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人名命名方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A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Uyghur Personal Naming Styles
DOI: 10.12677/ml.2024.12111058, PDF, HTML, XML,   
作者: 任子璇: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维吾尔族人名命名社会语言学Uyghur Personal Names Naming Sociolinguistics
摘要: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姓名,人的名字伴随人的一生,名字不仅是区别个体的标记,是一种语言符号,还具有丰富的涵义,命名是融合了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复杂过程。人名作为文化符号和言语交际单位一直以来是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国情学和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格外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对维吾尔族人名命名方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维吾尔族人名命名的因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维吾尔族人民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以期能进一步了解维吾尔族人名的命名方式。
Abstract: Everyone has a name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name of a person accompanies him or her throughout his or her life, and the name is not only a mark to distinguish an individual, a linguistic symbol, but also has a rich meaning, and naming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tegrates the culture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local customs and social backgrounds, and other factors. As a cultural symbol and a unit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personal names have always been the object of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discipline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linguistic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ming styles of Uyghur personal names from a socio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using the method of example analysis, and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s, values, aesthetic interes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Uyghur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naming Uyghur personal names and their influence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naming styles of the Uyghur people.
文章引用:任子璇. 维吾尔族人名命名方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1): 623-63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11058

1. 人名与社会语言学

每个人自出生起就有属于自己的姓名,人名是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使用的一种语言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交际中称呼对方时所使用语言符号从简单的指称符号到人们相互识别的专属的、特定的语言符号——人名。人名不仅是区别我们个体不同的语言符号,还是家人美好祝愿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涵义。影响取名的因素有很多,如:文化、风俗、经济、社会背景等因素。因此人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物质状态和精神状况。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人名研究,关注人名如何反映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人名的命名往往受到特定文化环境、社会背景以及时代发展的影响,并发生相应的改变。尽管人名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目前,我国人名研究主要集中于汉族人名,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人名的研究屈指可数。因此,人名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揭示少数民族人名命名与文化、社会、时代变迁的互动关系。

中华文化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各民族文化各有千秋,人名也各有差异,其命名方式当然也各有异同。这就给予我们启发,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止可以从传统史料、走访调查民风民情着手,也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各民族的人名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人名透析出该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民俗等文化。正如维吾尔族人将其父亲的名作为姓,其姓表明其与其父的血缘关系,知其名,便知其父。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对维吾尔人名命名方式进行分析(本文中所有语料均来自于《实用维吾尔人名手册》[1]),以期从新的切入点对维吾尔族的风俗、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2. 命名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其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审美价值,每个民族命名的方式都融合了该民族的文化、风俗、审美等方面。本文运用举例并逐一分析的方法对维吾尔族人名命名的方式作初步探讨。

2.1. 信仰崇拜

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经历过对某种事物信仰崇拜,这不仅体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还体现在该民族的人名中。维吾尔族也是如此。

1) 自然崇拜

我们从维吾尔人的名字中看到一些自然崇拜的痕迹,如表1所示。

Table 1. Nature worship

1. 自然崇拜

维吾尔语

汉意

taʃ

石头

nur

光、光明

tɵmyr

almas

金刚石、钻石

2) 图腾崇拜

在古时,部落多会以凶猛的野兽作为本部落的图腾,便也会以部落的图腾上的猛兽之名来命名,如表2所示。

Table 2. Totem worship

2. 图腾崇拜

维吾尔语

汉意

byrkyt

jolwas

老虎

ʃir

狮子

qaplan

豹子

2.2. 美好寓意

正如世界上所有民族一样,在为下一代命名时,都会想要送上美好祝愿,无论男女,都在为其命名时,希望子女能够像为其所命名的名字中的美好寓意一样,成为长辈所期待的人,拥有美好的人生。在这种命名方式中,维吾尔族的男名和女名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异同。

1. 男名

(1) 高尚品格

长辈在命名时,希望子孙后代能够拥有高尚的情操、品格,便会用蕴含高尚情操、品格含义的字、词命名其子孙后代。与汉族的委婉表达不同的是,维吾尔族同胞会直接用表示高尚品格、情操的词来命名,如表3所示。

Table 3. Moral character

3. 高尚品格

维吾尔语

汉意

pɛzli

品德高尚的

sadiq

忠诚的

adil

正直的、公正的

ʃɛwkɛt

荣誉的、声望。威严

ɛziz

尊敬的

ʃɛrɛp

光荣的

(2) 美好祝愿

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人们对美好、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勇气、胜利的追求,会反映在命名方式中,如表4所示。

Table 4. Best wishes (male)

4. 美好祝愿(男)

维吾尔语

汉意

aman

安全、安宁

bɛχtijar

幸福

batur

英雄、勇气

qajsɛr

勇士

alip

胜利

qawulʤan

有力的、结实的

muzɛppɛr

常胜的

(3) 历史名人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浩如瀚海,其中也包括各民族自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不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伟人,人们为纪念英雄伟人便将其事迹编撰成书或口口相传。长辈希望子孙后代能够拥有某一伟人的高尚情操、才华、勇气和精神,便会以英雄伟人之名命名其子女。

例如:铁门关流传的焉耆国的公主左赫拉(zɵhrɛ)与猎手塔依尔(tahir)的爱情故事;亦有古代王子帕尔哈德(pɛrhad)与公主谢仁(ʃerin)的爱情故事等。人们会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字来命名。

(4) 反映时代

随着时间进程,我国发展蹄疾步稳,涌现出很多新的文化、风俗,随着各族人民交往交融,各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也相互接触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这种新现象不仅体现在风俗、文化上,还反映在了人名的改变上。不仅汉族人名涌现出许多响应时代的人名,维吾尔族人名也在该接触影响下,逐渐出现反映不同时代特点的新人名,如表5所示。

Table 5. Reflecting the times

5. 反映时代

维吾尔语

汉意

joldaʃ

同志

iʤad

创造

ɵrkɛʃ

奔腾

dolqun

浪涛、波浪

ɵtkyr

敏锐

ymid

希望

alim

科学家

2. 女名

与维吾尔男名不同的是,维吾尔族女名则多为“gyl”、“名 + gyl”、“形 + gyl”或“名 + χan”等形式;或直接用蕴含美好寓意的字词的形式来命名。

(1) 以花草命名

同汉族女名相仿,维吾尔族女名也会以花草命名。汉族女名大多为“花、草、芬、芳、惠、梅、兰、竹、菊”等命名,以期女子可以具有其名中花草所蕴含的品质或美貌,维吾尔族女名亦与之相仿,如表6所示。

Table 6. Named after a flower or plant

6. 以花草命名

维吾尔语

汉意

gyl

anargyl

石榴花

ʧimɛngyl

野山花

ajgyl

月亮花

taʤgyl

鸡冠花

ʃeringyl

丁香花

arzugyl

希望之花

ʤinɛstɛ

樱桃

nelupɛr

荷花

gylʃɛn

蔷薇花圃

(2) 以大自然中美好事物命名

除以花草命名之外,维吾尔女名也会有以在本族文化中认为的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之名命名的形式。这也侧面反映出了维吾尔族文化中的审美、喜好等,如表7所示。

Table 7. Named after beautiful things in nature

7. 以大自然中美好事物命名

维吾尔语

汉意

ajnur

月光

ajɣunʧɛ

月亮花蕾

gɵhɛr

珍宝、宝贝

ajɣubar

雾中月

ʧolpan

启明星、金星

zumrɛt

猫眼石

pɛrizat

仙女

ajqiz

月亮女孩

(3) 美好祝愿

同维吾尔男名一样,长辈希望女孩能够拥有高尚品德、优雅气质、美好的形象,会直接用蕴含以上意义的字词来为家中女孩命名,如表8所示。

Table 8. Best wishes (female)

8. 美好祝愿(女)

维吾尔语

汉意

pɛzilɛt

高尚品德

nazakɛt

文雅的、文静的

mɛrdanɛ

勇敢的

muqɛddɛs

神圣的

munɛwwɛr

优秀的

rɛnaaj

明媚的

ziba

苗条的

gyzɛl

美丽的

roʃɛn

明亮的

dilbɛr

标致、心上人、吸引人的

dildar

意中人

muhɛbbɛt

爱情

nɛfisɛ

诗篇、精致

(4) 以小动物命名

也有少部分以可爱的小动物命名女名的,如表9所示。

Table 9. Named after small animals

9. 以小动物命名

维吾尔语

汉意

bulbulχan

夜莺

torɣaj

百灵鸟

kakkuk

杜鹃鸟

2.3. 对生命的企盼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无不是靠天吃饭,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只能束手旁观,但又不甘心于长期忍受痛苦的折磨,只好从内心深处默默地为自己祷告[2]。在以前医疗条件不发达时,特别是那些连生数个孩子都被病魔、灾害夺去生命的人们,他们是多么地希望再次降生的孩子能够平安地保全住幼小的生命。因此,在我国民间汉族有个说法:“给孩子起贱名好养活(能留住)。”例如:栓子、石头、狗蛋、铁柱、虎妞等,都反映出家中长辈想要留住新生命的祈求。

维吾尔族也有与此相仿的命名方式,维吾尔族人民希望孩子可以留下,停下,也会起赋有长辈期盼的带有“活下来”意义名字,如表10表11所示。

Table 10. Expectations for life (1)

10. 对生命的企盼(1)

维吾尔语

汉意

tursun

留下来

turdi

turɣun

Table 11. Expectations for life (2)

11. 对生命的企盼(2)

维吾尔语

汉意

toχti

停下来,留住

toχtiʃah

toχtisun

toχtiχan

亦或是在赋予好寓意的名字后附加表示“旺盛的生命力”意义的词缀“ʤan”,以祈孩子能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如表12所示。

Table 12. Expectations for life (3)

12. 对生命的企盼(3)

维吾尔语

汉意

adaʃʤan

珍贵的朋友

ɛpʧilʤan

干练、英明的

barqinʤan

矢志不移的

tapqurʤan

智多星

同汉族人名相仿,此类命名方式多为男名的命名方式,鲜少有用该方式命名女名的。这也侧面体现出社会中绝大部分民族都对男孩的期盼重于对女孩的期盼,反映出绝大部分民族对于血脉传承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名中也不断出现以这类方式命名的名字。

3. 影响命名的因素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等,从人名的命名方式就可侧面看出该民族的文化、风俗、审美价值等。但各个民族之间会相互往来,随着各民族相接触往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风俗等也会发生接触碰撞,这其中也会产生正或负的影响,但总体是正向的。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等的改变,该民族的人名命名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影响命名的因素也会从只是在本族的内部因素逐渐扩展至整个社会的外部因素。

3.1. 性别

同世界上所有民族一致,性别是影响命名的主要因素[3]。每个民族都有属于其本族内有明显男女特征的名字。这也使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名字一看便可以区分出人的性别。以维吾尔人名为例,表示同一涵义的词语在用于男女名命名中,则会在词尾附加表示女性意义的词缀,如“ɛ、χan”等,用于区别性别,该现象在维吾尔人名中占比很大。

例如:维吾尔族一男子名为“ymid (希望)”,女子名却不会直接使用该词,而是在该词后附加“ɛ”变为“ymidɛ”(仍表示希望之意),或是使用具有同一意义的另一词“arzu”,并用有别于男名的命名方式命名为“arzugyl (希望之花)”。

3.2. 文化程度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命名方式了解也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不同,人名的命名理念也会有所不同[4]。文化程度高的知识面广,给晚辈取名就更倾向具有深刻含义的名字。因此文化程度也是影响维吾尔人名命名的因素之一。

3.3. 时代变迁

每个民族的命名方式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改变[5],像我国建国时期,汉族人民多会给孩子取名为“建国、卫国”等[6],在我国申奥成功的那年,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名为“申奥”、“奥运”之类的名字,但如今这类名字就较为少见了,更多的是一些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与此相同,维吾尔族人名命名方式也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

例如:男名“iʤad”(创造),同样的女名中也有与之对应的名字“iʤadgyl”(追求创新的花)。

3.4. 文化接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审美等,随着各民族交往交融,各民族之间不仅会有物质、经济、生产生活上的碰撞,还会有文化、风俗、价值观念、审美的接触碰撞。随着各民族文化相互接触影响,人名作为本民族文化的侧面映照,也会有相应的改变。因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也是影响各民族人名命名的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新疆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相应的各民族间的人名命名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接触影响。例如:在古代回鹘语词汇中有意为“花朵”的词语“ʧeʧɛk”,维吾尔族人民将该词沿用至今并会使用该词来为女子命名,希望女孩像花朵一样美。因民族间交往交融,蒙古语中也使用该词表示花朵并音译为“琪琪格”,在蒙古族中也会使用该词来为女子命名;哈萨克语中也有相同意义的词语“bajʃɛʃɛk”,同样的哈萨克族也会使用该词语来为女子命名等等。虽“ʧeʧɛk”一词在不同民族中所发出的语音会略有不同,但意义相同,都是表达长辈希望女孩像花朵一样美丽的美好祝愿。

4. 小结

人类从开始使用语言时,命名便应运而生了。人名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语言文字的演进也促进了姓名称谓系统的发展。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姓名,人的名字伴随人的一生,名字不仅是区别个体的标记,是一种语言符号,还具有丰富涵义,命名是融合了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复杂过程。人名作为文化符号和言语交际单位一直以来是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国情学和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格外关注的研究对象[7]。但现阶段国内对于少数民族人名的研究很是有限,从搜集的资料文献来看,国内对于少数民族人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补充。

笔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对维吾尔人名命名方式进行浅析,发现影响人名命名方式的因素不只有本民族内部的文化因素,随着各民族之间不同的社会群体相交融,不同的文化、风俗相接触碰撞,民族原本的文化、风俗等也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了人名的命名。因此,人名作为一个可以侧面体现出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名族的文化、风俗、审美等的参照,为我们研究某一民族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等提供了另一思路。

参考文献

[1] 《实用维吾尔人名手册》编委会(编著). 实用维吾尔人名手册: 维汉对照/《实用维吾尔人名手册》[M]. 第3版.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21: 1-466.
[2] 刘文性. 维吾尔族人名中的文化透视[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4): 64-68.
[3] 吴连义. 中国人命名方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 海外英语, 2021(2): 114-115.
[4] 王莉. 中国人命名方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 2021, 12(7): 59-60+100.
[5] 阿热依·邓哈孜. 浅谈哈萨克族人名的时代特征[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2(2): 12-13+21.
[6] 邓伟达. 人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25): 78.
[7] 王鑫蕊. 俄罗斯人名的语言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