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Visualized 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of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Based on CiteSpace
DOI: 10.12677/tcm.2024.1311444, PDF, HTML, XML,   
作者: 马宇鹃*, 李东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孙可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二科,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医药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Ectopic Pregnanc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Bibliometrics Knowledge Map
摘要: 目的:利用CiteSpace分析近10年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文献研究状况,探讨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相关文献,并将其导入CiteSpace,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06篇相关文献。发文量基本稳定,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作者合作网络图共获得388个节点,345条连线,目前缺乏核心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3篇)及河南省中医院(3篇)。对关键词聚类共形成9个聚类标签。结论: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领域的研究逐渐趋向完善,治疗方法多样,但是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基础以及临床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Abstract: Objective: CiteSpac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status of TCM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in recent 10 years, and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research trends in this field. Methods: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by TCM in the CNKI database was retrieved and imported into CiteSpace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uthors, 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Results: A total of 206 related articles were included.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is basically stable, and the overall trend shows a downward trend. The author cooperative network map has 388 nodes and 345 lines, and there is a lack of core authors. The institution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wer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 and He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 A total of nine cluster labels were formed for the keyword clustering.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gradually improving,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are divers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areas to be improv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文章引用:马宇鹃, 李东慧, 孙可丰.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 中医学, 2024, 13(11): 3013-3021.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4.1311444

1. 引言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俗称为“宫外孕”,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进行妊娠的情况,主要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子宫残角妊娠、子宫瘢痕妊娠等[1]。异位妊娠主要表现为停经、一侧小腹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包块等[2]。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异位妊娠”这一病名的明确记载,但是根据其临床特点,常常将其归为“妊娠腹痛”“停经腹痛”“少腹瘀血”“经漏”“癥瘕”等范畴。《普济方·妇人诸疾门》中记载“月水不行,腹为癥块……气郁乘血,经候顿然不行,其腹酸痛,上攻心肋欲死。”正符合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3]。异位妊娠中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约占95%,当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可造成急性腹腔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4]。因此了解本病的目前治疗情况以及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普遍,但研究内容较分散,其中临床及实验研究类文献较多,可视化分析类文献较少。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医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为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及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及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中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文献。检索词:1) “异位妊娠”OR“宫外孕”;2) 保守治疗。检索方式:在“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学科目录下检索上述主题词。检索时间范围:2013年01月0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共检索出2619篇文献。

2.2. 数据筛选

2.2.1. 文献排除标准

1) Meta分析、数据挖掘、文献计量学、综述等二次研究文献;2) 科普文章、会议摘要、新闻报道、学位论文类文献;3) 无作者及与主题无关的文献。

2.2.2. 数据规范原则

1) 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名称表述不统一的,进行规范化处理;

2) 对同义关键词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

3) 方剂、中药、配合治法名称等表述不规范的按照《中药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大辞典》,对中药名称进行标准化;参考《方剂学》(十四五版)对所涉及的方名进行规范;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2020年),对治法进行标准化。

2.2.3. 方法

采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对文献进行筛选及去重,再通过人工筛选后,将符合要求的文献通过中国知网以Refworks格式导出,利用CiteSpace6.1.R6软件对其进行可识别的格式转化,最终纳入有效文献为206篇。

2.3. 数据处理

将CiteSpace6.1.R6软件中的时间分区(Time Slicing)参数设置为2013年01月–2023年10月,时间节点(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年。主题词来源(Term Source)默认为全选;节点类型中作者、机构、关键词g-index的K值设置为25,并采用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图谱修剪算法进行修剪,使图谱更加清晰。在处理关键词数据时,需要将同义词进行节点合并,不相关或错误关键词进行剔除等。

2.4. 数据可视化

根据设置好的参数对被纳入的206篇文献进行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发文趋势、关键词共线、聚类、突显的分析,绘制并分析相关知识图谱。

3. 研究结果

3.1. 发文量趋势

Figure 1.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reports on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2013 to 2023

1. 2013年至2023年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发文量统计

对上述数据筛选后的206篇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研究期刊论文的年度产出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详见图1 (由于2023年仅统计至10月,故未进行整年份的发文量统计分析)。

图1可以看出,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中文文献发文量存在一定的波动。2013年~2022年间,发文高峰为2013年(43篇),第二个发文小高峰为2015年~2016年(36篇;31篇),整体来看从2015年开始发文量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2021年(4篇)为发文量的低谷。核心期刊发文量较少(8篇)。

3.2. 作者合作情况

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研究领域的作者关联度,对206篇中文文献进行了作者合作网络图可视化分析(图2)。

Figure 2. Author collaboration network diagram

2. 作者合作网络图

图2中节点尺寸代表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目,连线则代表相互的协作关系。如图所示,共获得388个节点,345条连线。2013年~2023年间,发文量前四位的作者分别为李新(2篇)、胡晓华(2篇)、卢晔(2篇)、赵希平(1篇),在此期间该领域作者发文量平均为1篇,根据普赖斯定律,发表3篇文章及以上的作者判定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统计得到的样本发现该领域缺乏核心作者。该领域作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是他们彼此间的联系较少,在该领域尚未形成一个比较紧密全面的大合作团队。

3.3.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运行CiteSpace选取“Institution”选项,可得高产机构的分布图(见图3),共获得235个节点,37条连线。1个节点代表了1所发文机构,因此共有235所机构在2013年~2023年期间涉及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发表,发文量 ≥ 2篇的机构共两所,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3篇)、河南省中医院(3篇)。全国各地机构均对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研究有所涉及,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多为中医药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以河南地区联系最为紧密。在此期间该领域跨区域、跨机构的合作较少。

Figure 3.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network diagram

3. 机构合作网络图

3.4. 关键词共线分析

关键词反映了文献所要表现的各个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文章中心的核心概括,分析关键词有利于研究本领域的热点(见图4)。

Figure 4. Keyword collinear diagram

4. 关键词共线图

对纳入的206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得到90个节点,117条连线,其中关键词频次 ≥ 5次的有13个,频次 ≥ 10次的有7个,频次 ≥ 100次的有1个。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年~2023年间国内学者在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异位妊娠(频次:134)、保守治疗(频次:79)、甲氨蝶呤(频次:47)、临床疗效(频次:40)、宫外孕(频次:37)、米非司酮(频次:35)、中药疗法(频次:19)等方面。本研究中,中介中心性 > 0.1的有19个,中介中心性前五位为保守治疗(1.09)、异位妊娠(0.73)、中医护理(0.56)、不良反应(0.49)、临床疗效(0.45)。

3.5.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中共形成9个聚类标签(见图5)。

Figure 5. Keyword clustering map

5. 关键词聚类图谱

Table 1. Cluster labels

1. 聚类标签

聚类编号

节点数

轮廓值

聚类标签

包含关键词

#0

16

1

宫外孕

宫外孕;异位妊娠;影响因素;中药灌肠;中西医

#1

11

0.793

安全性

安全性;临床疗效;早期诊断;疗效;中药汤剂

#2

11

1

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远期妊娠

#3

10

0.938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生育能力;产科;宫内节育环;中药治疗

#4

10

0.857

中西医

宫外孕;中西医;异位妊娠;治疗;不良反应

#5

10

0.87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中药疗法;护理干预;抑郁;红外线

#6

9

0.9

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盆腔包块;中药热敷;化瘀消癥汤;离子导入

#7

6

1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消癥杀胚;益气活血;妊娠腹痛;散结通络

#8

4

0.976

分段法

分段法;杜惠兰;名医经验;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

聚类模块值Q值为0.7537 (Q > 0.3),表示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为0.9238 (S > 0.5),提示聚类结果可信度高。关键词聚类显示有图谱叠加存在,表明各个聚类虽有不同,但相互间联系紧密。结合表1分析可发现,在此期间该领域主要以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疗法、治疗安全性为研究热点。

3.6. 关键词突显分析

运用软件的“Detect Bursts”功能,在特定的年份里可以发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专业词汇,从而观测更深层次的发展变化,样本文献生成的突显词图谱见图6。从突显词看出其热点持续时间表现出从长到短的趋势。

Figure 6. Statistical chart of the strongest emergent words

6. 最强突现词统计图

2013年~2023年间共形成16个突现词,突显强度 ≥ 1的有12个;突显强度 ≥ 2的有2个。突现词时间至今的有3个,分别为“中医护理”、“未破损期”、“雷火灸”。在此期间,突现词时间较长的为“盆腔包块”(4年)、“中医护理”(4年)、“未破损期”(4年)。以上突显词体现了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其中关键词“中医护理”、“未破损期”、“雷火灸”一直持续至今,反映出在未来一段时间相关研究仍是中医药疗法领域的关键趋势。

4. 讨论

对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视化分析有助于研究人员及相关机构掌握当前的研究热点,明确研究趋势及研究方向,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主要集中在安全性、中西医的结合方法、中医药的辅助疗法等方面。

从发文量来看,近十年发文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可推断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基本完善,对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已具备一套较全面的体系,如中医分段法(未破损期:第一阶段:胚胎存活时消癥杀胚;第二阶段: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开始下降时泌浊散结,兼护正气;第三阶段: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时,内外同治,中药灌肠) [5]

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除去“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两个主题词后,频率最高的为“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作为临床一线用药,是目前最常用疗效肯定的药物,该药物作为一种抗叶酸、抗肿瘤药物,已被证明确定为JAK/STAT途径的抑制剂,其最常见的方案是单剂量(即甲氨蝶呤50 mg/m2肌肉注射),分两次剂量(即50 mg/m2在第1天和第4天注射)和多剂量(即在第1、3、5、7天肌肉注射1 mg/kg) [6]。从关键词共线图及聚类标签中可以看出,甲氨蝶呤在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研究领域是一个热点,有研究显示,其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可对治疗异位妊娠发挥协同作用,保护患者生育能力,提高异位妊娠的治愈率及安全性[7]。中药适用于病情的缓和,特别是腹腔内未出现流血或流血量少的异位妊娠患者,中药多与甲氨蝶呤或米非司酮联合使用。“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中药灌肠”“活血化瘀”“中医护理”等与中医相关的关键词频次较高,各节点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表明近年来该领域在中医药方面的研究热点较高,类型较多。从中介中心性来看,该领域热点更集中于临床实践与疗效。

从突现词分析可见,中医药对异位妊娠的认识和治疗的研究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研究热点。近十年来主要探讨各治疗方法以及各方法的临床疗效,通过治疗经验不断完善该领域的体系。

从作者合作网络图分析,该领域缺乏高发文量作者,并且暂未形成紧密的作者合作网络,团队之间的联系较少。从机构网络图可分析得出,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独立,缺乏省内外的交流合作,尚未形成明确的国内机构合作网络,缺乏各区域的经验交流。

异位妊娠是一种高危险的妊娠,若果处理不好,孕妇将面临着危及生命的风险。目前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包括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的药物治疗或输卵管造口术的手术治疗(切除异位妊娠,同时保留输卵管)或输卵管切除术(切除部分或全部受影响的输卵管) [1]。对于希望保留输卵管,不希望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药物的保守治疗则是最优选。异位妊娠在中医学中属“妊娠腹痛”“停经腹痛”“少腹瘀血”“经漏”“癥瘕”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不调,或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虚弱,运卵无力等有关,异位妊娠主要以少腹血瘀为主要证候,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8]

本研究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外治。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艾灸等;内治法主要包括:宫外孕方、杀胚汤等汤药口服[9] [10]。中医内外治法结合西医治疗,既可以促进异位存活的胚胎消灭,又可以顾护正气,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在临床上,由于证型的不同、治疗方法不同以及受医生的临床经验影响,使其取得的疗效有很大的差异。

有学者研究表明,通过口服宫外孕Ⅰ、Ⅱ号方加减方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可达83.87%,并且成功的患者治疗一年半后宫内妊娠率可达73.08% [11]。另一项关于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Meta分析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三联疗法可以提高杀胚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增加输卵管通畅率[12]。耿丹丹等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化瘀消癥汤、雷火灸联合甲氨蝶呤的内外兼治,中医西结合疗法能加大幅度减少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平均14.74 ± 3.89天)、血β-hCG转阴时间(平均17.21 ± 2.45天)以及包块消失时间(平均31.46 ± 6.68天),并且能显著降低血β-hCG、孕酮、糖类抗原125 (CA125)、白细胞介素-7 (IL-7)、C-反应蛋(CRP) [13]

总体来看,中医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研究成果比较成熟,治疗方法多样,但是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基础以及临床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Hendriks, E., Rosenberg, R. and Prine, L. (2020) Ectopic Pregnanc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101, 599-606.
[2] 朱楠, 缪娟, 姚小留, 马倩, 许迪.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1(6): 869-872.
[3] 冯晓玲, 张婷婷, 等. 中医妇科学[M]. 第5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4] 谢幸, 孔北华, 段涛, 等. 妇产科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5] 陈静, 刘孟瑞, 左茜茜, 杜惠兰. 分段法中药保守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 38(1): 182-185.
[6] Alqarni, A.M. and Zeidler, M.P. (2020) How Does Methotrexate Work?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48, 559-567.
https://doi.org/10.1042/bst20190803
[7] 刘翌, 杨志勇, 王齐尔, 谢运飞.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国药房, 2023, 34(4): 471-475.
[8] 王景尚, 刘晓巍, 王昕, 郭兰中, 来玉芹, 赵峻, 何军琴, 江雪娟, 赫英东, 李湛, 杨冬, 丁玉龙, 吴英, 高伟, 郭淑贞, 张苍, 朱勇, 管斯琪, 张霄潇, 赵瑞华. 中医药治疗产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27(20): 206-218.
[9] 陈思, 李净, 刘晓荣, 邓高丕.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作用机制[J]. 中成药, 2019, 41(7): 1538-1547.
[10] 邱嘉菡, 袁烁, 张家旗, 邝梓君.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宫外孕Ⅰ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22): 4-11, 197.
[11] 王霞. 异位妊娠中药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12] 肖艳菲, 郑文兰, 文晓敏.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的Meta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2): 79-81.
[13] 耿丹丹, 吴东燕, 刘曼芳, 贾小杰. 化瘀消癥汤联合雷火灸治疗输卵管妊娠包块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3, 41(4): 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