任当今的社会需求。

4.3. 培养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

由于科技的发展,财务管理行业也在迅速地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从传统的手工记帐,到现在的用友、金蝶等专门软件系统的大规模会计核算体系,以及目前的财务共享服务网络平台,未来的财政、行业、信息化建设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从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到现在的电子化,以及未来的自动化和智能,这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财务人员需要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式,认识到只有持续改善,才有望达到未来的发展目标。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加强财务专业人才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的演进。由于科技的发展,财务人员不再受到传统单一的会计任务的约束,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管理技巧,以实施信息为指导,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促进资源的优化和整体的运营,以达到更高的绩效,为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奉献。因此,掌握实施信息,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技巧,已经成为当今金融互联网数字化和智能财务时代的必备技能。

5.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企业正在迅猛地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要。这不仅仅是一种必要的步骤,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市场份额,改善其财务状况,实现更好的绩效。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许多公司的财务部门面临着许多挑战,导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受限,无法有效地实现数据驱动的数据处理,进而降低了公司的经营绩效。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数智化财务人才的缺乏。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价值,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培养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推动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基金项目

本论文是四川省财政厅项目《构建数智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未来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sckjkt-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顾天竹, 刘煜, 刘文慧.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9): 183-186.
[2] 张誉. “互联网 ”与大数据背景下创新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职业教育). 2022: 4.
[3] 汪瑞, 古腊. “财务管理 大数据”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5): 73-75.
[4] 朱琳, 沈波.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智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9): 196-198.
[5] 王春福, 金淑红.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6): 406-407.
[6] 孔祥维, 王明征, 陈熹. 数字经济下“新商科”数智化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22(8): 31-36.
[7] 董红杰, 谢香兵. 数智化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财会通讯, 2022(15): 171-176.
https://doi.org/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2.15.018
[8] 史芳芳, 张雅淇. “数智化”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析[J]. 财会学习, 2024(9): 149-151.
[9] 梅璐璐. 数智化时代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6): 205-207.
[10] 王嘉歆. 数智时代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23): 74-77.
https://doi.org/10.13665/j.cnki.hzjjykj.2023.23.026
[11] 孙跃轩.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 22(13): 287-288.
[12] 张文静. 数智化时代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财讯, 2023(16): 171-173.
[13] 彭晓英, 张庆华. 大数据环境下新商科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2, 43(9): 89-92.
https://doi.org/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38
[14] 孟雨晴. 数智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 财会学习, 2023(4): 145-147.
[15] 靳庆鲁, 朱凯, 曾庆生. 数智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上财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11): 28-3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