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鸡蛋的胜利》是舍伍德·安德森的经典传世之作,主要叙述了“我”生性善良简单的父亲在与母亲结婚后,受乡村教师母亲的影响,开始追逐美国梦,渴望能够出人头地。最初的尝试是开设养鸡场,但是鸡蛋中孵化出的小鸡命运多舛,或夭折,或畸形又或是意外死去,只有少数能够存活,养鸡场的事业不仅惨遭失败,还造成了“我”悲观忧郁的性格;随后父亲带着畸形小鸡的标本与剩余的鸡蛋开启了第二段创业历程:酒店生意,而那些畸形鸡的标本被父亲视为珍宝,父亲使用它来取悦客人。但在一个晚上,父亲因为未能成功向顾客表演鸡蛋戏法而嚎啕大哭,险些摔碎所有鸡蛋,但最后鸡蛋还是保留了下来,取得了胜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但“鸡蛋”贯穿全文,舍伍德·安德森如此安排的用意何在?“鸡蛋”的多重象征意义也变成了学界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
2. 《鸡蛋的意义》:“鸡蛋”与“鸡”的象征意义述评
在“知网”中选择“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点击“高级检索”,选择“全文:鸡蛋的胜利”AND“全文:象征意义”,点击“检索”,搜索得37篇文献,经过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最后得文献15篇。
《鸡蛋的胜利》中的“鸡”主要还是刚刚从蛋中孵化出来的小鸡,与“鸡蛋”的象征意义大多接近,因此学界常将“鸡”与“鸡蛋”的象征意义放在一起探讨。15篇文献中,大部分文献都阐述了“鸡蛋”与“鸡”两重以上的象征意义。经统计,其中对于“鸡蛋”与“鸡”的象征意义共有13种解读。在此,用文献的占有率(提及某象征意义的文献数量占15篇文献的比例)来体现学界这些13种象征意义的关注程度,可见表1、图1。学界对这些意义的关注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美国梦”(12篇涉及) (可分为7项具体意义),“未知的命运”(6篇涉及) (可分为“家庭未知命运”与“人类未知命运”),“商业化社会”(4篇涉及),“残酷现实”(4篇涉及),“父亲的秃头”(3篇涉及),“脆弱”(2篇涉及),“商业化时代下的美国人”(2篇涉及),“畸形的心灵”(2篇涉及),“变化与成长”(1篇涉及),“自然的循环”(1篇涉及),“归零”(1篇涉及),“我”(1篇涉及),“迁移性”(1篇涉及) [1] - [15]。

Table 1. Data of literature share about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Eggs” and “Chickens”
表1. “鸡蛋”与“鸡”象征意义的文献占有率数据表
纵观上述文献,国内学者对于《鸡蛋的胜利中》“鸡”与“鸡蛋”的象征意义有着多种解读,但是出现雷同的较多。而部分研究对于相关象征意义的解读较为片面且缺乏新意。因此本文将继续结合前人的解读对相关象征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3. “鸡蛋”的象征意义分析
3.1. 鸡蛋——美国梦
毫无疑问,《鸡蛋的胜利》是一个关于追逐美国梦的故事。而父亲追逐美国梦的方式就是养鸡以及靠鸡蛋来取悦客人,因此鸡蛋是父亲企图发家致富的途径,鸡蛋代表着金钱与丰厚的利润。鸡生蛋,蛋生鸡似乎是发家致富的好方法,所以“鸡蛋”象征着父亲以及“我们”一家人的美国梦。而文中体现的鸡蛋的许多特点也与当时美国梦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相似之处。
1) 畸形
如果说“鸡蛋”象征着美国梦,那么会孵化出畸形鸡的鸡蛋自然也就象征着畸形的美国梦。关于这

Figure 1. Data of literature share about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Eggs” and “Chickens”
图1. “鸡蛋”与“鸡”象征意义文献占有率数据图
方面学界目前研究较少,且相对而言是从狭义层面阐释,学者如李培(2011)与杜以向(2012)认为孵化出畸形鸡的鸡蛋象征着父亲畸形的美国梦 [2] [7]。对此本文持认同观点,但本文认为除此之外,广义层面上说,孵出畸形小鸡的鸡蛋何尝不是象征着当时整个社会畸形的美国梦?在具体分析之前需先厘清何为“正统”的美国梦,即通过自身的勤勉努力,走正道,获得成功,名利与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狭义层面,父亲追求美国梦失败后,他的美国梦便走向了畸变的道路。如在第一次养鸡场事业失败企图东山再起时,父亲视畸形鸡的标本如珠如宝:
他有一系列的观点,如果他能把它们带大成为一只五条腿的母鸡或一只两个头的公鸡,那么他的运气就来了。他梦想着从乡村的平凡事务中创造出奇迹,然后向其他农民展览来致富。
——《鸡蛋的胜利》张纪习译
父亲视畸形鸡的标本为珍宝不是因为其收藏价值,而仅仅是因为这能为他带来财富。此时支撑父亲的动力仅仅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至于收藏的畸形鸡是美是丑,自己是否真心喜欢收藏畸形鸡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东西,什么方式能为自己带来财富。这显然与父亲的天性是不相符的,也与美国梦最初倡导的宗旨背离。
广义层面,当时整个时代的美国梦都发生了畸变。投机盛行的恶劣风气,不择手段以求迅速变富成为了不少人奉行的理念。《鸡蛋的胜利》中,父亲虽然美国梦发生了畸变,却仍然选择脚踏实地,希望走正途以实现美国梦,可他最终的结局却是失败,由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反观当时投机才能成功的社会现象,整个社会的美国梦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2) 瓶颈
当鸡蛋在醋中煮好时,父亲用勺子舀到柜台上,跑到里间拿出一只空瓶子。他很生气,因为他的顾客没有看他做戏法,尽管如此,父亲仍很小心地拿出空瓶子。长时间的挣扎,他努力让鸡蛋通过瓶子的颈部。他把平底锅放回炉子上,打算重新热鸡蛋,然后捡鸡蛋,烫伤了手指。经过第二次在热醋中泡,蛋壳有点软,但仍达不到实现他那目的的程度。
——《鸡蛋的胜利》张纪习译
“瓶子的颈部”在原文中的表达为neck of the bottle,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表达都可理解为“瓶颈期”,此处无论父亲如何使劲浑身解数都无法让鸡蛋通过瓶颈,便可以理解为美国梦陷入了瓶颈。与“畸形的美国梦”相似,“瓶颈中的美国梦”也可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层面,父亲的美国梦陷入了瓶颈。正如父亲反复用热醋泡鸡蛋,甚至烫伤手指,还是无法成功,无论父亲如何践行他的美国梦,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遍体鳞伤重新拾起自己的美国梦,却仍难逃梦想破灭的结局。
广义层面,整个社会的美国梦陷入了瓶颈。当时的美国梦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只停留在物质财富追求的层面。少数成功者或许相信美国梦,但其投机行为却是对美国梦的亵渎;在美国梦的追求中,失败者毕竟是多数,面对投机才能成功的社会现实,失败者不免怀疑坚守的美国梦是否值得追求,舍伍德·安德森便是其中之一,在《鸡蛋的胜利》中借“我”之口表达了对美国梦的质疑,如:
到晚年我明白了,文学是在命运这个主题上建立起来的,而命运是从对鸡的饲养中得出来的。那是给已经吃了善恶智慧果的诸神阅读的,是很有希望的文学,声称:拥有几只母鸡且具有雄心的人,任何事都能干成。不要被误导,那不是为你而写的。到冰封的阿拉斯加山脉中淘金,奉献你的信仰给那诚实的政治家,请相信,如果你那样做了,这世界会一天一天变好的,正义会战胜邪恶的。但不要读,也不要相信那些涉及到母鸡的文学,那不是为你而写的。
——《鸡蛋的胜利》张纪习译
上述文字中可见正如“我”不相信父亲养鸡能致富,舍伍德·安德森也不相信各种成功者的自传能够让大家实现美国梦。舍伍德·安德森认为能够真正实现美国梦的只有少数人,大部分人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因此对于美国梦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3) 留存
李培(2011)认为父亲最终放弃了对于美国梦的追求 [7],本文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父亲在表演鸡蛋戏法失败后大哭,的确表明其美国梦的破灭,但他并未彻底放弃,美国梦依旧留存在父亲的心中。
父亲手里拿着一个鸡蛋,跑上楼,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想他要摔碎它,摔碎所有的鸡蛋,并打算让母亲和我看见他这样干。当然,在母亲面前,他改了主意。他轻轻地把鸡蛋放在桌子上,在床边跪下了,我已经说过的。最后他决定当晚饭店关门,上楼睡觉。
——《鸡蛋的胜利》张纪习译
很明显,鸡蛋是父亲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但是父亲最终并没有将其摔碎,相反他将鸡蛋“轻轻地放在桌上”,可见父亲或许当晚因为鸡蛋戏法失败而梦想破碎,但日后极有可能父亲再次视这些鸡蛋如珠如宝,当成自己发家致富的途径,文章最后“鸡蛋最后得彻底的胜利”也可印证这一观点,鸡蛋的胜利在于无论鸡蛋如何阻碍父亲成功,都不会被摔碎,或许是因为父亲与鸡蛋间“肯定有一种天然的联系”,“美国精神占据了他”,让父亲无法放弃鸡蛋。即便父亲梦想破灭,“我”,作为父亲的儿子也会将这一梦想继续发扬。后文“这一疑问深深植入我的血液,并滞留在内。我想,因为我是父亲的儿子”也印证了这一想法:对美国梦的盲目追求并不会止于父亲这一代,而是一代一代继续下去。
3.2. 鸡蛋——未知的命运
它从一只蛋中孵化出来,毛绒绒的小东西,就像感恩节卡片上的图画,几个星期后,它就变成了讨厌的光腚,吃了大量的苞谷,那是你父亲眉头上的汗水换来的,得了病,叫白喉炎、霍乱或其它名字,站在阳光下,瞪着呆呆的眼睛,然后病重死去了。有一些母鸡,不时有只公鸡,在即将奉献上帝的神秘日子里,有挣扎着走向成熟,然后母鸡下了蛋,又孵化出另外一群鸡,至此,这一可怕的怪圈画圆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怪诞!……如果病魔没有夺去他们的生命,等到你的希望彻底燃烧起来时,于是走到了马车轮下,被压扁,死去,回到了造物主那里。
——《鸡蛋的胜利》张纪习译
鸡蛋孵化出小鸡后,小鸡就得面对形形色色的命运,或早夭、或得病死去、或是顺利长到成年,但长到成年侯仍有可能遭遇意外死去,可见鸡蛋的命运充满变数,因此可以说鸡蛋象征着未知的命运,同样,未知的命运也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两方面理解。
狭义层面,鸡蛋的命运充满迷茫与未知,正如父亲的事业、一家人的命运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父亲经营的养鸡场,鸡生蛋,蛋生鸡,看似有着无限希望,却因小鸡各种各样的结局而失败;父亲带着勃勃的雄心与美国精神二次创业,经营小酒店,并以畸形鸡标本与鸡蛋戏法取悦客人,看似有东山再起之势,谁又能想到客人仅当父亲是神志不清;同时“我们”一家人最后的结局舍伍德并没有交代,一家人将何去何从?是否会再度踏上追寻美国梦的旅程?新的创业又将是怎样的结局?舍伍德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暗示一家人前方道路未知。
广义层面,人类的命运也并非有自己掌控。人出生后,会遇见何人,经历何事皆是未知。面临着各色各样的机遇与挑战,人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舍伍德·安德森是现代主义文学初期作家,因此作品易受自然主义影响。(所谓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迈入现代主义的桥梁,更多以宿命论的观点看待事物,认为支配命运的是环境与遗传,而非自身。)受此影响,舍伍德将人生命运无常的特点暗含在鸡蛋之中。
3.3. 鸡蛋——商业化社会
鸡蛋是父亲企图发家致富的工具,是金钱的来源,且会孵化出畸形鸡;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在美国商业化社会中也产生了不少“畸人”。从这个角度看来,鸡蛋也象征着当时的商业化社会,而孵化出的畸形鸡也就象征了商业化社会中身心扭曲异化的人。
从《鸡蛋的胜利》中,我们不难看出,父亲正是一位“畸人”,身心都发生了“畸变”:父亲曾经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那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要在这个世界上为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努力”。可是在追逐美国梦并遭遇梦想破灭后,父亲“秃了顶,有点胖,长时间和母亲,鸡打交道,他已变得习惯了沉默和烦闷”。在商业化的社会中,父亲执着于追求美国梦,因此秃了顶,但相比心灵上发生的扭曲,这并不算什么。本文前文提及,父亲的美国梦已经发生了畸变,而与此同时父亲追求这畸形的美国梦是以自己的快乐为代价,取而代之的是郁闷与无奈。或许正是因为远离了昔日的幸福快乐,在鸡蛋戏法失败后,父亲“在母亲的床边跪下了”,“开始像孩子似的哭”。此时的父亲是十分脆弱的,但造成他内心脆弱背后真正的元凶又是什么呢?是物质至上的商业化社会,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生活已经渐行渐远,生活在小镇里的人逐渐被时代抛弃,却又渴望被时代所接纳。人们为了名利而失去正常的本性,但异化的同时却也如畸形鸡一般脆弱,父亲正是当时社会“畸人的一个缩影”。舍伍德·安德森的早期小说集《小城畸人》可以为该象征意义作出有力证明,该小说是当时工业化社会人们普遍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而刘颖(2007)认为舍伍德·安德森本身就是当代社会中的“畸人”,舍伍德弃商从文的经历解释了他对商业主义的反感与异化,同时他选择在文学中表达他的异化 [8]。
3.4. 鸡蛋——循环
鸡蛋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鸡生蛋,蛋生鸡,一代一代循环往复,永不停止,因此鸡蛋也象征着“循环”。在《鸡蛋的胜利》中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循环:一是鸡与蛋的一代代循环延续;二是父亲与儿子:“我是父亲的儿子”,父亲未完成的美国梦将会由我继续坚持追求,而当“我”成为父亲后,“我”又会影响自己的儿子,将这份精神传递给他,如此一代一代循环往复。
但其实“鸡生蛋,蛋生鸡”中蕴含着生命的真实与奥秘。时静(2014)认为该循环象征了美国民族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断奋斗,但选择的事业,奋斗的方向是否正确并不是很明晰,不过无论对错这份努力都会传承延续下去 [11]。本文认为这层含义更可以拓展至全人类。自人类起源至今,前辈将自己的追求与经验传承给晚辈,而晚辈再传承给自己的晚辈,这几乎是永恒不变的事实。不过在传承成功经验的同时,错误的历史也会反复重演,正如《鸡蛋的胜利》中,父亲的悲剧并不会止于一代,而是会子子孙孙持续下去,这种恶性循环一经形成便难以打破。《鸡蛋的胜利》中舍伍德·安德森也借“我”之口提出了困惑与无奈:“为什么鸡蛋就是鸡蛋,为什么蛋生鸡,鸡又生蛋呢?”
4. 结语
《鸡蛋的胜利》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传世名篇,其中的象征意义是历来学界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着重分析了鸡蛋的四重象征意义,美国梦,未知命运,商业化社会与循环,且几乎每种象征意义都可以有狭义广义之分,可见舍伍德·安德森创作该作品并非仅是叙述故事,更是借此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做出的深刻思考,意义非凡。本文可以为日后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而鸡蛋背后是否有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有待学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