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形成,电商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法律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境电商法律监管、数据隐私与安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挑战。随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完善国际法律框架、加强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保障消费者权益,以期为电商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Abstract: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nomy has brought many legal problem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egal supervision, data privacy and secur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consumer rights protection. The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framework,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data privacy and security,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in order to provide legal support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mmerce economy.
1. 引言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电商经济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其迅猛发展对传统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如跨境交易的法律监管难题、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电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对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公平性构成了威胁。因此,深入探究并提出有效的法律对策,对于促进电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 国际贸易新格局下电商经济法律问题
2.1. 跨境电商法律监管问题
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中,跨境电商这一新兴贸易模式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蓬勃发展。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法律监管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跨境电商牵涉众多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其法律适用之复杂成为规制之难点。各国对商品质量,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各不相同,使跨境电商企业运营面临法律风险问题。根据中国外交部公布数据显示,全球存在197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每一个国家都拥有其特有的法律制度。跨境电商公司必须深入了解并严格遵循这些法律条款,否则它们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罚款或甚至被禁止的风险。海关监管在跨境电商法律监管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跨境电商交易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海关监管压力较大。如何保证货物合规进出口、打击走私及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海关监管工作中一项关键工作。据统计,最近几年,中国海关查扣跨境电商走私案件呈不断上升态势,涉及金额达到几十亿人民币。比如,某部海关开展专项行动,缴获一批走私化妆品金额上千万元,涉案知名品牌众多。税收问题也不可忽视。跨国电子商务的税务政策相当复杂,各个国家对跨境电商的税务规定存在差异。有些国家对跨境电商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增值税来保护自己的企业,有些国家出台了相对宽松的税收政策来吸引跨境电商企业进入[1]。根据国际税收组织统计,目前世界跨境电商税收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每年导致税收损失多达几百亿美元。为破解跨境电商的法律监管难题,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均已行动起来。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境电商统一法律规则与标准。
2.2. 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数据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对电商经济来说,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在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跨境电商企业一方面要处理海量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数据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严峻考验。数据泄露现象频发,对用户造成极大损失。根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上万条数据泄露,用户数据多达几十亿。比如某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就曾经出现过大规模数据泄露现象,造成数以百万计用户个人信息,购物记录等信息暴露,对用户隐私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跨境电商在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涉及数据传输问题,各国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使数据在跨境传输过程中面临着法律风险问题。比如说,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数据的保护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因此企业在向欧盟成员国传送数据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一条例行事。而他国数据保护法律则可能较为宽松,从而在数据跨境传输时引发法律冲突。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大约60%的全球跨境电商公司在数据跨国传输时面临法律上的风险。另外电商平台存在技术漏洞会造成数据安全问题。黑客可钻这些空子侵入电商平台盗取用户的数据。近年来黑客攻击事件越来越多,对电商企业及用户都造成了很大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每年由于黑客攻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上千亿美元。
2.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下,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方面,假冒伪劣商品在电商平台频繁出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国际反假冒联盟(IACC)发布的数据,世界上每年由于假冒商品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5090亿美元。例如,某知名国际奢侈品牌在对市场进行调研时发现,旗下多个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假冒商品销售金额占公司整体销售金额的5%左右,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专利侵权现象日益凸显。根据世贸组织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电商领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以每年10%的速度呈上升趋势。比如一家科技公司的一项创新技术遭到众多电商卖家违法利用,在经历长期法律诉讼后,该公司虽然最终获得了补偿,但也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此外,版权保护也是电商经济面临的难题。由于数字内容易复制,版权侵权行为较为常见。据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IPA)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由于版权侵权而造成的损失高达300亿美元。为破解电商经济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积极行动,强化知识产权立法,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4. 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国际贸易新格局中,电商经济在带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与便利的同时,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新挑战。虚假宣传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电商卖家夸大产品功效,虚报产品参数以招揽顾客等等。调查显示,大约部分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不符合宣传要求的产品。有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一种自称有特殊功效保健品,实际应用却发现没有任何作用。售后服务很难保证。跨境电商中因涉及各国各地区法律,物流等方面的原因,消费者面对商品质量问题往往很难得到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有资料显示,跨境电商的消费争议中售后服务问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2]。比如某个消费者所购跨境电子产品发生故障后却因售后渠道不畅而不能及时修复,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再者个人信息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电商平台交易时会搜集到很多消费者个人信息,名字,住址,联系方式等等。一旦泄露或者误用此类信息,就会对消费者隐私权造成严重侵害。
3. 国际贸易新格局下电商经济法律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国际法律框架
国际贸易新格局中,电商经济快速发展亟需健全的国际法律框架予以规制与保障。根据世贸组织公开的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已跃升至26.7万亿美元,并且近几年全球电商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交易额不断攀升。然而,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法律体系有所不同,跨境电商在法律应用上存在模糊性和监管不统一的问题。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部分国家对假冒伪劣商品严厉打击,比如美国,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较大,每年投入大量的执法资源用于打击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据美国相关部门统计,仅在2023年,美国执法部门就查处了上千起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有效维护了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但部分国家法律规定较为宽松,使得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难以有效抑制。为解决上述问题,健全的国际法律框架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各国要加强国际层面合作和磋商,联合制定跨境电商适用法律的统一标准。世界贸易组织(WTO)有潜力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提出WTO框架内电商规则建议,这将为将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商国际法律框架打下坚实基础。国际组织可建立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以指导电商企业正当经营。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制定了一系列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准则和数据防护标准,据ISO官方数据显示,这些标准的实施使得全球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提高了30%以上,极大地确保了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国际商会和其他机构还可建立电商合同范本和争议解决机制,方便跨境电商交易。
3.2. 加强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
在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下,电商经济快速发展,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成为首要任务。随着电商平台用户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被收集并保存起来。根据有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亚马逊等世界知名电商平台每天处理用户数据量多达几十亿。阿里巴巴,作为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的庞大电子商务平台,其数据处理能力也相当强大,每日生成和处理的数据量都是以TB作为计算单位。而部分新兴电商平台虽然规模较小,但是伴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日处理数据量急剧上升。但是这些大量数据资料受到很多安全威胁,存在被泄露,误用或者被黑客攻击等风险。比如,2019年美国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超5亿用户的个人数据遭到泄露,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信息。在2020年,印尼的电商巨擘Tokopedia遭遇了数据外泄的问题,一些黑客在秘密网络上销售了一个包含9100万Tokopedia账户数据的数据库。近年来类似的大范围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涉及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用户个人信息,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困扰和危害。某网络安全公司的数据显示,在数据泄露事件后,消费者面临被诈骗的风险提高了超过30%,这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困扰[3]。为了强化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首先国家应制定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卓越的参照,该条例为企业在处理用户数据时制定了严格的准则,比如规定商家在采集用户数据之前,一定要清楚地告知其用途及范围,并得到其明确的同意,不然就会被处以大量罚款(见图1)。
Figure 1. Data breach fraud risk for consumers
图1. 数据泄露消费者面临的诈骗风险
3.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下,电商经济日益繁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如今电商平台日益普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愈演愈烈。根据现有的官方数据资料,仅在2023年,全球因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惊人的1500亿美元。一些红火的电商平台假冒伪劣商品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以一家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为例,2022年集中检查时发现该平台涉嫌知识产权侵权货物多达数万件。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政府应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强化对侵权的处罚。如果侵权赔偿的标准被提高超过50%,那么对于恶意侵权者,除了增加赔偿数额之外,还可以将其列入信用黑名单,从而限制其在市场上的商业行为。比如,在欧洲的某个国家提高了侵权赔偿的标准之后,一年之内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件数目减少了30%。同时国家应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执法机构,确保法律的切实执行。有国际贸易组织公开数据显示,在某亚洲国家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后的两年时间里,处理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量增加了40%,这有效地打击了侵权行为,使得品牌所有者的信心得到了大幅提升[4]。电商平台应该承担更多的职责。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商家审核机制,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商品来源进行严格审核。
3.4. 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下,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电商交易规模扩大,消费者权益受损现象频发。根据相关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0%的购物者在电商购物过程中曾遭遇商品的质量问题。例如,在2023年的一项市场调研中,对1000名电商消费者进行随机调查,发现有320人曾购买到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电子产品性能不够稳定,衣服材料不符合说明等等[5]。此外,大约25%的消费者经历过不实的宣传行为[2]。根据艾媒的咨询数据,线上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中,有61.0%的问题是过度宣传或用劣质商品冒充优质商品[6],而58.8%的问题是商品与描述不一致或货品不匹配。一些商家会在商品详情页上夸大产品功效、把一般保健品推广成疗效神奇的药物,从而误导顾客选购。消费者经常面临售后服务不足的问题,大约有15%的消费者表示,在商品出现问题并需要售后服务的情况下,很难获得有效的保障[3]。比如消费者所购家电出了问题,在与商户售后取得联系后,商户推诿了责任、延误了办理时间、甚至拒绝接受售后服务。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政府应制定比较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明确电商经营者义务和责任,对电商交易进行监管。根据相关规定,商家必须提供真实且可靠的商品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达到或超过90%,同时对商品的质量承担责任,并在出现质量问题时采取措施,商家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为消费者提供合理方案。对消费者投诉和纠纷,商户需24小时答复,15个工作日办结。同时要加大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显着提高违法成本。对有虚假宣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可以将罚款数额增加到商品销售额10倍,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见表1)。
Table 1. Annual report on legal issues in the global e-commerce economy
表1. 全球电商经济法律问题年度报告
年份 |
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万亿美元) |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件) |
消费者权益受损比例(%) |
受到数据泄露影响的用户数(百万) |
平均经济损失(美元) |
2019 |
26.7 |
1342 |
30 |
500 |
1523 |
2020 |
28.5 |
1029 |
32 |
1000 |
2032 |
2021 |
30.0 |
1538 |
28 |
800 |
1823 |
2022 |
32.1 |
2187 |
35 |
1200 |
2512 |
2023 |
34.5 |
2542 |
30 |
600 |
3025 |
2024 |
36.0 |
3109 |
33 |
700 |
3522 |
4. 结束语
面对国际贸易新格局下电商经济的法律挑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完善国际法律框架,加强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是确保电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国际合作与法律创新,可以为电商经济提供更加稳定和公平的法律环境,进而推动国际贸易的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