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Taking Zhangguying Village in Yueyang Coun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jlce.2024.134026,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天曌, 邓 仁*: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传统村落旅游乡村振兴动力机制张谷英村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Rural Revital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 Zhangguying Village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旅游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在文献资料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张谷英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旅游发展能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传承乡土文化方面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再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传统村落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最后对张谷英村旅游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推当地的乡村振兴。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the first bat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in Zhangguying Village, Yueyang Coun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angguying Village is analyze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romoting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inheriting local culture. Finally,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alyzed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Finally,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Zhangguying Village to promote local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章引用:刘天曌, 邓仁.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J]. 低碳经济, 2024, 13(4): 264-275. https://doi.org/10.12677/jlce.2024.134026

1.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前提下,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居民的旅游热情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2019年中国旅游产业总收入就超过了1.7万亿元,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累计接待了超20亿旅游人次,就业总人数和规模超1500万人,已经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已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乡村振兴战略是由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报告指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国家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农村现代化。从2015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从乡村旅游发展入手,将其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国内外学者从未停止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产业发展、保护利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治理和增加村民收入、生活富足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时间较早,国外乡村旅游产业相比国内也较为全面和成熟,研究方面注重环保,主要针对乡村旅游对当地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上面。而我国虽然乡村旅游发展较晚,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发展迅猛,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如李伟红等对传统村落价值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共融共享共建机制进行了研究[1];谭红日等以湖南省4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从“三轮驱动”视域,对传统村落差异化保护与振兴路径进行了研究[2];蒲娇等对民俗遗产赋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进行了研究[3];程叶青等探讨了面向乡村振兴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展望[4]。二是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究,如黄卉洁等对西北地区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进行了研究[5];王慧等基于文旅深度融合的视角,对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6];何艳冰等以河南省为例,基于韧性测度的视角,对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7];刘亚茹等对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多情景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村落振兴模式[8];凡来等对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9];郭晋媛基于民俗学的视角,对山西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10];张洪昌等从制度嵌入的视角,对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逻辑进行了研究[11];孔翔等基于苏州东山陆巷古村的调研,对社区参与模式下的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生产及影响进行了研究[12]。三是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研究,如陈刚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对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13];朱烜伯等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14];孙九霞等探讨了旅游对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作用的途径与模式[15];王兆峰等以雪峰山崇木凼村为例,对旅游型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重构与乡村振兴进行了研究[16]。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岳阳市张谷英村为例,首先对张谷英村进行简单的情况介绍,结合其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运用实地考察法、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法、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再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到一手资料,分析出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系。最后探讨出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并结合案例地实际情况给出对策建议。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张谷英村简介

张谷英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张谷英镇,其地距离长沙和岳阳分别为150 km和70 km,又位于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交汇处,可以说是地理条件优越。该村以其氏族始祖张谷英为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目前有1700多间完好的明清建筑保留下来,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善的江南居民古建筑群落之一,占地面积高达5万多平方米,总体建筑布局依形而建,人们称誉它为“天下第一村”因其规模巨大,建筑风格奇特,布局巧妙,设计优美。

张谷英村建筑群在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张谷英村被授予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2009年被国家生态协会评选为全国生态文化村,2012年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评选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研学旅行基地。该景区自然环境优美,现已是湘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旅游资源。

2.2. 张谷英村旅游发展历程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张谷英村已经被国家和政府认定为湖南省旅游开发重点区和岳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当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张谷英村的旅游业一直处于起步阶段。后来地区开发,各地开始通车通路,为张谷英村的旅游开发创造了基础条件,张谷英村抓住机会,旅游业开始有了起色。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张谷英村开始由政府经营,进行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和相关规划指导工作,统一管理张谷英村。此期间主要是地方财政投入开发资金,主导着传统村落的前期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从2003年至今,张谷英村使用的是企业经营模式,传统村落的旅游经营权被当地政府租赁给任意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开发企业,运用市场化的管理,企业用雄厚资本和技术力量推动传统村落快速发展。但这种模式发展具有短期性,因为企业往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并不利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所以这些年张谷英村的旅游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开发商多次易主,直到2008年由北京中坤国际集团接手管理之后,张谷英村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建设开始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2019年至2023年,景区共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上亿元,张谷英村民95%的收入、村委会90%以上的收入均来源于旅游业[17]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从学术论文,报刊,文件以及相关书籍和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并且通过网络扩大收集范围,着重查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资料,全面掌握张谷英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发展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用其作为理论参考依据,陈述自己客观的观点。

3.1.2. 实地调研法

通过对张谷英村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收集原始资料数据,了解相关数据和实践案例,对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3.1.3.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一般是以书面的形式、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进行统计和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将研究问题以表格的形试交由调查对象填写,要求正式规范并可达到计量的标准化。

3.1.4. 深度访谈法

与当地居民进行实地访谈,了解当地农户对于张谷英村旅游发展的真实想法和建议,以及他们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意愿和参与想法,同时得到关于该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进一步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的信息。

3.2. 研究思路

本文以张谷英村为案例地,收集当地旅游发展等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相关理论与农村实际问题相结合,发现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大致分成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引言,其中包括介绍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引出论文的研究意义。其后给出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从张谷英村的旅游现状入手,对其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查阅资料对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意义有深入了解,发现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则紧扣张谷英村实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法分析研究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第四部分通过对前文的数据资料分析,给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最后总结得出全文结论。

4.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分析

从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开始,乡村旅游就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家也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对乡村旅游做出了明确的安排。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乡村振兴可以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壮大,但同时乡村旅游也必须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乡村振兴战略也需要围绕乡村旅游开展。张谷英村开发旅游至今有十几年的经验,是重要的旅游地区,各类条件比较成熟。可通过对张谷英村的旅游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4.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能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对于乡村振兴来说,产业振兴是其基础和关键。旅游业作为乡村产业的支柱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的产业选择,同时也能为乡村其他产业发挥引擎作用。以张谷英村第二产业竹木加工业为代表说明,张谷英镇有着丰富的竹木资源,全镇有16.4万山林,其中成片楠竹林有10.5万亩,楠竹蓄积920万根。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竹木加工产业,以张谷英村为中转点,借助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向外宣传,吸引游客和企业、商家的注意力,扩展销路。

现在张谷英镇有16个竹制品加工专业村,从事竹制品生产、加工、销售的4600余人,年产值达5000万元。产品有工艺扇、凉席、家具、建材竹雕等12个系列,638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27个省、市和日本、加拿大、美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加明显的突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产业的作用,通过对张谷英镇及周边地区2015年到2019年产业生产总值的数据分析得到图1

Figure 1. GDP of Zhangguying Town and surrounding areas from 2015 to 2019 (Data source: Yueyang County Statistics Bureau)

1. 张谷英镇及周边地区2015~2019年生产总值(数据来源:岳阳县统计局)

通过图表分析可以看出,张谷英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自己所属的第三产业发展,其生产总值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推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农村产业带来了新的转型发展方向。随着现在乡村旅游成为社会热点,前往传统村落观光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客流量也日益增加,各乡村可以借助旅游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激活和丰富农村产业潜力,推动农村创业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

4.2.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能增加农民收入

张谷英村在大力开展旅游产业之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当地一直没有什么经济发展,整个地区是比较贫穷。相对而言,基础设施落后,人民只能填饱自己肚子,没有多余的收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这种问题日益凸显,张谷英村的人口、资源流入城市和城镇,农民更加贫穷。直到张谷英村旅游发展开始走向正轨,农民收入开始增加,可以在家门口就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张谷英村居民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张谷英村居民的收入一直在逐步增加,人们实现了生活富裕,特别是自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张谷英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显著增加。这说明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帮助农民减贫脱贫,还能帮助农民实现其小康生活的梦想。这不仅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也是立足点。

Figure 2.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Zhangguying Village from 2015 to 2019 (Data source: Yueyang County Statistics Bureau)

2. 张谷英村2015~201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岳阳县统计局)

4.3.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能更好的传承乡土文化

张谷英村张氏始祖自明朝初代就开始在此处定居,子孙繁衍,于此聚族而居已有600余年。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遵奉孔孟之道,遵从“孝、和、勤、廉”等理念,并将其制定为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修改补充最终定格为25条家训,5条族戒,涉及张谷英村人的方方面面。张谷英村推动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2017年岳阳县开始着手打造张谷英明清居民文旅小镇,以张谷英村的传统文化为中心,打造多功能旅游服务功能区,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修缮古建筑群,积极开发小镇内部文旅遗产资源,保护和推广张谷英村传统文化。比如说张谷英村孝廉家风传承馆,开展张谷英村孝廉文化体验活动,表演《劝孝歌》《寸土不让》等孝廉节目,展示张谷英优良家风。通过青少年游学和研学旅游,向新一代宣传传统文化,传承孝廉家风,运用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们了解传统建筑知识,享受自然生态,接受家风传承、淳朴风情和先贤文化的熏陶。乡村旅游发展传承和发扬传统村落农耕、建筑、服饰等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文化,实现文化繁荣,焕发新气象,不断促进我国乡村地区的繁荣昌盛。

5. 传统村落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分析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为了使旅游发展更好的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我们将对其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从内力和外力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其机制。

5.1. 内力机制研究分析

通过以张谷英村为案例地,以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收集统计,寻找其内力助推动力。本次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居住民进行调研,一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为178份,问卷有效率为89%。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1.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选项

频数

比例(%)

性别

102

57.3

76

42.7

年龄

18~25

36

20.2

26~40

57

32.0

41~55

54

30.3

55以上

31

17.5

职业

务农

68

38.3

个体经营

47

26.6

企业员工

23

12.7

其他

40

22.4

平均月收入

3000以下

47

26.4

3000~6000

88

49.4

6000~10000

25

14.1

10000以上

18

10.1

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支持

125

70.2

一般

32

17.9

反对

21

11.9

是否参与旅游业

参与

77

43.2

未参与

101

56.8

对乡村振兴战略了解

很了解

20

11.2

一般

103

57.8

不了解

55

31.0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支持

143

80.3

一般

35

19.7

反对

0

0

你认为本地传统文化对游客 的影响怎样

影响力很大

101

56.7

影响力还可以

47

26.3

影响力不行

30

17.0

影响参与旅游业因素

资金技术

35

19.5

经验学识

37

20.7

平台限制

88

49.4

没兴趣

18

10.4

认为旅游发展对自身是否有益

163

91.5

没有

15

8.5

对现在生活是否满意

满意

41

23.1

不满意

137

76.9

5.1.1. 村落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广大农村的居住人们来说,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的缘故,经济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方便,生活水平长期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因此农民群众有着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而乡村旅游带来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机遇,有益于改变他们的发展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中持支持的人有70.2%,这表明村民对旅游发展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虽然其中参与旅游发展的只占其中的43.2%,但这是因为还有很多因素阻碍了他们的参与,比如资金不够、技术不支持、经验学识的贫瘠,还有平台的限制等等。

虽然现在乡村旅游成为热点,前往传统村落的客流量越来越多,张谷英村的生活条件焕然一新,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得到了发展,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现状不满意。从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有大约76.9%的村民对现状不满意,他们希望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医疗和教育设施变得更加完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这基本上也代表了其他广大村民的心愿。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为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就业岗位,要求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旅游发展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此,乡村农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投身于旅游产业中,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5.1.2. 乡村的传统文化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各地的自然条件也截然不同,自然而然的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各地的乡村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张谷英村世世代代遵奉孔孟之道,注重礼仪,重视教育,族内人团结和睦,一直谨守着先祖遗训,并始终把“耕读继世、孝友传家”这八个字作为告诫后人的家训,家风严谨,这同样也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吸引着旅游者的眼球。张谷英村的古代明清建筑同样风格独特,整个村子环山建村,整个建筑犹如无数的“井”字,厅堂里廊栉比,工整严谨,格局对策,蕴含着独有的传统文化。从调查数据看来,有56.7%的当地居民认为当地的传统文化对游客影响很大,这说明张谷英村的传统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还是巨大的。现代社会都市中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安逸且疲乏的生活状态中,环境没有改变,对农村和大自然缺乏必要的了解,乡村不同于城市的传统文化自然会吸引游客前往。

我国农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吸引着人们前来观光旅游,来了就会带来消费,也就推动旅游业发展。有市场就会有需求,人流量的增多自然带来了许多发展机会,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完善了公共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开发利用农村资源,扩大农村开放力度,对乡村振兴起到助推作用。

5.2. 外力机制研究分析

5.2.1.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水平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也发展迅速。通过调研发现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一直呈上升趋势,人们的经济能力也大大加强,这表明人们有着充足的经济能力,能够满足自身或者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和能够支付教育、医疗、投资等活动下,依旧能够进行外出旅游等活动。

旅游产生的条件之一是闲暇时间,而其又对旅游者是否实现旅游起决定性因素。可自从国家对工作时间做出了统一标准并规定了时间长短不一节假日,便为人们创造了很多旅游动机。并且不同时间阶段的节假日给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支持和推动是持续性的,而不是阶段性的,这样更有利于乡村旅游良好发展。

正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富裕,又有充足的时间在旅游地游玩,才能产生大量消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外来力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5.2.2. 乡村企业对产业振兴的支持

张谷英村现如今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特色文旅小镇”,旅游和加工业融合充分利用当地竹木资源出售商品等等产业整合发展,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张谷英村旅游业发展做大做强。从问卷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对象中有70人与企业有联系,包括个体经营户和企业员工,他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态度,可以用来分析说明企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调查结果如图3

Figure 3. Zhangguying Village enterprises’ attitude toward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3. 张谷英村企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张谷英村有81.4%的企业对乡村旅游发展是持支持的态度,只有5.7%的企业表示反对,另外12.9%的企业对此保持中立态度,这说明当地大多数企业还是比较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新的产业转型方式。

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乡村发展的根基,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实施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兴旺,推动产业融合,对一二三产业进行构建,发展成体系。从而达到地区资源优惠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的目的。这也正是乡村企业需要的,他们需要资源、平台去发展,去扩大企业实力,所以他们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达到助推乡村振兴的效果。

5.2.3. 国家政策扶持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也向乡村旅游进行资源倾斜。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就要求建设生活水平高,居民富裕,文明乡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把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和扶贫相结合,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决相关问题,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和示范县,对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政府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发现认为当地政府对旅游发展持支持态度的占比80.3%,没有不支持的,调查结果见图4。这些都表明当前旅游发展具备良好的宏观环境,张谷英村当地政府抓住机会,主动出手,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与企业合作,把握当地旅游发展宏观方向,企业以市场化机制进行经营,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为当地旅游发展治理提供有力保障。正是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旅游发展保驾护航,使其有效,良好的助动乡村振兴战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构建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的模型,如图5

Figure 4. Zhangguying Village Government’s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4. 张谷英村政府对旅游发展态度

Figure 5.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romotes rural revital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

5. 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动力机制

6. 对策建议

6.1. 调动农民积极性,自主参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民又是其中的主体,所以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旅游发展,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同时吸引一大批在外务工人员回家工作,青壮年等劳动力回归农村。旅游发展会产生一大批就业岗位,要合理分配农村劳动力,一边建设当地设施设备,一边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6.2. 加大基础投入,解决底部问题

这些年张谷英村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提升,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目前的基础设施还是不够完善,配套设施不足,不能满足游客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所以要加大基础投入,解决发展的底部问题。改善交通功能,对张谷英村道路进行规划,减少堵车点,建设自驾骑行旅游专线,满足自驾旅游者的需求,为其他旅游项目提供更大操作空间。增加美化投入,多种树,绿化荒山荒地。增强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利用资源,搞好交通、卫生、通讯和医疗相关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环境改造,美化乡村环境,吸引游客,提高农民和农村自身生活质量。

6.3.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要坚持以乡村旅游为中心,发挥带头作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带动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确立新理念和新目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当地资源,将旅游产业和其他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发展成乡村特色旅游。比如“文旅小镇”,把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相结合,挖掘出乡村其他产业的潜力,以产业发展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盼望。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BA034)。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伟红, 鲁可荣. 传统村落价值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共融共享共建机制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8): 187-195.
[2] 谭红日, 李伯华, 陈新新, 等. “三轮驱动”视域下传统村落差异化保护与振兴路径研究——以湖南省4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2, 45(2): 53-64.
[3] 蒲娇, 张航. 民俗遗产赋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 2023, 36(6): 114-122.
[4] 程叶青, 胡守庚, 杨忍, 等. 面向乡村振兴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挑战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1735-1759.
[5] 黄卉洁, 苗红, 王云. 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 40(6): 106-110, 117.
[6] 王慧, 隋新玉. 基于文旅深度融合的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探析[J]. 农业经济, 2022(5): 137-139.
[7] 何艳冰, 周明晖, 贾豫霖, 等. 基于韧性测度的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022, 42(8): 222-231.
[8] 刘亚茹, 唐承财, 万紫微.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多情景分析及振兴模式构建(英文)[J].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3, 14(2): 239-251.
[9] 凡来, 刘洋, 张大玉.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3, 43(7): 203-214.
[10] 郭晋媛. 山西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民俗学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2): 122-128.
[11] 张洪昌, 舒伯阳. 制度嵌入: 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逻辑[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6(3): 88-94.
[12] 孔翔, 吴栋, 张纪娴. 社区参与模式下的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生产及影响初探——基于苏州东山陆巷古村的调研[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6): 156-165.
[13] 陈刚. 发展人类学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21, 42(3): 160-164.
[14] 朱烜伯, 张家其, 李克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影响机制[J]. 江西社会科学, 2021, 41(3): 229-237.
[15] 孙九霞, 徐新建, 王宁, 等. 旅游对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作用的途径与模式——“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专家笔谈[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0): 2604-2614.
[16] 王兆峰, 张青松, 陈勤昌. 旅游型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重构与乡村振兴——以雪峰山崇木凼村为例[J]. 经济地理, 2023, 43(5): 229-238.
[17] 袁颖, 周星亮. 古村邀相见, 第二届岳阳市旅游发展大会张谷英景区分会场开幕[EB/OL]. 2023-09-01.
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646743/83/13010663.html, 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