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动态演进及政策启示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Dynamic Evolu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terprovincial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China
摘要: 省际跨境电子商务研究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层次从规模指数、支持指数、潜力指数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度2013~2022年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并借助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其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从稳定性来看,处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高水平的省份具有较高稳定性,处于其他层面的省份正向转移概率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分维度来看,排名靠前的省份自身核心维度较明显,处于薄弱环节的省份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增强补弱,提高本省跨境电子发展水平。
Abstract: Interprovincial cross-border e-commerce research helps China’s economic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arch level is structured to buil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scale index, support index, and potential index dimensions. The level of inter-provincial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is measured by entropy method from 2013 to 2022, and its dynam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Markov chai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overall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speed is on the rise,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speed; from the stability point of view, the provinces at a high level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have a high stability, and the provinces at other levels of positive transfer probability are difficult to realize leapfrog development; from the sub-dimension point of view, the top-ranking provinces are more obvious in their own core dimensions, and the provinces in the weak link should enhance and make up for the weak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ross-border electronic development in this province.
文章引用:程静. 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动态演进及政策启示[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5755-5763.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41813

1. 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指出支持国内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张海霞[1]通过省级宏观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视角,使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分析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每增加1%,农民收入增加25%;电子商务发展对不同类型的农户存在异质性,对农户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均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却负向影响农户的经营性收入。从研究范围来看,电子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县域、市级、省级等,其中祝业亮[2]以长江经济带,智敏等[3]以陕西省,桂学文等[4]以中部六省开展区域性研究,研究结论较适用于当地。从研究模型来看。付媛等[5]从规模水平、经济地位、发展支撑、竞争能力、协同发展和共享发展六个维度构建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处于高水平的省份具有较强稳健性,处于低、中等、中高层面的省份转移概率则较容易受到相邻省份的影响。

综上所述,针对省际跨境电子商务研究文献较少,为更好地反映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境况,提高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估,在参考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动态演进研究各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境况,分析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赋能地区经济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熵值法测度指标

熵值法根据各指标数值变化对整体的影响,计算指标的熵值,进而确定权重。具体有以下步骤:

第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正向指标标准化: X ij = X ij min( X 1j ,, X m j ) max( X 1j ,, X m j )min( X 1j ,, X m j ) (1)

负向指标标准化: X ij = max( X 1j ,, X m j ) X ij max( X 1j ,, X m j )min( X 1j ,, X m j ) (2)

第二,计算数值比重 P ij

P ij = X ij i=1 m X ij ( i=1,2,,m;j=1,2,,n ) (3)

第三,计算k值,熵值 e j

k= 1 ln( m ) , e j =k i=1 m P ij ln( P ij ),( k>0, e j 0 ) (4)

第四,计算指标变异指数 d j

d j =1 e j ( j=1,2,,n ) (5)

第五,计算指标权重 w j

w j = d j j=1 n d j (6)

第六,综合评分 Z j

Z j = j=1 n w j P ij (7)

2.2. 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较直观的反映出其发展现状、支持指数说明其发展水平、潜力指数有效说明未来的前景发展。据此,本文从规模指数、支持指数、潜力指数三个方面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Table 1.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level index system

1.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注明

数据来源

指标属性

规模指数

跨境快递业务量

各省年末跨境快递数量

邮政管理局

+

跨境快递收入

各省年末跨境快递服务收入

邮政管理局

+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各省年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

商务部

+

电商企业个数

各省年末电商企业个数

国家统计局

+

支持指数

快递营业网点

各省年末快递营业网点数量

邮政管理局

+

每百企业拥有网站数

各省年末每百家企业拥有网站

国家统计局

+

长途光缆线路长度

各省年末长途光缆线长度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

互联网普及率

各省年末互联网普及率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

潜力指数

出口总额

各省年末出口总额

国家统计局

+

进口总额

各省年末进口总额

国家统计局

-

电子商务采购额

各省年末电子商务采购额

国家统计局

-

电子商务销售额

各省年末电子商务销售额

国家统计局

+

(1) 规模指数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邮政管理局和商务部。包括跨境快递业务量、跨境快递收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电商企业个数。

(2) 支持指数主要参考邮政管理局、国家统计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包括快递营业网点、每百企业拥有网站数、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互联网普及率。

(3) 潜力指数主要参考国家统计局,包括出口总额、进口总额、电子商务采购额、电子商务销售额。

3.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评价指数

表2跨境电子商务2013年和2022年综合指数说明各省之间电子商务相关指标的差异情况,其中2013年综合指数从0.0574增长到2022年的0.0911,需注意的是这只是最低发展水平的省份增长情况;最高增长方面,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指数从0.3860增长至0.9116。总体来说,各个省份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增长速度存在多极化现象,但整体依然正向发展、发展速度持续增加。

Table 2. E-commerce development level index of each province in 2013 and 2022

2. 各省2013年和2022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

省(区、市)

2013年

2022年

省(区、市)

2013年

2022年

北京

0.2149

0.3902

河南

0.0829

0.2117

天津

0.1041

0.1514

湖北

0.0921

0.2136

河北

0.0917

0.1966

湖南

0.0864

0.2099

山西

0.0762

0.1385

广东

0.3860

0.9116

内蒙古

0.0837

0.1718

广西

0.0712

0.1579

辽宁

0.0977

0.1916

海南

0.0799

0.0950

吉林

0.0637

0.1271

重庆

0.0683

0.1737

黑龙江

0.0691

0.1495

四川

0.1075

0.2728

上海

0.2041

0.4355

贵州

0.0574

0.1364

江苏

0.2403

0.4682

云南

0.0715

0.1556

浙江

0.2043

0.4891

陕西

0.0828

0.1814

安徽

0.0949

0.2321

甘肃

0.0598

0.1187

福建

0.1355

0.2495

青海

0.0733

0.1086

江西

0.0703

0.1921

宁夏

0.0614

0.0911

山东

0.1493

0.4065

新疆

0.0744

0.1264

通过计算,2013年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均值为0.1118。从各省数值大小来看,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为广东(0.3860)、江苏(0.2403)、北京(0.2149)、浙江(0.2043)、上海(0.2041),均为东部地区省(区、市),排名后五位的省(区、市)为重庆(0.0683)、吉林(0.0637)、宁夏(0.0614)、甘肃(0.0598)、贵州(0.0574)。2022年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均值为0.2385,前五名依然是东部省份,分别为广东(0.9166)、浙江(0.4891)、江苏(0.4682)、上海(0.4355)、山东(0.4065);后五位为新疆(0.1264)、甘肃(0.1187)、青海(0.1086)、海南(0.095)、宁夏(0.0911)。2013~2022年电子商务发展质量提升幅度较大的省(区、市)有广东、浙江、山东、上海、江苏,指数分别增长了0.5256、0.2848、0.2572、0.2314、2279。

通过分析发现处于东部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例如广东、浙江等省份。同时,处于东部省份在具有高增速的发展条件下,其发展速度具有稳定性,从区域性来看,东、中、西三个地区综合评价指数发展差异较大,且有差异持续增大趋势。

4.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分析

4.1.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核密度估计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综合指数,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30个省(区、市) 2013~2022年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趋势,见图1所示。

Figure 1.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level

1.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核密度估计

图1说明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密集,随着时间变化其波峰峰值逐渐升高偏向右转移,且有右拖尾现象,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先进的省份与落后的省份之间差距增大。

4.2.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马尔科夫转移概率

选取2013年作为基准年份,使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动态演进特征。根据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指数大小将中国30个省(区、市)划分为I、II、III、IV四个不同的发展水平区间,跨境电子商务低水平区间为[0, 0.0712]、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等水平区间为(0.0712, 0.0837]、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高水平省份区间为(0.0837, 0.1075]、处于(0.1075, +∞)的,则为高水平省份,分别记作状态I、状态II、状态III和状态IV,见表3所示求解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Table 3. Markov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atrix

3. 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

t + 1

I

II

III

IV

观测值

I

0.743243243

0.256756757

0

0

74

II

0.013888889

0.722222222

0.263888889

0

72

III

0

0

0.84375

0.15625

64

IV

0

0

0

1

60

表3中能够获取2013~2022年省际跨境电子商务的内部动态性信息。结果显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处于低水平的省份,一年后仍有74.32%的可能性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同样,中等水平和中高水平的省份在一年后保持自身发展阶段的概率分别是72.22%和84.35%。由此可见,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的省份在保持自身发展态势方面具有相似的趋势,而高水平发展阶段的省份仍能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4.3.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

省际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周围省份金融发展、对人才产生良好的虹吸效应,基于此使用邻接矩阵建立空间权重矩阵,数据分析以滞后一年为条件计算省际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

表4反映了30个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转移概率矩阵。结果表明,处于高发展水平的省份自身稳定性较强,而其他发展水平的省份稳定性则是较差,但仍然存在低端发展水平的省份向高端发展水平省份正向转移的概率是增大的。从跨境电子商务高发展水平省份来看,低发展水平向高发展水平转移过程中,出现先降低后升高局面,在中高发展层面和高发展层面都出现相似现象,即可能存在跨境电子商务高发展水平的省份对周围省份辐射效应增强,发挥龙头带动效应,使得自身发展水平在一定层面辐射到较低发展水平的省份,而这对于处于低端省份而言,能够有效利用自身优势借助电子商务高发展水平的省份积极追赶。

Table 4. Markov spac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4. 马尔科夫空间转移概率

滞后类型

t/(t + 1)

I

II

III

IV

观测值

I

I

0.8148

0.1852

0

0

27

II

0

0.85717

0.1429

0

7

III

0

0

1

0

2

IV

0

0

0

1

1

II

I

0.64

0.36

0

0

25

II

0.0526

0.6842

0.2632

0

19

III

0

0

0.9

0.1

10

IV

0

0

0

1

11

III

I

0.7778

0.2222

0

0

9

II

0

0.7297

0.2703

0

37

III

0

0

0.8667

0.1333

30

IV

0

0

0

1

20

IV

I

0.7692

0.2308

0

0

13

II

0

0.6667

0.3333

0

9

III

0

0

0.7727

0.2273

22

IV

0

0

0

1

28

5. 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分维度评价

表5是2022年30个省际跨境电子发展分维度指数以及排名,参照程晶晶等[6]、黄俊鑫[7]划分方法,各省份排名最靠前且处于前50%的分维度为该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维度,把各省份排名最靠后且处于后50%的分维度定义为薄弱环节,对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维度层面差异性进行分析。

5.1. 规模指数

2022年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规模指数平均值为0.0542,前三名的省份是广东(0.3885)浙江(0.1907)和江苏(0.1256),排名后三名分别宁夏(0.0054)、青海(0.0094)和海南(0.0109)。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居于核心维度的省份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效益,前三名以自身拥有的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加速经济增长,而排名处于末尾的省份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处于薄弱环节。

5.2. 支持指数

2022年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指数的平均值为0.1214。处于核心维度的省份有陕西、贵州、北京、湖南,其中排名靠前的省份大部分来自西部,说明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等地政府部门对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力度较大,发挥追赶效应,展现了未来跨境电子商务良好的发展态势;处于薄弱环节的省(区、市)有新疆、青海、宁夏,这三个省份较薄弱的原因可能与疆域面积有关、其基建投入成本较大、人口量较少等原因有关。总的来看,排名靠前的省份政企一体及相关实体配套服务的同步发展,而排名靠后的省份应积极提高基础服务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服务环节。

5.3. 潜力指数

2022年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潜力发展指数平均值为0.0629。处于核心维度的省份有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山东,处于薄弱环节的省份有宁夏、青海、吉林、甘肃。伴随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基建能力的增强,使得各地特色产品能够通过网络交易快速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完善的物流体系与农村搭建,实现土特产跨省交易、跨国出口,助力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活跃度。同时从排名靠前与靠后的省份相比较发现,排名靠前的省份基本属于东部地区,拥有完善的海陆空运输体系,电子网络系统健全;排名靠后的省份基本处于西部与东北地区,其发展潜力指数较低的原因在于当地处于内地或者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与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加强当地的物流建设与网络交付系统是重中之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由中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构建与动态演进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全国各省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增速加快,东部、中部、西部各梯队发展速度存在极化现象。二是各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向上转移的概率伴随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提高出现逆向发展现象。

Table 5. Provincial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level sub-dimensions

5. 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分维度

省份

综合得分

排名

规模指数

排名

支持指数

排名

潜力指数

排名

北京

0.3902

6

0.0467

10

0.1186

14

0.2249

3

天津

0.1514

21

0.0122

26

0.0942

27

0.0451

10

河北

0.1966

13

0.0314

15

0.1409

5

0.0243

17

山西

0.1385

23

0.0182

24

0.1011

24

0.0192

21

内蒙古

0.1718

18

0.0243

17

0.1268

12

0.0206

20

辽宁

0.1916

15

0.0335

14

0.1178

16

0.0402

13

吉林

0.1271

25

0.0190

22

0.1025

22

0.0056

28

黑龙江

0.1495

22

0.0210

20

0.1179

15

0.0105

25

上海

0.4355

4

0.0700

6

0.1221

13

0.2433

2

江苏

0.4682

3

0.1256

3

0.1598

3

0.1829

4

浙江

0.4891

2

0.1907

2

0.1587

4

0.1398

6

安徽

0.2321

9

0.0482

9

0.1404

7

0.0434

11

福建

0.2495

8

0.0796

5

0.1080

19

0.0619

7

江西

0.1921

14

0.0553

8

0.1134

18

0.0234

19

山东

0.4065

5

0.1188

4

0.1405

6

0.1472

5

河南

0.2117

11

0.0389

12

0.1347

9

0.0381

14

湖北

0.2136

10

0.0367

13

0.1365

8

0.0404

12

湖南

0.2099

12

0.0437

11

0.1315

11

0.0347

15

广东

0.9116

1

0.3885

1

0.1982

1

0.3249

1

广西

0.1579

19

0.0253

16

0.1074

20

0.0253

16

海南

0.0950

29

0.0109

28

0.0753

30

0.0088

26

重庆

0.1737

17

0.0167

25

0.1017

23

0.0553

8

四川

0.2728

7

0.0576

7

0.1610

2

0.0542

9

贵州

0.1364

24

0.0185

23

0.1071

21

0.0108

24

云南

0.1556

20

0.0243

18

0.1173

17

0.0141

22

陕西

0.1814

16

0.0242

19

0.1333

10

0.0240

18

甘肃

0.1187

27

0.0113

27

0.1002

25

0.0071

27

青海

0.1086

28

0.0094

29

0.0968

26

0.0024

29

宁夏

0.0911

30

0.0054

30

0.0834

29

0.0023

30

新疆

0.1264

26

0.0207

21

0.0937

28

0.0120

23

三是维度细分层面,各省份其相应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核心维度与薄弱环节均有异质性。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政策启示: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运输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与运输基础设施是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与基本要素。其中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网络全国覆盖,将更多的农产品、特色产品实现网上挂售,低成本营销。物流基础运输体系建设,能有效打破“最后一公里”难题,将农产品带出农村,有效布局农村网络营业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牵头引领,搭建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引入,有效监管运营环境,维护电子商务发展,实现农村产品数字化,增加当地经营性收入。

第二,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物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财政支持,能有效鼓励相关企业增加研发与推广,应用新技术加速网络电子交易与当地产品融合发展,结合物流运输体系,解决当地产品销售运输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政府的财政支持与绿色通道,一方面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与许可证难题,一方面能够加快当地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扩宽当地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

第三,构建人才引入机制,增强需求性人才建设。经济发展潜力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挖掘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帮助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各类专业性人才建设与企业需求搭配,利用网络发展招募信息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打破当局人才缺少问题,营造公平有活力的竞争机制,实现所需人才与区域企业发展节奏协调一致,实现政企一体化优化配套服务留得住、人才队伍留得久,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6.2. 研究展望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虽对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展开空间马尔科夫实证分析,但运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后续研究可通过与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均值或中位数进行分组异质性检验,探究影响省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因素,以实现我国省际跨境电子商务更好、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研究方向上,本文使用熵值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但研究层面较为宏观,难以突出各省内部电子商务发展细节。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深度观察县域微观层面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同时梳理我国电商政策变化脉络主线,使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跨境电子商务数据进行实证的稳健性检验。

参考文献

[1] 张海霞. 电子商务发展、非农就业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J]. 贵州社会科学, 2020(10): 126-134.
[2] 祝业亮. 长江经济带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促进非农就业的机制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19): 121-124.
[3] 智敏, 赖作莲. 电子商务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的机理与路径——以陕西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4): 98-102.
[4] 桂学文, 王秋博, 李君妍. 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以中部六省为例[J]. 统计与决策, 2023, 39(10): 76-79.
[5] 付媛, 郭晨, 任保平. 省域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动态演进分析[J]. 区域经济评论, 2022(2): 43-50.
[6] 程晶晶, 夏永祥.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我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J]. 工业技术经济, 2021, 40(6): 153-160.
[7] 黄俊鑫.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数字金融影响效果分析——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7): 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