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日益加深,人们对信息化素养关注和重视逐渐加深。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一衣带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两国间文化交流和贸易合作等愈加频繁[1] [2]。国内外韩语就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兼具信息素养和翻译技能的韩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3]。
移动学习的快速兴起,韩国语教育学习也迈入了移动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教育时代。微信公众号平台具有“交互功能强大、普及面广、无需再安装”等优势,注册微信公众号,通过版块设计、运营和维护微信公众号,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信息化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目前关于韩国语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训练相关文章的研究较少。刘飞雨(2019)等,分析了交互开放式微信公众号平台对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4],得出语言类公众号需求不断增长,未来发展更加需要版块多样化、内容实用和样式新颖等结论,但并未分析开发公众号对学习者信息化能力培养的作用;李国平(2022)等,初探运营公众号在韩国语初级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探索符合信息化时代教学的途径[5];许梅花(2010)探索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韩国语人才的方法,提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培养技能型韩国语人才的关键,从老师教学角度,建议在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韩国语办公自动化[6],但并未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培养方式和途径。
目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究韩国语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训练的方式尚在探索阶段。本文提出以微信公众号运营为例,通过对公众号的理念设计、运营模式、风险评估和反馈结果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不仅增强大学生韩国语的专业素养、加强对两国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升和锻炼韩国语专业学生资料搜集、筛选和甄别等信息化能力,为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核心素养
2.1. 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的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因此,“核心素养”可认为等同于“关键素养”[7] [8]。
2005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关于《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中指出:“核心素养不仅指知识与技能,它涵盖了个体为了满足复杂需要,根据特定的环境,综合利用和调动社会心理资源,它反映的是个体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沟通素养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知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来成功地完成与他人交流[9] [10]。”因此,核心素养简单界定为: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即“21世纪关键素养”。而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不仅包含了对传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尤其是强调人与社会统一和谐发展。
2.2. 国内外语核心素养内涵阐释
人民日报2016年9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中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层推进,“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提升等诸多实践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变革,并取得一定成绩[11] [12]。
国内关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观点有:程晓堂(2017)指出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与外语和外语学习有关联性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3]。郭英剑(2019)强调外语专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特征,对于外语专业,核心素养就是:用外语去言说与写作[14]。张立伟(2022)认为个体语言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国家语言能力的强弱。个体语言能力既包括母语能力,也包括外语能力,然而,专业外语教育在提高个体语言能力中的外语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将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定义为核心素养,同时基于OECD (Key Competencies)、美国(21st Century Skills)及日本(21世纪型能力)等所采用的核心素养概念,探索国家语言能力框架下我国专业外语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15]-[18]。
总体来说,外语学科核心素养需涵盖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外语性、国际性等方面的特质,并与核心素养目标和任务框架相对标,其核心素养应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每一项核心素养都涵盖着应对各类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学生就是要通过不同阶段地进行递进式培育,提升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与核心能力[19]。
3. 基于核心素养的韩国语专业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适应“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培养核心素养与信息化能力融合的韩国语专业人才就成为推动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关键驱动力。
Table 1. Information ability training model for Korea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表1.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韩国语专业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模式
项目 |
内容 |
一个核心 |
以培养学生数字化应用技能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
两个驱动 |
以教学和需求融会贯通为主旨,形成新的专业技能提升双驱动 |
四种模式 |
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文科专项突破、开展特色课外实践、培养数字操作技能为四种模式服务于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 |
六种能力 |
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数字思维能力、信息化数据处理能力为目标,开展韩国语专业综合改革具体行动 |
八项行动 |
以信息化课堂、集成实验室、强抓基础课、建设特色课、扩大实践面、深化校企合作、竞赛驱动、社会实践为八大行动载体,全力培养具有信息化能力的韩国语专业综合型人才 |
数字化与智能化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韩国语专业人才需要以数字应用技能和创新学习精神为核心,重点掌握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和数字思维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本文根据外语专业领域“知识”“素质”“技能”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围绕“一个核心、两个驱动、四种模式、六种能力、八项行动”的专业培养模式(见表1)推动韩国语专业领域以应用为核心的新专业动能迅速提升,以及以教学为传统的旧专业功能全面转型。
4. 基于核心素养的韩国语专业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性特性,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朝鲜语人才[20],即具备语言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数字思维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
作为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该公众号的创建,旨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和锻炼信息的搜集、分析、提取、处理的技能,着眼实践,激发学习韩国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意识,加强信息能力培养以及强化信息使用规范,以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社会对朝鲜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本研究采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展开,在广泛搜索韩国相关社会文化、语言特色、传统美食、时事热点等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筛选、归类发布在微信公众号里;实时监测后台数据,分析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们积极应对棘手问题,锻炼韩国语专业的学生的解决应急问题的能力。后台及时回答用户的留言问题,有效增强思辨能力。
4.1. 朝鲜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以公众号板块设计为例
为社会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朝鲜语人才,其中语言应用能力是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根基,因此,激发学习朝鲜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意识,是朝鲜语专业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培养设计与训练的基础,为此,可通过设计专业学习板块、新闻资讯板块以及娱乐板块,见表2,以培养朝鲜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在专业学习板块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第一板块主要包含学习方法、经典翻译、好书推荐、每日一词以及就业帮手五大模块。学习方法模块中,开发零基础韩国语学习和专业提升两个栏目;经典翻译模块中,发布历届韩国总统就职演说和奥运会开幕式演讲,并开放交互接口,采用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的回答模式,频次为每两日查看一次留言区,通过上课所学知识,优先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对留言区问题进行解答,做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此外,在时效因素下,遇到难以独立解答的问题,查找资料,做好记录,请教导师(运营);好书推荐模块中,每周分享好书、美文、佳句以及读书心得;每日一词模块中,加入对应词汇的读音、词性、翻译、历史、衍生、语境、造句等信息;就业帮手模块,上传考试资讯和学科竞赛信息、招聘信息和出国留学。此板块的练习可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能力,不断查漏补缺,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习途径,实现韩国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通过资讯板块,培养信息分析能力。第二个板块主要分为时事和中韩互通两个模块,时事模块主要推送韩国时事热点、时事新闻;中韩互通模块中,搜集中韩、中朝两国在商贸、学习交流、文化交流方面最新发生的新闻,在此过程中,加强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对韩国历史文化、民生环境等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还拓宽眼界,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需要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新闻报道背后的逻辑和意图,辨别事实与观点,理解背景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充分实现了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娱乐板块不仅能够让朝鲜语专业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升语言技能,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增强对朝鲜文化的理解,从而全方位培养其综合素质。板块可划分为生活区、艺术区和潮流文化区。生活区介绍韩国的各种美食、电影和电视,艺术区介绍韩朝经典的音乐和舞蹈,潮流文化区则设计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韩国娱乐团体和时尚潮文,在资料的搜集、整理、剪辑等方面可充分锻炼信息搜集和归类整理能力,同时,自主学习视频剪辑,激发主动学习专业领域外的信息化技能。
Table 2. Structural design of Sections 1~3
表2. 板块1~3结构设计
板块属性 |
大模块 |
子项目 |
学习板块 |
学习方法 |
零基础入门 |
专业提升 |
经典翻译 |
历届韩国总统就职演说 |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演讲 |
好书推荐 |
好书分享 |
美文分享 |
诗歌分享 |
读书心得 |
每日一词 |
读音 |
词性 |
翻译 |
历史 |
衍生 |
语境 |
造句 |
就业帮手 |
考试和学科竞赛信息 |
招聘信息 |
留学信息 |
资讯板块 |
时事 |
时事热点 |
时事新闻 |
中韩互通 |
商贸 |
学习 |
文化 |
娱乐板块 |
生活区 |
美食 |
电影 |
电视剧 |
艺术区 |
音乐 |
舞蹈 |
潮流文化区 |
娱乐团体 |
时尚潮文 |
4.2. 朝鲜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公众号的运营与维护为例
与传统的语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不同,通过公众号的运营与维护,学生需定期推送最新的内容,同时,需要学习各种图片美化、视频剪辑等软件,大大提升了语言专业学生动手实操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编辑图片、音频以及视频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思考,将想法转换为现实,不仅提升了信息化能力的培养,还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力,为培养朝鲜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 内容推送
学习、资讯和娱乐三大板块定期推送最新内容。通过关注国内韩国语教学博主、MOOC、知乎和B站搜索、筛选和整理韩国语学习方法、教学视频和好书推荐,并剪辑韩剧经典句子,作为学习板块素材;通过在韩国网站上检索和筛选韩国最新新闻资讯、时事热点等分享到资讯板块中;在微博、抖音和小红书等App下载韩国美食制作方法、娱乐资讯、韩国偶像团体舞台表演、饭圈文化、剪辑韩剧精彩片段、搞笑视频等分享到娱乐板块中。在数据搜集和查找中,锻炼了学生数据挖掘、分析和筛选的能力。
(2) 编辑美化
公众号的内容形式不仅力求多样化,而且文案、图片、视频等也要排版美观,增强美感,提升用户体验效果。通过Adobe InDesign、QuarkXpress、CorelDRAW和秀米图文等排版软件对文章色调、配色、边框样式、图片像素、字体大小和型号进行设计,以适应不同文章主题的排版,增强读者的体验感。
4.3. 朝鲜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后台数据采集分析为例
公众号运营一段时间后,可采用问卷调查和公众号后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在数据搜集、处理与分析过程中,主要提升以下七个方面的能力。(1) 数据处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接触到数据采集、清洗、处理的全过程,学习如何使用信息化工具(如Excel、SPSS、Python等)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培养数据处理技能以及在信息化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定量与定性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分析数据采集结果,理解数据背后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学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如文本分析),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将语言技能与信息化分析工具相结合;(3) 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能力。在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使用在线调查工具(如Google Forms、问卷星等),可以熟悉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流程,掌握如何利用技术工具高效完成数据收集;(4) 信息化思维与跨学科能力。数据采集分析涉及统计学、信息技术和语言文化等多个领域,学生需要将语言学专业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信息化思维,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5) 数据可视化能力。分析数据后,学生需要用图表、图形等方式展示分析结果,掌握数据可视化的技能,这一过程能培养他们使用工具(如Tableau、R语言等)呈现数据的能力,更好地传达和解释语言调查结果;(6) 互联网应用与信息化管理能力。数据采集和分析通常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生通过调查学习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采集与传播,同时,学会管理和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以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7) 语言学研究的技术支撑。学生可以使用数据分析技术支持语言学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的问卷数据来揭示朝鲜语学习中的趋势和模式,帮助学生在语言学研究中更科学、系统地应用信息化工具。
综上所述,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掌握信息化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提升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综合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在语言学研究、社会调查、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自信与高效,对韩国语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有极大地提升,实现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5. 结语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到来,具备核心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越来越被需要,锻炼韩国语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显得格外重要。通过运营专业相关的公众号,提升信息检索和搜集能力,增强信息化处理能力、海量资料的筛选鉴别能力、公众号平台动态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应对紧急问题的思辨能力,实现韩国语专业人才的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韩国语专业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需要结合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多学科、多元素地创新融合发展。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需要积极关注现代社会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实践应用,持续推进培养方案的迭代更新,以匹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NOTES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