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朝着多元化教学的方向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将微课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直观清晰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文章结合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对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began to gradually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infusing teaching mode, and developed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It emphasized taking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stimulating their mathematical thinking, cultivating the cor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and help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essence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lass to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can display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tuitively and clear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ect.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icro class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micro class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1. 前言
新课改强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及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此,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持续创新。微课的出现,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实现教学互动与教学反思的深度结合,有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2. 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微课指利用教学视频作为核心载体,通过多媒体素材和课件等相互结合的方式,打造微型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微课可以对课时进行精简,将学习内容的主题凸显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难点知识,实现查漏补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推动教学方式优化创新
常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讲授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公式等。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无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难以满足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将微课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推动教学反思的优化创新,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1]。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体现出了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内容也比较复杂抽象,学生理解难度大,可能对数学产生畏惧情绪,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微课的应用,能够对预习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营造出活跃的课堂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2.3. 突出教学重难点
微课的核心特征在于“微”,一个微课视频的时长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不过其功能强大,主题突出。高中数学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通常都是以某个或者某些知识点为中心,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巩固[2],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另外,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做好微课资源的筛选工作,及时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2.4.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微课进行设计和应用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新课改及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抽象能力等,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成长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 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主动迎合新课改的要求,侧重点放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教师立足全局角度,做好对于微课教学活动的审视工作,预设活动成果[3]。
实践环节,一是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提升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是高中阶段,学生处于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有限,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如课堂参与度不高、反应不及时等,教师应该依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其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判断,确保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很好地迎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数学教师应该对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做好微课设计工作,将现实生活案例融入教学设计中,合理利用微课视频来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助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同步发展。
3.2. 创设微课教学方案
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应该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兴趣。在创设微课教学方案时,数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基本学情,确保教学方案能够符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微课的作用与价值[4]。
例如,在对“函数”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对“零点”这一概念进行深度讲解,合理划分课堂结构,通过概念讲解和具体联系相互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零点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结合相应的教学反馈,教师也可以了解微课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对其进行调整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能力进行强化。
3.3. 借助微课开展预习活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阶段,将需要学生预习的内容录制成微课视频,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要求学生自主进行预习,了解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样以“函数”教学为例,在对其概念和性质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函数的相关概念,能够正确判断函数性质,利用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以预习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鼓励其自主完成。以有效的课前预习为支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直接引入主题,从而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4. 利用微课巩固知识记忆
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的记忆,以微课为支撑,教师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供给学生进行复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对“数列”进行教学时,涉及的知识点琐碎,问题解答过程繁琐,要求学生在课后做好复习巩固。教师可以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整理,如裂项法、错位相减法等,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或者学习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课后复习的有效性[5]。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变化,要求数学教师加强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微课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辅助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实现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快速攻克,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