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跨境电商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境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克服这些挑战对于未来跨境电商企业的蓬勃发展至关重要,而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将助力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从跨境电商模式角度切入,通过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以及行业研究现状,来剖析金融如何实现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外汇管理便利化,市场准入以及信息共享平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国外贸新业态的持续繁荣。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foreign trade,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enterprises to expand markets and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any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vercoming these challenges is crucial for the futur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and finance as the co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upport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will hel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finance can support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and the current challenges by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dustry research statu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financing support, tax incentives,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facilitation, market acces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prosperity of China’s new foreign trade formats.
文章引用:向韵怡. 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现状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4606-4612.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41682

1. 引言

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驱动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并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与消费格局。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其发展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这不仅取决于我国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支持,更依靠于我国基础网络设施平台的支撑,随着网络平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改进,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服务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支持,未来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将更加完善。同时,金融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将逐步扩大,涵盖范围更广,平台服务更加全面,金融机构也将会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多产品与服务。随着金融与跨境电商企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安全高效的跨境电商企业服务生态圈,金融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力度将会更加突出,同时也会推动跨境电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 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剖析金融怎样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参考依据。在跨境支付层面,其使用的工具手段远比国内复杂得多,这其中涉及支付方式的选择,支付工具的选择以及货币汇率的波动程度等问题[1]。如,中国与东盟之间就存在着支付手段不统一,汇率波动所导致的结算风险,支付系统的流畅度与完善情况,信用机制不健全以及支付方式的局限性等众多问题[2] [3]。这些问题就会导致跨境支付过程受阻,此外,交易双方所在区域的交易系统操作流程的差异化,支付规范,互联网技术以及各区域对于跨境电商交易方面的监管条例的不同,都直接影响交易效率[4]。面对这些问题,一些支付机构开始尝试新的方法,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去中心化处理,提高透明度,简化交易流程等[5] [6],也有机构试图简化计算方式,采用端与端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在跨境支付中的费用而且还优化了交易流程,使得整个交易过程更加简便化[7]。而针对汇率风险波动所导致的结算问题,则是通过对衍生品的汇率管理,来降低会对损失[8]

因此,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跨境支付交易中都存在着自身内部支付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各区域监管制度的差异化问题[9]。除此之外,一些支付结构在发现现存措施的漏洞之后,通过利用数字技术逃避金融监,这样就会助长非法跨境融资行为,从而引起金融风险。在融资层面,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融资难点在于资金提供方难以掌握资金需求方的运营风险和有关企业内部信息披露,从而导致风险高,加上其所需资金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10]。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一些企业开始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抵押质押融资以及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11]。其中,P2P网贷由于其门槛低,速度快,选择性强等优势在这个阶段成为很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的渠道来源。,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信誉成本,再融资成本高,以及信息数据泄露等问题。此外,供应链融资也由于其融资效率高,流程简洁等优势成为当下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但同样伴随而来的是对融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要求高,这为很多企业在后期管理过程中爆发的问题埋下隐患[12]

综上所述,尽管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金融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进行了剖析,但从实际来看,随着直播带货,短视频等自媒体行业的兴起,跨境电商模式正在快速增长。整个电商行业将会涌现出更具多样化,更具综合性,更具包容性的生态模式,而相应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因此,本文通过梳理金融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政策,为未来金融与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地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3. 跨境电商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不同主体,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达成交易,进而借助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手段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系统以及异地仓储将交易的商品送达目的地,从而完成跨区域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贸易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日趋成熟,跨境电商也逐渐成为异地贸易交往的主要商业模式。

3.1. 跨境电商的发展

我国的电子商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9年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成立拉开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序幕。由于当时计算机比较少见,所以很多人对这一新兴电子技术不熟悉,故人们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虚拟平台的交易,因而电子商务发展滞后。进入新世纪,人们开始普遍接触计算机,也学习和了解更多计算机技术,从此我国跨境电商开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2004年,敦煌网成立,我国首次出现线上交易;2015年阿里巴巴国际站信用业务上线,跨境电商开始实现全面线上化。历经30年的演进与改革,国内开始出现市场主导型的大型电商企业引领众多小微电商企业发展的局面,我国电子商务开始形成产业生态圈。随着跨国贸易的流行,传统的跨境交易逐渐被新型的跨境电商模式所替代,这标志着中国迎来了跨境电商的新纪元[13]。随着国内电商平台的成熟,跨境电商在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也不断突破。例如,跨境电商平台对于入驻商家的资格审查更加严格,对于产品的质量把控以及产品售后服务也更加完善。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很多线下门店纷纷倒闭,这也给众多电商企业带来了商机,如最近两年爆火的直播带货,吸引了一众网络购物消费者。当然,这其中不乏各种各样的直播带货人员,有签约经纪公司的网红博主,也有小有名气的演员,还有各大短视频博主。除了带货主播的不同,带货地点也成为各大网络直播间吸引顾客的一大亮点。有的带货博主直接在所售商品的产地进行直播,一是吸引消费者,增加他们对产品的兴趣,进而提高其留在直播间的时长;二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信任度,增加营销噱头,打消消费者对产品的顾虑。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日趋成熟,各大企业家开始寻求新的突破。例如,淘宝网在2024年9月5日宣布计划新增微信支付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支付方式,这一计划在2024年9月12日以后逐步实施。由此看来,未来跨境电商会更加蓬勃发展,跨境电商势头透露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3.2. 跨境电商模式分析

3.2.1. B2B模式

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支付结算,是跨境电商主要的交易模式。采用B2B模式可以直接对接两个企业,从而进行大规模的交易,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中间所涉及的中介费用。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合作共赢才是最终趋势。B2B模式可以利用企业各自的优势,借助另一个平台,将自身优势最大化或者通过交叉合作,实现平台利益最大化[14]

3.2.2. B2C模式

B2C是指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模式。这种模式以阿里巴巴,天猫,京东为典型代表,通过海外卖家直接入驻平台,在遵循平台的要求下,将海外产品引进国内市场,又或者将本国产品推向海外市场,通过网络零售方式将产品推广出去,扩大其知名度及销售利润[14]

3.2.3. C2C模式

C2C模式是指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活动。消费者个体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或者网站进行产品购买与销售。其中淘宝最具代表性,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喜好在平台进行搜索,通过综合各方面因素来考虑是否购买或者消费者可申请成为商家作为个体经营者,在该平台进行产品零售[14]

3.2.4. O2O模式

O2O模式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商家在跨境电商网络平台开设店铺,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线下消费体验。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的了解商家信息,能够及时预约,降低售后服务不及时的顾虑。但同时也意味着商家的投资成本更大。不仅要交纳线上店面所必须的费用,还要交纳线下店面租金,维修费用,工作人员工资等各项开支。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线下店铺的频繁倒闭更是对这种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14]

3.3. 我国跨境电商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逐渐引起了国家和企业的重视。跨境电商主要是以外贸企业为导向,通过整合信息,将商品从生产者运输到需求者,而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进而能够拉动经济快速增长[15]。尤其在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小微企业从业者的积极参与其中,跨境电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尤其是2016年的G20峰会上,跨境电商首次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峰会的举行,加快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参与峰会的国家与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更加紧密。随着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据统计,国内现存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超过12万家,其中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全球速卖通、Lazada、敦煌网等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同时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

4. 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现状

4.1. 跨境金融政策的不断出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我国政府不间断地颁布了超过20多项政策和行业规章制度,旨在引导,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同时培育和鼓励跨境电商企业业态创新。这些政策文件涵盖了跨境支付,金融科技,融资手段,外汇管理制度等多个领域,推动了跨境电商企业朝着更加合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同时还逐步建立起跨境金融制度体系,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这一系列措施说明我国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确保了跨境电商企业在市场监管下合法合规的发展。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助于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运营风险以及市场风险,有助于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4.2. 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的不断升级为跨境电商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跨境支付业务也紧跟其后。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跨境出口B2C电商白皮书——品质篇》可以得出,我国跨境支付结算规模从2016年的3452.4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1246.9亿元。此外,伴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区域范围也在不断夸大。如,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在目标国家申请支付交易资格牌照以及在其设立分支机构,以达到降低跨境支付的时效问题,使得支付流程更加连贯顺畅。随着支付服务的升级,其支付结算方式也与以往不同,过去主要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现在通过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使得支付结算方式更具灵活性。

自从2021年爆发的“亚马逊封号”事件之后,让许多跨境电商企业开始意识到长期依靠第三方平台,会使得企业的销售渠道以及业务受阻,从而面临更高的风险。因此,这些跨境电商企业开始布局独立站。由于这些商家交易规模小,分布较为零散,故他们对支付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各大支付机构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在跨境电商直邮模式下,商家不能按照传统贸易方式进行报关,所以他们会倾向于选择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者离岸账户(OSA)来完成支付交易。这也就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他们凭借简洁的跨境收付款流程,资金的快速到账以及商家的多元化需求等优势,迅速成为商家们争相选择的对象。

4.3. 跨境电商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为跨境电商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银行信贷作为跨境电商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其信贷类型主要是信用贷款,经营贷款以及股东资产抵押贷款等。然而自2014年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方法》(财企[2014]36号)起,专项资金成为跨境电商企业获取资金来源的另一个渠道。许多综合试验区都获得了超过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的省或者区的试点还获得不同层级的配套专项资金。根据2020年8月商务部发布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以及2022年3月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用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通知》(商办财函[2022]47号),服贸基金将作为跨境电商企业获取资金来源的又一重要渠道之一,为符合服务出口重点领域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除了政府机构下发的专项资金以外,各大跨境电商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如通过A股,新三板,资产重组,公司收购等手段,获取相应的资金支持。同时,跨境电商企业也可主动将业务延伸直融资服务领域。如阿里巴巴的“蚂蚁微贷”、敦煌网与平安银行合作的“回款宝”、京东商城的“京保贝”以及苏宁与银行合作的“银行保理”等业务。

5. 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资金方面的支持

首先,政府可以为跨境电商企业设置专项贷款基金,为其提供贷款。对于初创小微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如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助力跨境电商生态圈的逐步扩大;而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政府或金融机构可以为其提供信用担保,降低借贷成本,助力其蓬勃发展。其次,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跨境电商企业,增加企业对外的市场信誉度以及使得电子商务生态圈发展更加多元化。最后,鼓励企业开发贸易融资产品以及创新融资方式,如预付货款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拓宽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而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终端带来的融资困难。

5.2. 政策方面的支持

首先,对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尤其是在出口环节,降低跨境电商企业产品的税收等级或者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根据企业出口产品类型,出口产品数量来制定优惠政策。即若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属于国家重点扶持以及能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新技术类产品,可给予税收优惠。通过减轻企业纳税负担,从而增加其经营积极性。此外,还可以简化出口商品的增值税退税流程,加快退税速度,提高企业现金周转率,从而促进跨境电商企业的产品流通,节约资金占用成本。其次,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跨境电话是那个的金融服务标准,促进金融机构对该行业的理解和信任,增强其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服务能力。最后,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高校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通过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培养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也可通过签署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长期化以及国际化。

5.3. 管理制度方面的支持

首先,优化跨境电商企业的外汇收支管理制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外汇兑换的便利性。简化跨境电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审批程序,降低行业门槛,同时各电商平台提供国际市场合规性指导,帮助电商企业理解并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合理规避风险。其次,对于入驻平台的商家采取更加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经营最优化方式,当商家所收到的差评以及投诉次数达到一定额度,则电商平台对该商家采取动态化监督并且对该商家进行产品筛查,直至差评和投诉次数减少或者是好评次数增加,则该商家可以恢复正常运营。此外,允许跨境电商企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开发新的适合该企业的支付工具,提高支付便利性以及安全性和效率性。最后,鼓励成立行业协会,促进各跨境电商企业的相互交流,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对接等来扩大其发展。同时,也鼓励行业协会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其识别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促进跨境电商企业的持续发展。

6. 结语

随着全球贸易的日益繁荣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在这一背景下,金融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支持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当前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金融支持在跨境电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金融支持不仅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还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同时,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也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当前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突出,金融产品和服务尚需进一步完善等。因此,未来应继续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Anson, J., Boffa, M. and Helble, M. (2019) Consumer Arbitrage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7, 1234-1251.
https://doi.org/10.1111/roie.12424
[2] 王景河, 罗文樊. 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链支付问题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 45-55.
[3] 卢文雯, 林季红. 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合作研究[J]. 亚太经济, 2021(5): 12-20.
[4] 王应贵, 余珂, 刘浩博. 跨境支付、分布式记账、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J]. 新金融, 2021(6): 41-46.
[5] 柯达.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区块链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机制构建[J].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21(3): 85-100.
[6] 王玉.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结算创新研究[J]. 海南金融, 2021(10): 71-79+87.
[7] 王朝阳, 宋爽. 一叶知秋: 美元体系的挑战从跨境支付开始[J]. 国际经济评论, 2020(2): 36-55+5.
[8] 马述忠, 程泉, 张绣豪, 等. 基于汇率风险管理的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2.0模式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 29-35+42.
[9] 陈慧. 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 发展现状、监管问题与治理策略[J]. 西南金融, 2021(11): 42-52.
[10] 张夏恒, 景雪丹. 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融资障碍及应对措施[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4): 101-109.
[11] 王庆颖. 互联网金融支持基于跨境电商出口的小微企业融资的实践探索: 基于P2P网贷视角[J]. 金融发展评论, 2018(8): 145-158.
[12] 宋森.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面向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11): 68-71.
[13] 石昊. 后疫情时代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思考[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0(20): 36-37.
[14] 白丽. 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运营现状分析及对策[J]. 电子商务, 2021(5): 32-33.
[15] Wang, P.Y. (2019)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Model. Modern Economy, 9, 1665-1671.