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集团党建红色指数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d Index of Party Building in HS Group
DOI: 10.12677/mse.2024.136113, PDF, HTML, XML,   
作者: 金卓文, 戴钰慧, 沈 君: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 嘉兴
关键词: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红色指数HS集团Private Enterprises Party Building Work Red Index HS Group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民营企业要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就必须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动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HS集团为研究案例,采用单案例纵向分析法探析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红色指数。通过总结HS集团在打造自身独特党建文化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发展思路,更好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roportion of private economy in the total economic output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not only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but also a new field of party building work. To strengthen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rough high-quality Party building work. This article takes HS Group as a research case and uses a single-case longitudinal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red index of party building work in private enterprises.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by HS Group in building its own unique party-building culture, it can provide effective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ideas for other similar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better assist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文章引用:金卓文, 戴钰慧, 沈君. HS集团党建红色指数研究[J].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4, 13(6): 1052-1062. https://doi.org/10.12677/mse.2024.136113

1. 引言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新领域。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入,民营企业在生产要素、发展模式、治理体制、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方面的缺陷日益显现。因此,民营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要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提高民营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王锐(2019)认为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促进市场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1]。明确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对我国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大目标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张道晟等(2022)指出各民营企业务必要在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三方面狠下功夫[2]。党齐民(2017)指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党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组织建设在非公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强,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发挥得如何,将决定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能否引领非公企业自觉承担责任[3]。张博(2019)就我国民营企业党建问题进行研究他立足于民营企业党建实际,结合相关理论、政策,并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研究并提出完善新时代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对策和建议[4]

2. 文献综述

2.1.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起步早、发展充分、指导意义强,能够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建设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国有企业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领导力,将思想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形成了包括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纪律优势、作风优势等在内的党建优势(李然,2024) [5]。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关键目标,就是促进和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张博,2019) [4]。目前有关企业党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同党组织关系融合对增强企业活力的促进作用(单豪杰,2018) [6],研究发现坚持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有效推动了党建引领业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杨赵赫,2022) [7]。另一方面聚焦于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或评价体系,企业应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和评价结果运用上,寻求党建工作考核评级机制的新突破(朱姗姗,2019) [8],从强化政治导向、提升组织力、夯实工作力量、完善要素保障四方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徐鹏,2021) [9],企业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也切实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陈新华,2023) [10]

2.2. 党建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工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使二者在融合发展中相互促进(沈建波,2021) [11]。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企业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将其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新路径,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国家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借鉴(马珍珍,2023) [12]。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方向,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载体和方式(李昱昊,2024) [13]。通过完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既能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又能有效推动企业高效发展,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稳妥推进企业改革转型,加强人才培养,对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做两手培养准备。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为党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为企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潘光标,2024) [14]

2.3. 文献述评

本文核心是民营企业红色指数高质量发展。考虑到构建红色指数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而对其如何赋能的内在机制研究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选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对HS集团基本情况与关键事件把握充足,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化访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遵循“三角验证”原则,本文利用不同来源的数据相互印证,以提高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饱和度。本文案例数据包括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其中一手数据具体含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化访谈数据,二手数据具体含企业资料和互联网渠道收集的数据资料等。HS集团以发展、活力、先锋、成长、幸福五个方面体现红色指数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助推企业党建强、发展强,增强了案例研究的可信度。

3. HS集团党建发展现状

3.1. HS集团简介

HS集团,坐落于中国杭州,自1995年创立以来,便秉持“让金融变简单”的使命,于2003年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股票代码:600570.SH)。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航者,HS集团将技术创新视为其核心驱动力,深耕金融服务业,专为证券、期货、基金、信托、保险、银行、交易所及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量身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与服务,同时,也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财富管理平台。

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HS集团不仅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全面数字化,更进一步向业务深层次的数字化迈进。公司持续探索金融科技的智能化应用,依托云原生架构、高性能计算能力、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为金融机构赋能,助力其优化资产管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携手客户共同推进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与升级,开启智慧金融的新篇章(详见图1)。

作为全领域金融IT服务商,HS已连续16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23年排名第22位,位列亚洲上榜企业第一,拥有超过13,000名员工,产品技术人员占比约72.3%。HS坚持以技术服务为核心,每年以35%以上营业收入投入研发,2022年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企业发展同时,HS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2016年成立浙江HS电子公益基金会,2017年投入运营HS投资者教育基地,在投资者教育、扶贫济困、关爱自闭症儿童等贡献力量,实现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详见图2)。

Figure 1. HS main business areas

1. HS主营业务领域图

Figure 2. Display of HS group public welfare foundation

2. HS集团公益基金会展示图

HS集团专注于为证券、期货、公募、信托、保险、私募、银行与产业、交易所以及新兴行业等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是国内金融科技行业的领军者。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HS集团的党员人数迅速增长,并先后获得杭州市两新党建示范单位、市双品牌“党建强发展强”示范单位、滨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目前,HS集团打造的党建品牌“红色指数”已成为杭州高新区的标志性党建品牌之一。

自2000年成立以来,HS党委经过多年发展,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28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2139名,管理层中党员的比例超过35%,公司各个党总支的负责人多数都是各业务模块负责人,体现出公司在管理层面上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截至2023年12月底,HS集团拥有超13,000名高素质人员,产品技术人员占比约72.3%,这是HS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HS集团党委采用事业部型,目前以15个党总支划分,下设共有59个党支部,推行“把支部建立在生产发展第一线,建立在经营上,建在业务线上”的方针,顺应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和组织变革频繁的实际,适时对党组织架构进行升级调整,根据各条业务线分布情况,依托产品线、事业部、项目组等灵活组建党组织,做到“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

3.2. 怀揣梦想,奋力启航:1995~2005

初始阶段HS集团成长指数增长平缓,侧重于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为员工提供和谐舒适的办公环境,营造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员工关怀活动等,促使员工形成健康快乐的工作方式,平衡工作和生活,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状态,努力为员工提供和谐舒适的办公环境,提供专业的身心健康关爱服务,致力于建设健康职场,让员工能够安心和放心的工作,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详见图3)。

Figure 3.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arrying dreams and striving to set sail stage

3. 怀揣梦想,奋力启航阶段发展历程

3.3. 完善体系,升级提速:2006~2011

升级提速阶段HS集团发展指数高速增长,同时注重活力指数与先锋指数的发展,热衷公益,关注慈善事业。HS集团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步步发展,集团实力愈发强大,不变的是初心与担当,HS集团展示了其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党工联合开展公益活动更彰显了其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2008年汶川地震,集团组织员工捐款63.3万元,上交“特别党费”3.4万元,并修建四川广元元坝区香溪乡HS希望小学;玉树地震,组织员工捐款15.6万元,并对口资助青海称多县60名小学一年级新生,直到小学毕业。积极参加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与淳安县王阜乡的五户困难家庭结对子,助力贫困地区更好发展。

HS集团定期关注员工的切实需求,积极保障员工权益与福利,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公司为员工提供保障性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同时,公司为正式员工配置商业保险福利(覆盖门诊和大病赔付),并根据员工的司龄也为员工家属设置了阶梯式商业保险福利。此外,为满足员工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HS集团持续为员工派送高性价比的节日福利,包括春节礼金、开门红包、中秋福利等等(详见图4)。

Figure 4.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system, upgrading and accelerating the stage

4. 完善体系,升级提速阶段发展历程

3.4. 创新发展,网络变革:2012~2017

Figure 5.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network transformation stage

5. 创新发展,网络变革阶段发展历程

创新发展阶段,HS集团致力于为公司萃取优秀的组织实战经验,积累宝贵的知识财富,在赋能内部员工的同时对外输出先进理念,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发展和行业整体能力的提升。HS集团不断推陈出新,为了提升全员专业能力和金融素养,HS集团在2021年建立了认证中心,开设了首期HS PMP认证项目,并出台了有力的报考政策,建设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全员考取各类金融从业资格证书。鼓励大家通过考试增长金融业务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帮助大家构建金融基础知识架构。HS学院课程体系涵盖了专业技术、金融业务、管理与领导力、职业发展、生活文化等五大主题的系列课程,包括300余门子课程,50%以上为专业技术类课程,为学院各培训培养项目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它是实现培养金融科技行业人才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培训培养质量的关键(详见图5)。

3.5. 迈向新征程,新出发:2018~至今

此阶段,HS集团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对创新资本的投入。2020年的研发费用投入总计14.9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35.85%,2021年底升至40.3%,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HS集团着重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发掘与培养,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74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为59.03%,2021年底升至66.1%,目前公司拥有硕士以上(含博士)学历的员工有899人。此外,HS集团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7人,高技能人才占比为0.2%,公司不断充实行业尖端人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产品体系和团队。此外,2021年HS集团通过调整战略迅速提高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推动了公司的发展。随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提高,净利润也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服务的不断升级而有所上升,净利润增长率从长期来看呈上升趋势。

红色指数中的活力指数,意在做好企业中党员的模范作用,提高企业一线员工积极向党的文化精神,树立企业拼搏进取,提升思想文化建设,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提升组织的“活力指数”,公司注重课题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举办特色党建活动,激发组织新活力。企业重视党建活动的举办,2019和2020年党建活动,同比增长16.07%,2021年举办次数高达82次,增长迅速,企业对于党建活动的报道也不断增加。

2021年,HS集团继续为员工的不同成长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优化升级经典项目,包含新员工一级培训、高潜员工A计划、基层团队长E2M、部门经理领导力加速、中层管理者BU船长班和青训班等,加速了骨干员工的培养和保留,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财富的同时,员工个人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同时,全面升级了在线学习平台E-learning,沉淀全员学习数据和培训成绩,同时打通了PC端和移动端,实现了对员工学习培训需求的全面掌握和对学习培训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

Figure 6. Development process towards a new journey and new starting stage

6. 迈向新征程,新出发阶段发展历程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同步建设了直播中心,配备强大的权限管控功能和便捷的剪辑回放功能,灵活支持业务部门按照个性化需求发起专属的直播培训并进行后期的沉淀使用,从而助力HS集团进入了“随时随地实现在线学习”的数字化学习2.0时代。2021年所有培训项目共开课2360门,覆盖40,000+人次,总课时超过20000小时,线下平均满意度超4.7分。截止2021年12月底共有359位员工以“教书先生”的讲师身份授课、分享,创造公司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保障和提高培训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科技行业人才(详见图6)。

4. HS集团红色指数体系构建

为构建与HS集团当前发展态势相契合的红色指数体系,本案例聚焦于强化集团党建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通过对集团现有的党建工作进行详尽的层次剖析,归纳并整理各项指标内容,全面提升集团党组织建设的效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参考周维强、章春萍、孙政(2015)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他们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与基层党建体系深度融合的宝贵经验,创新性地设计了包含26个二级指标的红色指数框架,以增强内容的系统性和清晰度,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为HS集团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详见图7)。

HS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组织生活内容的形式,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以党建阵地的创新建设,提升了组织的“活力指数”,公司注重课题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有效破解了工作覆盖难、教育管理难的问题,激发组织新活力。

企业先锋指数的指标将会切实影响企业的发展指标,为促进企业发展,HS建立“分类 + 分层”的党员先锋指数量化评价体系,深化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以点带面,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推动党员发挥作用,很好地稳定了一线员工队伍,进而全面提升了公司党员的先锋指数。通过积分管理制度,对党员进行积分考评,将党员管理考核量化公开,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做好了先锋模范作用。

HS集团的成长指数是其打造的较为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一,HS注重对党建人才的培育孵化,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人为本,将切实利益反馈给基层员工,为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学历、职称评定、学习能力等,为员工作出了一系列的成长培育措施,加大人才工作领域改革创新力度,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认真实施党员素质提升、人才,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提升了人才的成长指数。

HS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核心,助推企业发展。通过企业党建活动的文化引领,党委坚持以文化企、以文化人,不断以丰富的活动提升党员对党组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幸福指数可以使企业获得人才竟争优势、低成本优势并且特别能促进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加。公司为进一步提升员工幸福感指数,近年来公司在医疗、交通、文旅活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通过交通补贴、餐费补贴、经费补贴、免费观影、免费旅游等形式使员工得到实质性优惠,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和对职位的满意度,提升广大员工的凝聚力,有打造温馨和谐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HS红色指数中的活力指数,旨在提高企业一线员工积极向党的文化精神,树立企业拼搏进取,提升思想文化建设,激发组织新活力。通过课题论文的发表和专利申请,特色党建活动的举办,激发组织新活力。提高企业一线员工积极向党的文化精神,树立企业拼搏进取的积极形象,共同助力企业在新形势下迈向更高台阶,助力企业在新时期进入更好更稳定的快车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将企业的预算用于公司内部员工队伍建设,强化企业文化概念,牢固企业之根本,有利于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源头,企业发展为四大指数积蓄能量,四大指数的蓬勃发展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新能量,达到更远高度。

Figure 7. “Red Index” system diagram

7. “红色指数”体系图

5. 实践启示

HS集团以发展指数为中心,企业活力指数、先锋指数助力企业发展指数全面提升,成长指数与幸福指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成长指数与幸福指数提供基础保障,企业的发展全面带动企业活力指数、先锋指数发展的正反馈平衡体系基础上,绘制出HS四叶草模型图(详见图8)。

Figure 8. Four leaf clover model diagram

8. 四叶草模型图

在调查实践中,众多管理科学、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逐渐尝试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与企业发展高度融合,在实践中构建有自身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行为规范、思想方法和发展战略,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在高管队伍建设、引导服务职工、匡正企业风气、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实质性作用,推动了企业高质量的发展。民营企业党建红色指数标准体系,通过旗帜鲜明的指标、清晰明确的要求,让党支部和党员都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为各级党组织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便利的“工具箱”、“口袋书”。分领域制定指标,确保干有方向,激发基层新活力,由此促进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红色指数”具有直观、可视化的优势,对过程管控有着睹始知终、见微知著的实践意义。HS集团的红色指数体系,具有现实推广价值。对HS集团而言,通过“突出关键指引,树立抓主业导向”“突出跟踪指挥,树立抓过程导向”“突出激励指导,树立抓示范导向”;通过设定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考量,激发基层员工活力;通过“分领域制定指标,确保干有方向”“分类别设置分值,确保评有标尺”“分主体压实任务,确保责有落实”;并通过深化总结,做到广泛问计基层更实用,党建业务融合更紧密,强化结果运用更有力,有效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将成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和实践依据。此外,探究HS集团是如何构建红色指数体系,利用优势、改善弱势从而生存发展起来,为其他民营企业进行企业党建的建设提供真实参考案例,促进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案例将继续围绕构建共性的党建指标及模型展开研究,调研更多类型企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HS集团企业党建的建设等方面的独特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度剖析,将以党建知识及集团案例研究为基石,设计更为适合多行业,一般性的指标体系。在研究一般性的党建中,我们将不同于案例研究,案例的研究不足以满足发掘共性的数据阈值。通过问卷可以更多地了解指标的合理性与吸取更多不同行业企业对象的党建信息,再结合前期案例研究为基石,问卷为广度,案例为深度,协同互补,助于党建指标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锐. 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J]. 兵团党校学报, 2019(2): 92-94.
[2] 张道晟, 李海涛.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路径创新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 42(1): 37-39.
[3] 党齐民.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J]. 理论学刊, 2017(2): 53-57.
[4] 张博. 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研究——以山东省冠县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
[5] 李然. 将国有企业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J]. 企业文明, 2024(8): 31-32.
[6] 单豪杰.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17.
[7] 杨赵赫, 周芳宇. 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实践优势——以中交二航局财务共享中心为例[J]. 现代企业, 2022(8): 59-61.
[8] 朱姗姗. 深化破产制度改革打造良好营商环境[J]. 人民论坛, 2019(21): 118-119.
[9] 徐鹏.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21.
[10] 陈新华.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N]. 山西科技报, 2023-07-27(A03).
[11] 沈建波. 破解“两张皮”问题, 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N]. 人命日报, 2021-04-20(9).
[12] 马珍珍, 高亚男, 刘泽君. 品管圈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实践探索[J]. 现代医院, 2023, 23(10): 1507-1508+1513.
[13] 李昱昊. 新时代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四川劳动保障, 2024(8): 87-88.
[14] 潘光标. 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助力企业良性发展[N]. 南宁晚报, 2024-08-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