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1,简称《意见》。《意见》全面聚焦“三农”工作,并指出当前背景下我国应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做好“三农”工作,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动乡村电子商务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要求实施“快递进村”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工程,进一步盘活社会资源,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
2024年3月,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电商发展,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3。该文件提出5年期乡村电子商务发展任务目标,并提出搭建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措施,以推进乡村振兴。
数智赋能与乡村农商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乡村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
CNKI是国内最大的论文数据库网站,文献收录范围较全,因此课题检索时选择以CNKI作为数据库进行检索。篇关摘检索可在文献的篇名、关键词以及摘要范围进行字段检索。而主题检索则可以在被标引的主题字段中进行检索,但检索结果可能存在遗漏。因此将结合篇关摘、主题检索两种检索方式进行数据检索。检索词设置为“数商兴农”,数据匹配方式选择“精确检索”。
2.2. 文献选择标准
文献选择标准:数商兴农政策提出时间为2022年2月,因此文献数据选择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2月至今;相关主题内容为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文献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的文献;通讯、征稿启事、新闻报道、会议纪要或信息不完整、有明显错误的文献。两种字段检索方式共检索出252和140篇文献,经过去重、删除不相关的文献,共保留246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献。
2.3. 数据分析工具
CiteSpace是一种对研究的领域或学科的学术文献进行视觉分析研究等知识领域研究的工具[1]。CiteSpace构建了一系列基础实体网络及其关系,这些网络源自相应知识领域的代表性数据集。结构模式和趋势与时间模式和指标相结合,为分析人员提供研究领域的重大发展信息[2]。因此本课题采用CiteSpace进行文献数据分析,对发文作者、发文单位、主题热点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绘制,并解读其含义。
3. 数据分析
3.1. 时间分布
Figure 1. Trend chart of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business for agriculture research
图1. 数商兴农研究领域发文趋势图
由图1可知,尽管数商兴农政策实施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但相关发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映射出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热度正持续攀升。鉴于该领域尚处于新兴阶段,相关发文量目前尚未达到高峰。
3.2. 文献作者
图2展示了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其中节点代表作者名,节点的大小与作者的发文量呈正比。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连线的粗细则与合作次数成正比。该网络图共包含84个节点和2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5,显示出网络较为分散,并未形成高密度的合作网络。图中最大共现频次为1次,标记的节点为1%。明显的合作网络包括孙海红、孙国利、侯紫阳、孔德林、张亚玲形成的合作群组、吴军和叶传增之间的合作关系。其他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不够显著,有待进一步加强。该领域中,发文量2篇及以上的作者包括韩维元、陈阳、张含、袁玉青、王小平、汪向东、欧阳日辉、毛艺融、徐晶卉、张明和何锦涛,见表1。
Figure 2. Collaboration network of publishing authors
图2. 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
Table 1. Authors who have published 2 or more papers
表1. 发文量2篇及以上作者
作者 |
发文量 |
韩维元 |
3篇 |
陈阳 |
3篇 |
张含 |
2篇 |
袁玉青 |
2篇 |
王小平 |
2篇 |
汪向东 |
2篇 |
欧阳日辉 |
2篇 |
毛艺融 |
2篇 |
徐晶卉 |
2篇 |
张明 |
2篇 |
何锦涛 |
2篇 |
3.3. 发文单位
图3展示了发文单位的合作关系网络,该网络包含97个节点和34条边,密度为0.0073,显示出各节点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也并未形成高密度的合作网络。图中最大共现频次为1次,标记的节点为1%。从发文量来看(见表2),河北经贸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对该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同时反映对该领域较为关注的高校大多为以农、林、渔等作为优势学科进行发展的科研院所。此外,各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明显,较少形成合作关系。如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因地理位置相近(均位于北京市)而有所合作,其它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则较为分散。
Figure 3. Cooperation network diagram of issuing units
图3. 发文单位合作网络图
Table 2. Units with 2 or more publications
表2. 发文量2篇及以上单位
发文单位 |
发文量 |
河北经贸大学 |
4篇 |
大连海洋大学 |
3篇 |
吉林农业大学 |
3篇 |
山东农业大学 |
3篇 |
云南农业大学 |
3篇 |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
2篇 |
福建师范大学 |
2篇 |
吉林大学 |
2篇 |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
2篇 |
山东理工大学 |
2篇 |
烟台大学 |
2篇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2篇 |
中央财经大学 |
2篇 |
长江大学 |
2篇 |
江西财经大学 |
2篇 |
3.4. 文献关键词
关键词用于概括和描述文献、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或主题。中心性则表达了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或核心程度,揭示了某些关键词在网络中的突出地位或对其他关键词的影响力。本课题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该图谱包含137个节点和288条边。其中,最大共现频次达到了115次,显示出特定关键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图中标记的节点占总节点的1%,网络的密度为0.0309%。
文献关键词主要源自文献的篇名、关键词和摘要,经过切分处理后,用于制作关键词合作网络图。经分析发现,关键词数量从多到少排列依次为:数商兴农、农村电商、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农产品、发展路径、直播电商、电商平台、河南省,具体数据详见表3。
Table 3. Centrality and frequency of keywords with frequency greater than 4
表3. 频次大于4的关键词的中心性及其频次
关键词 |
中心性 |
频次(次) |
数商兴农 |
0.58 |
55 |
农村电商 |
0.36 |
40 |
乡村振兴 |
0.31 |
34 |
数字经济 |
0.17 |
19 |
电子商务 |
0.19 |
14 |
农产品 |
0.15 |
13 |
发展路径 |
0.01 |
6 |
直播电商 |
0.05 |
6 |
电商平台 |
0.02 |
5 |
河南省 |
0.03 |
5 |
人才培养 |
0.03 |
4 |
中介效应 |
0.01 |
4 |
营销策略 |
0.03 |
4 |
参与意愿 |
0.03 |
4 |
直播带货 |
0.03 |
4 |
对策 |
0.03 |
4 |
从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看出,在数商兴农的背景下,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多种措施,如打造数字经济、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城乡联动、利用智慧物流、整合各电商平台等方面,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在地域上也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如河南省。此外,还形成了以“乡村振兴”、“农村电商”、“数商兴农”为首的三个较大关键词集群,这三大集群彰显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主题。“乡村振兴”集群汇聚了关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农村电商”集群则聚焦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而“数商兴农”集群则重点关注农村地区数字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4. 讨论
4.1. 研究文献分析
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尚未出现明显的波峰或低谷。但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研究人员及机构之间的协作不足,以及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未来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4.1.1. 热度持续攀升
发文趋势深刻反映了专家学者对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和数字化农业等领域的关注程度及其研究热度的变化。自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颁布相关政策以来,随着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本领域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度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相关政策的持续颁布与更新上,也充分反映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对这些重要议题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热烈讨论之中。
4.1.2. 缺乏团队合作
由图2的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以及图3的发文单位合作网络图可观察到,在本领域中,专家学者、单位之间的合作网络密度较为松散,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这一现象对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可能构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广大学者、研究单位在未来应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本领域研究较为分散,未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1.3. 地域发展不平衡
图4的关键词共现图谱揭示了各地域之间在研究方面的差距。其中,河南地区以5次的出现频次和0.03的中心性,成为所有地名关键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地点。相比之下,丽水市、浙江省、新宾县、南阳市、吉林省等其他地点均仅出现1次,且中心性均为0.00。针对不同地域进行研究,有助于专家更准确地把握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因地制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4.2. 领域研究分析
当前,本领域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人才培育、电商平台构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望未来,在智能化赋能的趋势下,乡村农业、商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预计将变成新的研究热点。
4.2.1. 政策研究
政策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为保证数商兴政策的稳步进行,国家不断出台和更新相应政策,详见表4。政策上的支持,不仅能促进农村产业升级,还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村非农收入[3]。相关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政策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此外,专家学者们也积极探讨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实,如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优化政策实施机制、加强监督和评估等。
Table 4. Some relevant documents and policies on promoting agriculture through digital commerce
表4. 数商兴农部分相关文件和政策
发布时间 |
政策 |
发布单位 |
2021年6月 |
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 |
商务部等17部门 |
2021年11月 |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
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部门联合发布 |
2022年1月 |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2022年1月 |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
网信办 |
2022年2月 |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
国务院 |
2023年1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
国务院 |
2023年8月 |
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商务部等9部门 |
2024年2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国务院 |
2024年3月 |
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商务部等9部门 |
4.2.2.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推动行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数字创新的背景下,推动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工作岗位,还能提高人才待遇[3]。但目前关于乡村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定位模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才培养路径产生依赖性、人才培养体系缺失等[4]。因此,可以通过明确人才定位、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4]、借助平台多元化培养复合型人才[5]、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6]等措施逐步解决乡村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以推动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乡村技能人才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能改善农村人才结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4.2.3. 电商平台
价格波动等问题影响农产品上行、农民增收,但在数字经济的时代,电商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升级-数据采集-数据赋能等发展逻辑,促进农村电商从产品、渠道、促销、价格方面实现农产品上行[7]。农产品上行,即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至城市[7]。产品方面,数字化技术赋能引导农产品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引导生产者进行农业合理布局和生产规模化。渠道上,近些年来,传统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如淘宝[8]、京东[7]、拼多多[5]等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使农产品远销外地,此外,还有专门的助农平台如“一亩田”等电商销售平台。促销上,从农户直播到网红直播产品销售方式、平台促销活动、等方式打开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价格上,电商平台通过分析行情趋势,实时科学引导价格[9]和价格波动预警等方式,实现农产品上行价格引导机制。可以说,电商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视角、开辟了新路径。
4.2.4. 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接入和网络基础设施、物流与配送系统、仓储设施等。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10]。一方面,因为距离遥远、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乡村互联网并未全覆盖,且网络费用过高,加重了农村电商运营的负担。另一方面,物流是连接农户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但农村因为交通设施落后、仓储设施不完善等,使得乡村农产品配送费用过高且时效过长,限制了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需要加强政企合作,多措施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产品运营费用,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4.2.5. 乡村农商文旅融合成为新的关注热点
数智赋能背景下使得乡村农商文旅融合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在当前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数据、技术和智慧成为构建数商兴农新业态三大要素[3]。“农”指的是以农业为根基,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商”指的是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融合加工产业,拓宽农产品的产业链和增加农产品的产品形态,以实现带货出村。“文旅”则指的是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对乡村进行文化发掘,以文创等方式促进农耕文化价值提升和多种不同文化娱乐方式的不同组合。“农”、“商”、“文旅”产业融合,符合“十四五”规划4对农村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布局,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4.3. 未来研究趋势
总而言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正在向更加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竞争激烈的电商平台将继续作为推动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力量;乡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也将趋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同时,加强乡村电商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未来,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将突破地域限制,强化技术合作与成果共享,共同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 时间局限性:数商兴农的提出时间为2022年,距今未满三年,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仍处于上升发展趋势,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发文量趋势图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长期发展态势。2) 地域局限性:由于数商兴农政策是我国针对本国国情为乡村全面振兴而提出的一项发展政策,本研究在文献检索时未涵盖国外相关文献。这一局限性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未能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视角。未来将扩大文献检索地域范围和延长检索时间,以补充完善文献数据。并增加数据研究工具,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数据结果。
5. 总结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以“数商兴农”为主题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探讨了文献的时间分布、作者、发文单位以及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但也暴露出研究团队间合作不足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该领域的全面发展构成了障碍。当前,本领域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电商平台建设和基础设施改善等方向。展望未来,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乡村农业、商业、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新的趋势。积极开展乡村电子商务研究,不仅能深化对其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理解,还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助力乡村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加速推进。
基金项目
文章受到江苏大学第22批大学生科研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2C303)的资助。
NOTES
1详见网址: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2详见网址: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4/25/content_5687079.htm。
3详见网址: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3/content_6939283.htm。
4详见网址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3/content_5615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