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UI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的技能操作转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UI界面设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方面应起到积极作用,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未来设计人才的能力与素养。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讲授和软件操作训练,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1]。因此,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职院校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项目驱动与课堂翻转模式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教学理念,强调以项目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2]。该模式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升参与感、积极性与成就感,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开展基于“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的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UI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更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剖析项目驱动与课堂翻转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更为明确的教学改革方向与思路,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与优化[3]。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UI设计人才的需求,推动相关行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2.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探究高职院校UI界面设计课程在项目驱动和课堂翻转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情况。通过研究,明确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揭示项目驱动与课堂翻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所蕴含的规律、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从而为高职院校在UI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上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UI界面设计课程是一门培养UI前端设计师岗位能力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以培养UI设计人才为目标,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以致用[4]。因此,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用“项目驱动 +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状态从被动转为主动[5],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图1为基于“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的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思路图。
Figure 1. Research ideas for teaching reform of UI interface design course based on “project driven + classroom flip”
图1. 基于“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的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思路图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项目驱动+课堂翻转模式在UI界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及其成效。为实现这一目标,研究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法,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本人目前授课班级学生展开试点教学,深入剖析项目驱动与课堂翻转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详细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生作品质量、教学效果反馈等,揭示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获取更全面的研究数据,本研究还采用了访谈法,与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访谈,了解到了教师们在实际运用项目驱动与课堂翻转模式时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教训。访谈结果不仅验证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部分结论,还为进一步优化该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另外,还采用了总结归纳法。对研究实践中所形成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提炼总结,力求形成规律性的策略与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
(1) 教学内容的重构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和行业趋势,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UI设计项目,将项目任务有机融入教材章节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与社会实践需求接轨。另外,还可以把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项目及教师科研项目、企业实战项目与教学进行结合。
在项目的驱动下,让学生通过实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项目任务让学生明白学的某个知识技能点可以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引入中国民俗APP项目,图2为课程教材内容与项目各阶段任务融合示例图。
Figure 2. Example diagram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xtbook content and tasks in each stage of the project
图2. 教材内容与项目各阶段任务融合示例图
(2) 教学模式的创新
“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其内涵在于以项目为核心驱动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堂翻转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该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在项目中主动探究和学习,同时强调教师在其中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显著,它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模式重视实践应用,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做中学”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在“项目驱动+课堂翻转”的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课堂上则通过与师生互动讨论来巩固和提升,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翻转课堂模式:课前通过视频、阅读材料等形式提供基础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及反馈指导等。
小组合作与项目驱动: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设计任务,有效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引导式与探究式学习:创设真实情境,教师在项目中可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通过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手段的改进
创建模拟仿真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注重信息化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动画、视频。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在学习通平台创建在线课程。创建班级,发布课件、课程标准、教案、实践素材、视频等教学资料到平台上,同时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教学手段,包括直播、主题讨论、分组任务、抢答评分、测验、问卷等功能,将课程的项目案例引入到云教学中,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师生之间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5) 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优化
优化考核评价办法,把考核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考核。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要求学生提交相关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评定,提出优点和需改进的地方。图3为改革实践中所使用到的多元考核评价表。
Figure 3. Multivariat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form
图3. 多元考核评价表
4.2. 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1) 教师培训与提升。加强教师对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教学模式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其教学设计能力和项目指导能力。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 教学资源建设。开发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微课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自学提供便利。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 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如优秀项目评选展示等。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学习困惑,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5. 研究结论
经过深入分析与探讨,本研究发现,高职院校UI界面设计课程在“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展现出了显著成效。该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推动了课程本身的持续发展与优化。
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项目驱动与课堂翻转的有机结合,使得UI界面设计课程更加贴合行业实际需求。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技能应用的熟练度。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师生互动的增强也是该模式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而在“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模式下,教师能够更灵活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构建更为和谐的教学生态。
高职院校UI界面设计课程在“项目驱动 + 课堂翻转”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UI设计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相信将在更多专业课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