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有助于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意义
恩格斯指出[1]:“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融通性,这也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契机和天然优势。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过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辩证过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关注社会的演变与进步,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社会伦理关系和人际和谐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两者都关注如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致力于探讨更美好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影响。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一共同点表明,二者都重视人的价值,主张提升人的生活质量。马克思主义强调公平正义,主张消除剥削和压迫,倡导社会公平。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忠恕等观念也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二者在伦理价值观方面相互补充,能够共同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两者都重视通过实践获得对社会和自身的理解,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通过辩证法理解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关注如何在矛盾中寻求解决方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更加鲜明地强调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两者都关注到事物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强调在矛盾中寻求发展与和谐。马克思主义关注历史的作用,强调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指导未来的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认为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历史观的维度上,两者都强调对过往的理解与反思,以指导当代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旨在通过革命和变革推动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追求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政思想和社会和谐理念也能够为社会的变革提供文化支持与道德依据。两者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方面具备某种程度的共鸣。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强调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为中国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根基。在全球化背景下,二者的结合能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也为当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滋养。通过将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既有科学思维又有人文情怀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第二个结合”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2],“第二个结合,就是思想的又一次解放”。解放在于拓宽文化发展空间,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程[3]。传统文化推广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相互补充,有助于增强社会团结与共同体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与归属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强调了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延续。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感与参与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建立健全社会道德体系,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二者的结合能够为社会建设提供更为全面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仁爱、人本主义等理念,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有机结合,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有助于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推动社会风气的改善,这对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通过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更好地传播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相结合,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目标,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二者的公平与正义理论,可以推动更为公平的经济分配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在教育体系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构建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培养既具备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在教育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结合。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结合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可以形成适应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对传统文化的借鉴,能够增强政策的文化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与社会影响。在教育领域,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通过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可以继续加快,被我们传统文化滋润了的马克思主义,已被内化为中华文化的新内容[4]。这种结合不仅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领域,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文化的自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深化。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这种结合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动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以“第二个结合”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将广袤而又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更好地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构建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体现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标准和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可以形成更加丰富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理论体系。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通过对立统一实现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强调“道”的辩证性与和谐性。两者结合倡导学生以辩证的视角看待事物,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强调物质生产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强调历史的延续与文化传承。将两者结合,可形成全面的历史与发展观,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与当代社会的变迁,从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忠爱、博爱等思想强调个体对他人的关怀与责任,而马克思主义则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结合弘扬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为社会和他人的福祉贡献力量。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层面的重要核心,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实践中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可以更加正确地指导人们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批判性思维也与儒家思想中修身自省不谋而合。将二者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理性的眼观看待自身实践以及社会问题。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特性,强调理论要做到与实践的同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提倡知行合一,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二者都强调在实践中更新创造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去创造新的理论。两者结合与高校思政教育之中,能够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转化到行中,促进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本价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体现了和谐、礼仪、诚信等传统美德,两者结合能够形成更加全面、丰富的价值观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情怀的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体现了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使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使得教育更具文化深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第二个结合”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建设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有助于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大学生在营养丰富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茁壮成长[6]。
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儒家、道家、佛家的核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文化解读等方式,启发学生对两者的思考。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两者的内在联系。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汇点。组织主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两者结合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结合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等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园媒体、文化节、专题展览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借助传统节日,通过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方式,将节日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习近平总书记(2018)说过[7],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内容。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促进理论创新,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设立评价标准,定期对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尤其关注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解和认同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和调整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方面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落实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也有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功能,以此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创新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新时代新青年[8]。
6. 结语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是历史必然和时代选择,体现了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政建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这种结合体现了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使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还能增强其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整合、教学创新、批判性思维培养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