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贵州地区农产品电商是实现农户增收、助力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电商促进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精准供求匹配及宣传效应重塑农业农村业态等机制证明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可能性。从“电商平台 + 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网红直播 + 电商带货”的模式出发,明确了贵州电商现状,介绍了贵州农产品生产和电商物流运输的积极进展。同时也指出了农民电商意识不强、专业人才缺乏及专业设备和技术标准待完善等现实制约。最后,提出基于贵州经验的特色农产品振兴乡村思路,包括打造本地特色、广迎青年人才及提升电商标准化与协同化水平等策略,旨在通过电商赋能,持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动力,推动贵州农业电商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izhou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help the rural economy. This paper proves the possibility of e-commerce of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analyzing the mechanisms of e-commerce to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precise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and publicity effect to reshap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formats. Starting from the mode of “e-commerce platform + display of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online celebrity live broadcast + e-commerce delive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mmerce in Guizhou was clarified, and the positive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tion and e-commerc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in Guizhou was int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oints out the practical constraints such as farmers’ weak awareness of e-commerc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Finally, the idea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side based on Guizhou’s experience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proposed, including strategies such as creat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welcoming young talents, and improv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ynergy level of e-commerce, aiming to continuously stimulate the internal power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mmerce in Guizhou through e-commerce empowerment.
1. 引言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政策上多角度地为乡村地区发展电商经济提供支持。
特色农产品电商[1]是深度融合于生产销售链条,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高效汇聚并发布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动态、供需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作为交易桥梁,紧密连接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与现代化物流网络,旨在增强交易流程的快捷性与产品的增值潜力。因此依托电商发展硕果与国家乡村农业战略规划,深入探索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与策略路径,对于巩固并深化脱贫成效,持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动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特色农产品电商振兴乡村经济的机理研究
2.1. 以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基础
曾麟朝等[2]认为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于数据与信息的高效运用,电商行业借助信息技术、数字科技等前沿手段,在广泛的信息网络基础上,深度融合主播、商品、场景及产业要素。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巧妙融合,让电商成功摆脱土地与劳动力的传统束缚,为乡村农业生产经济注入数字经济的新鲜血液。这一变革不仅全面升级了产品、价格、质量及服务渠道,还深度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极大释放了单位经济效益的潜力。数字经济作为核心引擎,正驱动着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多方面的全面革新,为农村产业环境的持续优化和经济效益的飞跃性增长,奠定了坚实的数字技术基础,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全面进程。
2.2. 以精准供求稳定乡村经济为保障
农产品电商通过场景化、沉浸式营销模式,革新了传统供销的信息流通方式,能够有效消除产业链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打造农产品电商体系,能够构建市场导向的乡村生产机制,规避“蛛网模型”[3]波动与长尾局限,能有效规避传统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市场波动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它不仅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高效对接,还通过优化物流、仓储等关键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价值转化效率。同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被充分释放,这一趋势激活了长尾效应,使得那些在传统渠道中难以找到市场的滞销产品或小众农产品焕发了新生。另一方面,电商市场的庞大规模与强大经济引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品牌及网红明星的加入。这些外部资源的汇聚,不仅为农产品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还促进了乡村地区的投资增长与品牌建设,优化乡村经济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2.3. 以宣传效应重塑农业农村业态
在特色农产品电商领域,尤其是直播电商为主导的销售模式下,通过精心设计的直播卖场活动、显著的价格优势、创新的场景搭建、电商平台的精准引流、主播的高人气效应,以及深入的产品认知渗透等多元化服务策略[2],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宣传推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精准分析能力,农产品电商,特别是以直播方式运营的农户能够细致洞察消费者需求,实现个性化、高效能的引流策略,确保目标消费群体能够迅速且精准地接触到所需农产品信息。这一过程中,产品信息不仅限于基本介绍,更涵盖了种植故事、营养价值、独特风味等多维度内容,实现了全面而深入的信息输出,为农产品构建了立体而生动的品牌形象。
3. 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电商振兴乡村经济现状
3.1. 贵州特色农产品电商振兴乡村现状
3.1.1. “电商平台 + 特色农产品展示”模式
2020年,贵州以“云”为翼,创新电商扶贫“贵州模式”,引领“黔货出山”潮流,深受消费者青睐,实现了“网货入村、农产品畅销都市”的双赢局面。贵阳市息烽县立碑村,作为我省电商领域的璀璨明珠,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淘宝村”称号,村民们依托云端力量,将电商销售编织成新时代的农耕图景。历经五年打磨,立碑村[4]构建起集电商培训、产品研发、平台运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2万余元,成为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
放眼贵州,类似立碑村的电商新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借助电商平台的力量,让贵州的优质农产品跨越山川,不仅丰富了市场的选择,更成为推动贵州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省农村电商蓬勃发展,通过深度融合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持续拓宽产业边界,伴随基础设施的稳步完善,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蜕变升级。这一过程不仅显著增强了消费的便捷性,还大幅提升了消费体验的品质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精准施策,助力全省精准脱贫目标的稳步实现。
3.1.2. “网红直播 + 电商带货”模式
贵州敏锐抓住了大数据产业先机,精心铸就“黔邮乡情”品牌新篇,“一码贵州”[5]等地域特色鲜明的电商平台,并深度嵌入贫困地区,成为激活贫困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依托“云端”销售新路径,强势推动“黔货出山”,为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通往脱贫致富的宽广大道。在线上战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并肩作战,创新采用“产地仓闪电发、精准购直达、窗口选便捷、县乡无缝接”模式,让贵州农产品新鲜又快速地走出大山,直达消费者手中,让贵州优质农产品直达帮扶城市的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助力乡村振兴。
线下策略紧依大数据洞察,精准规划订单农业蓝图,驱动贵州农业迈向转型升级之路,热销绿色优质农产品。同时,创新“一店牵多户,全村共繁荣”的扶贫创业模式。借助“一户一码”智能管理,精准追踪贫困户产品信息与脱贫步伐,无缝融合线上线下,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精准扶贫战略注入强劲动力。乘“云”而上,毕节的玛瑙红樱桃通过直播带货,1小时销售3000多单[6],罗甸火龙果、毕节鸡蛋、修文弥猴桃、关岭牛肉等,“云体验、云选择、云购买”,黔货出山出海成为日常,在电商的推动下,贵州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俏市场。
3.2. 贵州省农产品现状
3.2.1. 贵州省农产品生产状况
近年来,贵州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2024年4月30日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贵州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全省全年粮产量达到1119.68万吨,粮产有所提升,比上年增加0.5%;油料产量110.97万吨,比上年增长5.1%;蔬菜产量3400.79万吨,比上年增长3.8%;食用菌产量69.17万吨,比上年下降13.3%;茶叶产量28.75万吨,比上年增长8.0%;园林水果产量688.63万吨,比上年增长9.4%。在特色农产品方面,贵州省特色农业增长迅速,根据2023年贵州统计局发布《2023年贵州统计年鉴》[8],在园林产品、园林水果、茶叶、蔬菜等产量均有显著增长。例如柑枳较上年增长13.7%;香蕉较上年增长16.0%;茶叶较上年增长8.3%,总体上在特色农产方面全部产量呈增长态势。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农产品生产。同时,贵州省还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省农产品生产的稳步增长和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2.2. 贵州省电商物流运输现状
电商物流[9]是指依托电子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在运输、装卸、包装等环节中深度融合多元电子信息技术,与业务服务平台紧密协作,构建以物流操作为基石的自动化与高效化流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其显著特点包括高度的信息化、精细的数字化及前瞻的智能化,共同推动物流行业的革新与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加快构建和完善设施网络、运输服务、行业治理“三大体系”,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佳绩。贵州交通起步构建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三大体系”,并计划开工建设多条国家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待贯通路段和出省通道,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城镇空间格局[10]。并且已建成多个大型物流园区,如贵阳亚洲一号物流园、贵州满堂红现代物流园等,这些园区具备高效的分拣、运输和配送能力,为电商物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最后贵州电商物流携手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依托直采、窗口采购及产地仓模式,力推农产品进军帮扶城市的批发与零售市场。同时,大数据分析引领订单农业兴起,驱动贵州农业结构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再创新高,双轮驱动乡村振兴新篇章。未来,随着贵州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贵州电商物流运输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贵州特色农产品电商振兴乡村的现实制约
3.3.1. 农民运用电商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农业模式的长期作用下,受限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不足,当前农民群体对于电子商务的接受和应用意识普遍较弱。尽管近年来贵州广大农村地区已广泛建立起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然而,这一领域内的专业分析人才却极为稀缺,导致众多潜在资源难以被有效发掘和利用,基层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农民在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上普遍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新型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该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3.3.2. 农产品电商缺乏专业人才支持
农业电子商务作为一项跨部门的综合工程,其精髓在于培育一支专业且高效的农业电商团队,这不仅是促进新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基石。当前,贵州各地区面临农业信息收集与分析领域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导致众多宝贵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与利用。同时,基层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团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特别是在计算机技能掌握方面普遍显得力不从心。从实际情况出发,新型农业电商人才的稀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瓶颈。
3.3.3. 农产品电商的专业设备和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尽管贵州各地勇于探索并创新农业电商理念与运营模式,但整体视角下,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中,电商服务水平的不均衡性尤为凸显,成为亟待解决难题,部分区域显著滞后[11]。此外,信息处理和收集所需的软件与硬件设备普遍匮乏,导致信息的整合与分析工作仍主要依赖传统手段,电子化进程明显滞后,整体电子化程度偏低。
4. 基于贵州特色的农产品振兴乡村思路研究
4.1. 打造贵州特色,寻求差异发展
以贵州特色为基石,打造独具魅力的本土电商品牌,是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关键路径。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与风味美食,这些元素为电商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深入挖掘并融合这些特色,不仅能够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还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中脱颖而出,实现差异化发展。贵州电商应立足本土,创新思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贵州特色成为连接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独特桥梁。
4.2. 广迎青年人才,完善农产品电商体系
构建专业的电商团队,核心在于锻造专业电商团队。首要在于促进教育合作,共建咨询平台,为农户输送前沿技术与知识养分。同时,加大现有电商人才培训,确保人才管理与能力建设并重,激发其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的热情,专业水准跃升。最后,出台吸引政策,吸引大学生与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农村,从而全面提升农业技术的整体应用与发展水平,共筑电商辉煌。
4.3. 提升贵州农产品电商标准化与协同化水平
2024年1月24日,《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12]明确提出“培育壮大电商等新型消费。深入实施电子商务发展‘十百千万’工程,持续扩大头部电商平台贵州商品销售规模,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贵州农产品电商标准化与协同化水平,是推动贵州农业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确保“黔货出山”的品质与信誉。同时,加强电商平台、物流体系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协同合作,实现供应链的高效整合与资源共享[13]。这不仅能提升贵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农村电商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聚焦于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农产品作为贵州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其地位无可替代,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全新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股强劲力量。通过电商平台,贵州的优质农产品能够跨越地域限制,直达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极大地拓宽了销售半径,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深化电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未来,应继续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电商标准化与协同化水平,培养更多具备电商技能的农村人才,让电商成为贵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