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Pharyngitis
DOI: 10.12677/acm.2024.14112941, PDF, HTML, XML,   
作者: 吴英儒: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周 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慢性咽炎治疗方法中西医研究进展Chronic Pharyngitis (CP) Treatment Methods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
摘要: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病因复杂,多见于成年人,且多与职业、呼吸道感染、饮食及情绪关联密切,缠绵难愈。目前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方式不胜枚举,主要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以及将两者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旨在总结阐述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Abstract: Chronic pharyngitis is one of the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in otolaryngology, with complex causes, mostly seen in adult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occupation,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iet, and emotion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cure. At present, there are countless treatment methods for chronic pharyngitis, mainly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and elaborate 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for chronic pharyngitis.
文章引用:吴英儒, 周凌. 慢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4, 14(11): 754-758.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4.14112941

1. 引言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 (CP)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是由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引起的弥漫性炎性病变,多见于成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彻底治愈,其临床表现为咽喉部的干燥感、异物感及痒感,或伴微痛感。慢性咽炎在病理上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Chronic Simple Pharyngitis)、慢性肥厚性咽炎(Chronic Hypertrophic Pharyngitis)以及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Atrophic Pharyngitis and Pharyngitis Sicca) [1]。慢性咽炎的病因复杂,目前主要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有关,然而与急性咽炎不同的是,慢性咽炎与细菌感染的关系与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结论,印度学者Sohag Kundu等[2]对门诊1580例慢性咽炎患者的研究表明,慢性咽炎的患者有30%以上是慢性吸烟者和酒精成瘾者,但仍有30%的慢性咽炎患者没有明确的病因。近年来,慢性咽炎的发病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而目前临床上针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手段已多措并举,除了有西药治疗外,中医中药的治疗也被广泛重视,本文综述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2. CP的发病机制

慢性咽炎的发病多与局部因素关系密切,其中首要的便是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而致慢性,以及各种呼吸道疾病所产生的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或扁桃体炎牙周炎的影响[1]。此外,一系列过敏原如烟酒、粉尘、辛辣食物、有害气体等也可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病[3]。目前已知的慢性咽炎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较少,主要有生物学机制和细菌L型机制,其中较为常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咽后壁的神经末梢可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炎性刺激,通过激活神经末梢的相关受体,引起咽部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出现咽干、声嘶、黏膜充血等表现。梁艳宇[4] 2023年报道,慢性咽炎的发生与患者咽部菌群失衡有直接关系,α-溶血性链球菌的大量增加与有益菌群的大量减少有关,导致咽部固有微生态环境破坏,菌群紊乱,失去对外界致病菌的抵抗能力,从而引发慢性咽炎的发生。张健[5]通过对有咽痒症状的患者施以食物混合性过敏原皮试以及血清TigE发现,变态反应试验阳性者占77.8%,结果表明大多数咽炎患者伴随着变态反应的发生。总而言之,目前临床上对慢性咽炎发病制作的研究,有助于为因人制宜地定制治疗方案,提高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病程。除此之外,CP的发病还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有关[6]

3. CP的西医治疗

现代医学对CP的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针对感染性因素引起的CP可在药敏试验后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7],针对非感染因素引起的CP则主要针对原发病如胃食管反流、鼻窦炎等病因治疗[8]。杨琴、胡蓉杰[9]认为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配伍富马酸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咽炎可有效消除咽部炎症症状,采用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15 mg,一次1~2粒,一日3~4次,富马酸阿奇霉素0.25 g,1次1片,1日3次,治疗1周,治疗总有效率92.31%。刘丹等[10]采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的方法在治疗CP上取得显著疗效。周立辉等[11]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微波热凝治疗慢性CP患者50例表明,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 (IL-2)显著升高,治疗总有效率达97.50%。金建华[12]在使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蛋白酶联合雾化的基础上,应用氦氖激光进行局部照射,共观察299例慢性咽炎患者,总有效率达86.03%。王丽[13]运用半导体激光联合中频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50例,共治疗8周,总有效率84%。除了对症治疗外,也有运用手术治疗原发病,阻止CP的发生。张志强[14]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65例患者,使鼻腔部的引流活动和通气通畅,鼻窦内分泌物正常流动,阻止分泌物反流的发生,从而达到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目的,总体有效率89.2%。郭江玲等[15]认为,运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炎,既可抑制胃酸的分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又可缓解返流液对咽部黏膜的刺激,属标本兼顾。

4. 慢喉痹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素问·阴阳别论篇》中提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所以喉痹是专指咽部红肿不适,有异物感结于喉部甚者难以下咽的疾病。而目前临床上为了区分病程长短,将咽部不适症状超过3个月的又细分为“慢喉痹”。慢喉痹的发生与五脏六腑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国医大师干望祖提出:“本病……出于脾土衰弱者十居八九。”脾失运化,致津液无法输布上咽喉,而导致咽干等症状。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可致后天生化不足,抵御外邪能力也随之减弱,引起慢喉痹的发生。《沈绍九医话》提到:“肺司呼吸,喉为气息出入之门户……均与肺有关。”外邪犯喉,久病犯肺,日久受邪易致肺阴亏虚,津液无法上承,咽喉失去润养,出现咽部疼痛等不适感。《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溢干而痛。”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不足,可致肺肾阴虚,或损伤脾阳,导致慢喉痹缠绵难愈。目前临床上将慢喉痹分为多种证型,包括阴虚肺燥、肺脾气虚及痰热蕴结型等[16]

5. 慢喉痹的中医治疗

目前中医治疗慢喉痹的研究众多。何逊[17]运用健脾舒咽汤(黄芪30 g、党参20 g、麸炒白术10 g、当归10 g、法半夏10 g、厚朴10 g、麦冬15 g、荆芥10 g、防风10 g、炒僵蚕10 g、薄荷10 g、桔梗15 g、石斛10 g、甘草5 g)联合揿针疗法取穴“咽疾六穴”治疗2周,总有效率达90.63%。林淑琴[18]认为慢喉痹以心火、三焦之火为标,脾虚、肾虚为本,采用降火利咽、健脾补肾的治则,亦收效甚佳。王莲莲[19]运用温经化瘀方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53例,治愈15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3%。胡桥[20]报道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阴虚型慢喉痹患者102例,通过观察咽干、咽痛、咽灼热感等症状评分,咽淋巴滤泡数量、咽淋巴滤泡颜色、咽黏膜颜色评分以及咽异物感、咽侧索情况评分,得出总有效率为96.08%。李逸雪[21]采用百合利咽茶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痹患者85例,疗程8周,总有效率91.1%,并且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出百合利咽茶的活性成分对慢喉痹的多个信号靶点和通路具有调控作用,能有效提高慢喉痹的治疗有效率。赵夫研[22]使用温胆汤加减(清半夏、枳实、陈皮、茯苓、厚朴各9 g,甘草6 g,竹茹、海螵蛸各12 g)治疗痰热蕴结型慢喉痹,对比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治愈率达66.67%,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0%。针对小儿的慢喉痹,当前也有所研究,时毓民[23]认为小儿慢喉痹在辩证上不单以虚证为主,也有实证,而虚实夹杂者最为多见,他采用调理肺脾肾三脏、同时注意伴随症状以及活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慢喉痹,能有效改善小儿的免疫力和咽部微循环,防止疾病迁延不愈以及复发。对慢喉痹,中医外治也有众多治疗办法,陈潇[24]首先对患者咽部以卡因注射液表明麻醉2次,使用圆形小烙铁在酒精灯上加热至90℃,然后使烙铁蘸满香油,医者左手持压舌板充分暴露咽后壁,右手持灼烙器迅速轻触患者咽后壁淋巴滤泡以及咽侧索淋巴增生处,反复灼烙2~3次,间隔3~5天烙一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治疗患者30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2.3%。刘赟[25]等运用针刀刺营,以无菌注射器使用丛刺法点刺患者咽后壁淋巴滤泡,使其微微出血,总有效率95.5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须麻醉、价格低廉、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6. 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慢喉痹的重要办法,既能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又可标本兼顾,审病度因,对证治疗。金志鑫[26]将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蓝芩口服液联合运用,治疗慢性咽炎患者37例,总有效率94.59%,认为联合用药能改善症状,下调体内炎症因子,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升。郭旭[27]使用金嗓散结胶囊与阿奇霉素片联合应用,总有效率92.00%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的76.00%,并且联合用药组患者1、2、3个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单独用阿奇霉素组。林显玲[28]报道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方式可加强药物抗炎作用,使部分患者改善更显著,采用咽喉炎喷雾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8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85.00%,收效显著,且药物安全性好。余晓霞[29]采用咽喉茶醇的办法,取用岗梅根、野菊花、蒲公英,以提取、过滤、浓缩、沉醇后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治疗慢性咽炎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1%,三种药材经水提醇后,得到总黄酮、绿原酸等多种抗炎成分,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明显提高。方占荣[30]通过对比单纯用中药、单纯用西药以及中西药联合运用,得出中西医联合使用明显优于中药、西药单独使用,疗效明显。张彦等[31]使用多潘立酮10 mg,1日3次,奥美拉唑20 mg,1日三次,联合清咽饮(生地、玄参、沙参、麦冬、石斛、薄荷、枳壳、黄芩、桔梗、金银花、甘草等)治疗慢性咽炎患者80例,治疗两周后,总有效率达85.00%,得出中西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结论。

7. 总结

慢性咽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其病因复杂,病势缠绵,症状反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随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不断深入了解,发现该病的发生与感染、变态反应、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鼻窦、胃等疾病的影响息息相关,然而现代医学的治疗多以抗感染、抗过敏等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根治。中医则认为慢喉痹的起病多与外实和内虚相关,或痰热结于咽喉[32],或阴虚肺燥,津液不能濡润[33],或肺脾气虚,营气不能上荣[34],其证有实有虚,更有虚实夹杂之证。中医治疗虽能总体把握慢喉痹的病因病机,但各家尚无统一的标准及用药,但中医治法囿于简单的疗效观察和推理,无法深入探索其机制及作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标本兼顾,对比单纯使用中、西药,可有效治疗慢性咽炎,并且疗效更高,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治疗办法。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孙虹, 张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76-277.
[2] Kundu, S., Dutta, M., Adhikary, B.K. and Ghosh, B. (2017) Encountering Chronic Sore Throat: How Challenging Is It for the Otolaryngologists? Ind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71, 176-181.
https://doi.org/10.1007/s12070-017-1191-5
[3] 梁璐, 朴晋华, 马建丽. 急性和慢性咽炎的发病机制与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现状[J]. 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7): 540-543.
[4] 梁艳宇.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分析[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 38(4): 59-61+213.
[5] 张健, 孙中武, 冯天华. 慢性咽炎患者变态反应检查的结果及意义[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 10(2): 94.
[6] 李智琳, 田奔. 慢性咽炎与胃食道反流发生的关系分析[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 36(5): 82-83+81.
[7] Murray, R.C. and Chennupati, S.K. (2012) Chronic Streptococcal and Non-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Infectious Disorders-Drug Targets, 12, 281-285.
https://doi.org/10.2174/187152612801319311
[8] Renner, B., Mueller, C.A. and Shephard, A. (2012) Environmental and Non-Infectious Factors in the Aetiology of Pharyngitis (Sore Throat). Inflammation Research, 61, 1041-1052.
https://doi.org/10.1007/s00011-012-0540-9
[9] 杨琴, 胡蓉杰. 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配伍富马酸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 15(11): 1447-1449.
[10] 刘丹, 廖慨慨. 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在慢性咽炎治疗的作用[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35): 154.
[11] 周立辉, 高前进, 康利萍, 等. 布地奈德联合微波热凝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研究[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7): 19-23.
[12] 金建华. 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慢性咽炎299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08, 48(35): 68-69.
[13] 王丽. 半导体激光联合中频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50例疗效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7(9): 105-106+110.
[14] 张志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J]. 世界复合医学, 2019, 5(3): 86-88.
[15] 郭江玲, 田继新, 张春丽, 等.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炎的临床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5, 36(9): 20-21.
[16] 慢喉痹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12): 213.
[17] 何逊, 谭华儒. 健脾舒咽汤联合揿针治疗脾气虚弱型慢喉痹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1(8): 2054-2061.
[18] 黄扬周, 周枫, 王玫, 等. 林淑琴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经验[J]. 福建中医药, 2024, 55(1): 51-52.
[19] 王莲莲, 刘铃. 温经化瘀方对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 2023, 45(5): 1502-1505.
[20] 胡桥, 陈林凤, 蒲春萍, 等. 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阴虚型慢喉痹(慢性咽炎)的疗效研究[J]. 中外医疗, 2023, 42(9): 180-183.
[21] 李逸雪, 刘恒瑞, 付文洋. 百合利咽茶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痹的疗效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39(7): 1542-1548.
[22] 赵夫研.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蕴结型慢喉痹的临床研究[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 43(5): 341-342.
[23] 孙艳艳, 汪永红, 孙雯, 等. 时毓民论治小儿慢性咽炎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2): 168-170.
[24] 陈潇, 张勉, 郑琴媛, 等. 中医灼烙法治疗慢性咽炎300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 9(3): 140-141.
[25] 刘赟, 高俊清, 晏英, 等. 针刀刺营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 2021, 19(34): 13-17.
[26] 金志鑫, 许明. 雷贝拉唑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23, 36(24): 91-94.
[27] 郭旭. 金嗓散结胶囊联合阿奇霉素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 2024, 17(14): 133-136.
[28] 林显玲. 咽喉炎喷雾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 36(20): 3501-3503.
[29] 余晓霞, 李国成, 陈楚雄.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观察[J]. 中药材, 2006, 29(7): 752-754.
[30] 方占荣, 周建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单纯性咽炎120例[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7): 1322-1323.
[31] 张彦, 李康伟, 张林, 等. 中西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慢性咽炎150例[J]. 中国药师, 2013, 16(8): 1194-1196.
[32] 柯美华, 龚文珠. 清咽利膈汤加减治疗70例痰热蕴结型慢喉痹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 2019, 47(5): 92-95.
[33] 陆跃, 陈仁寿. 陈仁寿清燥合用辨治慢性咽炎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 35(6): 1110-1114.
[34] 李思宏, 谢强. 清代旴江名医谢星焕辨治喉症经验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 22(4): 458-45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