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模式应运而生。《2016年中国00后互联网学习行为报告》的数据也显示,有65%的00后都会选择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于英语这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学习需求大幅增加。因此,大量英语移动学习APP进入市场,成为年轻人所青睐的消费产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英语沟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词汇学习[1]。据调查,我国接近66%的大学生主要接触的英语学习软件为单词词典类APP [2],且在安卓系统与IOS系统的应用市场中对英语类软件进行搜索也可发现单词词典类APP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英语单词类软件的研究。
据此,本研究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究在新时代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英语APP开展英语词汇自主学习的情况,以达到优化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输入假说更是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在早期学者们更多地聚焦于探究二语习得理论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意义与应用[3]-[5];而后者则更注重从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的视角出发,结合语言教学中的某一具体板块进行实证研究,以探索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如蒋苏琴、陈玉萍、王敏和孙雁都在输入假说的指导下,分别从听力、阅读、口语与翻译四个板块出发在课堂上进行实证研究,最终验证了输入假说应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升学生各方面语言能力具有积极作用[6]-[9];而在备受肯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有所质疑并进行了评述[10] [11];近两年相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2] [13]。
在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提出后不久,国外一些学者对输入假说理论提出了一些质疑[14] [15],而后有一些学者也尝试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解释和验证[16] [17],近五年来,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了重点关注,大量学者结合输入假说及情感过滤假说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18] [19],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到了阅读技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并结合输入理论进行探索[20] [21],此外,结合自然顺序假说对语法语素的习得进行研究的学者也颇多[22],至2021年,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已经经历了四十年岁月的洗礼,一些学者在这一年重新审视了其过去四十年所面临的质疑并对其做出了一些新的评价和补充[23] [24]。
综上所述,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在国内外的语言研究领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输入假说与情感过滤假说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意义重大,但国内与国外的研究还是有其不同之处,首先,国内更注重这一理论在本国英语学习中的影响与运用,而国外学者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心理障碍上;其次,国内学者目前多研究输入假说与情感过滤假说在某一具体英语学习板块的应用,而国外学者则把目光放到了具体的学习板块与另一板块之间的相互影响上。
2.2. 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APP的研究
近几年,随着移动学习模式的兴起,国内外开始关注起英语学习类APP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 对功能相近的英语APP进行对比分析[25] [26];(2) 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对某一具体APP进行分析与评估[27] [28];(3) 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移动学习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29] [30]。但是从目前所检索到的研究APP的相关文献中,将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与移动学习APP相结合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可搜集到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结合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app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进行研究[31]-[33],目前暂未发现国外有与此相关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对英语学习APP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1) 较少学者结合具体的理论对英语学习APP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缺乏理论支撑;(2) 大多数研究者皆从如何改善教师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对APP进行研究,而很少从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角度出发。由于语言输入与学习者的情感是影响二语习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作为理论支撑,着力于提升学生利用英语类APP进行词汇学习的效率。
3. 研究设计
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由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对英语APP的使用频率与需求更高,对其进行调查能够就APP的使用反映出更多实际的问题,因此以绍兴市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以上海师范大学王峥博士设计的基于移动端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与湖南师范大学蒋苏琴硕士参考语言学家桂诗春教授的专著《语言学方法论》设计的学生对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态度的调查问卷为框架蓝本,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对移动端词汇学习的投入度、学生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目的、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同度四个维度出发调查大学生利用英语单词类软件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通过浙江某高校老师通过微信转发给该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共收集了82份问卷,在对问卷进行处理分析前对选项选择趋同(如全部选择“完全不认同”)以及答题时间低于1分钟的问卷进行剔除,最终共得到有效问卷76份。将筛选后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α值为0.941,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下面将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对移动端词汇学习的投入度、学生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目的、学生对移动词汇学习的认同度四个维度出发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如图1所示,由于所调查对象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受调查者的性别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倾斜,男生占大约11%,而女生占89%;如图2所示,从年级来看,大二和大三的同学占43%,大四的同学占50%。从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来看,大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词汇增长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以求有更高的职业发展。
Figure 1. Sex distribution of the survey subjects
图1. 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Figure 2. Grade distribution of the survey subjects
图2. 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
4.2. 调查对象对移动端词汇学习的投入度
由问卷结果可知,自上大学以来,大部分学生每天花在英语单词记忆上的平均时间低于30分钟,大约占总体人数的74%,说明即使是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也并不是十分重视,自觉性较差,由此也可以看出改善学生英语单词学习模式的重要性。由图3可以推断出移动学习是学生们学习英语单词的主要方式。
Figure 3.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 spent on word memory and word learning software on average since college
图3. 自上大学以来,调查对象平均每天花在单词记忆与单词学习软件的时间分布对比
根据图4的数据显示,学生们使用过的移动端单词学习软件主要有百词斩、扇贝、墨墨、不背单词和有道词典,其中较受欢迎的前三名分别为不背单词、有道词典和百词斩,这三个软件使用占比高达82%,说明受调查的学生对于移动端单词学习软件的选择十分集中,集中度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这三个软件的功能设计更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一方面也可能是其宣传更能吸引学习者的眼光。但是集中度高也使得学习者们可能会忽略其他具有潜在价值的软件。
Figure 4. The mobile terminal word learning software most commonly used by the respondents
图4. 调查对象最常使用的移动端单词学习软件
4.3. 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目的
由图5可见,学生们学习英语单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国内各类等级考试,次之为日常生活交际以及听、看懂英美影视作品,换言之,受调查者学习英语单词具有明确的应试工具性动机,除此以外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是主要动机之一。此道题为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存在多个动机并存的情况,因此说明移动学习软件在设计时也应注重各类词汇的联系和贯通。
Figure 5. The distribution of what the respondents finally want to achieve in learning English words
图5. 调查对象学习英语单词最终想达到的目的分布
就词汇移动学习软件的长处而言,如图6所示,超过80%的学习者认为有助于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超过68%的学习者认为是使用便捷,由此可见这一学习模式相比其他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捷性。此外,从知识输入的角度看,43%的学习者认为移动词汇学习能够提供详细的单词讲解,这可能是因为线上平台更易于与其他平台或词典有所连接,例如墨墨APP中就连接了必应和剑桥等词汇平台,有助于学习者对一个单词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理解;从知识输出角度看,只有接近8%的学习者认为通过移动词汇学习能够使自己灵活运用学过的单词。说明大部分词汇学习软件在帮助学习者输出这一板块做得还有所欠缺。
就调查对象通过移动软件学习单词的目的而言,如图7所示,18%的学习者希望通过移动词汇学习达到看到单词能够想到基本意思的程度,接近32%的学习者希望能够解决一词多义的理解问题,50%的学习者则希望能够达到对单词进行灵活运用的目的。从选项意义来看,第一个选项只是对单词的浅层学习,而后两者则是要达到对单词的深层学习,由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学习者还是希望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能够达到深度理解词汇的水平。但通过对用户量较高的几款软件的调查分析可知,目前热门的软件基本上只注重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宽度,并不能够实现学习者们进行深层学习的预期目的。
Figure 6. Compared with paper word books, textbooks or dictionaries, respondents consider the advantages of existing mobile word learning software
图6. 相较于纸质单词书、教材或词典,调查对象认为现有移动端单词学习软件的长处分布
Figure 7.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ost desired goals of the respondents by using the existing mobile word learning software
图7. 通过使用现有移动端单词学习软件,调查对象最希望能够达到的目的的分布情况
4.4. 学生对移动词汇学习的认同度
问卷第11题为一个5级里克特量表,并且对每个选项赋值(“完全不认同”记为1,“较不认同”记为2,“基本认同”记为3,“较认同”记为4,“完全认同”记为5),目的在于从单词知识的输入方式与学习者对于移动学习的情感态度两个角度出发调查学习者们对于移动端单词软件的认同度。
4.4.1. 语言输入方式
克拉申认为,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想要提高自身语言能力, 学习者须通过理解和感知稍高于个体自身水平的语言输入才能得以实现,由此他提出了“i + 1”输入假说。且输入需具有可理解性、趣味性或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量等四大特征,其中以可理解性的输入尤为重要。根据调查结果,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基本认同移动词汇学习相较于其他学习模式在输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表1可见,超过60%的调查对象较认同移动词汇学习软件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非文字学习材料加深他们的记忆,复习时也不只是一味地重复,而是通过不同方式让学习者全面掌握单词,并且能够帮助学习者对单词学习有所规划,从这几点可以看出移动词汇学习方式在语言输入方面是具有可理解性、趣味性的。但仍有超过15%的调查对象认为移动词汇学习无法帮助他们达到掌握一个单词多方面的知识或用法,也无法满足他们整合已学相关知识的需求,说明移动词汇学习软件在输入的相关性、程序安排以及量上仍存在不足之处。
Table 1. Survey results of English word software in input
表1. 英语单词软件在输入方面的认同度调查结果
题目/选项 |
1 |
2 |
3 |
4 |
5 |
使我掌握了单词的发音、拼写与基本意思。 |
1 (1.32%) |
0 (0%) |
16 (21.05%) |
37 (48.68%) |
22 (28.95%) |
使我掌握了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 |
3 (3.95%) |
10 (13.16%) |
34 (44.74%) |
22 (28.95%) |
7 (9.21%) |
使我掌握了一个单词的搭配、用法、词根/词缀、衍生词等多方面知识。 |
2 (2.63%) |
12 (15.79%) |
31 (40.79%) |
27 (35.53%) |
4 (5.26%) |
使我把学过的单词知识串起来,整合我的词汇知识。 |
4 (5.26%) |
15 (19.74%) |
28 (36.84%) |
24 (31.58%) |
5 (6.58%) |
借助我已有的词汇知识来帮助我学习新单词。 |
2 (2.63%) |
8 (10.53%) |
28 (36.84%) |
30 (39.47%) |
8 (10.53%) |
通过例句学习,使我有造出新短语或句子的能力。 |
2 (2.63%) |
8 (10.53%) |
29 (38.16%) |
26 (34.21%) |
11 (14.47%) |
通过讲解或对比,使我知道有些英语词虽然经常翻译成同样的汉语(如question和problem都翻译成“问题”),但实际上它们的意思和用法并不相同。 |
4 (5.26%) |
12 (15.79%) |
27 (35.53%) |
25 (32.89%) |
8 (10.53%) |
在我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提示或引导。 |
4 (5.26%) |
8 (10.53%) |
28 (36.84%) |
26 (34.21%) |
10 (13.16%) |
通过图片、视频等非文字学习材料加深我的记忆。 |
2 (2.63%) |
1 (1.32%) |
25 (32.89%) |
29 (38.16%) |
19 (25%) |
单词讲解贴近生活,很实用。 |
2 (2.63%) |
4 (5.26%) |
28 (36.84%) |
33 (43.42%) |
9 (11.84%) |
复习时,不只是一味地重复,而是通过不同方式让我全面掌握单词。 |
2 (2.63%) |
6 (7.89%) |
21 (27.63%) |
31 (40.79%) |
16 (21.05%) |
使我除了打卡、完成指定进度,也对自己的词汇学习有一定的规划(如该背多少单词、该学习哪些单词、该怎样复习)。 |
3 (3.95%) |
4 (5.26%) |
15 (19.74%) |
39 (51.32%) |
15 (19.74%) |
让我能够发挥我的创造力,将看似不相干的单词联系在一起。 |
3 (3.95%) |
7 (9.21%) |
27 (35.53%) |
31 (40.79%) |
8 (10.53%) |
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不断更新数据资料。 |
2 (2.63%) |
4 (5.26%) |
26 (34.21%) |
29 (38.16%) |
15 (19.74%) |
能够满足我对阅读理解的需要 |
2 (2.63%) |
2 (2.63%) |
27 (35.53%) |
34 (44.74%) |
11 (14.47%) |
能够满足我对听力理解的需要 |
4 (5.26%) |
7 (9.21%) |
31 (40.79%) |
27 (35.53%) |
7 (9.21%) |
能够满足我对口语的需要 |
5 (6.58%) |
7 (9.21%) |
32 (42.11%) |
28 (36.84%) |
4 (5.26%) |
能够满足我对写作的需要 |
2 (2.63%) |
6 (7.89%) |
30 (39.47%) |
34 (44.74%) |
4 (5.26%) |
4.4.2. 情感态度
克拉申认为,情感过滤器是一种阻碍学习者接受综合输入的心理障碍。这些变量包括:动机、自信和焦虑。动机性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动机强烈的学习者发展迅速,相反,则可能阻碍其发展。同理,在语言学习中非常自信的学习者容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大进步。此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焦虑感较低的学习者更容易获得更多的输入信息。动机、自信和焦虑都通过阻碍或阻断习得所需的输入来影响语言习得。换言之,动机高、自信、焦虑水平低的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更易取得成功。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有50%以上的调查对象较认同移动词汇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具体表现为53%的学生较认同移动词汇学习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有接近65%的学生较认同这一学习方式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这两题的数据可得知,移动词汇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再者,有超过60%的学生较认同移动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鼓励督促他们学习,超过62%的学生较认同这一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在这样积极的学习环境下,毋庸置疑学生的自信会提升,随之焦虑水平会下降,最终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Table 2. Results of the recognition survey of English word software
表2. 英语单词软件在情感态度影响方面的认同度调查结果
题目\选项 |
1 |
2 |
3 |
4 |
5 |
使单词学习变得不那么枯燥,能增强我的学习动机。 |
1 (1.32%) |
6 (7.89%) |
28 (36.84%) |
29 (38.16%) |
12 (15.79%) |
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
3 (3.95%) |
2 (2.63%) |
24 (31.58%) |
32 (42.11%) |
15 (19.74%) |
能增强我的自主学习能力。 |
2 (2.63%) |
3 (3.95%) |
25 (32.89%) |
33 (43.42%) |
13 (17.11%) |
能够督促、鼓励我学习。 |
1 (1.32%) |
6 (7.89%) |
23 (30.26%) |
32 (42.11%) |
14 (18.42%) |
通过移动端词汇学习软件的数据记录(例如连续签到X天)能使我有成就感,增强我的学习兴趣 |
4 (5.26%) |
1 (1.32%) |
22 (28.95%) |
25 (32.89%) |
24 (31.58%) |
使我获得与其他学习者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平台。 |
4 (5.26%) |
4 (5.26%) |
27 (35.53%) |
27 (35.53%) |
14 (18.42%) |
5. 启示与建议
5.1. 对学生而言,应挖掘自身需求,提升专注力,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出于惰性心理,消费者在选择一个产品时往往会直接选择销量最高的,同理,学习者们可能出于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对比不同的单词学习软件的心理而盲目选择用户量或下载量最高的,因此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移动端单词学习软件的选择十分集中。然而不同产品的优缺点有所不同,例如百词斩APP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词汇制作了种类丰富的视频、音频、图片、单词象形等材料,可以多元表征词汇知识,促进知识建构;而墨墨APP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库,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例句以及词汇的认知比例等[1]。因此学习者应该学会沉下心认真分析自己的需求和学习风格,并对相关的软件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移动学习软件,有时也可结合多个APP进行学习,将其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最终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可以推断出,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单词学习时自觉性较差,注意力易被分散,而使用移动学习软件无疑会对学生的专注度有不利影响,因此学生在进行移动学习时也应懂得使用外力约束自己,例如运用番茄钟软件设置任务,而后在“白名单”中添加所要使用的学习软件,任务完成期间学生仅能使用白名单中的软件,从而能够提高学习的专注力。
5.2. 对教师而言,应将移动软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模式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各类教学平台和移动学习软件发展得当,但在实际教学当中,许多老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懂得利用更加便捷先进的教育资源,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学效率低。因此,教师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了解相关的移动学习软件,熟悉软件的功能与操作,并将软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发起单词打卡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移动端词汇学习软件记忆单词并每日打卡,对能够坚持一个月以上的学生进行奖励;此外,教师也可在课堂中运用英语趣配音等趣味性较高的学习软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3. 对软件开发者而言,应优化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促进学习者深层学习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词汇学习软件在帮助学习者输出这一板块还有所不足,且在输入的相关性、程序安排以及量上仍有所欠缺。因此相关的学习软件应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功能的优化。一方面,软件应多为学习者提供输出的机会,Swain (1995)认为输出在语言习得中有四个主要作用:1) 提高表达流畅性;2) 帮助学习者注意到想要表达的和可以表达的差距;3) 提供验证表达可理解性与监控语言准确性的机会;4) 帮助学习者获得目标语的元语言知识,因此增加输出可以加强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软件应该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多提供句法等知识演练的机会或功能,以此促进语言习得。另一方面,应注重词汇的归类,即增加根据某一共性特征将词汇进行梳理、规整的功能,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对词汇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判断,从而强化了有关共性特征的陈述性知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心中便能形成词汇的组织,从而使得学习者灵活运用的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实现深层学习的目的。
6.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模式还有着巨大的探索空间。作为学习者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知识,学会利用最优质的资源帮助自己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而作为软件开发者,应立足于用户,不断地优化软件功能,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作为研究者,此次调查的基数较小,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问题,但若要深耕其本质,还需扩大调研范围,才能对移动学习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为广大学生与软件开发者提供更贴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