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是推动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推动绿色创新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绿色治理的主体,其绿色创新表现关乎绿色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驱动企业的绿色创新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部自主研发,二是通过并购等手段吸收外部技术。绿色创新不同于传统创新,其双重外部性的特点使得其投入更高,风险更高,但相对收益低。所以从零开始的自主研发可能对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压力。绿色并购作为一种新型的并购策略,体现了企业对环境责任的重视,逐渐受到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青睐。由于绿色并购具有速度优势和眼球效应,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实现绿色创新的首选。因此,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搜集近些年来权威期刊关于绿色并购和绿色创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绿色并购和绿色创新的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绿色创新的衡量指标等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从融资约束、社会责任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就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行系统性梳理,并从并购动机和目标公司的选择等边界条件总结并购后创新效果不同的原因。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2. 事前准备:概念界定及度量
2.1. 绿色并购概念界定
国内最先对绿色并购进行研究的是胥朝阳和周超两位学者,认为以获取或拓展绿色竞争优势为主要目的的并购就是绿色并购,并且依据并购双方的产业关联性将绿色并购分为绿色行业内并购和进入行业型绿色并购[1]。国外学者Salvi等提到绿色并购是指主并方为获取绿色资源和开发绿色技术而进行的收购、兼并等经济活动[2]。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绿色并购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在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绿色并购界定为企业为获取绿色资源、提高环境绩效的技术并购行为。
2.2. 绿色并购的研究趋势
早期关于绿色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驱动因素和并购绩效方面。关于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有儒家文化、高管特征以及环境规制等[3]-[5]。关于绿色并购的后果研究,多集中在并购后的经济绩效[6]。近年来,学术界对绿色并购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且绿色创新对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学者们意识到绿色并购不仅仅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来减轻环境负担,更应该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绿色发展。所以学术界开始关注绿色并购和绿色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
2.3. 绿色创新概念界定
绿色创新最早是在1996年由Fussler提出,并将其定义为能为社会主体带来价值,同时能够显著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新的产品和工艺流程[7]。随着环境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有关绿色创新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从狭义概念来看,绿色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也有学者更广义的角度界定绿色创新,指出绿色创新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为奋斗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8]。本文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将绿色创新定义为: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下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技术开发等。
2.4. 绿色创新的度量
学术界目前主要是用绿色专利信息来衡量绿色创新能力。多数学者从绿色专利的数量出发,但是具体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还是绿色专利授权数量,学者们并未得出一致结论。
在评估绿色创新能力时,考虑到专利授予过程中的检测要求、年费缴纳机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些因素可能在企业申请专利的整个流程中就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影响[9],因此部分学者选择以绿色专利申请数量衡量绿色创新能力[10]。此外,环境研发投入和环境技术专利数等单一指标也曾被用于测度绿色创新能力[11] [12]。
2.5. 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
绿色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所以研究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在传统经济环境下,学者们研究的较多的是环境保护税、绿色信贷政策和碳排放权交易等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作为前沿的发展模式,学者们开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但是形成了意见相左的观点。一方面,学者们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来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13]。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撑,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等会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战略的调整导致的内部资源重新配置等也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由此,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带来成本的上升,转移管理者注意力等,进而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14]。同时,学者们发现股权结构、高管团队异质性和人口老龄化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抑制绿色创新[15]-[17]。
3. 边界条件:什么因素影响绿色并购后绿色创新的成功
目前学术界关于并购对创新的影响主要形成了促进论、抑制论和无关论三种观点。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吸收被合并方的技术资源促进企业创新。具体到绿色并购和绿色创新,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可以获得政府、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支持,从而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18]。另一方面,绿色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绿色并购发生后,管理者的注意力可能会偏离创新活动,从而抑制企业的创新绩效[19]。
回顾与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关于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尚无定论。由于绿色并购活动的复杂性,其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界定什么因素会影响绿色并购的效果,对理解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发现,并购动机会影响并购的效果。现有研究认为,企业进行绿色并购的动机主要可以分为利他动机和工具动机两种。利他动机是指企业进行绿色并购是为了整合绿色资源而进行实质性绿色转型;工具动机下绿色并购只是企业策略逢迎的工具,仅仅是为了缓解舆论压力,并无实质性转型的规划。并购动机的不同必然影响创新的结果。在“工具动机”下,企业进行绿色并购可能是为了“漂绿”,不能提升绿色创新质量[10]。陈琪和尚宇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如果是企业为了实质性转型,就能够促进企业的高质量绿色创新[20]。
同时,能否正确选择目标公司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要通过并购提升创新绩效,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在选择目标公司时,要重点考虑目标公司所拥有的绿色生产技术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若目前的设备达不到要求,可能会延缓绿色产品的生产进程,此时企业的创新效率会有所下降[21]。
此外,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绿色并购后的绿色创新效果。学者们研究发现,相比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绿色并购后,更愿意进行绿色创新以实现价值最大化[22];在黄维娜和袁天荣的研究中,绿色并购后更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更好[18]。
4. 路径分析——绿色并购如何影响绿色创新
4.1. 缓解融资约束——基于融资约束和信号传递理论解析
经典融资约束理论认为,引发融资约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完美资本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起着填补信息鸿沟、减轻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作用。相比于普通的并购活动,绿色并购更注重环境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企业通过绿色并购可以向外界传递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更能彰显社会责任感,从而更能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一方面,社会责任履行较好企业,其透明度也较高,有利于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进而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矛盾,从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企业声誉,有利于吸引更多外部潜在投资者,由此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也更容易获得政府支持。
4.2. 优化资源配置——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解析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会受到绿色创新资源的影响。而并购是利用资本市场整合资源的重要方式,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工具。绿色并购战略的重点是获取绿色技术知识和绿色管理理念等异质性绿色资源。通过绿色并购引入绿色技术知识,企业吸收外部的绿色技术知识有利于弥补由于内部资源有限而导致的绿色创新绩效难以提升的不足;企业的绿色管理理念可以促使管理者重视绿色创新,将有限的资源更合理的分配到绿色创新项目中,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使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更好的执行。同时,对于传统能源行业来说,通过绿色并购获得了绿色资源,企业可以淘汰落后产能,可以最大程度摒弃阻碍创新的因素,拥有更多的创新机会,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
4.3. 提高研发效率——基于协同效应理论解析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创新作为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部自主研发,二是通过并购等手段吸收外部技术。由于自主研发周期较长且不确定性较高,所以如果企业仅靠内部研发来创新会带来较高的风险。相较于一般性技术创新,绿色创新涉及产品设计创新、工艺创新、环保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技术元素的耦合与发展,是在一般性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突破,因而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相较之下,绿色并购作为一种外部创新策略,具有显著的优势。
根据并购协同效应理论,成功的并购活动可以实现交易双方的资源优势互补,形成“1 + 1 > 2”的并购协同效应。在绿色并购中,标的企业已经具备绿色发展的各项优势。通过绿色并购,企业更加迅速地获得标的企业的绿色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等,避免企业从零开始的漫长研发过程,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绿色创新的风险;而且经营规模的扩大也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为绿色创新提供保障。同时,通过能够整合双方绿色先进知识,能够避免对原有知识的重复利用,减少重复研发等提高企业研发效率。
5.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对绿色并购与绿色创新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绿色并购作为企业的重大战略事件,会受到高管特征、企业文化和环境规制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绿色创新作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催化剂,也受到环境规制和数字化转型等因素的共同驱动。随着学者们对绿色并购的不断深入研究,且绿色创新对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学者们发现两个领域的交叉,对绿色并购后果的研究也逐渐拓展到绿色创新上。多数研究表明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是相关的,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绿色并购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研发效率等路径促进绿色创新。但是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绿色并购活动会挤占企业资源,不利于绿色创新。由于绿色并购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所以本文梳理文献发现并购目标公司的选择、并购目的以及主并公司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等边界条件均会对绿色并购后的绿色创新效果产生影响。
5.2. 研究展望
绿色创新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建立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支撑。有效的绿色并购可以推动企业进行高质量的绿色创新。总结归纳近些年来学术界关于绿色并购与绿色创新的探讨及成果后,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未来可拓展绿色并购与绿色创新之间调节变量的研究视角。不同的并购模式(如横向并购、纵向并购等)、策略(如全资收购、控股收购等)以及境内绿色并购还是跨国绿色并购可能会对绿色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可以考虑将并购模式和并购策略等作为调节变量。
第二,可以进一步关注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影响的长期效应与动态变化。现有的研究多关注绿色并购的短期效应,但绿色创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的长期效应,以及在不同阶段和时间点上的动态变化。
第三,关注绿色并购对供应链创新的影响。供应链贯穿于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中,所以绿色并购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绿色创新,还可能对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创新产生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绿色并购如何促进供应链的绿色化改造,如供应商的选择、绿色采购的实施、绿色物流的推广等,以及这些措施如何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新能源企业纵向并购对其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基于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YC2024-S530)。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