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全球市场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飞速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赢得国际竞争、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符合新发展理念,是现代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市场体制推动下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必然要从新质生产力的变革中汲取经验和成果,这既是重要的战略机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 发展现状分析
2.1.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阶段、新形势、新挑战,深入总结新时代经济改革、发展和治理经验,对高质量发展构成强劲推动和支撑作用的生产力质态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创新[1]。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系统阐释。2024年3月,新质生产力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通过再次对新质生产力做了更加详细的分析。
习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3]。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的“新”在于新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涵盖了科技创新、产业扩展、人才培养、绿色发展等各方面,具有强大的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多方面考虑,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发展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2.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一般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我国电子商务自发展以来,经历了起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如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在促进消费恢复和扩大、推动数实融合、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崛起和消费者对个性化购物体验的不断关注,电子商务行业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占据主要市场,它们注重社交化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推出了推荐系统、个性化推荐和社交分享等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电商产业链也日趋完善,从支付到物流,再从客服到仓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物流配送和支付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3. “新质生产力”与“电子商务”的关联性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生产力的变革,在生产力体系重构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4]。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既是顺应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又是应对外部竞争的战略抉择,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实践要求。两者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技术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的提高依赖技术创新,而电子商务正是技术创新在商业领域中的杰出代表。电子商务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举例来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子商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还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3.2. 社会生产力提高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环境中,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商业领域的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不仅包括在线销售和购物,还包括其他结构,如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分析等,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电子商务的完整体系。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实现了对商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推动了商业领域的生产力变革,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商业决策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进程度,也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3. 市场扩大与消费者体验提升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将商品和服务直接推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模式,不仅扩大了市场范围,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同时,电子商务平台还通过提供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例如,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电子商务平台能够针对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兴趣爱好等因素,提供更加精准的商品推荐。此外,智能客服系统的应用,也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这些理念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商业发展的水平,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3.4. 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对新兴产业链的孕育和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它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其他交叉学科的突破,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生物科技等,并在此基础上重组生产要素,催生新的增长点。这些全新的产业链以其前沿的科技含量和强大的增长潜力,重新定义市场和产业生态[5]。此举不仅使得不同行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进行地更加顺利,还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和金融服务的创新,进而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效率。例如,电子商务与物流、金融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物流配送效率更高、金融服务更便捷,进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购物体验。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得传统产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4.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4.1. 强化人才培养,激发市场活力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6]。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一定程度上建立在电子商务人才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第一,要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政策合力。第二,要展开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充分利用线上人才市场资源,快捷对接校企资源,同时在线下熟悉电子商务企业需求以对接线上资源。第三,要加强六位一体多资源协同,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社会培训机构、电商企业,采用嵌入式培养、在线培养等多种方式,实现人才的多元联动。第四,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鼓励务实创业,鼓励电子商务人才积极参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比赛。
4.2. 推动技术创新,完善产业体系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6]。科技成果转化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课题,其表现形式包括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转型等。我们应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探讨如何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建设未来产业。第一,要着力提升电商企业的创新基础能力,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需要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创新应用。第二,要支持企业加大对商业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提升电商领域的网络化、数智化水平。通过加快电商技术产业化进程,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要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产学研用融合渠道,为数字技术提供丰富的电商产品和应用。第三,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与供应商、服务商等产业链环节的高效协同,降低整体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为电商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4.3.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3]。第一,政府应引领性地预先规划,科学地制定政策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解决阻碍电商发展的瓶颈问题。第二,要完善电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例如《电子商务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明确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方的责任和义务,以此保障各方的利益,发挥电商平台的优势。第三,要加强技术监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帮助监管部门全面掌握市场状况,比如利用大数据系统追踪刷单、虚假评价等不当行为,以此营造规范化、健康化的电商环境。
5. 结语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潜力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子商务想求得创新发展,必须从新质生产力中汲取有益成分。我们应当清楚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入手,全面推动新时代电子商务的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