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凸显。202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促进业态模式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旅居养老目的地,将大力发展旅游养老产业提到了日程[1] [2]。至2023年底,江苏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89万人,高于全国平均人数3.4%,养老产业潜力巨大[3] [4]。在人口老龄化及“亚健康”现象普及的背景下,很多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旅游形式应运而生,如温泉康养、文化康养、食疗康养等。文化康养是一种融合了文化、健康和养生的新型康养方式,通过文化活动和康养方式相结合,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5] [6]。震泽镇位于苏州吴江,荣获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等多项国家荣誉,近年来在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上,对文化康养产业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震泽镇文化康养资源
2.1. 文化资源分析
震泽镇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是江南五大桑镇之一。震泽镇内慈巍峨矗立,彰显着三国孙吴时期的文化遗风;禹迹桥横跨其上,拱形优美,承载着上古圣贤的丰功伟业。镇内小巷曲折绵长,师检堂与思范桥静默伫立,古朴韵味依旧盎然。作为我国著名的蚕丝产地及丝绸纺织文化的发源地,震泽镇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底蕴深厚[7]。
2.2. 康养资源发展
近年来,震泽镇在康养资源领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凭借政策引导与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的深入推广,震泽镇作为江苏省的唯一代表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乡镇) [8]。通过适老化改造及智慧养老服务,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此外,震泽镇还有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让旅居游客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成为理想的康养胜地。
2.3. 基础设施建设
震泽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发展劳务专业合作社和农旅合作社,打造了月半湾生态园、香桐居、思乡园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也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水平。特别是思乡园游泳馆,作为震泽镇第一家恒温国标游泳馆,满足了村民及周边游泳爱好者的需求,提升了乡村文化生活品质[9]。
3. 苏州震泽镇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3.1.1. 自然与生态资源
震泽镇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交界处,为三地交通的枢纽,水陆交通便捷,是苏嘉湖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0]。自古以来,震泽便与太湖别称同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震泽镇地势低平,四周湖荡密布,水道纵横交错,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造就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观,为康养产业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
3.1.2. 历史与人文资源
从新石器时代陶器、陶片的出土来看,震泽先民早在5000年前便在此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震泽镇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古镇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控制单位13处[11]。因此,震泽镇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人类聚居地,更是一座拥有众多珍贵历史遗迹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文化宝库。
3.1.3. 饮食文化与康养资源
震泽镇的太湖农家菜历史悠久,以“鲜、野、土、奇”为特色,各式菜肴、丰富小吃、特色茶点让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震泽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全覆盖等项目,为康养旅客提供了更加贴心和周到的服务。
3.2. 劣势(Weaknesses)
3.2.1. 自然与生态资源压力
随着震泽镇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当地生态环境可能面临一定压力。游客数量的增加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水体污染、垃圾增多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来应对,并在开发过程中谨慎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3.2.2. 设施与服务不完善
与成熟康养旅游目的地相比,震泽镇在高端住宿、娱乐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方面仍存在完善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服务品质也可能成为震泽镇文化康养产业的一个短板,部分旅游服务提供者缺乏专业培训,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
3.2.3. 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在文化康养项目中,震泽镇可能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与其他江南古镇相比,震泽镇虽然被评为“蚕丝被之乡”,但目前的文旅项目更多地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独特性。在文化挖掘和呈现方面尚不够深入,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3. 机会(Opportunities)
3.3.1. 政策与资金扶持
震泽镇在开发过程中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文化康养产业方面的政策扶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随着文化康养产业的兴起,震泽镇有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投资机构的关注,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可能设立专项基金或引导基金,支持震泽镇文化康养产业的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
3.3.2. 健康和生态旅游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震泽镇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望成为健康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通过开发具有健康养生功能的旅游产品,震泽镇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依托其丝绸文化、水乡风光等特色资源,发展生态旅游[12]。
3.3.3 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
通过与长三角一体化地区合作,震泽镇可以拓展文化康养产业的发展空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震泽镇可以依托其丝绸产业基础,与文化康养产业形成联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3.4. 威胁(Threats)
3.4.1.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文化康养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发展类似的文化康养项目,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震泽镇虽然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但仍需面对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压力。
3.4.2. 生态环境变化挑战
游客增多可能导致震泽镇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如土壤污染、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变化可能对震泽镇的文化康养产业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游客对自然生态资源的观赏和体验。
4. 震泽镇文化康养发展路径
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蚕丝产业特色,震泽镇在发展文化康养产业方面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和优势。然而,目前仍存在如产品体系薄弱、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对外宣传等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改善,推动震泽镇文化康养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4.1. 突出蚕丝文化特色,丰富文化康养活动
1) 建立蚕丝文化博物馆或体验中心,展示蚕丝从种植、养殖、缫丝到成品的全过程,让游客亲身体验蚕丝制作,领略传统工艺的魅力。
2) 开发蚕丝康养产品,结合蚕丝的天然健康属性,开发蚕丝枕、蚕丝被、蚕丝服装等康养产品,以及蚕丝美容护肤品,形成具有特色的康养商品体系。
4.2. 加强正向宣传引导,提高文化养老旅游的认知度
1) 加强对禹迹桥、慈云寺塔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同时开发以这些古迹为主题的康养旅游线路,如“古桥漫步”“禅意修行”等,让游客在游览中体验心灵的宁静。
2) 定期举办书法、国画、茶艺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及震泽特色美食制作课程,如熏豆茶、太湖农家菜烹饪,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熏陶,促进身心健康。
4.3. 提升环保意识,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环境
1) 水乡生态游:利用震泽丰富的水资源,开发水上观光、垂钓、划船等休闲项目,让游客在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享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
2) 生态农业游:结合震泽的农业资源,建立生态农业园,提供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服务,让游客在劳动中体验乐趣,同时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4.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镇内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康养旅游条件。
2) 打造康养社区:在古镇周边或新区规划康养社区,引入专业的康养服务机构,提供健康管理、康复理疗、养生讲座等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康养需求。
4.5.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探索有效经营模式
1) 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利用震泽的“水上丝绸之路”历史背景,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丝绸文化节、国际美食节等,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升震泽的国际知名度。
2) 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对震泽历史、文化、蚕丝产业的研究,同时设立教育基地,培养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为康养旅游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5. 可行性与风险评估
5.1. 可行性分析
1) 震泽镇拥有悠久的蚕丝文化历史,这为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康养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精心策划的蚕丝文化节、工艺展示及体验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还能吸引大量游客参与,显著提升震泽镇作为文化养老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2) 利用媒体、网络以及线下活动等多种宣传渠道,可以全面提升震泽镇文化养老旅游的知名度。通过精心设计的宣传活动,充分展示震泽镇的独特魅力和康养价值,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前来体验,为文化养老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3) 震泽镇自然环境优美,为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积极推广绿色旅游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旅游环境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清新、舒适的康养环境,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4) 通过不断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震泽镇可以显著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优质的配套设施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进一步增强震泽镇的旅游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5)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式,积极支持震泽镇文化养老旅游的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探索适合当地的经营模式,推动震泽镇文化养老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2. 风险评估
1) 震泽镇在开发特色文化康养活动时,需确保活动内容丰富、有吸引力,避免流于形式。同时,要密切关注游客的参与体验,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活动内容,以确保活动的吸引力和游客的满意度,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2) 宣传文化康养工作需持续、有针对性地进行,避免信息碎片化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应建立有效的宣传效果评估机制,定期监测宣传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宣传策略,确保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宣传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3) 在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时,需确保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要关注游客对生态旅游的接受度,通过市场调研和游客反馈,适时调整旅游方式,以满足游客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和期望,促进旅游与环保的和谐发展。
4) 配套设施的建设需与旅游发展需求相匹配,避免资源浪费和设施闲置。同时,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
5) 政府的扶持力度需适度、有效,避免过度干预市场导致市场失灵。同时,要关注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通过市场调研和经营实践,及时调整优化经营策略,确保文化养老旅游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震泽镇文化康养发展路径的探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这些策略不但为震泽镇的文化康养产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也为同类其他项目提供了参考。展望未来,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震泽镇的文化康养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金项目
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培育计划项目(GX026),苏州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SNG2021031),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培育计划项目(GX015)。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