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写作直接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写作结果,忽略了写作过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久而久之英语写作水平普遍低下。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来探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及写作能力低下等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思路。
Abstract: Writing directly reflects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However, in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teachers attach too mu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writing results and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writing process, which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and the general low level of English writing over time.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adopt the teaching mode of “PAD Class”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in high school, aim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lack of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low writing ability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in high school.
1. 引言
写作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而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过于注重书面上的语法规则,忽视了学生的写作需求和实际语言表达能力。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强调学习成果而忽略内容的重要性,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将探索“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2. 对分课堂
2.1. 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时间由教师讲授知识,另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讨论[1]。他还把对分课堂分为当堂对分、隔堂对分,以及隔堂与当堂结合三种形式,最大的创新点是隔堂对分,这对于基础较差、学习速度缓慢的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学习焦虑。学生在课下自学,结合“亮考帮”表格提高学习效率。“亮考帮”分别指“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亮闪闪”是指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考考你”是指自己能掌握但其他同学可能不理解的知识点;“帮帮我”是指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讨论时向同学求助。对分课堂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改革[2]。自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以来,学者们在各个领域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分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还弥补了讲授式教学的缺陷,是一种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法。
2.2. 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首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较多,而学生内化知识的时间较少。可见课堂时间的分配缺乏合理性,许多学生无法及时复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对分课堂所体现出来的“学生为主,教师辅之”这一理念,符合建构主义强调的“学生为中心”原则,鼓励教师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深入学习[3]。因此,将对分课堂与写作教学相融合,能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4]。对分课堂中的“隔堂对分”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知识,还可以和同伴一起探讨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对分课堂中的“亮考帮”环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在传统的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讲解完写作理论后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在对分课堂中,教师可以更简洁地讲授知识,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知识。学生可以在“帮帮我”环节进行互评,之后教师再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教学负担[5]。
最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写作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教学质量低下,课堂气氛沉闷。但在对分课堂中,“亮考帮”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可以和他人一起探讨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
3.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者,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教师若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写作是一项相对枯燥的任务,他们缺乏动力去提高写作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提高,还会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3.2. 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科学的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在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课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但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实施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教师应科学地统计学生的学业成绩,例如:期末测试占30%,平时成绩占70%,提高平时成绩的占比,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对分课堂的优势。
3.3. 学生对英语写作存在抵触心理
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写作技能,还要求学生不断积累一些重点短语和句型。但也因写作本身存在一定难度,或是教师的课堂缺乏吸引力,都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消极态度,特别是在学生进行了重复且单一的练习之后,却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体现,这也会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畏惧的心理。而且大部分学生只是按教师的要求对知识进行记忆,却不知道怎么灵活应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4. 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首先,教师讲授阶段。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授课内容来选择隔堂对分或是当堂对分。例如,教师在讲解文章时,由于文章内容的难度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实施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讲解文章开篇通常会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介绍文章背景,二是引出中心句。教师讲授阶段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留出20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接下来的10分钟小组可自由讨论。文章有多种开篇方式,例如,引用经典开篇或以故事开篇等,都需要教师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讲授时间较长,就需要采用隔堂对分的形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这有利于下一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其次,学生内化和吸收阶段。独立自主完成作业非常重要,作业不仅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和巩固,还是为下节课的课堂讨论做准备[6]。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内化和吸收,还要清晰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7]。若教师采用了隔堂对分,学生在课后还可以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例如,应掌握哪些常用的固定搭配、有哪些易错的语法和时态、文章开头有哪些常用的句型等。
最后,小组讨论阶段。在学生完成自主内化阶段后,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重点知识进行探讨。一是教师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交的终稿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的情况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若学生存在普遍性的错误,就需要教师再次深入讲解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同伴互评,在讲授阶段,教师分享了几种开篇的方法,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主题,让他们独立完成文章的开篇部分,然后再进行同伴互评。这时同伴间可以相互提出一些问题,并尝试为对方解答。三是小组互评,小组成员进行互评和修改后,再集中进行评价和讨论。
5. 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学启示
5.1.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对分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讨论,教师在课后应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情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分课堂的生成性更强,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教师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教学技能,从容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才能更好地落实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其次,教师应仔细检查学生的“亮考帮”表格,以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归纳和提炼,从而启发学生收获更多的写作思路,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再次,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最近发展区”这一教学理念,即问题的难度不能与学生的水平相差太多,最好是学生需要经过思考才能解答的问题。最后,在日常阅读中,教师要多积累写作素材,这有利于开阔教师的写作思路并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5.2. 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对分课堂包括课堂讲授、内化吸收、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和教师总结这几个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来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但学生在讨论时的生成性强,教师对时间的可控性弱,难免会出现讨论时间不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灵活变通,对讨论时间进行科学的调整,更加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不仅要合理预测各个环节的时间,还要灵活地调整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内容,分析学生的“亮考帮”,以便预估解答问题所需的时间。在对各个环节进行灵活调整时,教师应根据多数小组的讨论进度为基准,若有个别小组进展缓慢或过快,教师应主动加以关注,寻找问题的根源。而当大多数小组的讨论进程都超出了教师的预期时,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若大多数小组的讨论进程比教师预计的要慢,教师也可以直接针对学生的“亮考帮”作出总结,省略了对学生的提问。
5.3. 教师应开展多样化评价
讨论环节是对分课堂的一大特色,所以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显得格外重要。但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不愿意发言,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发言,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基础薄弱而不知道如何发言。因此,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合理地运用形成性评价。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计分制,每回答一个问题加一分,最后得分高的学生可获得奖励,并将回答问题的得分按照比例计入写作成绩中。其次,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言,不过多强调对错,适当表扬那些经常发言的学生,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来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尤其是一些精彩的瞬间。
5.4. 教师应营造合作互学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写作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过于安静,学生缺乏求知活力和学习热情。因此,将对分课堂引入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写作课的沉闷气氛。首先,学生在完成写作大纲后,可以先进行一次小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这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他人的想法中汲取经验。其次,在完成写作初稿后,学生可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来实现共同进步;在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将组内写得最好的作文与全班同学分享,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评价热情,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6. 结语
对分课堂突破了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转变写作思维,在互动中构建写作框架,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打磨和完善,在教学时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改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